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2.ppt_第1页
IE七大手法2.ppt_第2页
IE七大手法2.ppt_第3页
IE七大手法2.ppt_第4页
IE七大手法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ingstonWang2004 2 3 IE七大手法 IE七大手法简介 什么是IE I就是指INDUSTRIAL工业E就是指ENGINEERING工程IE的目的简单地说 IE 就是代表 合理化 及 改善 的意议 为了顾及记忆的方便 我们就以中文 改善 来代表 IE 的含议 为什么要有IE 以不教而战 为之杀然要求改善而不讲求方法 技巧 于事无补给人一条鱼吃 不如教他捕鱼的技朮要求捕更多的鱼 首先必须讲求捕鱼技朮的传授与使用改善七大手法 IE7TOOLS 就是协助我们改善工作的技朮 IE七大手法简介 1 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 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 2 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 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 更有效率 不要蛮干 3 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或地点之流动关系 以发掘也可资改善的地方 4 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5 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 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6 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进行的过程 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7 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那些工作需要改善 下面的几个因素 可以做为找出那些工作需要改善的启示 成本金钱 工作时间以及机器使用上花费最多的工作工作量工作量最多的工作永续性需要持续很久的工作人数有很多员工从事的工作熟练度共大把要高孰练的人担任的工作改由低熟度的进度未能按预定的进行而需要加班的工作工作品质未能达到所要求品质基准的工作浪费劳力度或时间浪费较多的工作危险性发生很多灾害的工作 或者容易发生灾害的工作疲劳肉体上或者精神上很容易疲劳的工作环境在灰尘 噪音 恶臭 气温等恶劣环境下的工作 一 防错法 防呆法 目的认识 防错法 的意议 及学习如何应用 防错法 的原于我们的工作上 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进而达到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之境界以上面这个例子来看 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对 想要做错也不可能 因为不同形状根本放不进去 意义 防错法又称防呆法 即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狭义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 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至最低的程度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 不需要注意力 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的构造 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具有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的构造 不需要专门知识高度的技能 一 防错法 防呆法 功用积极 使用任何错误 绝不会发生消极 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应用范围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 产品使用上 以及文书处理上皆可应用到 基本原则 一 使作业的动作轻松难于观察 难拿 难动等作业变得难做 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 区分颜色失误 区分颜色使得容易看 或放大标示 或加上把手使得拿 或使用搬运器具使动作轻松 二 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需要高度技能直觉的作业 容易发生失误 考虑治具用工具 进行机械化 使新进人员或支持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 三 使作业不会有危险因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带来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 又马虎行之或勉强行之而发生危险时 设法装设无马虎或无法勉强的装置 四 使作业不依赖感官依赖像眼睛 耳朵 感触等官进行作业时 容易发生失误 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 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 又一定要依赖感官的作业 譬如 当信号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现 设法使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断 防错法 排除化 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替代化 利用更确切的方法来代替容易化 使作业的容易 更合适 更独特 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 适合化 共同化 集中化 特殊 个别化 异常化 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 能将之检出 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 缓和影响 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动的过程中 用方法其缓和或吸性 5 4 3 2 排除化 替代化 容易化 缓和影响 异常检出 積極方法 排除錯誤之原因 防止發生 消極方法 減少錯誤 防止波及 防错法应用原理I1 断根原理2 保险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藉用两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根本上排除掉 使绝不式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 发生错误 防错法应用原理I3 自动原理4 复制原理以各种光学 电学 力学 同一件工作 如需做二次以上 最机构学 化学等原理来限制好采用 复制 方式来达成 省时某些动作的执行 以避免错误又不错误 之发生 防错法应用原理I5 顺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 可依编号顺序排列 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 1234 6 隔离原理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 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 