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doc_第1页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doc_第2页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doc_第3页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填表时间: 2007年3月18日课题名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负责人于文高电 固定 )手 灵通 )工作单位江苏省淮州中学地 址淮阴区北京西路15号邮编223300课题类别立项课题课题完成时间2007年6月申请鉴定时间2007年3月18日鉴定方式会议结题主要研究人员姓名单 位 职务 和 职称 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工作于文高江苏省淮州中学 教研组长 中高课题的全面工作、主持人陈 浩淮安市教研室物理教研员 中高课题的指导、实施王恒长淮阴区教研室区教科室主任 中高课题的规划、管理安燕坤江苏省淮州中学校长助理 中高课题的阶段总结何家伟江苏省淮州中学教务主任 中一课题的过程管理庄同林江苏省淮州中学教科室副主任 中一部分学生实验研究朱亚华江苏省淮州中学教科室副主任 中高部分演示实验研究戴洪友江苏省淮州中学教研组长 中一课本小实验制作研究曹德慧江苏省淮州中学教 师 中高课题的材料整理马洪博江苏省淮州中学实验老师 中高课外小实验制作研究拟提交的成果名称及成果内容的简要介绍提交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请注明出版社或出版物) 发表论文与出版物1. 实验论文测定红光波长简易的实验 发表于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物理教学2003年第2期(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2-0748;国内统一刊号:CN31-1033/G4 )(作者于文高) 2. 实验论文对“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实验没设计的探讨发表于国家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4期(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3-6148;国内统一刊号:CN50-1061/G4 )(作者陈浩) 3. 实验论文在密封金属容器中的手机一定接收不到电磁波吗?将发表于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苏州大学主办的物理教师07年10期(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2-042x;国内统一刊号:CN32-1216/O4 )(作者于文高) 4. 论文拉力 是余弦函数?(注:传感器问题分析)发表于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物理教学2007年第1期(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2-0748;国内统一刊号:CN31-1033/G4)(作者于文高) 5 研究性学习论文研究性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于省教育厅主办的科学大众2005年第4期(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66-3315;国内统一刊号:CN32-1427/N)(作者于文高) 6. 与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1配套的教辅用书高中物理教学与测试(选修3-1) 由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ISBN7-81090-574-0/G.278 于文高参与编写第一、三两章及全书的校对),充分贯彻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加强实验教学和物理学史教学,渗透方法教育。 7. 与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2配套的教辅用书高中物理教学与测试(选修3-2) 由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ISBN7-81090-625-9/G.305 于文高承担全书的编写及校对),充分贯彻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加强实验教学和物理学史教学,渗透方法教育。 8. 竞赛辅导用书高中物理奥林匹克教程(束炳如 王溢然主编),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ISBN7-5007-5519-8/G.4311),该书覆盖了中学物理的全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学科思想。取材源于统编教材,但又不局限于课本,坚持了“强化基础,适当提高,突出重点” 的原则,对课本内容作了必要概括、合理变通和适应拓广。于文高编写第十二章磁场,本章问题研究中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了物理实验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如质谱仪、回旋加速器、霍耳效应、磁流体发电机、荷质比(现称比荷)的测定、电视机显像管,电磁流量计,这不仅在实际中有重要应用,而且是高考试卷中反复考查的内容,2000年江苏高考卷出现一道有关霍耳效应证明题,与该书一道题相同(2000年高考前三天付稿于出版社,在所任班级讨论过此题);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高考中分别考查过有关质谱仪、电磁流量计、汤姆孙测电子的比荷、磁流体发电机、回旋加速器等应用,与该书编写的例题相同或基本吻合, 省级获奖论文、课件、自制教具等 9. 论文素质教育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征 荣获2000年江苏省教委举办的“五四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作者于文高) 10. 课件电磁振荡 荣获2002年江苏省教研室举办的课件展评二等奖(作者于文高) 11. 论文研究性学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渗透 荣获2005年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组委会、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科学大众杂志社举办的江苏省首届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大赛一等奖(全省共5名)(作者于文高) 12. 自制教具一节干电池的趣味实验 荣获1999年省教研室举办的“江苏省第四次中学物理实验调演、评比”自制教具三等奖 (作者于文高) 13. 实验论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荣获1999年省教研室举办的“江苏省第四次中学物理实验调演、评比”论文评比三等奖 (作者于文高) 14. 论文实施素质教育的物理课堂教学特征 荣获2000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二等奖 (作者于文高)发表的教学论文与出版物 15. 教学文章交变电流 发表于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新高考2006年第12期(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593x ;国内统一刊号:CN32-1718/G4)(作者于文高) 16. 教学文章人造地球卫星的高度和运行速度、例谈共点力平衡的解题方法、别开生面的航天员生活-浅谈超重、失重现象(作者于文高);超重、失重现象的比较及应用(作者何家伟);挖掘隐含条件,巧用力对称性、太空实验(作者陈浩);正确理解共点力的平衡(作者戴洪友);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浅析多题一解(作者曹德慧)等,发表于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时代学习报.物理周刊2006年4月18日、2006年10月2日。 17. 参与编写的教辅用书还有:高中物理奥林匹克题典(束炳如 王溢然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ISBN7-5007-5525-2/G.4317)、 物理奥林匹克集训题精编(束炳如 王溢然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ISBN7-5007-5520-1/G.4312)、 新编高中物理重点知识(王溢然主编,南海出版公司出版,ISBN7-5442-1221-1/G.649)(于文高 参与编写) 市级获奖论文、课件、教案、说课、上课与评课等 18. 说课讲稿动能 动能定理荣获2002年淮安市教研室举办的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作者于文高) 19. 教案简谐运动荣获2002年淮安市教研室举办的教案评比获一等奖 (作者于文高) 20. 自制教具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荣获1999年淮阴市教研室举办的自制教具评比获一等奖(作者于文高) 21. 论文高中物理实验教与学的策略及研究荣获1999年市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一等奖(作者于文高) 22. 