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试题B答案.pdf_第1页
《采油工程》试题B答案.pdf_第2页
《采油工程》试题B答案.pdf_第3页
《采油工程》试题B答案.pdf_第4页
《采油工程》试题B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采油工程 试题 B 一 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 共 30 分 1 油井流入动态 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 它反映了油藏向该 井供油的能力 2 气液的滑脱现象 由于油 气密度的差异 在气液混合物向上流动的同时 气 泡上升速度大于液体流速 气泡将从油中超越而过 这种气体超越液体上升的 现象称为滑脱 3 气举采油法 气举采油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 筒中的混合 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 将流入到井内的原 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 4 冲程损失 由于抽油杆和油管的弹性伸缩造成光杆冲程与柱塞冲程的差值 5 扭矩因数 是悬点载荷在曲柄轴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 6 水力功率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液体提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功率 7 注水井指示曲线 稳定流动条件下 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8 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 是在油层条件下 填砂裂缝渗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 9 面容比 岩石反应表面积与酸液体积之比 10 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 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 蜡 开始析出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二 填空题 每空格 0 5 分 共 20 分 1 自喷井生产过程中原油流动的四个基本流动过程分别为 1 油层中的渗 流 2 井筒中的流动 3 地面管线中的水平或倾斜管流 和 4 嘴流 2 气举采油按注气方式可分为 5 连续气举 和 6 间歇气举 3 当抽油机悬点开始上行时 游动凡尔 7 关闭 液柱重量由 8 油管 转移 9 抽油杆 上 从而使抽油杆 10 伸长 油管 11 缩短 4 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 如果上冲程快 下冲程慢 则说明平衡 12 过量 应 13 减小 平衡重或平衡半径 2 5 油层压力高于水层压力时 放大生产压差可以 14 增加 产油量 增大 减 小 使含水 15 升高 升高 降低 6 当井壁上存在的周向应力达到井壁岩石的水平方向的抗拉强度时 将产生 16 垂直 裂缝 7 电潜泵采油装置主要由 17 地面控制部分 18 电力传输部分 和 19 井 下机组部分 三部分组成 8 注水井从完钻到正常注水一般要经过 20 排液 21 洗井 和 22 试注 之后才能转入正常注水 9 为了保证注入水的水质 常见的水处理措施有 23 沉淀 24 过滤 25 杀菌 26 脱氧 27 曝晒 10 测量抽油机井液面使用的仪器是 28 回声仪 测量抽油机井示功图使用的 仪器是 29 示功仪 11 压裂液滤失到地层主要受 30 压裂液的粘度 31 油藏岩石和流体的压缩 性 和 32 压裂液的造壁性三种机理控制 12 垂直沉降式砂子分布平衡状态下 颗粒在垂直剖面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这 四个区域分别是 33 砂堤 34 颗粒滚流区 35 悬浮区 36 无砂 区 13 酸化过程中 酸液中的 H 是通过 37 对流 和 38 扩散 两种方式透过边界 层传递到岩面的 14 根据化学剂对油层和水层的堵塞作用而实施的化学堵水可以分为 39 选择 性堵水 和 40 非选择性堵水 两种方式 三 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 共 30 分 1 写出三种完井方式 并简要说明各自的特点 答 1 裸眼完井 或先期裸眼完井 或后期裸眼完井 3 特点 a 油层完全裸露 不会产生附加渗流阻力 产能较高 完善程度高 b 不能克服井壁坍塌和油层出砂对油井生产的影响 c 不能克服生产层范围内不同压力的油 气 水层的相互干扰 d 无法进行选择性酸化或压裂等 2 射孔完井 或尾管射孔完井 或套管射孔完井 特点 a 可选择性地射开油层 避免层间干扰 便于实施分层注采和选择性压 裂或酸化 b 出油面积小 完善程度较差 固井质量要求高 水泥浆可能损害油气 层 3 割缝衬管完井 特点 既能起到裸眼完井的作用 又可以防止裸眼井壁坍塌堵塞井筒 在一 定程度上具有防砂的作用 4 砾石充填完井 特点 具有良好的流通能力 又能有效地防止油层出砂 2 作出自喷井油层 油管 油嘴三种流动的协调曲线 并说明各曲线的名称 标出 该油井生产时的协调点及地层渗流和油管中多相管流造成的压力损失 答 自喷井油层 油管 油嘴三种流动的协调曲线 曲线 A 流入动态曲线 曲线 B 油管的特性曲线 井口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 曲线 G 嘴流特性曲线 4 fs PP 表示在油层流动中所消耗的压力 ts PP 表示在油管垂直流动中所消 耗的压力 t P表示井口油压 3 试述影响注水地层吸水能力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答 影响注水地层吸水能力的因素有 1 与注水井井下作业及注水井管理操作等有关的因素 2 与水质有关的因素 3 组成油层的粘土矿物遇水后发生膨胀 4 注水井地层压力上升 改善注水地层吸水能力的措施有 1 压裂增注 2 酸化增注 3 粘土防膨 4 试述影响常规有杆抽油泵泵效的因素及提高泵效的措施 答 影响有杆抽油泵泵效的主要因素有 1 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 2 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 3 漏失影响 4 体积系数的影响 提高泵效的措施有 1 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 2 确定合理沉没度 以降低泵口气液比 减少进泵气量 从而提高泵的 充满程度 3 改善泵的结构 提高泵的抗磨 抗腐蚀性能 采取防砂 防腐蚀 防蜡及定期检泵等措施 4 使用油管锚减少冲程损失 5 合理利用气体能量及减少气体影响 5 5 影响酸 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酸 岩复相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1 面容比 2 酸液的流速 3 酸液的类型 4 酸液浓度 5 温度 6 压力 其它的影响因素 如岩石的化学组分 物理化学性质 酸液粘度等都影 响盐酸的反应速度 四 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20 分 1 绘出考虑惯性载荷后的理论示功图 并加以解释 标明相应的物理量及特征点 的意义 答 考虑惯性载荷后的理论示功图 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悬点理论示功图为平行四边形 ABCD 考虑惯性载荷时 是把惯性载荷叠加在静载荷上 如不考虑抽油杆柱和液柱的 弹性对它们在光杆上引起的惯性载荷的影响 则作用在悬点上的惯性载荷的变化规 律与悬点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在上冲程中 前半冲程有一个由大变小的向 下作用的惯性载荷 增加悬点载荷 后半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有一个由小变大的向 6 上的惯性载荷 减小悬点载荷 在下冲程中 前半冲程作用在悬点的有一个由大变 小的向上的惯性载荷 减小悬点载荷 后半冲程则是一个由小变大的向下作用 增 加悬点载荷 的惯性载荷 因此 由于惯性载荷的影响使静载荷的理论示功图的平 行四边形 ABCD 被扭歪成 A BCD 2 绘出垂直裂缝条件下水力压裂的增产倍数曲线 并用它分析对于不同渗透率地 层提高压裂效果的途径 标明相应的物理量 答 水力压裂的增产倍数曲线 坐标及说明可以不写具体的数值 纵坐标是无因次增产倍数 横坐标为相对导流能力 曲线上的数字是缝长 单翼 与供油半径的比 从曲线的变化趋势上看 在横坐标上以 0 4mm2 为界 在它的左边要 提高增产倍数 则应以增加裂缝导流能力为主 在 0 4 的左边 曲线趋于平 缓 增产主要靠增加缝的长度 进一步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基本上不能增加 增产倍数 从增长倍数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7 在低渗油藏中 增加裂缝长度比增加裂缝导流能力对增产更有利 因 为对低渗油层容易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