使其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 防错法应用原理II7 相符原理8 层别原理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为避免将不同之工作做错 动作 来防止错误的发生 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 防错法应用原理II9 警告原理10 缓和原理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 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 虽然出各种 警告 的讯号 以避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 免错误的发生 但是可以除低其损害的程度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省力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简化原则目的学习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 应用这些原则来改善个人 家庭 公司内的工作方法 以达到舒适 省力 省时 有效率境界 经济有效 一词者 乃是并不使操作 加速 或 加班 不是嘴巴上光喊着 快点 快点 的无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 而是研究一个用力最少 疲劳最少 又舒适 而又能达到最高效率的途径或方法意义为配合人体手臂及手之动作 将有关之事物 归纳出最省力劣时的动作原则 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处 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动作改善原则为 颉而勃斯 BILBRETHS 所首创称为 动作经济与效率法则 经若干详加研究改善而成 称之为 动作经济原则 为更易表现其含义 我们称之为 动作改善原则 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有关于人体运用方面之原则 共包含8项 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 共包含6项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 共包含6项功用减少操作人员疲劳 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应用范围1 适用于生活上个人及家庭之工作改善 2 适用于工厂或办公室有关于人体工作方面的改善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一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1 两手同时开始完成动作2 除休息时间外 两手不应同时空闲 3 两臂之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说明 此三原则相互关系可一并来讨论 大多数人均惯于一手持东西另一手去工作 这是吾人所不期望的浪费动作 应当使双手一起工作 同时开始 同时结束 并以对称方式进行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许多工作均可由双手来操作完成 因此工作应适当地分布在双手的工作区域 使双手能同时发挥 单手操作使人体容易产生心理上及生理上不平衡的感觉 为克服此种不平衡吾人必须运用身体的应力去反制因而使得我们的身心容易疲劳 对称式的动作方式 自然使操作者的身体部位产生平衡的感觉 而减少运用身体的应力机会 使得工作者较轻松而不容易疲劳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一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4 尽可能以最低级动作工作 注一 注一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一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5 物体之 动量 尽可能利用之 m M mxv 注 所谓 动量 及俗称 动力 依物理学公式一个物体的 动量 M 是为其 质量 m 与 速度 v 乘积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一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6 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 s w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一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7 弹道式运动较轻快 注 弹道式运动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会停止下来 1 反方向的肌肉制止力量 2 碰到阻碍物 3 运动的动量消失了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一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8 动作宜轻松有节奏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二 有关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 1 工具物料应置于固定处所2 工具物料装置应依工作顺序排列并置于近处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二 有关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 3 利用重力喂料 愈近愈佳 4 利用重力堕送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二 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 5 适当之照明6 工作台椅高度应适当舒适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二 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 1 尽量以足踏 夹具2 尽可能将二种工具合并替代手之工作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二 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 3 工具物料预放在工作位置4 依手负苛能力分配工作 5 手柄接触面尽可能加大 6 操作杆应尽可能少变更姿势 二 动改法 动作改善法 基本原则 二 有关于工具设备之原则 三 流程法 流程程序法 目的学习以符号及有系统化的方法 来观察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意义流程图为一种图表 以适当之符号来表现 观察及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 流程程序法为 制程分析 最基本 最重要的技朮 也是降低 隐藏成本 分析的最有力工具 由于流程程序法清楚地标出所有的加工 搬运 检验 迟延等事项 据以研究分析 设法减少各种事项的次数与所需及距离 降低 隐藏成本的情况由此可显示出来 流程法应用范围1 该件工作必需经另一个以上不同地点的动作 才能完成2 该件工作 必需经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名词释义 使用符号及图例介绍 