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公输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说:公输盘不说 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 长约八分有奇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 天子之怒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公输盘不说: 请说之: 知而不争: 不可谓知类: 吾义固不杀人 不可谓仁 不可谓智 知而不争 4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5翻译下面句子。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6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7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8(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9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鱼我所欲也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5)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8)故不为苟得也苟: (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10)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2.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 )A. 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 故不为苟得也为宫室之美为之C. 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 乡为身死而不受便扶向路E 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_5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 6、文意理解:(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人物 言或行 (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3)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_7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_孟子两章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_(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则: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饿其体肤 翻译:_(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还过岳殿东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22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 4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5阅读第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答:_6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足兵 兵 民信之矣 信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曹刿论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 (6)既克,公问其故。 故: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3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4.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答: 5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 6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 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爱国将领 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 臣之妻私臣:_ 期年之后:_王之蔽甚矣 时时而间进 2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3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4、翻译下列语句。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_ 5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6、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 7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8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愚公移山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汝心之固 固: 惧其不已也 已: 寒暑易节 易: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杂然相许 许: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何苦而不平 苦: 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皆以美于徐公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C写智叟的“笑”,写出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