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教学大纲(Mor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roduction)(学时 60)一、简要说明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是我校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非理工科大学生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而设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农村区域发展、会计学、金融学、法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农村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12个专业的必修课,共60学时,3.5学分。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是我校非理工科大学生的学科基础课,着重提高大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辩能力。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采用课程讲授和观看VCD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以下教学要求:1.识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2.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大概内容;3.分析科学技术重大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4.思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授课教材: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朱朝枝主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主要参考书:1.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周光召主编,群众出版社(2001年) 2.科学技术概论 胡显章,曾国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科学与技术 王建明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4.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宋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年)五、学分与学时分配 章节学时学分第一章 绪论 6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8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8第四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0第五章 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2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4第七章 实践环节12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 理论教学内容(48学时)第一章 绪论(6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科学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熟记科学的四大基本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以及技术的三次革命和三大体系,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分析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 2、要点: 第1节 科学 1.科学的基本概念 2.科学的特征和属性 3.现代科学四大基本理论 4.现代科学五大基本模型 第2节 技术 1.技术的基本概念 2.技术的特征和属性 3.技术的三次革命 4.现代技术的三大体系 第3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 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第4节 科技进步与社会互动 1.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 2. 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 3.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4. 科技进步与科教兴国 5.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8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分析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动因以及古希腊罗马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源。 2、要点: 第1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1. 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 2.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第2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 1. 古希腊、古罗马科学技术的形成 2.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8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标志,熟记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掌握近代技术二次革命的标志、内容及其社会影响。 2、要点: 第1节 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 1. 十字军东征 2. 工场手工和远航探险 3. 文艺复兴运动 4. 宗教改革运动 5. 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欧洲的传播 第2节 近代科学的兴起 1. 科学革命的突破 2. 经典力学的奠基 3.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第3节 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 1. 数学 2. 天文学 3. 物理学 4. 化学 5. 生物学 6. 生理学与遗传学 7. 地质学 第4节 近代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1. 近代技术的形成 2. 近代技术的发展第四章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0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现代物理学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就,分析现代物理学革命对现代科学的影响;了解现代数学和化学的主要成就;掌握系统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社会影响;了解现代天文学和地质学的研究进展;系统掌握现代生物学的产生及其社会影响;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流派和研究内容;分析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要点: 第1节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1. 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 2. 现代物理学革命的重大成果 第2节 现代数学的研究进展 1. 现代数学发展的特点 2. 现代数学发展的主要成果 第3节 现代化学的发展 1. 现代化学的重大成果 2. 现代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4节 系统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从系统思想到系统观 2. 一般系统论的形成 3. 一般系统论概述 4. 控制论与信息论的产生与发展 5. 自组织、非线性与探索复杂性 第5节 现代天文学的研究进展 1. 宇宙概观 2. 现代宇宙观的形成 3.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4. 天体的起源与演化 5. 现代天文学面临的问题 第6节 现代地质学的研究进展 1. 地球的演化 2. 地壳的运动 3. 现代地质学存在的问题 第7节 现代生物学 1. 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 2. 分子生物学诞生及其发展第8节 人工智能科学 1. 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发展 2. 人工智能的概念 3. 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流派 4.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内容第9节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1. 生态学 2. 环境科学第五章 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2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高技术产生的时间背景以及其社会影响。 2、要点: 第1节 高技术概述 1. 高技术及其产生的含义和特点 2. 高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3. 高技术的社会影响 第2节 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的发展 2. 信息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3. 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4. 现代通信网络与通信技术 5. 网络技术 第3节 生物技术 1. 生物技术的产生 2. 生物技术的内容 3. 生物技术的应用 4. 现代生物技术的影响 第4节 自动化技术 1. 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 2. 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装置 3. 人工智能技术 4. 农业中的自动化技术 5. 自动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自动化技术展望 第5节 新材料技术 1. 新型金属材料 2. 无机非金属材料 3. 新型高分子材料 4. 新型复合材料 5. 光电子材料 6. 人类器官再造材料 7.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6节 新能源技术 1. 太阳能利用新技术 2. 核能利用新技术 3. 地热能利用新技术 4. 氢能利用新技术 5. 风能利用新技术 6. 生物质能利用新技术 7. 海洋能利用新技术 8. 节能新技术 第7节 空间技术 1. 空间技术的发展历史 2. 主要空间技术 3. 现代空间技术的影响 4. 空间开发的前景第8节 环境保护技术 1. 环境检测与分析技术 2.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3. 生态防治技术 4. 生物修复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4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系;了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2、要点: 第1节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3. 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第2节 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 1. 科技与社会 2. 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第3节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1.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2. 产生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原因 3. 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辐照保鲜技术-洞察及研究
- 医保咨询义诊活动方案
- 视觉线索与用户界面设计的创新研究-洞察及研究
- 杜子建互粉营销方案
- 图标标注一致性分析-洞察及研究
- 流动式设备布局-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操作工培训办法
- 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级化学月考试卷(无答案)
- 学生会竞选如何做自我介绍
- 第1-6单元古诗文默写强化训练(含答案)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 储能电站项目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方案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木粉尘防爆安全培训课件
- 地质雷达课件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餐饮四个人合伙合同协议
- AI驱动的化妆品成分毒性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中小学生禁毒教育课程教学方案及大纲
- 影像科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氨基酸市场行情监测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锦州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