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扬州市东关小学 徐秀梅 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一步一步培养而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并积极地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广阔的驰骋空间。一、在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时,他们会倍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在学生学习“角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下面的操作练习:师:(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个角。后问:摆一个角,要几根小棒?(生:2根) (2)用三根小棒能摆三个角吗?(生疑惑不解) (3)试一试,看谁能摆出来?(大部分学生摆出了一个三角形) (4)(鼓励)还有不同的摆法吗?(讨论,气氛热烈,师巡视指导) (5)请摆好的上来摆给同学看一看,并指出3个角。(生纷纷举手,摆出了下面图形)(6)课后,请再试一试,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可摆立体图形)可见,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这样的教学既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在讨论中引发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摆到主体地位,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合作研讨,富有创造性地去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学分数、小数应用题时,用投影片出示: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共24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数的1/5,苹果数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师: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数的1/5,你对这个条件是怎样理解的?你有几种解答方法?(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交流后汇报如下:)生(1):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苹果树棵数的1/5就是梨树的棵数。解:设苹果树有X 棵。 X + 1/5X=24生 (2):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苹果树和梨树一共的棵数相当于苹果树的(1+1/5)。解:设苹果树有X棵。 (1+1/5)X=24生(3):根据生(2)的想法还可用算术方法解。24(1+1/5)=20(棵) 201/5=4(棵) 生(4):把梨树的棵数看作1倍数,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5倍。24(1+5)=4(棵)244=20(棵)。 生(5):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15,列式:241/6=4(棵) 245/6=20(棵)生(6):解:设梨树为X棵,苹果树的棵数就是X1/5,列式:XX1/5=24。 生(7):老师,我还可以根据”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1/5”,这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我设苹果树为X棵,梨树为(24X)棵,列式:24X=1/5X;1/5X+X=24,或设梨树为X棵,苹果树为(24X)棵,X=1/5(24X)。上述的这个过程,学生间相互学习,互有启发,得到了共同的提高。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学会创新的过程,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三、在猜想中培养创新精神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合理猜想,尽管不可能产生如:“歌德巴赫猜想”那样伟大的发现,但对于提高他们自身数学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首先,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但并不苛求有充分的依据,这就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次,大胆的猜想,常常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跳出常规思路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更多、更新的角度对问题作出试探,因而常常可以从中产生新颖别致的想法。例如:在趣味数学课中,要求学生计算:“前200个奇数的和”就在学生边动笔逐个求和并抱怨太过繁杂之际,教师引导学生先研究前几个奇数的和有什么特点。 前1个:1=1 前2个:1+3=4 前3个:1+3+5=9 前4个:1+3+5+7=16 前5个 :1+3+5+7+9=25 有学生发现这些和实际上都是某序数的平方数,即1=1,4=2,9=3,16=4,25=5从而萌发学生的猜想:前200个奇数的和是否就是200,这个猜想成立吗?在小学范围内我们无法对其进行严格的论证,但可以用图直观地加以说明(如图1)从而使问题获解。前200个奇数的和等于200。无疑,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在争辩中发展创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争辩,让生演:“正方”,“反方”的角色进行争辩,方法巧,效果好。如:“工程队要开凿一条长1200米的隧道,前5天完成了总数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让生独立解答,结果出现了这样的一种解法:1200(120020)5,生对这种解法出现了异议,我借此组织学生争辩,认为正确的为正方,认为错的为反方,于是一场精彩的辩论就此拉开。反方(1):1200(120020),这部分算式毫无道理,所以错的。正方(1):将上题中的数据换一下,再算结果,还是正确的,所以我认为不错。反方(2):换了数据代上去,虽然正确,但在算理上讲不通,不能算正确。正方(2):我们可以用假设法证明。假设不是5天完成了总数的20,而是1天完成了总数的20,那么它的工效就是120020,用工作总量1200除以工效120020,即得所需的工作时间,但由于实际5天完成了它的20,将时间缩小了5倍,所以将所求的时间扩大5倍,就是所求的工作时间。正方(3):120020这是5天完成的工作量是240米,1200(120020)说明全工程里有5个240米。1200(120020)5表示完成一个240米需要5天,完成5个240米需要55=25天。简短的争辩,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针对疑问,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气体市场供需格局与特种气体应用拓展报告
- 灭火基础知识课件
- 果园减租申请书
- 2025-2030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选择与投资经济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创新与项目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成本效益报告
- 申请回来的申请书
- 济南 民政 集中供养协议书7篇
- 安全模拟培训课件
- 公益保险怎样申请书
- 2025国际留学合作协议书范本(合同文本)
- 2025建设银行秋招笔试真题及答案
- 班主任考试题库及答案
- 纺织面料设计师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数学】角的平分线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阿迪产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幼儿园副园长岗位竞聘自荐书模板
- 老旧小区健身设施增设规划方案
- T∕CEPPEA5004.5-2020核电厂常规岛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第5部分仪表与控制
- 2025年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课件 第6章 智能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