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英语科考试标准及试卷结构技术指标构想1 王后雄 童祥林 华中师范大学 考试研究院 武汉 430079 湖北 提 要提 要 本文从结构模式 内容要素 能力要素 题型要素 难度要素 分数要素 时限要素等方面细致 分析了中考英语科试卷结构的技术指标 这些指标是中考英语命题 审题评估控制的标准 是实现试题及 试卷质量控制的依据 本文提出了适当提高难度 增加能力性试题 改革题型设计等中考英语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关键词 中考英语试卷 考试标准 试卷结构 技术指标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 A 自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 颁布以来 2003 年中考 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实验并引起关注的背景下进行的 目前全国各地都进入了新课改实践 中 由于各试验区对新课程标准认识和执行过程中的差异性 导致各地中考试题的命制存在 标准不一 质量失控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中考效能的发挥 中考英语考试标准及试卷结构技 术指标的构造 是中考英语科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其科学性 规范性 合理性是充分发挥 考试效能的关键 1 中考英语科考试标准的构建 1 1 中考英语科考试在教学评价中的地位 英语中考命题是以 课程标准 为主要依据 突出语篇 强调应用 注重交际 这一原 则 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变为注重语言意义 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 特定的含义 在情景设计上更加灵活和使用 命题越来越趋向于语境化 注重增加综合性 因素 注重语言的应用价值 1 2 中考英语科考试标准构建的依据 所谓考试标准 是指某类或某种考试对应试者在规定测试要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要求 或测评的准则或尺度 中考英语考试标准的构建依据主要有语言测试理论 我国现行的初 中英语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教材 中考的性质 我国的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实际等方面 语言测试理论的嬗变 在历史上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 20 世纪 40 年代 前的科学前语言测试观 在这一时期 人们把语言看成是一套包括语法 语音 词汇三方 面在内的知识 这一时期的测评要素是语法 语音和词汇 第二个阶段为心理计量 结 构主义语言测试观 20 世纪 40 年代后 研究者们发现 关于语言知识的规则并不等于语 言本身 学了前者并不等于学到后者 在这个时期 以美国 Bloomfield Fries Lado 等 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 开始对语言的形式系统作客观 科学的分析 他们认为 语 言是一套形式系统 语言所要测评的就是操作这套形式的技能 也就是语言技能 即听 说 读 写技能 和语言成分 既语音 语法 词汇 第三个阶段为交际语言测试观 Bachman 1990 认为 语言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 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个部分构成 所以这一时期的语言测评要素观认为 语言的测评要素就是应试者的语言能力 策略能力 心理生理机制 其中 语言能力由一系列的语言知识组成 策略能力指的是在交际中运用 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 它是语言能力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 是将语言知识运用于交际 目的的手段 心理生理机制则把语言交际看作一种物理现象 运用语言交际时所牵涉到的 1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基金课题 初中升学考试质量控制及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成果之一 2 神经和心理过程 支永碧 吴延平 2007 然而 这一派测试学说虽然提出了心理生理机 制要素 但是对实际测试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 我国目前的英语测试实践主要是建立 在第三代语言测试理论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上 根据这一理论 语言测试的要素主要是 语言能力 策略能力 心理生理机制 我国现行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五级课程目标 即 有较 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 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能读懂供 7 9 年级学习阅读 的简单读物和报刊 杂志 克服生词障碍 理解大意 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 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总结学习方法 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进一步增强对文 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这个描述以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 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 与交际语言测试学理论基本吻合 就全国各地目前的中考状况来看 中考的性质大致分为两类 选拔性的升学考试 选 拔和毕业两考合一的考试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考属选拔和毕业两考合一的考试 所以中 考英语科考试既要考虑到高级中学选拔具有高中学习潜力的要求 又要考虑到合理评价初 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水平的要求 我国的中考考生众多 地域广泛 考虑到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 我国的英 语测试主要以客观性试题为主 就教学情况来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全国各地初中 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各异 从 一标多本 的出发点和使用教材的公平性来看 应以 课程标 准 作为研制统一的 考试大纲 及命制试题的标准及依据 1 3 