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七大古迹数位典藏.doc_第1页
府城七大古迹数位典藏.doc_第2页
府城七大古迹数位典藏.doc_第3页
府城七大古迹数位典藏.doc_第4页
府城七大古迹数位典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府城七大古蹟數位典藏台南(府城)做為一個文化古都,經過三百年來的變遷,除了文化精神的流傳之外,值得我們去注意的,就是若干歷史古蹟的研究與維護。雖然物換星移,歲月的滄桑摧毀了許多珍貴的古蹟文物,但是很值得欣慰的,仍舊有許多寶貴的遺蹟留存下來。根據內政部的審定,台南一級古蹟便有七座,依序是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孔子廟、武廟、大天后宮、五妃廟、億載金城,年代較早的(熱蘭遮城,1627),已有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即使年代較近的(億載金城,1874),也有約一百三十年的時間。它們見證了台灣四百年來的歷史,它們的一磚一瓦,都刻劃著先民的遺跡。在它們的身上,留存著太多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種子,亟待我們去保存與發揚。本計畫以台南市七大一級古蹟建築及其器物為數位化主體,分別對每一古蹟進行數位化工作,古蹟數位化的內容包括:照片、影音、及文字等檔案並建構網頁資訊平台,並結合台南地區的觀光、旅遊資訊,期能透過本計畫完整呈現台南市七大古蹟在建築、歷史、文化、及教育上的資訊給國人,另也提供以台南地區古蹟為主體之專業文化行銷網站,同時藉由興國管理學院文教事業管理學系,對文教事業人才之養成及訓練,透過產、官、學合作之機會及經驗,培養文化科技人才,以中華文化為主體,進行數位化典藏、文化推廣、文化教育、文化研究及國際文化交流等文化傳承。安平古堡城遺跡熱蘭遮城的外城南城壁遺跡,高三丈有餘,為三百年前的遺跡。安平古堡 軍裝碑軍裝局碑:清同治七年,安平發生樟腦糾紛與壯勇殺死教民事件,英艦藉機開砲,於十月十二日在安平港開砲七次,四日之後,洋將領兵,突入安平協屬,燒毀三營軍裝火藥局庫,此碑是被燒毀後重建所立。安平古堡 海防砲清乾隆五十二年,協鎮左營移駐鹿仔港,所用海防砲有二千四百斤、二千斤、一千五百斤、一千斤、八百斤、六百斤、五百斤、四百斤等不同規格。赤崁樓 書卷窗即窗形作書卷狀,櫺條作竹節狀,具有高風亮節之寓意。赤崁樓 瓶門用紅磚以瓶子的形狀所砌成的門,取其平安之意,此門面東,在門楣上並繪有玉兔與芭蕉葉,取其玉兔東升之意。赤崁樓 魁星爺魁星爺掌管文運,但祂的長相並不是想像中的斯文模樣,其造型來自一個鬼字,右手持硃筆,是點功名的動作,左手握著墨斗,右腳踩在鰲魚頭上,另一腳向後踢向星斗,有獨佔鰲頭、魁星踢斗之意。孔廟 大成殿大成二字來自孔子大成至聖先師之意,因孟子謂其為集大成者。大成殿有如寺廟的正殿,主祀孔子牌位,配祀四配及十二哲。是最主要的祭祀空間,也是孔廟建築群的中心。從建築形式來說,大成殿雖也採用歇山重簷頂,但卻不像其他孔廟大成殿有柱廊環繞,其兩側斗拱自牆身伸出挑住屋簷,上、下簷的出簷伸度相近,顯得厚重敦實,簡潔大方。紅瓦朱牆是孔廟的特色,因孔子出生時代的周朝,特別崇尚朱色之故。孔廟 文昌閣文昌閣是清康熙年間,巡撫陳璸依福州府庠奎光閣體式所修建,當時內奉文昌帝君,並作府學藏書之所。此閣在清代與赤崁樓同為府城最高的樓房,亦是知名的攬勝之處。目前二樓祀文昌帝君,三樓祭祀魁星。文昌閣為一塔狀建築物,故採攢尖頂形式,其各向屋坡都在最高處集中於一點,一般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種造型,攢尖頂多使用於鐘鼓樓、亭、塔等建築,此文昌閣屋頂採八角形屋頂,斜脊皆飾以藻飾,鋪筒瓦,前有獅牌瓦當及雙龍搶珠滴水。樓高三層,第一層為方形,第二層為圓形,第三層為八角形,蘊含著天圓地方,文昌與孔聖之德光披八宇之意,牆身周匝皆環以迴廊,造型殊異,饒富趣味。台基分上下兩層,下圓上方,圓形台基以方型紅磚鋪地,方形臺基作一樓屋身的基座。