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护岸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威海市双岛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O一九年八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护岸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威海市双岛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健联系人李健通讯地址威海市和兴路1396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64204建设地点威海市双岛湾西岸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850 城市公园管理占地面积(m2)83.4万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16228.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6228.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1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进一步统筹规划好当地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实现双岛湾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设面向大众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人居等相关服务于一身的多功能休闲设施,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威海市双岛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对双岛湾进行了整体规划。护岸工程建设项目位于威海市双岛湾西岸,是双岛湾整体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威海市双岛湾西岸,总投资16228.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首先将双岛湾西岸护岸轴线到海侧约582亩范围的虾池拆除,对护岸轴线到陆侧约668.4亩的虾池进行回填,在护岸轴线处进行地基处理,然后建设长度约为1070 m的护岸工程。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一,拟建项目详细位置及施工示意图见附图二。拟建项目主要工程量见下表。表1 拟建项目主要工程量序号 名 称单位总量备 注1回填面积m3155.2万填充块石及砂土2回填1050kg块石m39616.53开挖强夯后10100kg块石m342129.4 4回填10100kg堤心石m33347.856回填10100kg块石m31696.8碾压67遍或蛙式夯7回填10100kg块石m367521 强夯85100mm碎石倒滤层m31276.49300400kg护面块体m38791.5 h=7001060100kg护底块石m34667.8h=65011现浇钢筋混凝土胸墙m31179.8 C35F300,含钢量80kg/m3 12素混凝土垫层m3345.7 C15 h=10013碎石垫层m36747.3 h=300拟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下表。表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内容/1虾池拆除m238.8万/2虾池回填m244.6万/3护岸工程m1070/二、总投资万元16228.1/1工程费用万元10987.2/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万元5240.9/三、基本预备费万元486.84/四、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5741.26/五、建设周期月23/本项目为“护岸工程建设项目”,属于“四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见下表。表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8年版)有关规定 环评类别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120、旅游开发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缆车、索道建设;海上娱乐及运动、海上景观开发其他/本项目主要是为双岛湾西岸建设护岸工程,在现有虾池上方建设,处于陆域范围内,不涉海,因此需办理的环评手续为报告表。2、能源消耗及配套措施拟建项目建成后,需配备保洁人员2人,实行单班制,每班8 h,配备保安及日常管理人员1人,实行单班制,每班8 h。工作人员工作按300 d计。由于拟建项目属于护岸工程,游览人数较少,按照20 人次/d计,年游览300 d计,年游览人数约为6000人次。(1)供水及排水拟建项目区域不建设公厕,园区工作人员及游客如厕、洗手等均依托护岸工程南侧区域的公厕,因此拟建项目运行过程中无需供水,也不产生废水。(2)用电量:拟建项目区域设置少量照明设施,用电量约为0.1万 Kwh/a,由威海市电业集团供给,能够满足项目用电需求。本项目能源消耗情况见下表。表4能源消耗情况燃料及动力耗量来源电0.1万 Kwh/a国家电网3、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本)相关规定,建设项目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拟建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为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2)与威海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拟建项目是威海市双岛湾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双岛湾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拟建项目的建设与威海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不冲突。(3)与威海市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分析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根据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拟建项目不在威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内,具体见附图三。(4)“三线一单”符合性表5 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表序号内容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威海市双岛湾西岸,根据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项目不在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区范围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17年度威海市环境质量年报,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地表水、噪声等均能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噪声、固体废物。拟建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游客游览噪声,噪声值及产生频次较低,对拟建项目四周影响较低。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送至威海市垃圾填埋场处理。综上分析,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通过相关措施处理、处置,对环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不会超岀环境质量底线。3资源利用上线供电:该项目用电由市政供电电网供给,项目年用电量为0.1万kWh。本项目不属于高能耗、高水耗项目,用电量和用水量相对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不属于高能耗、高水耗项目,项目所在地暂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4、清洁生产本项目投产运营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噪声和生活垃圾。