中考英语科考试标准确立要素 中考考试标准的要素即中考标准的各个组成部分 中考英语科考试标准的要素主要包 括内容要素 能力要素 考核标准 内容要素指中考英语应涉及哪些英语知识 能力要素 指的是反映不同考试内容测评要求的指标 考核标准的内容要素包括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学习策略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其中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是考查的重点 学习策略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要体现在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查之中 结合英语科作为语言学科的特点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 我们把中考英语的所要考查的能力要素由低到高确定为知识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等 五个层次 依据中考英语考生的身心特点 中考英语的考试目的以及初中学段对学生掌握 英语知识的目标要求 中考英语主要考查的能力要素为知识 理解和应用 1 3 1 内容要素 课程标准 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分为 听 说 读 写四个 方面 分别作了详细描述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2 1 3 2 能力要素 九年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将能力目标规定如下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 参与讨论 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能读懂供 7 9 年 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 杂志 克服生词障碍 理解大意 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 当的阅读策略 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 能与他人合作 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 共 同完成学习任务 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总结学习方法 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 习 进一步增强以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2 课程标准 对能力要素的描述分别指向各学习目标 采用目标动词分别由低向高描 述了各自学习目标的能力层次 课标将知识性目标的能力层次分为 了解 理解和掌握水 平 3 2 试卷结构技术指标的构建 2 1 试卷基本结构模式 英语学科的考试分为升学卷和毕业卷 多数地区的考试是将这两个考试合而为一 但 也有的将其试卷分离 各地的英语考试目前全部采用闭卷考形式 基本上各地区都有听力 考试 英语学科的考试一般为 120 分钟左右 试卷满分在 100 150 分之间 听力部分的 主要题型有听对话 听句子 听短文 口语考试的主要题型有对话 复述 角色扮演等 阅读理解主要分为客观题 判断正误或选择题 和开放题 简短问答 其中选择题占了 客观题的绝大部分 书面表达则主要有看图写作和应用作文 另外还有单项填空 这种题 型主要考查对词汇 结构及语法知识的运用 构想的中考英语试卷结构模式 见表 1 及 题型结构 见表 2 应根据初中升学考试的目标及质量控制目标来确定 表 1 中考英语试卷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 总分 结构特点 模式 升学 卷 80 分 选择题 卷 40 分 非选择题 120 分 试题注重选拔功能 选择题和 非选择题的比例为 5 2 非选 择题中有补全对话 任务型阅 读 简答题和书面表达等 考 查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知识迁 移 模式 两考 合一 卷 90 分 选择题 卷 60 分 非选择题 150 分 试题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构 成 除听力题外 客观题和主 观题的比例量 3 2 非选择题 由完成短文 句型转换和书面 表达等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 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表 2 中考英语试卷题型结构及比例构想 试题部分 题 型 理论构想 听力考试 单项选择 填空 句图配对 判断正误20 语言知识运用 单项选择 完型填空 背景知识 25 阅读理解 单项选择 填空 简答 任务型阅读 30 书面表达 看图写话 应用或提示作文 15 口语表达或其他 补全对话或其他 10 2 2 试卷结构技术指数的构建 不同结构模式的试卷其总分不同 试卷结构特点不同 但它们都有其共同的试卷结构 技术指数 中考英语科试卷结构技术指数是由英语学科内容 目标 题型 难度 分数 时限 6 种要素组成的一个集合性结构系统 它包括试卷所考查的内容要素 以及不同内容 要素所占比例不同的相互关系 所要考核的目标包括能力内涵要素和能力层次要素 以及 不同要素所占的比例 试卷采用的题型种类 以及不同题型试题所占的比例 试卷各类试 题 各分项内容及不同层次考核目标分别所占的分值比例 考试所需时间及其在试题中的 分配 其中 内容和目标是试卷结构的主体要素 题型 难度是派生要素 分数 时限是 依附要素 中考英语学科的试卷结构构建应由内容组成 目标结构 题型分配 分值权重 难度系数 时限要求等方面组成 2 2 1 内容要素 内容要素按 课程标准 对知识的划分 基本内容可分为选择题 包括听力 语言基 础知识运用 完型填空 阅读理解 交际运用 和非选择题 包括词汇填空 句型转换 4 短文改错 翻译填空 书面表达 虽然主观题的比例较以往有所增加 但试题形式仍然以 选择题为主 归纳和分析近年全国中考试题类型 其结构有两种模式 我们提出中考英语 内容要素及理论构想 见表 3 表 3 中考英语内容要素与理论构想 试卷种类 两考合一 升学卷 满分 150 分 120 分 整卷 时间 120 分钟 120 分钟 听力部分 30 分 25 分 选择填空 15 分 15 分 完型填空 15 分 15 分 阅读理解 30 分 30 分 任务型阅读10 分 5 分 句型转换 10 分 10 分 单词填空 10 分 5 分 交际运用 10 分 5 分 题型 分布 题量 书面表达 15 分 15 分 2 2 2 能力目标要素 在英语科考试中 我们将初中九年级能力目标划分为 听力技能 口语技能 阅读技 能 写作技能和语言综合能力运用 课程标准 是进行教学 评估教学成绩和测试命题 的依据 即我们所说的 依标据本 而 课标 中所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是研究测试目的的立足 点 因此 中考英语命题 既要有语言知识及文化意识的测试 又要有语言技能的综合测 试 由于篇幅的限制 情感性目标很难用试题来考查 但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 