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届国学知识网络大赛高中组试题库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届国学知识网络大赛高中组试题库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届国学知识网络大赛高中组试题库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届国学知识网络大赛高中组试题库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届国学知识网络大赛高中组试题库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中小学生第二届国学知识网络大赛高中组试题库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判断题1、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家人越多越好。 A. B. 2、吴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 A. B. 3、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A. B. 4、韩愈主张复古崇儒,排斥佛老。在原毁一文中,他系统阐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符合封建社会的利益,佛教和道教破坏了封建等级秩序,影响国计民生。 A. B. 5、老子一书中所谓“赤子”指人民。 A.B. 6、老子认为“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利”。 A. B. 7、王逸解释“离骚”二字的意思是离别的忧愁。 A. B. 8、孙子兵法九变篇云:“圯地无舍,衢地合交。”其中“圯地”指富庶之地。 A. B. 9、孙子认为伐兵是用兵之最上策。 A. B. 10、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植物油。 A. B. 11、孙子兵法地形篇一文中,孙子认为军队有走、驰、陷、崩、乱、北等六败,其中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的军队称为“崩”。 A. B. 12、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中“兵”指兵器。 A. B. 13、石钟山记一文中表现了作者不轻信传闻,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精神。 A. B. 14、老子认为宇宙的本源是道。 A. B. 15、孙子生活的时代大约和孔子同时。 A. B. 16、屈原出身楚国王室贵族。 A. B. 17、刘基司马季主论卜一文,通过东陵侯和善卜者司马季主之间的对话,形象阐明世事多变、盛衰相随、事物都朝着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观点,批驳了“鬼神何灵”、“人灵于物”的思想。 A. B. 18、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最早且最有系统的兵学著作。 A. B. 19、王守仁象祠记旨在阐明自己的“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见解,希望君子都能修德以感化不善之人。 A. B. 20、老子认为,人生于世,要表现得足够强大坚强,才能有所作为。 A. B. 21、楚辞招魂的最后一句是“魂兮归来,哀江南”,这里的江南指江苏浙江等地。 A. B.22、“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是屈原哀郢一诗中的句子,这首诗大约作于楚国国都沦陷之后。 A. B. 23、季札观周乐讲的是吴国贤公子季札观赏保存在鲁国的周王室乐舞,并对这些作品作了评价,从中可以看出,乐舞作为一门艺术,和国家或地区的民俗风情、治乱盛衰是不相关的。 A. B. 24、北山移文一文,假托北山山神的口气,以拟人化的手法和讽刺的笔调,列举各类隐士的行为方式,感叹世上缺少真隐士,进而揭露假隐士追名逐利、欺骗天下的真面目。A. B. 25、九歌中山鬼一章,顾名思义,是祭祀山中鬼的乐歌。 A. B. 26、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一文,作者为韩琦的昼锦堂所写的记,文章称颂韩琦身居重位却不炫富贵,批判了庸俗之辈“衣锦还乡”的世俗观念。 A. B. 27、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人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A. B. 28、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到的“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A. B. 29、老子一书中所说的“自然”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一样。 A. B. 30、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体,楚辞“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色彩,所以他的作者也都是楚人。 A. B. 二、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B.不战而屈人之兵 C.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D.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2、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膑 B.孙武 C.孙权 D.孙思邈 3、三国时周瑜利用蒋干传言,使曹操杀死蔡瑁、张允。他所运用的是哪一种间计? A.内间计 B.反间计 C.死间计 D.生间计 4、东汉时王逸的楚辞注本是 A.楚辞章句 B.楚辞补注 C.楚辞集注 D.