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案与练习.doc_第1页
我的母亲教案与练习.doc_第2页
我的母亲教案与练习.doc_第3页
我的母亲教案与练习.doc_第4页
我的母亲教案与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备课大师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我的母亲教案与练习一.作者介绍: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2年创办努力周刊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又出版国学季刊和现代评论。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简要生平: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幼年在私塾学习1904年1月与江冬秀订婚。1904年2月到上海求学,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其间曾发表诗歌等作品。1910年赴美留学(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主要内容: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二.文章概括:第一部分(第14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开头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这两句交代了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的原因和母亲的原因。第2段,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第3段,主要写作者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第二部分(第58段):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的主体部分写母亲,写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写母亲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写母亲“气量大,性子好”,仁慈,温和,但又不缺乏“刚气”。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2.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3.写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但“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模拟试题】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蛰()居肩胛()骨舷()外哽()住红彤()彤模()样模()仿埋()怨谛()听挑衅()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那时候航标灯还是用木头做的,它们按装在木头的直角弯头上,小金字塔形的顶端闪烁着白色和红色的圆顶灯笼,里面放的是煤油灯。B.盖尔卡不熟习任何儿歌,全靠从大人那儿学来的东西来度日子,所以她的歌曲全是忧伤的、冗长的。C.已经混然一体的群山、傍晚老爷爷安睡在里面的那座森林这切全都撇留到船尾的后面去了。D.这时,设计科的同事们就从桌子、描图纸、绘图板上抬起头来。不时地含笑打量着这位白皙的、不知何故总是默默无言和忧郁的姑娘。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幅古画他祖辈珍藏了三代,今天他决心把这掌上明珠献给历史博物馆。B.俗话说得好,“行行出状元”,又说“英雄不问出身”,哪一行不能成才呀!C.彩色B超清晰度高。可以显示人体内脏结构,医生观察病人如见其肝肺,一目了然。D.我感觉你老是挑剔我做的工作,你不能总是一根筷子吃藕菜净挑眼。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步入青城山,仿佛步入天外仙境,那如梦如幻、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深深地把我陶醉了。B.网络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性,但更多的人对网络将占据生活全部的说法感到质疑。C.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我一直崇拜爱因斯坦。D.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将对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文阅读训练:落花枝头谢大光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的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阙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悦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循着被雨中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花落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定庵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己,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5.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6.文章的第段是作者对“落花”的礼赞,“落花”究竟有哪些品格值得作者礼赞的呢,请分条概括。7.文章的两段,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石榴花果满枝的景象,而文章的标题却是“落花枝头”,这样写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8.从后面的文题中任选一题,写篇赏析谢大光落花枝头的短文,字数300左右。(1)落红不是无情物试析落花满枝的主题思想(2)清丽典雅韵味长谈谈落花满枝的语言特点(3)柳暗花明又村简析落花满枝的行文思路_我的母亲阅读训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9.选文第1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与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10.选文第2段说母亲重罚“我”后,却“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说明母亲有怎样的性格?11.选文第3段中有一处语序有问题,请用横线划出来,然后写出正确语序,并说明理由。答:正确的语序是:理由是:12.选文后两段是什么关系?并概括该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答:13.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你认为选文中母亲的爱表现形式有哪些?请分别加以归纳。答:【试题答案】1.蛩(zh)胛(ji)舷(xin)哽(gng)彤(tng)模(m)模(m)埋(mn)谛(d)衅(xn)2.D(A.“按装”“安装”;B.“熟习”“熟悉”;C“混然一体”“浑然一体”)3.C(A.特别喜欢的人,特指极为宠爱的女儿;也比喻特别喜爱和珍惜的东西。B.比喻不论干什么都能做出优异成绩。C比喻深入了解到人的内心活动。D比喻总是找别人的错误。)4.D(A.误用介词,“把”应为“让”;B.“感到质疑”动宾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不能杂在一起说。)5.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红火的开放盛况。6.(1)它为花蕊挡风遮雨;(2)它不留恋枝头的繁华,也不夸耀自己的功绩;(3)它落而无憾,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7.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为正是有了“落花”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果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8.提示:(1)“落花”这一意象,千百年来,人们总用它来比喻青春的消逝,生命的衰残;面对落花,总有几分感伤,发出“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叹,成为习惯性的咏意。而作者却能反思立意,异中求新,给落花配以昂扬向上的格调,唱了一曲落花的颂歌。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赞美落花:它为花蕊挡风遮雨;它不留恋枝头的繁华,也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它落而无憾,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通过作者的这种提炼挖掘,平平常常的落花现象,具有了非常特别的积极含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开拓,由物及人,由旧社会联系到新时代,把主题升华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使文章更加深刻感人。(2)清丽典雅为本文的语言风格。风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清丽,清新美丽。意蕴清新,语言也清新,体现在新鲜的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给人以新奇感。美丽,所写对象和所用语汇富有美感。典雅,主要体现在所用的语汇是典雅的,包括书面语汇和古诗文的引用。具体说来,本文的清新典雅的语言特点体现在:运用词语准确并注重其感情色彩,如写石榴花,用蓓蕾婷立、含苞待放、微露金蕊,喷红流彩、随风摇曳等词语,歌颂、赞美石榴花。句式灵活多变,突出语句、语气的表达效果,增强全文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中,为了使文章读起来有明快的节奏感,将长短句交错运用,使语言活泼,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在文中,作者还引用诗句抒发感情,又插入反问句加强语气,突出语气的语意及艺术感染力,进一步表明主题。灵活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作者灵活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得本文语言生动、活泼。(3)本文行文思路富于变化。文章一开篇,作者用非常优美的笔调,描绘雨后之花富有生气,然后发出疑问:“已是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接着由想起杨万里引出石榴花;再由近观而写花果;然后又十分自然地引出本文描摹的对象落花,而且为下文写落花与繁花硕果的关系做好了铺垫。中间部分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赞美落花,赋予落花以非常特别的积极含义。然后,进一步开拓,由物及人,由旧社会联系到新时代,将主题升华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结尾一段赞美落花,直抒胸臆。既从结构上照应全文,又进一步突出主题,强调今天的繁花硕果,是因为有昨天的落英缤纷。文章行文思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阅读时能给人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