一樓四個角落各立一根圓型石柱落於地面,方型牆身四邊各豎二根方形石柱落於圓形臺基上,形式相當特殊。二樓門楣上書奎壁聯輝。孔廟 泮池泮池是位於大成門前的半月形水池,即泮宮之池之意。因諸侯學校只能享有南面環水的規制,故半月形水池為孔廟既定規制。中央可築一橋,稱為泮橋或登瀛橋,據說新科狀元謁拜孔廟時,應走泮池上之狀元橋,逕由櫺星門入,而不走大成坊,這是殊榮,也是禮遇。惟台灣府學泮池上本無泮橋,亦未出過狀元。今池畔磚壁中央嵌著思樂泮水石刻,當出自詩經典故,詩經泮水篇有:思樂泮水,薄採其芹等句,意指士子若中了秀才,到孔廟祭拜時,可在泮池中摘採水芹插在帽緣上,以示文才。武廟 布形錢幣擱樑架在三川門的初拜殿與正殿的再拜殿之間,為一中庭,中庭左右為兩列廡廊,建築形式相當簡潔。最特殊的是,左右廡廊屋頂上有磚燒的布形錢幣擱樑架,乃是供慶典時搭棚之用。中庭有雙台基,後方台基略高於中庭,以石條鋪地,放置一大型香爐供人祭拜。武廟 三代廳後殿為三代廳,本為明鄭時的三川門,清初王效宗改建為殿,祀關帝之父,雍正三年始稱三代廳,增祀關帝三代祖先。今兩旁陪祀的牌位則是修廟有功或勤政愛民的前清官員。後庭本為明鄭時三川門與正殿間的庭院,正殿改向後,成為後院。武廟 墀頭山牆靠近屋簷口,屋角成斜面的部分稱之,多以灰泥作框,內以灰泥或交趾陶做裝飾,此處墀頭安置交趾燒獅子,用以鎮邪。大天后宮 廊牆壁堵是只石雕組成的牆,由上到下可分隔為頂垛、垛仁(身堵)、腰垛、裙垛及座腳(櫃台腳)五個部份。垛仁的高度大約等於人眼的高度,壁堵若位於左右相對的兩側牆則合稱對看賭,題材常是左雕青龍右刻白虎,所以又稱龍虎堵。此三川門龍虎堵為日治時期所刻,相傳此作品出自張朝翔之手。左廊牆內側龍吟字樣下依序為五福臨門(五隻蝙蝠)、雙龍搶珠、四駿與琴劍,外側由上而下分別是英雄奪錦,即鷹與龍爭奪一錦雞,螭虎團爐、松鶴延年(松與鶴);右廊牆內側虎嘯字樣之下依序是五福臨門、雙虎、四駿與書畫,外側由上而下分別是太平榮華,即鳳凰與芙蓉、螭虎團爐、招祿,即芭蕉與鹿。大天后宮 憨番擎大杉以番夷或金剛力士羅漢雕塑人物,置於屋角或臺座之下,象徵負重,亦稱憨番抬厝角。拜殿四個簷角各置一個憨番擎大杉,憨番身著漢服,造型斯文,有的赤腳有的履靴,一手舉樑另一手則或提貫錢,或捧元寶,或托書捲,或持蕉葉,腳邊還依偎著蝙蝠、三腳蟾蜍與祥獅,洋溢著吉祥喜慶,有招財進寶之意。大天后宮 螭庭拜殿與正殿間有一個小天井,因有四個螭首石雕,而被稱為螭庭。天井分隔拜殿與正殿,使正殿感覺更加巍莪高聳。五妃廟 三川門神三川門直接位於大楣之下,由門框分成三個開口部。比例約為3:5:3,但左右各只有一扇門,中間為兩扇門,以致於中間門扇的尺寸較左右門扇為小,與一般中門大、側門小的做法剛好相反。五妃廟 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乃為乾隆十一年巡臺滿御史六十七及漢御史范咸崇拜景仰五妃忠貞氣節,命海防同知方邦基加以修整修興建,豎立墓碑,上提明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五妃廟 義靈君祠格局是採單開間的小祠形式,開間指的是由四根柱子所圍成的矩形空間。大致是單殿式前帶拜亭,屋頂皆作硬山馬背,其馬背屬於金型形式,十分平易樸實。億載金城 伏壁在牆側以三合土構築成一長方形的坡道,稱之為伏壁,作為將砲彈由下往上運送的通道。億載金城 小砲在清咸豐以前,台灣所使用的火砲,多屬自製的傳統鐵砲或青銅砲,大小是以重量來計算,其砲身鑄有製造的年代、重量與單位。故億載金城內的小砲多屬之,其砲身為單筒狀,前端細,後端的藥室較粗,並留有一個小洞為火門,而中間兩側突出的兩耳,則具有調節高度的功用。億載金城的砲台,分別配置在砲台的東、南、北三面,原安有八尊小砲,隨著時代變遷,現只存一尊真砲。民國六十四年時,億載金城建城一百週年,在台南市政府的加以整建之下,於城內仿置小砲六尊,以供遊客參觀。億載金城 阿姆斯特朗巨砲除了八尊小砲外,億載金城另有五尊大砲,全數集中在西邊面海的方向,形成極強大的火力網。這五尊大砲的配備則是屬於阿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