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一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一、(每小题2分,共14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镌刻(jun) 修禊(q) 龟裂(jn) 长歌当哭(dng) B玉醅(pi) 寥寥(lio) 一煞(sh) 呼天抢地(qing)C浸渍(z) 信笺(qin) 狭隘(i) 门衰祚薄(zu)D创痕(chung) 逶迤(y) 盘桓(yun) 呱呱而泣(g)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震撼 缺憾 鄙陋没世 金榜提名B寒暄 逶迤 熟视无睹 劳燕分飞 C暮霭 和蔼 偃仰啸歌 窝角虚名D狼藉 慰藉 粗制烂造 游目骋怀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 我并没有 地下结论。 任何人间理想都 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A表明 轻易 抚慰 质疑 B标明 轻率 慰藉 置疑C表明 轻率 抚慰 质疑 D标明 轻易 慰藉 置疑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如今开发西部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D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C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6、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 ;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A B C D7、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 “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B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D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选自英国人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作者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揭示了人的两重性躯体的脆弱性与思想的伟大性,从而告诫人们要提高自己,必须努力地好好思想。二、(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有人认为,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改善机体免疫力以防止辐射对机体的损害是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的。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专业人员认为过于乐观。当我们的细胞把氧气和食物转化成化学能量时,我们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损害DNA和细胞膜,这种伤害可导致衰老。当然,很多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而在这种理论的鼓噪下,乐开了怀的是一些厂家和商人。君不见眼下消费者的钞票正在大把大把地流入生产维生素和抗衰老补充剂厂商的腰包。事情的真相是,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绝不可能消除体内所有的自由基。而且,如果能消除所有的自由基,事情又向另外一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此外,在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身体内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也许进化得天衣无缝,所以基本上难以接受改进。例如,催化清除剂EUK8和EUK134可能帮助短命的线虫增强脆弱的免疫力,但是对于人来说却毫无用处。这些催化清除剂对果蝇的免疫系统也不起作用。也有事实表明,促进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对提高寿命并非是至关重要的。对生物体的免疫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有两种酶,它们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实验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因此它们的寿命比一般果蝇要延长约10%。但是,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些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尽管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但它们的寿命甚至比普通果蝇还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不过,如果对人进行同样的基因工程改造,使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增多,那么对于人来说并非幸福,而只是一种灾难。这种过多的酶不仅不能促使人长寿,而且会导致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所以,改善免疫力和摄取维生素也并非是科学对我们延年益寿的有效承诺。 8、下面有关“自由基”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基是细胞把氧气和食物转化成化学能量的结果。B人体衰老都是自由基损害DNA和细胞膜导致的。C因为人类不可能消除所有的自由基,所以我们的机体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D人类要延长寿命,用促进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的方法并非是最有效的。 9、“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对此句中的“理论”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文字上看有其合理的因素和成立的理由,但实际上不一定行得通。B只是一种研究领域的假设和推理,实际的结果不一定如此。C言之有理、自成体系、能指导实践的正确道理。D依据某种道理衍生的某种设想,其正确性是未经实践证明的。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使人们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B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使寿命延长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这给人类 寿命的延长以有益的启示,使人们看到了增寿的希望。C科学仍然不能弄清限制食物摄入从而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让我们究竟能增寿还是减寿。D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体内有长寿基因存在,所以,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没有多大的必要。三、阅读理解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4题(8分)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里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A今虽欲自雕琢 B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C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D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B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C则仆偿前辱之责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D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藏之名山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C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6题(4分)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上:指刘邦。15、用斜线( / )为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断句(2分)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1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1分)诗人是怎样表达的?有何艺术效果?(2分)答: 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两色来点染明媚的春光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愿陛下矜愍愚诚, , ,保卒余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柳丝长玉骢难系,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四、(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19、文段中3处写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说“实在无话可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0、“哀痛者和幸福者”指的什么人,为什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8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死”情结 生存或死亡,这不仅是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高贵的忧郁”问题,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一个无法开释的情结。