故将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分别归于考生的相应知识性目标中进行 考查 知识性目标根据 课程标准 对能力层次的划分 可分为了解 理解 掌握应用 其能力目标的理论构想如表 4 表 4 中考英语能力目标分数比较表 能力目标 分值 试卷种类 介绍了解理解应用 两考合一10 分35 分70 分20 分 升学卷 10 分25 分65 分20 分 将 课程标准 和 教学大纲 对照分析 知识目标要素包括了解 理解 掌握 了 解 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印象 能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 能够说明大意 能够说明它们的 大意 能够在有关情况中运用 理解 在了解的基础上 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 能够对不同知识采用恰当的形式予以表达 掌握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和整合知识之 间的联系和区别 能够在不同的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解决与英 语有关的实际问题 示例 1 2007 年吉林省中考题 Which one means Don t throw rubbish everywhere 示例 1 属于观察理解题型 题示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生活实际 解决常见问题 2 2 3 题型要素 中考英语科考试标准常用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前者包括听力测试和语言知识 运用 后者包括简答题 填空题 书面表达和综合开放题 廖平胜 王后雄 2003 各 类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关系如表 5 所示 5 表 5 中考英语各类题型的比例构想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听力部分 选择填空 完型填空 阅读理解 任务型 阅读 交际 运用 书面表达 中考抽样 20 15 12 25 8 8 12 理论构想 20 15 12 25 8 8 12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可以分出不同的题型 1 如按试题的呈现形态分类 可以把试题分为选择题 完形填空题 阅读理解题 书面表达题 从基础和应用能力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示例 2 2007 年福州市中考题 书面表达 为了交流学习经验 提高学习效率 新世纪英文报 正在举办以 How to be a good learner 为题的 征文比赛 请你踊跃投稿 内容提示 要求 1 必须用上所有的内容提示 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 2 词数 80 左右 已给出的句子不计入总 词数 How to be a good learner As a good learner we should I hope all these will be helpful to us 示例 2 设置为书面表达题 要求学生通过三年英语学习 结合生活实践中应该解决的 问题 一方面在学生通过解答问题的过程 让其受到教育 同时还要求解决相关学习中的 问题 提升运用能力 2 按试题的隶属范围分类 可以把试题分为笔试和面试 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检测学生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 示例 3 You are going to take part in an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You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why you have to study English Please give the passage in five minutes using the following points You can add some other points 1 English is used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2 English is spoken by more than 400 million people as their first language 3 It is used widely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4 In the modern world English is widely used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5 China s opening up policy encourages more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6 China s entry into WTO encourages more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7 Beijing s successful bid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encourages more people to learn English 示例 3 为面试题 着重考查学生口语运用能力 3 按评分性质分类 可以把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 按作答要求分类 可以把试题分为固定应答题 自由应答题 实用性试题 现行的一些主观试题旨在考查学 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客观评价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程度 示例 4 2007 年黄冈市中考题 根据语境 用恰当的语言完成对话 6 Lanlan and Dad are talking in the living room after supper A Dad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1 B How about Shenzhen A Shenzhen is a beautiful place but 2 B Beijing We are surely going to visit Beijing but not this year A You mean next year Oh I see We can also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Err I think we should book the tickets now 3 B That s easy We can go to any Bank of China Olympic Tickets Outlet 站点 A 4 Are they expensive B