课题弹 力,2006年10月在淮安市高中物理教师上课与评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获奖者于文高)注:以上获奖内容,均包含实验创新、设计、应用等,体现物理实验为教学内容服务。 案例、调查报告、课程与活动设计、各种形式的实践成果 (在此目录未一一列出,另外将装订成册) 对成果的自我评价本课题的研究结合了本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体现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准绳,以现有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为脚本,坚持物理教学的特色教育,坚持理论与实验、应用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教学论原理,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教育科研理论有机结合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思想、知识、方法,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凸显因材施教、塑造主体、突出个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物理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物理学观点。基于以上认识,将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定位在:以现有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是2000年2月第2版;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是2000年12月第2版;第三册(必修加选修)是2003年6月第1版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为依据,同时依据现有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体系、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通过对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的整合、扩展或改进,从实验目的、内容、原理、实验装置、器材、实验设计、实验条件、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等方面入手,对实验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指向性调节和控制操作,以期明显达到以下四点目标: (1)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建立学习物理的动力机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引导学生注重物理实验,充分洞察物理科学的认知过程,掌握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3) 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实验的科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1)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实验机会,唤起他们对实践、实验活动的兴趣,这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2)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强化对学生的观察、分析方法、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3)实验研究显现对实验原理、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的研究。实验原理就是所应遵循或依据的物理规律,它来源于实践或实验,是科学规律或理论,对新的实践中实验有指导作用。实验思想是实验方案有效进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实验操作的行动指南。实验方法是指实验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式,如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替代法。像开放性的设计型实验能考查多种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方法依据于不同的实验思想、原理,体现了问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对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大有裨益的。(4)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它也是素质教育中的科学方法关键内容,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基石。例如,音叉的制作,水波干涉,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体现了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对光的本性认识: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总之,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5)加强实验的过程教学或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重视实验过程,这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要适当展示前辈科学家建立科学概念、发现科学规律的实验过程;另一重意义是学生自己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经验或知三听有根据、合逻辑地进行学习(可靠事实+科学思维),了解知识是怎样得来的。要让学生体会:人们认识复杂事物时,直接经验与逻辑分析缺一不可,人的认识不是直线式的。(6)突出实验的原始思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注意呈现物理学史上科学巨匠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原始的实验思想,揭示其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智力”。这样的素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等),这必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介绍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着重领悟其中两个最为精彩的设计原理,一是转化原理,即:力 力矩 扭力矩 扭丝偏角,通过三次转化,就使微小力的测量成为可能;另一个是放大原理,即:采用T形架增大力臂,利用反射光增大偏角,拉开小镜与光标的间距来增大位移,通过这三次放大,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过去的实验教学容易造成一个假象,好像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到“大量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方法处理,于是就归纳出了某某定律,这个图景忽略了创造性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猜想与假设。许多物理原理、定理、规律都起源于猜测。大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学(包括实验教学)是走入科学之门的必由之路,因而教学非常需要猜想。大教育家波利来曾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想吧!”猜想是极为珍贵的智慧火花,善于在教学中教学生猜想,可以使学生学得活、学得广、学得积极主动,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题研究的展望课题研究虽作了总结,这仅是对前面研究过程的总结,而不是结束。目的是将前面走过的过程,作一个回顾,希望通过回顾,将感性的材料整理归类,摸索出对实验教与学有用的东西,并企图将之上升到一定高度的理性认识,让它变为今后实验教学的理论先导,使自己的教学行动既有理论指导,又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我个人认为,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做一个细心且爱动脑筋的人,立足实验教学,着眼实验改革,瞄准实验创新,那怕是一点点的创新,定能为自己添加信心、动力,从而产生“蝴蝶效应”,结出丰硕果实。以下几点,是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1)加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与数字化信息系统(Digital Information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