正是这种情结,一代代民族精英在理想主义的指引下,追求着生存信念的完美,而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绵延着中华的国脉和邦本。 在史记的赵世家中,遭受宫刑之辱的司马迁通过公孙杵臼、程婴与赵氏孤儿的一段野史,抒写了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的凝重的“生死”情结。赵氏孤儿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复兴的希望,更是一种信念不灭的传承,一句“春秋祠之,世世勿绝”的结语抒尽一代史学大师纵贯千古的良苦用心。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赵氏孤儿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8世纪,伏尔泰把它改编成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剧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说出了他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死”情结的评价:“我虽则要用武器对付他,但我却崇拜他的人格他们并没有征伐的武勋,而是依照传统统一天下。”对此,歌德也曾评价说:中国作品中有“结了晶的人性”。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就是在这些人的思想当中,频频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死”情结的光辉。特别是在危及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具有这样思想的人物更是灿若群星:为挽救北宋内政外交的困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不惧个人的荣辱得失,毅然开政治改革先河;后继者王安石更是忍辱负重,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无畏气概,再次进行改革。甚至在国家的大厦将倾之际,他们仍然试图挽狂澜于既倒。决意效法程婴故事的文天祥,道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国家倾覆之际仍有抗清名将史可法书写最后的壮歌,其诗曰:“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在清末的戊戌变法失败后,面对即将举起的屠刀,谭嗣同从容地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遂相与一抱而别。几千年来,无数被这种情结鼓舞的英雄们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与死的荣光,用理想主义的完美书写着他们的墓志铭。 中华民族之所以高度重视历史,就是因为那里面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不灭的传承和历代祖先们生与死的辉煌;同时那些背叛民族利益的人也将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为人们所不齿。在近代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当时已经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地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仍然为保存中华文化、宣扬中华民族精神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先生以毕生的精力创作台湾通史,他写作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冀维民族精神于不堕”,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于一线。他说,“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可见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死”情结,是中华千古史家一脉相承的灵魂。 纵观历史,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才能绵延不绝。鉴古而知今,已经觉醒的中华民族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一定能够走向新的辉煌。21、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死情结的内涵是什么?(2分)22、作者在第段中叙写伏尔泰“改编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一事,其目的是什么?(2 分)23、试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说说你对第段的理解。(4分)六、(4分 )24、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各写一个比喻句,要求能够比较准确地解释前面语段的含义。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与肉体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那是用思想和心态来衡量的。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远志而暮色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衰老;有的人年华已老,却壮志不已而朝气蓬勃,年老了却永远年轻。生理的青春如 ;心理的青春如 。七、写作表达(共4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在过去的日子里,如果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会琴棋书画就好了”,“如果我是比尔盖茨就好了”“如果”是一种假设,是想像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请以“生活不相信如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期中考试答案1、B(A、jun- jun q-x C、qin- jin D、chung- chung yun- hun)2、B(A、提-题 C、窝-蜗 D、烂-滥)3、C4、B(B项“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5、D(A项“不仅”放在“关系”后;B项一面对两面 ;C项“当初”与“始”重复)6、C7、B(A项归有光是唐宋派代表人物;C项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D项帕斯卡尔是法国人)8D9C(“其实”一词,带有转折意味,此句有“未经实践证实”之意。)10C(A项“使人们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的表述是错的,第二段第四句提到这只是一种可能。B项见第四段末句“但它们的寿命甚至比普通果蝇还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这一已知消息否定了“使人们看到了增寿的希望”的推断。D项把人长寿的原因仅仅归于“长寿基因的存在”是错误的,后一句结论性的语言也欠妥。C项限制食物摄人的确能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但自由基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就能增寿,因此C项推断是正确的。)11、BA项“雕琢”,文中指修饰美化;现在多指雕刻(玉石)或者过分地修饰(文字)。B项,古今都是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可以是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论、说法)。C项古义为到;今义指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D项古义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多指卑鄙龌龊。12、DA项“就”,前者指“完成”;后者指“受”。B项“俯仰”,前者指“应付周旋”;后者指“低头和抬头”,“俯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C项“责”,前者通“债”;后者指“责备”。D项“累”,都是指“接连,连续,延续”(后句语出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3、A(A项都是代词,作宾语,“莫之夭阏”是宾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管理考试口诀及答案
- 高数题库及答案资源
- 2025年森林管护工考试题及答案
- 成长足迹课件
- 2025年重庆地理补考试卷及答案
- 特岗化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情景剧表演课课件
- 护理员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瑜伽导师考试题目及答案
- 火车司机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大型运输车辆交通安全教育
- 《国有资产管理》课件
- 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教学课件
-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抗菌药物剂量调整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11节约我们在行动(教学课件)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苏少版)
- 2024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8-01-03 汽轮机运行值班员 人社厅发202226号
- 2.10丰巢智能柜合作协议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