拟建项目不建设公厕,工作人员及游客如厕依托项目南侧的公厕,因此不产生生活废水;拟建项目区垃圾箱加强管理,做到当日收集、当日运出的原则,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送往垃圾处理场,处置方式可行,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拟建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是游客游览噪声,噪声值及产生频次较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产生的污染主要在施工期,产生施工期扬尘、噪声、施工固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施工期是暂时的,产生的污染因素会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失。本项目能够满足清洁生产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拟建项目位置主要是养殖户遗留的虾池,虾池中的养殖废水均已抽走。因此,不存在与拟建项目相关的原有污染情况。-25-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拟建项目位于山东省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岛湾西岸。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 36413735,东经 1211112242。 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 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 135 km,南北最大纵距 81 km,总面积 5436 km2,其中市区面积 731 km2。海岸线长 985.9 km。辖荣成市、乳山市和环翠区、文登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市地处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地貌单元为山前坡地。地势起伏和缓,除少数山峰海拔500 m以上外,大部分为200300 m的波状丘陵;山体多岩石裸露,土层覆盖较薄;平原多为滨海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2、地质、水文从大的地质构造单元来划分,威海市区位于秦岭大别板块结合带(级)胶南威 海造山带(级)威海断隆(级)乳山威海凸起(级)内。该区自上元古代以来, 至新生代中更新世一直处于长期、缓慢、稳定、上升隆起状态,无华北型沉积。 区域地质构造上,场地位于蓬莱威海断裂带中范家埠全谷顶断裂与俚岛断裂之 间,这两条断层均属于燕山期断块构造阶段 NW 向断裂。据钻探揭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主要为素填土、耕土;第四系新近冲洪积层,以中砂、粉质粘土为主;第四系冲洪积层,以粉质粘土、粗砂为主;下元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自上而下为残积土、斜长片麻岩。场地土为中软土,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 g,冻土深度 0.5 m。地下水静水水位埋深 0.83.1 m。类型为第四系地层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主要含水层为上部含粘性土中砂和下部残积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向一致,由西南向东北排泄。 威海市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枯水季节多断流。3、气候、气象威海市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明显。受海洋的调节作用, 气候特点表现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多风和湿度大;评价区近20年(19932012年)年平均风速为4.4 m/s,最大风速23.0 m/s (1989.10.31);年最多风向为南(S)风和西北(NW)风,年出现频率均为12%;年平均气温值为13.1 ,极端最低气温-12.4 (2006.02.03),极端最高气温37.4 (1997.07.30);年平均相对湿度64.4%;年降水量平均为708.4 mm,年最大降水量1233.8 mm(2007年);年日照时数2598.2 h。4、生物资源威海海域广阔,浅海和潮间带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资料统计,全市平均生物量为 353 g/m2,平均生物密度 586 个/m2;有生物资源 779 种,其中动物 647 种,植物 132 种。威海市境内植被以木本植物为主,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植被主要有雪松、黑松、侧柏、圆柏等常绿乔木;白榆、悬铃木、樱花、国槐等落叶乔木;冬青、月季、木槿、迎春等灌木;菊花、石竹、鸡冠花、一串红、麦冬草、白三叶、结缕草等花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介于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之间。市域三面为黄海环绕,西与烟台市接壤,全市总面积5797 km2,市区面积777 km2。现辖三市一区二开发区,即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环翠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市是国家首批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共同创办,是全国三个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全区总面积140 km2,海岸线长46.5 km,辖4个镇(街道)、83个村(社区)。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8.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6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2.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4.6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0.853.64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9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09亿元,分别增长14.3%、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35亿元,增长10.8%;进出口总额218.11亿元,其中出口164.24亿元,分别增长1.5%、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2亿元,分别增长5.9%、6.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5亿元,比年初下降0.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2亿元,增长14.9%。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0.3亿元,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48.8%。粮食播种面积2300公顷,粮食总产7000吨,水产品总产2.34万吨,肉、蛋、奶总产2608吨,分别下降11.5%、12.8%、1.6%和7%;成片造林面积100.6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9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23公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拟建项目位于威海市高区双岛湾西岸。保护目标为拟建项目西南910 m的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约为150 人。项目所在区域内无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及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威海市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威海市区2017年环境空气年度统计监测结果见下表。