为简易明示记录流程之过程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 ASME 制定下列之代表符号及分类如下 作业 凡物体任何物理或化学的性质 或装上另一物体或从另一物体拆下 或为另一作业 搬运 储存及检验而作之安排或准备 均谓之作业 检验 为监定物体而加以检查其数量 品质或数值者 谓之检验 搬运 物体同一处运至另一处 人同一工作点移动至另一工作点 谓之搬运 储存 储存为物品之保存或等待 惟此行动乃在控制力之下 储存行动之取消 必须经过制度或法定上的认可 等待 物体或人员因情况不容许或不立即采取迟一步骤时 称为等待 工作人流程图 按工作人之动作来记录之流程图 工作物流程图 以加工物为对象 记录其补工完成之记录之流程图 流程法应用范围 使用符号 作业 搬运 储存 等待 检验 流程法 图表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目的熟悉有系统的质问技巧 以协助吾人发掘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径 意义所谓5 5WIH 5W是指 WHERE何处 在什么地方 在什么地方 空间WHEN何时 在什么时候 时间WHAT何者 是什么东西 事 生产对象WHO何人 是什么人做 生产主体WHY为何 为什么如此1H是指HOW如何 怎么做的5 是五次 表示对问题的质疑不要只问一次而要多问几次 不是刚好只问5次可多亦可少 类似我们的 打破砂锅问到底 之精神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应用范围 改善的前提是发现问题 而发现问题则全待于怀疑的态度 因此 怀疑为改善之母 应非过甚之词 然而怀疑并非仅是笼统的抽象思维 应该是有系统的 循序渐进的 而且是有具体的方向 5W1H是一种找寻问题之根源及寻求改善的系统化质问工具 如果没有采用系统化的质问技巧 吾人往往会疏漏了某些值得去改善的地方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质问的技巧 1 对 目的 WHAT 的质问 做了些什么 是否可以做些别的事物 为何要这么做 做些什么较好 这一质问的主要目的是在删除不必要的动作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质问的技巧 2 对有关 人 MAN 的方面的质问 是谁做的 为何由他做 是否可由别人做 此一质问的目的 在寻求可能的 合并 重组 变更 的改善方向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质问的技巧 3 对 工作顺序 WHEN 的质问 在何时做的 为何要在当时做 改在别的时候做是否更有利 在何时做最好 此一质问的目的 在寻求可能的 合并 重组 变更 的改善方向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质问的技巧 4 对 地点 WHERE 质问 在何处做的 为何要在该处做 在别处做 其效率是否更高 在何处做好 此一质问的目的 在寻求可能的 合并 重组 变更 的改善方向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质问的技巧 5 对 方法 HOW 的质问 如何做的 为何要此做 是否还有别的方法 此一质问的目的在寻求 简化 及 改进 的改善方向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则 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 这些方法 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项 1 相反法则2 拼图法则3 大小法则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则 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 这些方法 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项 4 例外法则5 集合法则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则 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 这些方法 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项 6 更换法则7 替代法则 四 五五法 质疑创意法 产生创意的思考法则 协助吾人产生创意的方法或技巧 这些方法 技巧可归纳成下列10项 8 模仿法则9 定数法则 图表介绍 1 位置简图 绘制有关此项研究 人 及 机器 之相关位置简图视必要时再绘制 2 制品简图 绘制此项工作之制品之简图 视必要时再绘制 3 时间刻度 以刻度之长短来代表 人 与 机器 之动作时间之长短 刻度单位可以自行设计每一小格为一分钟 或任何其它之适当时间之单位 4 类别 依照动作之类别 即 共同作业 单独作业 或 等待 以其代表之方格类别配合动作之起迄时刻范围 绘制出来 表示共同作业表示单独作业表示等待 图表介绍 5 人之动作 记录有关 人 之动作过程 6 机器之动作 记录有关 机器 之动作过程 注意 此栏可以灵活运用 a 如果是探讨二个人共同作业之情形时 此时机器之动作 可改为另一个人之动作 b 如果是探讨有关一人与两部机器之配合问题之研究时 则可以再增加一页纸张 利用右边之 机器之动作栏 再记录其它机器之动作 五 人机法 人机配合法 目的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 意义以图表的方式 记录操作人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 并藉此记录来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 功用1 一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2 数人操作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3 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 人机法 范例 六 双手法 双手操作法 目的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 足 动作的过程 双手操作法 就是希望帮助我们了解手在操作时 闲置 的状况 并寻求改善的方法 以发挥双手的能力 意义以图表的方式 来记录操作者双手 足 的动作过程 藉此记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及改善 应用范围1 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 即研究对象为人体的双手或双足 2 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 即该工作固定在此地点上实施 六 双手法 双手操作法 应用范围3 该项工作有高度重复性 即该件工作会再次大量生产 非重复之工作 则因研究改善后再次应用于同一件工作内 而失去研究改善之目的 功用1 用以主载现行操作者双手 足 的动作过程 2 依1 之记录 加以质疑 寻求改善之地方3 用以比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 双手法 七 抽查法 工作抽查法 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应用到这种观察少数的结果来推测群体的状况 被观察的少数个体 我们称之为 样本 而被推测的整体结果之过程 我们称之为 抽样 工作抽查就是以抽样的方式 来从事调查推测群体的事实状况 应用范围 可适用于工厂 办公室 商店 医院 银行以及政府行政机构等等 具体来说它可用于了解下列诸项事情 1 办公室人员工作时间所占之百分率 2 机器设备之维修百分率或停机百分率 3 现场操作人员从事有生产性工作之百分率 4 决定标准工时之宽放时间之百分率 5 用以决定工作之标准工时 6 商店顾客类别或消费金额或光顾时刻次数等之分配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