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形象推广.doc_第1页
戏曲形象推广.doc_第2页
戏曲形象推广.doc_第3页
戏曲形象推广.doc_第4页
戏曲形象推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大学生戏曲文化公众认知的调研计划书纲要总结关于大学生戏曲文化公众认知调查报告目录调查问卷戏曲推广文案戏曲推广文案创意说明附件大学生戏曲公共认知调研计划书纲要一、 调查目的二、 市场调查内容三、 调查对象四、 调查方法一、 调查目的1、 为戏曲文化以及戏曲改革与创新提供客观的依据2、 为戏曲的现状以及戏曲未来的传承与教育问题提供了较真实的看法二、 市场调查内容1、 受调查者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度2、 受调查者对如今的戏曲的看法3、 受调查者对当前戏曲出现问题的看法4、 受调查者对戏曲未来的传承与发展的看法三、 调查对象各大在校大学生,包括艺术生、文理工科生四、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40份,调查区域为中国戏曲学院内部2、 网上调查:在网上与各大在校大学生在线调查3、 资料整理:统计、分析以及报告的撰写关于大学生戏曲文化公众认知调查报告目录1. 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2. 调查对象构成情况简介3. 调查的主要统计结果简介4. 综合分析5. 附录1.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中国戏曲在古代有一个漫长、复杂的发展进程。积累了庞大的遗产,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色彩的戏曲大家族和完整的艺术体系。我们的戏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证明了我们民族是有创造力的民族。但戏曲在古代的发展是缓慢的,进入近、现代,社会急速变化,就显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什么戏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引不起现代观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戏曲要如何改革与创新?在当今社会尤其是80、90后年轻的一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大学校园中作了一些调查,关于戏曲的现状与未来的传承教育问题得到了同学们较真实的看法。此次调查采取了网上调查和直接访问两种形式。2.调查对象构成情况简介调查对象不仅有戏曲、艺术专业的学生还有综合类大学的文理科生。从多种角度整理剖析大学生对待戏曲的看法。3.调查的主要统计结果简介 通过调查整理79%的同学对戏曲不怎么了解、10%的同学知道一点或会唱一点、11%同学对戏曲根本不了解;85%通过看戏曲有关的电影、听带戏曲风格的音乐了解中国传统戏曲、10%通过学校教授、5%通过去剧场现场观看;98%的同学听过京剧、15%听过昆曲、5%听过豫剧;76%的同学认为被戏曲的影视画面所吸引、65%被舞台表现所吸引、32%被表演技巧所吸引、8%被故事情节内容所吸引;80%的同学认为戏曲和他还是很有距离感的;52%的同学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的态度为可以去看看、35%认为无所谓、13%认为不感兴趣;90%的同学认为戏曲与电影或歌曲相结合会比较容易让人接受;8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把戏曲带入课堂;75%的同学认为戏曲文化未来发展不容乐观;65%的同学认为当前戏曲遇到的问题为戏曲本身的老化、45%认为是政府扶持的不够、32%认为是传承演员出现断层、25%认为是外来文化影响;95%的同学认为传统戏曲会朝着“得到年轻人的认可,并和流行因素融合,形成新的发展趋势慢慢振兴起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的方向发展; 90%的同学认为让戏曲传承下去的方法是“进一步面向市场,像电影、电视剧一样,走市场化的道路;顺应潮流,不断结合新的元素”、85%认为“顺应潮流,不断结合新元素、将剧团推向市场” 65%认为 “国家下政策斥巨资扶持”85%的同学对自己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对戏曲的传承出一份力做出了回应。4.综合分析 戏曲的现状近几年戏曲不太景气,有的地方,有的剧种,有的剧团,上座率下降幅度较大。这种现象引起人们严重的关注。戏曲界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进行革新,提高剧目的思想艺术质量,千方百计扩大观众面,特别是年轻观众,其精神是很可感的;但也有些人持悲观态度,断言戏曲已没有前途。戏曲出现不景气现象,原因是复杂的,因此不能把观众不看戏曲,简单地一律归之于对戏曲的摒弃。事实也并不如有些消亡论者所描绘那样,观众见戏曲好像见洪水猛兽一般。凡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好,有新意,能扣动观众心弦的优秀剧目,不论现代题材、古代题材或传统剧目改编的戏,一般都能吸引观众,同样也能吸引青年观众。戏曲的命运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与人民的关系。我国戏曲从形成到现在,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在这千来年中,从来没有割断与人民的精神关系,这就是它能够生存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审美趣味、社会文化结构等,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戏曲有无适应能力?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选自当代戏曲发展轨迹郭汉城戏曲的创新 对于戏曲的继承和改革,以京剧为例,早在建国初期,梅先生就提出了“移步而不换形”的主张。诚然,今天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心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今天的舞台设备和科技手段也今非昔比,戏曲必须而且应当跟随时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但是不管如何移步,甚至迈开大步,必须保住戏曲的本体,退缩戏曲舞台的艺术规律,才能创作出立得住、留得下的作品,才能征服观众。戏曲艺术的推陈出新,进行传统剧目的改革和新编历史戏的创作,是她重要的一方面;显然一方面是不够的,因为戏曲仍局限与古代生活的范围之内。戏曲艺术推陈出新的根本课题还在于表演现代生活。传统艺术形式与新的生活内容矛盾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但只要掌握了戏曲艺术的规律,大胆尝试,努力实践,总有一天会解决的。比如:灯光布景、舞台设计等,要使之有机地融合在整体之中,达到新的平衡。