楚辞集释 5、关于孙子兵法一书各篇的内容,下列各项论述错误的是 A计篇是孙武军事思想的概括,着重论述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讨决定战争胜败的各项基本条件。 B作战篇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方针,和“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等作战指导原则。 C谋攻篇论述谋划进攻的用兵原则,认为“上兵伐谋”,揭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D九变篇论述在作战中要善于迷惑、调动、分散敌人,要避实就虚,以实击虚。 6、在离骚中,屈原数次想高蹈天界,不管楚国政事,但是他心中对楚国的眷恋使他十分犹豫,欲走还留,十分矛盾。请问下面哪句诗体现了屈原的这种心情? A.哀莫哀兮生别离 B.虽九死其犹未悔 C.路曼曼其修远兮 D.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7、蹇叔哭师一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句中“管”字意思是钥匙。 B.“无乃不可乎?”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可以吧?” C.“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句的意思是“如果你五六十岁就死了的话,你墓上的树木都粗得能合抱了” D.文章讲的是秦穆公不顾富有远见的蹇叔的忠谏,发兵东征,结果在殽之战中全军覆没。 8、“欲少留此灵琐兮”的下一句是? A.吾将上下而求索 B.日忽忽其将暮 C.望崦嵫而勿迫 D.聊逍遥以相羊 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自哪篇文章? A.滕王阁序 B.兰亭集序 C.桃花源记 D.陋室铭 10、下列哪项是指挥作战中不是“诡道”的利用? A.孔明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 B.蒋干中计,曹操杀其水军大将 C.日本假亲善美国,实者发动珍珠港事变 D.解放战争中平津战役 11、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什么? A.仁 B.义 C.礼 D.智 12、老子把治理国家比作什么? A.盖房子 B.打仗 C.下棋 D.烹饪 13、何谓“因粮于敌”? A.从敌人处获得军需物资 B.用军需物资来引诱敌人 C.烧毁敌人的军需物资 D.不被敌人发现我方的军需物资 14、“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体现了一种大巧若拙的人生状态。下列哪句名言阐述的内容与此相似。 A.众人皆醉我独醒。 B.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C.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孙子所主张的战争策略,由优而劣应为 A.攻城伐兵伐谋伐交 B.伐谋伐交伐兵攻城 C.伐兵伐谋伐交攻城 D.伐谋伐兵伐交攻城 16、李斯谏逐客书一文,对下列句中加【】词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效命) B.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治理) C.【拔】三川之地(攻占) 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帮助) 17、国语中叔向贺贫一文,下列句子中加【】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子【忧】贫(为发愁) B.戎、狄【怀】之(怀恨) C.以【泰】于国(骄纵) D.将【吊】不暇(忧虑) 18、老子认为先于天地生的是? A.大 B.道 C.无名 D.物 19、王维“芳草年年绿,王孙胡不归”一句诗所用典故出自以下哪首诗? A.湘夫人 B.山鬼 C.橘颂 D.招隐士 20、抗战时期,为鼓励民众学习屈原精神,坚持抗战,谁曾经写过屈原这部话剧? A.田汉 B.曹禺 C.郭沫若 D.夏衍 21、孙子兵法谋攻篇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之,倍则()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上列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是 A.拒、克 B.攻、分 C.拒、待 D.攻、擒 22、秦晋崤之战中,烛之武游说秦军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他所运用的是兵法上的何种策略? A.利而诱之 B.佚而劳之 C.怒而挠之 D.实而备之 23、陶渊明在一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文章语言清新优美,情节曲折动人,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这篇文章是 A归去来辞 B陋室铭 C兰亭集序 D桃花源记 24、在离骚中,屈原最爱把楚国国君比作什么? A.日月 B.北辰 C.美人 D.河伯 25、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揭示了何种观念? A.避战 B.速战 C.慎战 D.好战 26、老子“师之所处”的下一句是? A.果而勿强 B.其事好还 C.必有凶年 D.荆棘生焉 27、下列哪个语句与屈原有关? A.众人皆醉我独醒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五十步笑百步 D.人生若只如初见 28、下列哪部作品没有被收进楚辞一书? A.宋玉对楚王问 B.东方朔七谏 C.淮南小山招隐士 D.严忌哀时命 29、某人的朋友已到远方去了,他想念得非常痛苦。请问他最有可能选用下面哪句话用作QQ签名? A.狐死必首丘兮 B.魂魄毅兮为鬼雄 C.哀莫哀兮生别离 D.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0、以下哪个故事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A.刻舟求剑 B.买椟还珠 C.拔苗助长 D.