It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tickets you want The price of the tickets is from 30 to 5000 A Oh Dad I think we can book the cheaper tickets 5 B I agree with you my dear A Thank you Dad Let s make it tomorrow 示例 4 是语境理解题 为开放性和自主性试题 要求学生根据理解和推断 结合情景 进行自主答题 目前关于英语科题型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比例上 就目前的 英语中考题型来说 受标准化测试的影响 客观性试题在整个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如 2007 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中 主观性试题只占 20 客观性试题 占到了 80 杭州市 2006 年中考英语试题的样题显示 其主观性试题只占总分的 12 5 而客观性试题占总分的 87 5 通过统计发现 大部分地区的中考试题的主观性试题的分 值比例在 20 左右 依据 课程标准 的评价建议 借鉴国外中学英语纸笔测验的经验 应加大主观性试题的考查力度 我们建议把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比例确定在 30 左右 亦即 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比例约为 7 3 全国大部分的中考英语试题含有听力 语言知识综合运用 阅读理解 书面表达等几 个基本部分 其中 英语知识综合运用里基本上都包括了单项语法填空 完形填空 但是 在细节方面却各不相同 比如有些地方的中考英语试题有补全对话 有些地方的中考英语 试题有单词填空 有些地方的中考英语试题有短文改错 等等 一定的考试内容需要相应 的题型来呈现 才能比较准确的考查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 有几种题型是必不可少的 即听力 单项填空 完型填空 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 从国内外的英语测试来看 这些题 型能够较好地测出语言组织能力 语用能力 策略能力 从而得到了普遍的采用 4 所以 在没有开发出更好的题型出来之前 中考英语试题的题型主要应以听力 单项填空 完型 填空 阅读理解 书面表达等形式为主 2 2 4 难度要素 难度要素是中考英语科试卷结构构建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操作中 一般将试题按难度 要素分为容易题 中等题 高难题 3 个级别 各种数据对比关系如表 6 所示 表 6 中考英语科试题难度要素分数比例对照表 难度分布 比值 难度要素 容易题 中等题 高难题 理论构想 约 60 约 30 约 10 中考是两考合一的考试 既要为高级中等学校选拔人才 又要正确评价九年义务教育 毕业生的英语水平 这样就导致了中考既具有常模参照性测验的性质 又有标准参照性测 验的性质 所以 中考的试题不能像单一的常模参照性测验那么难 也不能像标准参照性 测验那么容易 因为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 同时为了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试题 所 7 以中考英语试题的必须以中等偏易的题目为主 总体难度应该在 0 7 左右 难题 中等难 度题目 容易题目的比例应该为 1 3 6 2 2 5 长度要素 考试能够促进人的智能的发展 什么样的英语考试能够切实反映受试者的实际语言水 平和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或大纲规定的 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如何 架构未来英语考试模式 这是关系到基础外语教育健康 快速发展的重大课题 从某一方 面讲 理想的考试应当是促进素质教育及其发展的动力系统 是带有强制性 控制性的管 道 理想的考试要从多个角度 多个侧面 全方位反映受试者各方面的素质与社会需求的 距离 使一张试卷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各项功能 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及单位时间学生阅读量 书写量及思维时间 试卷题量设计以 90 100 小题为宜 分值为 120 或 150 分 为了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试题 每套试 卷的总字数应该控制在 8000 10000 左右 2 2 6 分数要素 综观全国中考英语的总分 绝大部分是采用 120 分制和 150 分制 我们认为考虑到知 识的覆盖面 最好还是采用 150 分制 但在题型上分数的分布比例还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 分歧较大的是听力试题以及主观性试题在分数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课程标准 规定 听 力测试在学期 学年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 20 按照这个标准 150 分 制的试卷中 听力应该不能低于 30 分 基础英语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 言的能力 那么就要适当减少考查机械记忆知识的分数比例 增加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分 数比例 所以 听力 基础知识 综合运用 书面表达的分数比例可以为 20 15 20 35 10 2 2 7 时限要素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智能电网毕业论文
- 2025年茶叶电商运营与品牌孵化战略合作协议
- 翻译专业毕业论文排版
- 2025年绿色金融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绿色环保社区便利店租赁与可持续经营合作协议
- 思政专业毕业论文示范
- 2025年度童鞋跨境电商合作采购及校园直供分销协议
- 2025年五星级酒店空调系统全面智能化改造与维护服务合同
- 高铁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 结核病筛查结果报告单
- GB/T 18051-2000潜油电泵振动试验方法
- 广告投放“冷启动期”及“ocpm起量”的底层逻辑
- 小学音乐《村晚》优质课件设计
- 竞选团支书幽默大气简短六篇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完整word版)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 混凝土监理旁站记录
- 部门会签单模板
- 县城市管理领域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工作衔接规范(试行)
- 结肠息肉的护理查房精编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