大学生眼中的戏曲在调查中的大学生认为戏曲与他们有距离感,不了解戏曲甚至不喜欢戏曲,究其原因是看不懂、不理解戏曲的表演动作,听不懂戏曲的表演词汇,也就是说他们不具备欣赏戏曲这种“以虚带实、以无胜有、以藏寓露、内外自由”的艺术形式,无法调动他们的联想与想象,所以戏曲艺术的精妙之美就无法在观众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再由于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使得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受到了巨大冲击,民族意识淡薄、民族情感淡化,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我们清楚地看到生长在封建社会的、古老的戏曲,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艺术形式上,都有局限性,都与我们今天新的时代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且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现代生活的飞速发展变化,如果我们盲目乐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这种距离将越拉越大。戏曲的传承与教育黎澍先生对当前戏曲形势做了十分悲观的描述:“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旧剧后继无人,剧目大量失传;知音不多,甚至真正懂得的人也日见其少。内容形式都已陈旧僵化,跟青年人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现在看来,甚至还可认为它是一个继续传播封建意识的渠道。”在后继无人这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有文化、有理想,既懂中国也懂外国的高、精、尖的戏曲队伍,人才的不足时实现戏曲现代化的主要矛盾。在青年人戏曲艺术教育上,应开展戏曲艺术课程教育,相信戏曲艺术家以充沛而丰富的情感塑造出的艺术形象必然能引起欣赏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确立学生的完美道德人格是十分有益的。戏曲艺术进入课堂,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几段唱腔,几篇绘画,几套身段训练,而是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当然也发展了教育的德育功能,拓宽了学校的德育途径。5.附录在调查中,得到其中一位大学生就戏曲传承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们生长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泱泱历史文化渊源的文明古国里,无论从责任还是道德上都应为我国古典的传统文化出一份力,而不应当在这个泛泛浮躁的多元化社会中让我国这些经典深邃的国宝艺术逐渐衰落消逝,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只有思想上做到了,才能有热情去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戏曲艺术,培养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为戏曲的传承献出自己一份力。” 大学生戏曲文化公众认知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们:您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她前景灿烂!为促使戏剧发扬光大,我们希望能通过调查了解中国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状况和看法,以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是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挑选调查对象,且调查时不记名的,对您的个人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调查结果只会用于!总体统计分析,不会单独使用。因此,不会为您带来任何麻烦。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如实填写调查问卷。谢谢合作!1.您的性别A. 男 B.女2. 您的专业A文史类 B理工类 C.艺术类3.您大学所在的城市A.大城市 B.中小城市 C.乡镇农村4.请问以下哪一个最能描述你对戏曲的了解程度A.从小就接触了,比较理解 B知道一点或会唱一点 C不怎么了解 D根本不了解 5.你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A看电视 B看与戏曲有关的电影 C听带戏曲风格的音乐 D课外阅读E. 看有关戏曲的动画片 F. 学校授课 G. 到剧院现场观看 H亲朋好友的带动I其它 6. 您知道哪四位艺术家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吗?A梅兰芳 B. 程砚秋 C. 李胜素 D. 荀慧生 E. 齐兰秋 F. 尚小云7.戏曲最能吸引您的是A. 表演技巧 B. 影视画面 C. 舞台表演 D. 唱腔音乐 E. 故事情节内容F. 演员中的名人 G. 其他 8.你会听哪些剧种?A. 京剧 B. 昆曲 C豫剧 D. 评剧 E山西梆子 F. 秦腔G. 黄梅戏 H. 越剧 I. 粤剧 J. 川剧 K. 其他 L对传统戏曲不感兴趣9. 对于京剧和其它某些地方剧种,如评剧、豫剧、秦腔、黄梅戏、粤剧等,您的态度是什么?A. 非常喜欢 B. 可以去看看 C. 无所谓 D. 不感兴趣 E. 非常讨厌10. 您对传统戏曲的印象是?(可多选)A. 富有古典美的 B. 雅俗共赏的 C. 和我还是很有距离感的 D. 晦涩难懂的E. 过时了,是爷爷奶奶听的 F. 唱起来很吵的 G. 很死板,没有变化的H. 其它 11. 您认为传统戏曲是A. 全民都该了解和传承的传统文化 B. 职业演员去学习和传承的小众文化C. 有兴趣的人可以自主了解并学习 D. 陈旧、过时的,没必要再大力推广12. 对于与传统戏曲结合的流行歌曲如陶喆苏三说、信北京一夜、王力宏花田错、南拳妈妈牡丹江等您的接受程度是?A. 很喜欢 B. 无所谓,和其他流行歌曲差不多 C. 不喜欢13您认为戏曲与以下哪种形式相结合比较容易让人接受?A. 电影 B. 歌曲 C. 电视 D. 动画 E. 音乐剧F. 其它 14.你认为把戏曲带进课堂是否有必要?A有 B.没有15. 就您所知,您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了戏曲文化的相关课程?A. 有 B. 没有 C. 不清楚16. 如果学校开设有关传统戏曲的选修课或举办有关戏曲的讲座,您会选修或参加吗?A. 会 B. 不会17 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传统戏曲?A. 应当普及教学,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B. 了解一些就好 C. 如果不敢兴趣,就没必要了解18.你认为当前戏曲文化发展的如何?A非常繁荣 B.保持乐观 C.不知道 D.不容乐观 E濒临灭绝19.你认为当前戏曲文化可能遇到的问题有:A.戏曲本身老旧化 B传承演员出现断层 C.娱乐方式选择增多 D.外来文化影响E,政府扶持不够 G其他20. 您认为传统戏曲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A. 慢慢振兴起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