塞翁失马 31、“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段话是司马迁描写哪一类人的? A酷吏 B帝王 C外戚 D游侠 32、关于李陵答苏武书,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意思一项是 A.文章主要表达了对汉武帝的怨恨之情以及不归国的心思。因为在李陵投降匈奴之后,汉武帝杀了他的父母妻儿,对他可谓是恩断义绝。 B.书信中,作者既抒发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同时又表达了对苏武归国后能不忘旧人的感激之情。0 C.“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一句选自本文。 D.李陵忍辱不死,是希望能有机会报杀父之仇。 33、柳宗元梓人传一文,下列最能直接表现梓人技艺高超的是 A.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B.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C.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D.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34、东方朔是汉代的传奇人物,他的七谏也收入了楚辞中。在史记中,东方朔被列入 A.刺客列传 B.货殖列传 C.东方朔传 D.滑稽列传 35、以下与“企者不立”意思相同的是? A.仁者不忧 B.强之者辱 C.跨者不行 D.甚爱必大费 36、老子思想的直接继承者为? A.庄子 B.列子 C.孔子 D.孟子 37、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一文是作者为慰藉遭受火灾的友人而写,文章没有从正面去安慰友人,而是运用辨证的眼光,说出了一番坏事可能转化为好事的道理,本文的立意和行文与下列哪篇文章有类似之处? A曹刿论战 B叔向贺贫 C蹇叔哭师 D展喜犒师 38、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C.司马法 D.纪效新书 39、杜牧阿房宫赋一文借古讽今,以秦始皇大兴土木从而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来告诫唐代统治者,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下列各项表现这一主旨的是 A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40、“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描写洞庭湖秋天的名句,下列哪句诗词描写的也是洞庭湖的景色? A.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B.渌水荡漾清猿啼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41、物质的生产与贸易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司马迁卓越的经济思想体现在哪篇文章中? A.史记酷吏列传 B.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C.史记太史公自序 D.史记货殖列传 42、老子中“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中“从事”是什么意思? A.做某种事业 B.按办事 C.处理 D.周旋 43、关于司马光及其谏院题名记一文,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司马光是北宋杰出史学家和文学家,编有资治通鉴,世称谏水先生 B.“谏院”是宋代官署名称,职掌规谏讽喻之事。 C.司马光在主持谏院工作时,效法前任钱明逸给谏官录名的办法,把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以增强谏官们的历史责任感,本文即为此而作。 D.文章洋洋洒洒,论述赅备,警策动人。 44、关于柳宗元桐叶封弟辩一文,下列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周成王本来是拿桐叶和小弟弟开玩笑,但周公却趁机对成王的小弟弟进行祝贺,使得成王不得不把唐地封给小弟弟。 B.作者认为周公的做法是不对的:如果成王的弟弟应当受封,就应该及时向成王说,如果不当受封,就不应该“成其不中之戏”。 C.作者认为周公辅佐成王,要教给他一定的道理,对待人民应该“束缚之”,“驰聚之”,是人民像牛马一样。但不能着急,“急则败矣”。 D.作者认为促成“桐叶封弟”的,不是周公,而是缺乏心智的庸人所为。有人说是太史尹佚促成的,作者持赞成态度。 45、.韩信背水一战,根据是哪一种兵法? A.右背山嶺,前左水泽 B.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C.陷之死地而后生 D.敌则能战之 46、在老子看来自然界最有力量的物质是? A.气 B.火 C.水 D.风 47、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中“兵”的解释是 A.战争 B.军队 C.战术 D.武器 48、老子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_”,此处填入空格正确的是? A.自然 B.万物 C.宇宙 D.天地 49、关于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人物中,触龙是作者笔下浓墨重彩的形象。这个形象的思想性格特征是关心国事,重于朝廷,长于智谋,善于辞令。 B.文中“填沟壑”“山陵崩”都是对死的避讳说法。 C.触龙规劝太后送子质齐、求得援兵、为国立功的故事,集中体现了当时贵族中某些有识之士关于不能“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的进步思想。 D.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等国的历史,作者是各国的史官,后经西汉刘向编订并定名为战国策。 50、要了解“风”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可参考孙子兵法中的 A.作战篇 B.形篇 C.地形篇 D.火攻篇 51、端午节不包含下列哪项风俗内容? A.挂艾叶菖蒲 B.吃粽子 C.登高,遍插茱萸 D.