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水质化验规程.doc_第1页
污水处理水质化验规程.doc_第2页
污水处理水质化验规程.doc_第3页
污水处理水质化验规程.doc_第4页
污水处理水质化验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操作性文件文件编号HF-CZ-ZK-04-9版 本 号第 A 版标 题污水处理水质化验规程修改状态第0次修改页 码10 /9一、目的规范污水处理的水质化验操作。二、 适用范围污水处理中心的水质化验。三、 内容3.1.PH值的测定3.1.1.酸度仪的校正(二点校正法)3.1.1.1.开启电源并预热10分钟。3.1.1.2.选择开关置PH档,斜率调节器置100%处。3.1.1.3.根据待测溶液PH性质,选择二种缓冲溶液(如PH=4或7或者PH=7或9)3.1.1.4.冲洗电极,用滤纸吸干。然后,放入第一种缓冲溶液中(如PH=7) 。调节温度调节器使指示温度与待测溶液温度相同。3.1.1.5.待读数稳定后,该读数应为该缓冲溶液PH值.否则,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读数与该缓冲溶液PH值相同。3.1.1.6. 冲洗电极,用滤纸吸干,然后放入第二种缓冲溶液(如PH=4) 。3.1.1.7.待读数稳定后,该读数应为该缓冲溶液PH值.否则,调节斜率调节器,使读数与该缓冲溶液PH值相同。3.1.1.8.清洗电极,放回保护溶液浸泡。经校正仪器,各调节旋钮不应再有变动。3.1.1.9.校正频率:正常情况下1次/星期,异常情况(如对检查结果有怀疑)必须随时校正。3.1.2. PH值的测定3.1.2.1.调节温度调节器使指示温度与待测溶液温度相同。3.1.2.2.冲洗电极,用滤纸吸干,然后放入待测溶液中,摇动烧杯。3.1.2.3.待读数稳定后, 记录读数,该读数应为该待测溶液PH值。3.1.3.酸度仪的使用维护3.1.3.1电极的玻璃泡不与硬物接触,任何擦花和破损都会使电极失效。3.1.3.2电极不使用时,应将电极浸泡在保护溶液。使玻璃泡保持湿润。3.1.3.3电极内补充液少时,应及时加入3MKC溶液。保证电极内有充足的补充液。3.1.3.4电极经长期使用后,如发现梯度有降低,则可把电极下端浸泡在4HF溶液中35秒,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KC溶液中浸泡,使之复新。3.1.3.5应根据使用频率,作周期性检定。3.2.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3.2.1.取2支比色管,其中1支加入50ML蒸馏水。3.2.2.另1支加入25ML蒸馏水,然后加入适量体积水样,记录毫升数为V1。用蒸馏水稀释至接近无色(即蒸馏水的色度),记录总毫升数为V2。3.2.3.计算:色度=V2/V13.3.悬浮物含量(SS)的测定3.3.1.电子天平校正3.3.1.1.轻轻地旋动水平调节旋钮,使水准器指示天平处于水平状态。3.3.1.2.插好电源,按下ON按钮,开机预热30分钟。清洁好称盘,关好天平门。3.3.1.3.按下TAR按钮,使天平显示值为零。3.3.1.4. 按下CAL按钮,天平显示为”CAL-200”时,加标准砝码(MP2001为200克)到称盘上,待读数稳定后,天平即自动进行校准,显示出正确读数。3.3.1.5.若校准读数非为20000或取下砝码后天平显示值不为零,重复3.3.1.3.和3.3.1.4.操作。3.3.1.6.校准完毕后,取下砝码。天平显示值应为零。3.3.1.7.在校准过程中,当天平显示出NOCAL指示时,说明校准无效。表明校准砝码显示值超出校准范围(MP2001为200克+/-019克).此时应用螺丝刀仔细调节全量电位器,使天平显示值在(19980克20000克)范围内.调整后,再按上述步骤重新校准即可。3.3.1.8.应根据使用频率,作周期性检定。3.3.2.电子天平的使用维护3.3.2.1.天平存放环境应避免受潮或受热,框罩内放置干燥剂,并经常更换。3.3.2.2.经常使用天平时,应让天平连续通电。这样,可减少预热时间,也使天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长期不使用,应关闭电源。3.3.2.3.放置称物时,应轻拿轻放,并放在称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最大称量,腐蚀性称物不得直接放在称盘上称量。以免引起误差或损坏天平。3.3.2.4.应根据天平使用频率,作周期性检定。3.3.3.悬浮物含量(SS)的测定3.3.3.1.将滤纸放在称量瓶内,在103105烘干1小时左右至恒重,冷却,称重,并记录读数为W1。3.3.3.2.