宿豫中学高一必修二教材学案.doc_第1页
宿豫中学高一必修二教材学案.doc_第2页
宿豫中学高一必修二教材学案.doc_第3页
宿豫中学高一必修二教材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豫中学高一必修二教材学案 033 号 设计人: 周玉 日期:1月3日课题听听那冷雨一、 学习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二、 课前预习(基础知识)1、生字词惊蛰 ( ) 仓颉( ) 云气氤氲( ) 翩翩( )寒濑( ) 羯鼓( ) 擎天( )料峭: 霏霏细雨:安慰孺慕: 滂沱:鸹犊情深: 蠢蠢而蠕:宵寒袭肘: 石破天惊:忐忐忑忑: 岑寂: 2、搜集古今中外关于“雨”的诗词三、 相关作者、背景知识介绍:余光中,著名诗人和散文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他的母校是南京大学(金陵大学),他曾到母校参观,也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余光中对大陆对家乡的情感是非同寻常的。他曾说:“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他说,“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写作者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余光中先生于2002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四、文本感知或合作探究:1、 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2、 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3、 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4、 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5、 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五、热身演练:概括主旨(小结):请大家把文章的主旨概括一下,写在你的本子上,注意语言要贴切、简洁。 宿豫中学高一必修二教材学案 034 号 设计人: 周玉 日期:1月4日课题听听那冷雨一、 学习目标1、 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2、 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二、 文本研习作者对雨的独特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1、 作者是如何由春雨勾起思念之情。朗读第一节,充分展开想象。然后找出具体语句说说你的体会。2、 课文第二段作者由雨联想到关于雨的汉字,流露作者怎样的感情?还有什么作用吗?3、本文题目为“听听那冷雨”,雨只能听吗?不,还可观、可嗅、可尝。雨的味道是怎样的呢?一位古稀老人品出怎样的味道呢? 雨的气味是怎样的? 这段文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4、课文第4节主要用美国的落基山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写山中的雨,请找出其中的语句,并思考这种不同究竟是什么造成的?三、重点探讨1、 我们走进雨季,嗅了雨带有土腥气的味道,观赏了山水中雨的独特风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雨落的声音,自由朗读课文58节,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雨的意境。2、 这段文字的语言尤其美丽,修辞手法也多种多样,请同学结合具体语句来谈一谈。3、 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念,作者选择了“雨”作为情感表达的依托,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讨论。五、热身演练: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