表6威海市2017年环境空气年度统计监测结果(单位:mg/m3) 项目点位SO2NO2PM10PM2.5年均值年均值年均值年均值威海市区0.0100.0170.0280.055标准0.0600.0400.0350.070由评价结果可知,威海市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10、PM2.5年均值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2、海水引用2017年威海市区近岸海域距离拟建项目较近的常规监测点SD22监测数据,具体见下表。表7 海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监测时间pHCODMn活性磷酸盐汞铜监测结果8.310.870.003未检出0.00137标准7.88.530.030.00020.01监测点铅无机氮石油类镉DO监测结果0.00110.0660.0080.000208.27标准0.0050.30.050.0055监测结果表明,海水水质监测项目中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标准。3、地下水威海市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1.5万吨/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期间,山东恒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21日对后双岛村地下水进行了一次性采样分析,监测结果见下表。表8 地下水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点位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孙家滩村8.047593831.140.0319716.40.388标准6.58.510004503.00.2250200.02点位氯化物挥发酚砷铅汞镉六价铬氟化物孙家滩村95.3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18标准2500.0020.010.050.0010.00050.051.0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各监测项目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标准的要求。4、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区。根据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威海市2017年环境质量公报 ,2017年威海市2类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2 dB(A),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1.3 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昼间60 dB(A),夜间50 dB(A)。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环境空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项目西南的威海职业技术学院,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2、地下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为项目附近地下水,保护级别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项目外200m,保护级别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海水保护目标为附近海域,保护级别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类标准;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1、拟建项目仅为护岸建设项目,不设置公厕,工作人员及游客如厕依托项目南侧公厕,拟建项目无其他用水环节,因此,不产生废水,无需申请COD、NH3-N总量。2、拟建项目无需供热,无需建设锅炉,不排放SO2和NOx,无废气总量指标控制因子,因此无需申请SO2和NOx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图一 拟建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图(S为固废,N为噪声,G为扬尘)拟建项目施工位于陆域范围内,不涉海,无需清淤。由于长时间与海水交换,虾池内的水均为海水,直接导入海中,对海水基本无影响。1、拆除护岸轴线至海侧虾池至原泥面,对护岸轴线至陆侧虾池进行回填。2、地基处理:对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南侧50 m范围内(不能强夯区域)进行6-7遍碾压处理或者蛙式夯,对护岸其他建设区域进行碾压处理,并进行强夯地基。3、护岸结构施工高铁南侧50 m范围内范围护岸结构:在原泥面上铺设一层高强土工格栅;回填10100kg堤心石,进行碾压处理;外坡坡比1:3,理坡后进行护面及护底施工,护面采用安放一层250300kg块石;护底采用安放一层60100kg块石,护底下部铺设两层400g/m2土工布倒滤层。胸墙、挡墙及踏步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采用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和300mm厚碎石垫层;胸墙上部采用250mm厚石材压顶(需植筋)。后方设置二片石垫层、碎石倒滤层和土工布倒滤层;堤心块石上铺设碎石垫层及两层土工布倒滤层(水平倒滤层),水平倒滤层与后方倒滤层封闭。最后进行种植池内土体回填及池内挡墙施工,池内挡墙下部土体应进行分层碾压处理,压实度93%。其余范围护岸结构:采用强夯地基处理方式。将强夯后的块石局部开挖并整平后铺设一层高强土工格栅,然后做上部结构、护面结构及护底结构。胸墙、挡墙及踏步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采用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和300mm厚碎石垫层;胸墙上部采用250mm厚石材压顶(需植筋)。堤心采用回填10100kg块石;外坡坡比1:3,护面采用安放一层250300kg块石;护底采用安放一层60100kg块石,护底下部铺设两层400g/m2土工布倒滤层。后方设置二片石及碎石倒滤层和土工布倒滤层;堤心块石上铺设碎石垫层及两层土工布倒滤层(水平倒滤层),水平倒滤层与后方倒滤层封闭。最后进行种植池内土体回填及池内挡墙施工,池内挡墙下部土体应进行分层碾压处理,压实度93%。产污环节:拆除虾池产生扬尘以及施工噪声,拆除产生的固体废物尽量用于附近虾池的回填,不可用的部分成为固体废物。护岸修建过程中会产生混凝土扬尘,施工噪声,废混凝土及多余石块等固废。二、营运期: 营运期产污环节主要是游客游览过程中,向垃圾箱投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约23个月,主要污染因素为施工作业设备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垃圾、施工废气、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噪声污染,主要是机械施工造成的,噪声值在100dB左右;扬尘表现在土方挖掘、装载运输阶段。施工废气主要时混凝土搅拌时产生的少量粉尘;固体废物主要是拆除虾池产生的的建筑垃圾,以及施工过程中废混凝土、无用的石块。这些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详见专题一。二、运行期拟建项目不建设公厕,工作人员及游客如厕依托南侧公厕,并且拟建项目无其他用水环节,因此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水。项目运行期主要污染因素有噪声和固体废物。1、噪声拟建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噪声源为游人活动噪声(社会噪声)和小型汽车噪声(交通噪声)两部分,声级一般在6070dB(A)。由于这些噪声源都是暂时性的,噪声源停止发声则影响消失,而且声级较低,因此,对声环境的影响很小。2、固体废物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项目管理员工、游人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包括饮料瓶(罐)、包装盒(袋)、食物残渣、纸巾、果皮等。项目工作人员约为3人,游人20人/d计,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1 kg/人.