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大日语口译、笔译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复试经验,复试指导,考研重难点.pdf_第1页
2016年北大日语口译、笔译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复试经验,复试指导,考研重难点.pdf_第2页
2016年北大日语口译、笔译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复试经验,复试指导,考研重难点.pdf_第3页
2016年北大日语口译、笔译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复试经验,复试指导,考研重难点.pdf_第4页
2016年北大日语口译、笔译翻译硕士考研真题考研复试经验,复试指导,考研重难点.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北大日语口译 笔译翻译硕士真题回忆 日语翻译基础 共 50 道选择 题量很小 三个小时考试时间 快的同学一个小时就都能答完 因为回来没及时整理几乎都忘了 请见谅 大部分都是语法题 难度在 N1 水平左右 但并不是 N1 的考试套路 很注重细 节 比如 选出与题干语法用法一样的选项 题干 XXXXXXXX A 昔 思 出 B 休 C 彼 行 D 想不起来了 具体的题干和选项想不起来 总之就是这类 别以为是简单的判断被动 自发还 是敬语 我只记得这里面有个选项看似是对的 但是是个圈套 还有一题是选择 的正确用法 A 行 B XXXXX C 当番 XXXXX D XXXX 还有一道选 和俗語的 A 君 木 鼻 態度 何 B C D 経済回復 会社 青田刈 早 翻译硕士日语 一 15 个日译汉单词 1 圏外孤独 2 天下 官僚 3 現状有姿 4 5 6 7 格差社会 8 殺 9 選 10 引 事件 11 負 嫌 12 13 14 15 二 15 个汉译日单词 1 外貌协会 2 老虎苍蝇一起打 3 出柜 4 智能城市 5 阅兵 6 独角戏 7 牛市 8 京津冀一体化 9 拖延症 10 高大上 11 创意大赛 12 清醒剂 13 权利清单 14 15 三 日译汉 1 是一篇安倍讲话的内容 如果没记错的整篇应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 经济方面 要注重国家合作之类的 第二部分是地区安全方面的 尤其围绕日本 出兵阿富汗以及帮助阿富汗国家重建 说日本做到了一个亚洲国家应该做的 呼 吁其他亚洲国家也要参与进来 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出兵海外正名罢了 第三部 分说的是环境气候问题 说日本自身完全按照京都议定书上所约定的去做了 希 望亚洲地区某大国也要负起责任 赤裸裸的在说中国啊 一点不难 通篇都 是熟悉的词汇和语法 需要注意的就是怎么翻译的像外交辞令 当然不能大白话 这就需要平时多看看新闻 多练这方面的翻译 还有就是日译汉比较简单 一定 要快 好给后面的汉译日留出充分的时间 2 一篇小说 说的是母女两人来了一场冲绳的旅行 刚搬完家 做的最后一般 飞机 到了宾馆就昏睡过去了 醒来时一片美好 拉开窗帘是一片蓝色的世界 大概就这个意思的小故事 也不难 四 汉译日 1 讲中日贸易的 很常规 2 不记得了 3 讲中国出版业的 记不太清了 好象说的是日本的育儿图书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的妈妈们读了以后感觉很好 所以决定 呼吁 更多的诸如此类的书能进入 中国市场 百科知识与写作 一 25 个名词解释 没写字数限制 但是也不能想写什么写什么 最好按照百 度百科那么写 抓重点 字数控制在一百字左右 孟子 春秋 堂吉诃德 两河流域文明 亚马孙河 舟山群岛 垓下之战 破釜 沉舟 古事记 担当相 和歌 镰仓幕府 麦积山石窟 王羲之 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梁启超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中纪委 红楼梦 东罗马帝国 九品中正制 楚辞 北海道 塔里木盆地 四库全书 二 应用文写作 你是北京第二十五中学的李平 你发现很多同学在升旗仪式上没有大声唱国歌 经过你和你同学的调查发现 许多同并不会唱国歌 于是大家决定写一出倡议书 呼吁大家都能把国歌唱出来 大家推举你为执笔人 请你写一份倡议书 注意格 式 400 字以内 三 作文写作 2015 年 11 月份 北京便迎来了初雪 对这场雪 有人欢喜有人忧 请写一篇作 文 题目自拟 800 字以内 2017 年政治基础班讲义 考点 05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考点 05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1 唯物主义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 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2 唯心主义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心主义先验论 认为人的认识先于物质 认识史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的从 物 感觉 思想 和唯心主义的从 思想 感觉 物 考点 06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考点 06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1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 被动地反映外界对 象 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 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它有两大显著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 系 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 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 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全面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过程 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 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考点 07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考点 07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 都是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 本质和规律 2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 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 摹本 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 蓝图 因此 由反映 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 既是一种反映 又是一种创造 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3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 手段为要素 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它是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标志 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 观念 知识 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马哲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特点 摹写性 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 它总是力图在思 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 属性 关系 本质和规律 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创造性 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 选择 运用 重组 整合 建构和虚拟 列宁 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 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这说明 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 考点 08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考点 08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两种形式 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一 相互区别 1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定义 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 具体 的反映 特点 直接性 具体性 形式 感觉 知觉和表象 2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定义 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见解 概括的反映 特点 间接性 抽象性 形式 概念 判断和推理 二 相互联系 1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2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坚持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三 相互渗透 1 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指导 感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于理性认识的形式 概念来表达 2 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 理性以感性为基础 理性认识的东西要借助于感性认识的形式 语言来表述 四 实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 五 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 强调感性认识而否认理性认识 理论上称之为经验论 包括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 论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象上的不同 在实践上称之为经验主义 只强调理性认识而否认感 性认识称之为唯理论 包括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 在实践中称之为教条主义 考点 09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考点 09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 1 勇于实践 深入调查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 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也就是说 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 方法 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考点 10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考点 10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一 相互区别 1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 理性思维等能力 认识中的认知因素 逻辑因素 它在认识中的主要作用 指导作用 解释作用 预见作用 2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 意志 包括动机 欲望 信念 信仰 习惯 本能等 以非 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 想象 直觉 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虽然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 对主体 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止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主要表现在 动力作用 诱导作用 激发作用 二 相互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强调非理性因素受到理性因素的 制约 同时也承认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 产生的消极影响 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考点 11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考点 11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 认识辩证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内涵 从认识到实践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2 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的需要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 才能指导实践 达到改 造世界的目的 理论的需要 理论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