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doc_第1页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doc_第2页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巴菲特再次以他标志性的资本运作吸引了市场的关注,这一次,他的目光停留在能源业。 5月24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旗下的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将以94亿美元从苏格兰电力公司手中收购美国西北部最大的电力供应商太平洋公司。此次收购是自1998年买下通用再保险公司以来,巴菲特最大一笔的买卖。根据协议,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将支付给苏格兰电力公司51亿美元现金,其余43亿美元将转化为净负债和优先股。交易完成后,苏格兰电力公司将向股东派发45亿美元的红利。拥有太平洋公司后,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可将其在美国6个州的160万客户扩展到俄勒冈州和犹他州,并将打造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的能源巨头。 “股神”的再度出击一石激起千层浪,好事者不无居心地宣称:巴菲特的投机回合回来了。表面上看,巴菲特在国际油价一路狂飙、能源危机一触即发、供给冲击卷土重来、滞胀魅影若隐若现的微妙时点染指敏感的能源业,的确有点跟风炒作的嫌疑。而最新经济数据显示,能源市场回暖让这种嫌疑似乎得到了更多时效性的支持。在美国劳工部5月18日公布的报告中,美国4月份的CPI上升了0.5%,升幅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4%,通胀抬头的原因是4月份美国能源价格上涨了4.5%,为2003年3月以来的最大月增幅。 但深入分析,巴菲特进军能源业并不能算是追涨杀跌的投机行为,本质上看,这不过是巴菲特美妙投资的最新案例。投资和投机这两个不易分辨但又迥然不同的经济概念,在巴菲特的哲学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和区分。 首先,投资看重的是长期内的稳定回报,而投机仅仅是短期内对风险因素的技术性套利。如果巴菲特在原油期货市场上一掷千金、几进几出获取巨额利润的话,那么这种榨油机式的行为绝对可以说是对能源市场的投机。但事实却是巴菲特并没有试图利用能源衍生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而牟取暴利,而是通过投资、经营基础产业的形式增加能源市场的供给,以促进能源市场价格稳定的手段谋求长期的、整体行业的成长性获利。这种目光长远的投资战略绝非鼠目寸光的投机把戏。 其次,投资追求的是“双赢”发展路径,而投机在利用风险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不确定性。能源市场近一年来的价格波动,用市场眼光来看就是“供不应求”的直观体现,巴菲特进军能源行业无异于给“看不见的手”提供了助力,供求在趋于平衡的过程中不仅减轻了能源风险的负面影响,也给巴菲特旗下公司的成长创造了合意的外部环境。而投机势力擅长的不过是损人利己的方式,在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获得暴利之后抽身而出,只留下身后满目狼藉的一池碎萍。至少巴菲特从来没有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市场的崩溃和大多数人的痛苦之上,这一次也不例外。 其实,新近进军能源业不过是巴菲特哲学的一个最新范本罢了,以“股神”著称的巴菲特曾将其在股票市场的“生财之道”总结为:“当我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者宏观经济学家。”巴菲特从不名一文到富可敌国,自始至终总是在资本市场上寻找着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他对利用技术分析、内幕消息进行投机总是不屑一顾,这种可以称之为过于自我的投资理念却让他长期获利。 巴菲特在股市的成功,依仗的是他对“基本面”的透彻分析,而非对“消息市”的巧妙利用。正是因为有巴菲特这样“老实本分”的投资者,正是因为市场对巴菲特理性投资行为的高额回报,使得美国的资本市场成为世界上最稳定、最成熟、最有活力的金融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美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反过来又对经济产生了良好的反馈作用,成为美国经济长期保持强势的根本保障。 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稳定的资本市场认可的是理性的投资行为。世界上各个角落里发生的金融危机,都从反面证明了一个以投机为主流的资本市场只会有短暂的“虚伪繁荣”,长期内的金融动荡将会让整个国家经济遭受致命伤害。 巴菲特说过,“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游泳。”大浪淘沙之后,市场认定的王者是巴菲特,财富杂志就曾将其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人,而巴菲特的简单哲学告诉我们:投资不是投机,这才是成熟市场的成功之道。六、巴菲特做空美元净赚16亿 股神不想美元继续疲软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伯-哈公司)日前(2005年4月)公布了最新的盈利报告。令人惊讶的是,一向以股神著称的巴菲特,居然接连两年在股票投资上无所作为。相反,外汇市场倒是成了股神新的掘金地,由于坚持看空美元,伯-哈公司去年净赚了16.3亿美元。对于这样的无心插柳,巴菲特的说法是,宁愿我看空美元的判断是错误的。巴老之言难免有得了便宜还卖乖之嫌,但细细听其道来,似乎也不乏道理。1、值得买进的股票太少最新财务报表显示,伯-哈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下降了10%,由2003年的近82亿美元锐减至去年的73亿美元。在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中,巴菲特突出强调了伯-哈公司账面价值的增长。在2004年,该公司的账面净值增长了83亿美元,换算成每股账面净值则增长了10.5%。但相比较美国股市的总体表现而言,巴菲特在股市上的投资成绩最近几年还是出现了明显下滑。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该指数成分股在2003年和2004年的平均账面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28.7%和10.9%,均超过了巴菲特的伯-哈公司。与股市投资不景气相对应的是,伯-哈公司的现金大量闲置,截至去年12月,该公司的现金存量由2003年的360亿美元升至430亿美元。巴菲特本人也承认,去年他作为伯-哈公司董事长兼CEO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他和他的管理团队实在找不到新的投资目标。众所周知,巴菲特的成名作就是发掘物美价廉的上市公司并进而实施收购。去年(2004)我本来希望实施几起数十亿美元的重大收购,以此来提振公司的业绩,但最终空手而归,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另外,我确实没有发现什么有吸引力的股票。分析师指出,巴菲特之所难以找到价廉物美的收购目标,是因为去年的购并市场异常活跃,是典型的卖方市场。2、做空美元并非不爱国尽管去年的业绩不佳,但伯-哈公司交出的成绩单并非一无是处。得益于巴菲特一直坚持的看空美元策略,伯-哈公司通过做空美元获取了高达16.3亿美元的收益,这也推动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净利飙升40%,达到33.4亿美元。事实上,因为担心美国日益加大的贸易和预算赤字会削弱美元汇价,巴菲特自2002年以来就一直看空美元。截至去年底,伯-哈公司投资于12种外汇(相对于美元)的合约价值达到21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2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尽管如此,巴菲特仍强调,坚持看空美元并非不爱国。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倒宁愿自己的这一判断是错误的。伯克希尔的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元资产,因此强势美元和低通胀对我们有利,74岁的巴菲特这样对股东说。我们希望美国政府采取措施,快速而有效地平抑经常账赤字。当然,果真如此,伯克希尔在外汇上的投资也会遭受损失,巴菲特的表态显得颇为无私。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此次对美元前景的评判不再像以往那样绝对。他表示,自己现在对于看空美元已经越来越不自信,因为有这么多的学者都在看空美元。他还表示,自己看空美元并不意味着对美国的经济前景感到悲观。3、美国就快变成佃农社会或许是出于爱国的缘故,巴菲特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中特别用了两页多的篇幅来探讨美元汇价问题。巴菲特表示:美国政府之所以任由贸易赤字持续膨胀,是因为一些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除非美国的贸易政策发生实质性改变,或是美元的下跌危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否则贸易赤字仍将继续攀高。巴菲特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美国人大手大脚的开销,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外国人埋单,最终将导致美国人不得不无休止地向他们的外国债主进贡。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美国人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将不得不被用来向外国的债权人偿债。这种强行喂食的(赤字消费)方式,正在把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