摇匀水样,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或适量体积)水样,记录毫升数为V,抽滤,将滤纸和悬浮物移入称量瓶中。3.3.3.3.将称量瓶放在103105烘干2小时左右至恒重,冷却,称量,并记录读数为W2。3.3.3.4.计算公式:式中:W1滤纸和称量瓶的重量;W2滤纸,悬浮物和称量瓶的重量;V试样的毫升数。3.4.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3.4.1.仪器:消解微波炉,消解罐,(或电炉,回流管),滴定仪,250毫升三角瓶,移液管。3.4.2.试剂:0.25N K2C2标准溶液,0.25N F(NH4)2(SO4)2标准溶液,亚铁灵指示剂,A2SO4-H2SO4 混合溶液(5克A2SO4溶于500毫升98% H2SO4), H2SO4(98%)。3.4.3.分析步骤:3.4.3.1.加50毫升蒸馏水到250毫升三角瓶中。3.4.3.2.再加5毫升0.25N K2C2标准溶液和10毫升H2SO4(98%)。3.4.3.3.加3滴亚铁灵指示剂。3.4.3.4.用0.25N F(NH4)2(SO4)2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色即为终点,记录F(NH4)2(SO4)2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为V1。3.4.3.5.准确移取10毫升(或适量水样)混合均匀的水样到消解罐中,然后, 准确加入5ml0.25N K2C2标准溶液, 慢慢倒入10ml A2SO4-H2SO4 混合溶液,并将其轻摇均匀,盖紧,放入消解微波炉中加热15分钟。(或者:准确移取20ml混合均匀的水样置250毫升磨口锥形瓶中,然后,准确加入10ml0.25N K2 C2标准溶液,加数粒玻璃珠,接上磨口回流冷凝管,又从冷凝管上端慢慢倒入30毫升 A2SO4-H2SO4 混合溶液,并将其轻摇均匀,加热回流2个小时)。3.4.3.6.待试样冷却后,将其转移到250毫升三角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消解罐,使其完全转移。3.4.3.7. 加3滴亚铁灵指示剂。3.4.3.8. 用0.25N F(NH4)2(SO4)2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色即为终点,记录F(NH4)2(SO4)2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为V2。3.4.3.9.移取10毫升蒸馏水到250毫升三角瓶中,按上述步骤作空白试验. 记录F(NH4)2(SO4)2标准溶液的毫升数为V3。3.4.3.10.计算:式中:NK2 C2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CF(NH4)2(SO4)2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0试样体积毫升数;V1F(NH4)2(SO4)2标准溶液标定毫升数;V2F(NH4)2(SO4)2标准溶液试样毫升数;V3F(NH4)2(SO4)2标准溶液空白试样毫升数。3.5溶解氧测定3.5.1把仪器放在平面上,避免强光、热照晒。3.5.2连上DO电极。3.5.3按开/关机键,仪器先进行显示屏测试,持续时间很短,然后进入上一次测试状态中。3.5.4校正电极,验证整个测试系统。3.5.5把DO电极插入待测样品中。3.5.6直到显示mg/l。选择测试量程,AutoRange。每个测试参数都有2个测试量程,如果AutoRange(自动切换量程),如果超过量程I,仪器自动切换量程II,如果关闭了AutoRange,量程将一直是量程II。3.5.6溶解氧仪校正3.5.6.1连上DO电极。3.5.6.2准备好贮存校正套OxiCal-SL。(校正套中的海绵必须润湿,但不能太湿)。3.5.6.3把DO插入校正套中。3.5.6.4按Cal键直到进入校正模式。3.5.6.5按RUN/ENTER键,启动自动读数,AR闪烁。3.5.6.6待数值稳定后,AR停止闪烁,表示完成了校正.电极符号指示电极斜率及电极状态。3.5.6.7按M键,返回测试模式。3.6.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3.6.1.仪器:培养箱,培养瓶,虹吸管,1000ml量筒,PH测定仪。3.6.2.试剂:氢氧化钠溶液(0.5mol/l),亚硫酸钠溶液(0.025 mol/l),氯化钙(称取27.5g无水氯化钙溶于水中,稀释至1L),三氯化铁溶液(称取0.25g六水合三氯化铁溶于水中,稀释至1L),硫酸镁溶液(称取22.5g(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L),磷酸盐缓冲溶液(称取8.5gKH2PO4,21.75gK2HPO4, 33.4gNa2HPO4.7H2O和1.7g氯化铵,溶于500ml水中,稀释至1L该溶液PH值为7.2)3.6.3.