赛龙舟 52、司马迁写史记,他把屈原和谁列在一起合传? A.宋玉 B.张仪 C.景差 D.贾谊 53、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此处“合”是指 A.联合演习 B.策略结盟 C.合作进击 D.敌我交战 54、老子的“道”的作用与显现是? A.仁 B.爱 C.德 D.义 55、楚辞中哪部作品可以当作咏史诗看待? A.天问 B.九歌 C.招隐士 D.九叹 56、九章中,最能表现屈原生平抱负和道德追求的作品是 A.哀郢 B.橘颂 C.思美人 D.国殇 57、老子中有“以_治国,以_用兵,以_取天下”这样一句,请问填入这三处空格正确的是? A.正 奇 无事 B.奇 正 无事 C.无事 正 奇 D.奇 正 无事 58、孙子曰:“故知兵之将,民之司令,国家安危之主。”此处“司令”是指 A.掌握人民生死者 B.负责狱政者 C.教民武艺者 D.子嗣后代 59、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 A.小国寡民 B.自然无为 C.仁者爱人 D.民胞物与 60、下列各项中,古文观止没有选录的一项是 A.史记 B.骈文滕王阁序 C.先秦诸子散文 D.唐宋八大家散文 61、屈原自沉汨罗江,请问屈原自沉地在现在的哪个省份? A.湖北 B.湖南 C.江苏 D.重庆 62、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什么? A.道 B.仁 C.无 D.有 63、老子中有“大制不_”这样一句,请问填入这处空格正确的是? A.全 B.为 C.割 D.亏 64、关于史记管晏列传,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齐公子小白做了齐桓公之后,管仲因曾侍奉公子纠而被囚禁,后因鲍叔牙而任政于齐。 B.管仲虽有才,但他的品质却很卑劣。在他贫困时,他常常欺负鲍叔;打仗时,也曾做逃兵。 C.管仲被齐桓公任用之后,出谋划策,对齐桓公称霸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 D.鲍叔牙不愧是管仲的知己,无论管仲在贫困,还是落魄时,他始终能理解管仲的做法,并坚信他是有才之士。 65、下列哪项引文不是出自孙子兵法地形篇? 出题错误A.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B.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C.知兵者,迷而不动,举而不穷。 D.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66、对下列句中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朕皇考曰伯庸 朕:国君的自称 B.唯捷径以窘步 捷径:能快捷地达到目的的道路 C.肇锡余以嘉名 肇:始 D.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扈:披 纫:连缀,贯串 67、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中,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是 A.濯清泉以自洁用清清的泉水洗涤以使自己洁净。 B.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决定百官的升降,辅助皇帝发号施令。 C.争妍而取怜争比娇美以取得怜悯。 D.侥幸于万一在万分之一的机会中寻求偶然的幸运。 68、“亭之毒之”的“毒”是什么意思? A.养育 B.损害 C.成熟 D.毒杀 69、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中,以下“下”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A.臣虽下愚,知其不可。(非常) B.必竭诚以待下。(指百姓) C.思江海下百川。(处于下位) D.思虚心以纳下。(下面) 70、孙子兵法始计篇中孙子指出军人有五德,它们是 A.忠孝勇义严 B.恭宽信敏惠 C.智仁义严勇 D.智信仁勇严 71、下列句子中加【】的词不属于谦称的一项是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老妇】不闻 72、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故形人而我无形”,其中 “形人”如何解释 A.部队之部署与行动 B.路人 C.暴露行动 D.探查敌情 73、姜子牙是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在民间也有不少传说。屈原在下面哪句诗中提到过他的故事? A.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B.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C.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D.夏康娱以自纵。 74、“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是屈原涉江一诗中的句子,下列哪句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此相近?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C.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5、老子的治国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法治 C.人治 D.德治 76、为了加强对楚辞一书的理解,小明决定按照老师的指引去图书馆古籍部查阅楚辞集注一书,请问他在下面哪个类别能够找到该书? A.四库经部 B.四库史部 C.四库子部 D.四库集部 77、据记载谁曾经去洛阳向老子问礼?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78、孙子兵法形篇说:“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也。”括号中应填入 A.形 B.量 C.数 D.度 79、老子认为,道效法什么? A.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