天计,则垃圾产生量为0.69 t/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园区员工负责收集清运至垃圾点,由环境卫生部门集中清运至威海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无/水污染物无/固体废物生活生活垃圾0.69 t/a0噪声施工期: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噪声值在70100dB左右。 营运期:游客游览产生的噪声。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另页)拟建项目主要是拆除护岸轴线至海侧虾池,回填护岸轴线至陆侧虾池,并建设护岸进行防浪,对扩大双岛湾水域范围,还原双岛湾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整治沿海环境,有助于对沿海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约23个月,主要污染因素为施工作业设备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垃圾、施工废气、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主要是机械施工造成的,噪声值在100dB左右;扬尘表现在土方挖掘、装载运输阶段;废气表现在混凝土搅拌时产生的粉尘。这些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结束后及时覆土绿化,采取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可以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防治。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见专题一。拟建项目主要是拆除护岸轴线至海侧虾池,回填护岸轴线至陆侧虾池,并建设护岸进行防浪,对扩大双岛湾水域范围,有利于整治沿海环境,有助于对沿海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声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噪声源为游人活动噪声(社会噪声)和小型汽车噪声(交通噪声)两部分,声级一般在6070dB(A)。由于拟建项目可游览区域较小,无任何娱乐设施,游客产生的噪声不大,基本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建成后,工作人员及游客如厕均依托项目南侧公厕,由于拟建项目无其他用水环境,因此不产生废水。拟建项目建成后对水环境基本无影响。三、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69 t/a,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由园区员工负责收集清运至公园外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垃圾点,由环境卫生部门集中清运至威海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威海市垃圾处理场位于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艾山红透山夼,前期以填埋处理为主。二期工程BOT项目(垃圾处理项目)已于2011年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44578m2,服务范围为威海市区(包括环翠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全部范围),设计处理能力为近期700t/d,远期1200t/d,处理方式为焚烧炉焚烧处理,现处理量为600 t/d,完全有能力接纳处理本项目运营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本项目固废处置方式可行,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项目固体废物能够达到零排放,因此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生活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零排放噪声拟建项目建成后噪声主要是游客游览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及产生频次较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拟建项目主要是拆除护岸轴线至海侧虾池,回填护岸轴线至陆侧虾池,并建设护岸进行防浪,对扩大双岛湾水域范围,有利于整治沿海环境,有助于对沿海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一)现状评价结论1. 威海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PM2.5、PM10年均值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2. 项目区域地下水各监测项目并无超标情况,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标准的要求。3. 区域地表水质量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的类标准的要求。4.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二)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拟建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因素为施工作业设备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垃圾、水土流失等。施工期时拆除的虾池尽可能用于西侧虾池的回填,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施工结束后,采取地面硬化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施工产生的各项污染均会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在采取合理措施的前提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拟建项目运行期主要污染因素是噪声和固体废物。拟建项目运行过程中噪声主要是有课游览噪声,噪声值及产生频次较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由园区员工负责收集清运至公园外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垃圾点,由环境卫生部门集中清运至威海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拟建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程度较低,对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案
- 城市公共景观空间提升方案
- 公路养护技能人才的技术更新与持续学习能力分析
- 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概率统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时用电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全国市场营销竞赛试题及答案
- 会计心理试题及答案
- 广告媒体投放业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化学有机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员工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试题及答案
- GB/T 30002-2024儿童牙刷通用技术要求
- 尿路软斑症病因介绍
- 大楼智能化系统方案
- 1《地球的表面》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练习试卷
- 部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2课《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课件
- 建设重卡换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4年诗词大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插花花艺师(高级)技能认证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公务用车司勤人员职业技能竞赛知识理论测试题库2(公车管理政策法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