稀释水制备稀释水在20L细口玻璃瓶中倒入蒸馏水,其中每升蒸馏水需加入上述氯化钙、三氯化铁、硫酸镁、磷酸盐缓冲溶液各1ml,用水泵或空气压缩机连续通人经过活性炭过滤的空气12天,使稀释水接近饱和,然后用清洁的棉塞塞好,静置、稳定一天后使用,稀释水BOD5必须小于0.5mg/l 。3.6.4.分析步骤:3.6.4.1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水样的PH值如果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PH值接近73.6.4.2废水排放口取得水样,应迅速使其冷却到200C,并充分振荡,使与空气氧分压接近平衡。3.6.4.3水样通常需作2或3个稀释比。按照选定的水样和稀释水的比例,用虹吸法把一定量的水样引入1000ml量筒中,再引入稀释水到刻度(用玻璃棒小心搅拌,并防止产生气泡)。3.6.4.4用少量稀释水样冲洗培养瓶后,用虹吸法将稀释水样分装在24个同一编号的培养瓶内,直到充满后溢出少许。如果瓶壁有气泡,要轻击瓶口使之溢出小心盖紧瓶塞,勿使瓶内储有气泡,然后用水封瓶口。3.6.4.5用同样方法配置其他稀释比的水样。3.6.4.6每种稀释比水样各取12瓶,放置15分钟后,测定培养前稀释水样溶解氧(D1),剩余12瓶放入200C培养箱内,培养5天后测定溶解氧(D2)。3.6.4.7另取24个同一编号的培养瓶,用虹吸法装满稀释水,作为空白,取其中12瓶立即测定稀释水溶解氧含量(B1),另12瓶与水样同时放入培养箱内培养5天后测定溶解氧(B2)。3.6.4.8经常检查并添加封口水,同时检查培养箱温度是否为(20+/-1)0C3.6.4.9计算:BOD5(O2,ml/l)=(D1-D2)-(B1-B2)*FI/F2式中:D1:水样未培养前的溶解氧(mg/l)D2:水样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mg/l)B1:稀释水样未培养前的溶解氧(mg/l)B1:稀释水样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mg/l)F1:稀释水在培养溶液所占比例F1=稀释水(ml)/水样(ml)+稀释水(ml)F2:水样在培养溶液所占比例F2=水样(ml)/水样(ml)+稀释水(ml)3.7NH4+-N的测定3.7.1.仪器: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移液管。3.7.2.试剂:NH4-1B, NH4-2B, NH4-3B。3.7.3.分析步骤:3.7.3.1水样温度在2030时,用移液管吸取5.0ml于干净试管内。3.7.3.2再加入0.6ml NH4-1B溶液。3.7.3.3再加入一匙NH4-2B。3.7.3.4反应5分钟。3.7.3.5再滴加4滴NH4-3B混合均匀。3.7.3.6反应5分钟后,倒入20mm方形比色皿中。3.7.3.7用自动选择测试方法,在分光光度计检出数据。3.8 PO4-P的测定3.8.1.仪器: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移液管。3.8.2.试剂:P-1A,P-2A。3.8.3.分析步骤:3.8.3.1水样温度在2030时,用移液管吸取5.0ml于干净试管内。3.8.3.2加5滴P-1A,混合。3.8.3.3用兰色剂量帽加1剂量P-2A。3.8.3.4用力摇晃,使固体物质充分溶解。3.8.3.5反应5分钟。3.8.3.6把反应完全的液体转移到20mm方形比色皿中。3.8.3.7用自动选择测试方法,在分光光度计检出数据。3.9显微镜3.9.1.显微镜使用:3.9.1.1打开电源开关。3.9.1.2把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把10X 物镜转入工作位置,对标本调焦。3.9.1.3双目镜筒观察时,校正眼瞳间距和视力。3.9.1.4将需用的物镜转入,再次对标本调焦。3.9.1.5调节聚光器的升降位置,达到你所希望的照明状态。3.9.1.6调节亮度控制钮,改变输入电压以调整亮度。3.9.1.7调节聚光器孔径光栅。3.9.1.8若使用自然光照明,应现把自然光反光镜插进聚光器托架下端的插销孔内,然后调整反光镜的角度,使视场照明均匀。3.9.2.维护和保养3.9.2.1擦拭镜头的表面,可用软刷或纱布除去灰尘。在清除指纹和油迹时,要用略沾无水酒精(甲醇或乙醇)的擦镜纸或柔软的纱布。擦拭物镜上的浸渍油时,可用酒精/乙醚混合液(混合比例1:1)或二甲苯。每次使用100X油镜后,均须把镜头上的油擦拭干净。使用酒精,乙醚和二甲苯时,须特别小心。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