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doc_第1页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doc_第2页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doc_第3页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doc_第4页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氧机 WWW.XN-XCR352CCSD.CC DD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9号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三次部务会议于2009年12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1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2010年1月28日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加强对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备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备案管理。地方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理,依照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办法执行。第三条报备时限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之日起45日内,向环境保护部备案。第四条报备材料向环境保护部报送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一)报送备案的函;(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文件,以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文件;(三)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文本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四)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第五条审查和处理环境保护部在收到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材料之日起45日内完成备案审查,并根据审查情况作如下处理:(一)对符合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的,予以备案,并在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布备案信息。(二)对不符合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的,不予备案,并函复报送备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说明理由。第六条暂缓备案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无法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项目限值、控制要求比较宽严关系的,环境保护部暂缓备案。对暂缓备案的,环境保护部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45日内书面说明理由,通知报送备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备案;重新备案的标准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第七条质量标准备案要求报送备案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二)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补充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第八条排放标准备案要求报送备案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参照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体系结构制定,可以是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特定行业污染源或者特定产品污染源;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所有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范围以外的其他各行业的污染源;(三)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补充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四)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九条监测方法要求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监测方法,应当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尚无适用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某种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时,应当通过实验和验证,选择适用的监测方法,并将该监测方法列入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附录。适用于该污染物监测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发布、实施后,应当按新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实施监测。第十条修订、废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依法对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修订或者废止:(一)新制定发布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污染物项目已作规定的;(二)新制定发布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严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第十一条重新报备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后,应当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重新报送备案。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止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45日内向环境保护部报送有关废止标准的文件。第十二条征求意见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报批前,应当征求环境保护部意见。环境保护部在收到征求意见文件后45日内予以回复。第十三条年度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1月31日前,向环境保护部报送本地上一年度制定发布或者废止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情况,包括标准的名称和编号等。环境保护部每年发布公告,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备案情况。第十四条地方标准范围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全部范围或者辖区内特定流域、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之外的任何机构不得批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第十五条用语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对于同类行业污染源或者同类产品污染源,采用相同监测方法,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项目限值、控制要求,在其有效期内严于相应时期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第十六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1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为加强对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备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备案管理。地方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理,依照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方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审批办法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之日起45日内,向环境保护部备案。向环境保护部报送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一)报送备案的函;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文件,以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布文件;(三)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文本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四)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环境保护部在收到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材料之日起45日内完成备案审查,并根据审查情况作如下处理:(一)对符合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的,予以备案,并在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布备案信息。(二)对不符合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的,不予备案,并函复报送备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说明理由。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无法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项目限值、控制要求比较宽严关系的,环境保护部暂缓备案。对暂缓备案的,环境保护部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45日内书面说明理由,通知报送备案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备案;重新备案的标准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报送备案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二)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补充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送备案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参照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体系结构制定,可以是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特定行业污染源或者特定产品污染源;综合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所有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范围以外的其他各行业的污染源;(三)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补充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四)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监测方法,应当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中尚无适用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某种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时,应当通过实验和验证,选择适用的监测方法,并将该监测方法列入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附录。适用于该污染物监测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发布、实施后,应当按新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实施监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依法对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修订或者废止:(一)新制定发布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污染物项目已作规定的;(二)新制定发布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严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后,应当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重新报送备案。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止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45日内向环境保护部报送有关废止标准的文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报批前,应当征求环境保护部意见。环境保护部在收到征求意见文件后45日内予以回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1月31日前,向环境保护部报送本地上一年度制定发布或者废止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情况,包括标准的名称和编号等。环境保护部每年发布公告,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备案情况。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全部范围或者辖区内特定流域、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之外的任何机构不得批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对于同类行业污染源或者同类产品污染源,采用相同监测方法,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项目限值、控制要求,在其有效期内严于相应时期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11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备案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令第9號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備案管理辦法已由環境保護部2009年第三次部務會議於2009年12月30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備案管理辦法公佈,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11日原國傢環境保護總局發佈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備案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環境保護部部長 周生賢 2010年1月28日第一條立法目的為加強對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備案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於環境保護部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備案管理。地方機動車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管理,依照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傢環境保護總局發佈的地方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審批辦法執行。第三條報備時限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發佈之日起45日內,向環境保護部備案。第四條報備材料向環境保護部報送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一)報送備案的函;(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文件,以及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發佈文件;(三)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文本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四)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說明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第五條審查和處理環境保護部在收到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備案材料之日起45日內完成備案審查,並根據審查情況作如下處理:(一)對符合本辦法第七、八、九條規定的,予以備案,並在環境保護部網站公佈備案信息。(二)對不符合本辦法第七、八、九條規定的,不予備案,並函復報送備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說明理由。第六條暫緩備案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無法與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項目限值、控制要求比較寬嚴關系的,環境保護部暫緩備案。對暫緩備案的,環境保護部應當在收到備案材料之日起45日內書面說明理由,通知報送備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重新備案;重新備案的標準符合規定的,予以備案。第七條質量標準備案要求報送備案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二)對國傢環境質量標準中未規定的污染物項目,補充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第八條排放標準備案要求報送備案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應當參照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體系結構制定,可以是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綜合型污染物排放標準。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於特定行業污染源或者特定產品污染源;綜合型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於所有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范圍以外的其他各行業的污染源;(三)對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規定的污染物項目,補充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四)對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規定的污染物項目,制定嚴於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九條監測方法要求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污染物監測方法,應當采用國傢環境保護標準。國傢環境保護標準中尚無適用於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某種污染物的監測方法時,應當通過實驗和驗證,選擇適用的監測方法,並將該監測方法列入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或者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附錄。適用於該污染物監測的國傢環境保護標準發佈、實施後,應當按新發佈的國傢環境保護標準的規定實施監測。第十條修訂、廢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及時依法對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或者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修訂或者廢止:(一)新制定發佈的國傢環境質量標準對地方環境質量標準中的污染物項目已作規定的;(二)新制定發佈的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於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第十一條重新報備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後,應當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重新報送備案。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廢止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45日內向環境保護部報送有關廢止標準的文件。第十二條征求意見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在報批前,應當征求環境保護部意見。環境保護部在收到征求意見文件後45日內予以回復。第十三條年度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年1月31日前,向環境保護部報送本地上一年度制定發佈或者廢止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情況,包括標準的名稱和編號等。環境保護部每年發佈公告,公佈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和備案情況。第十四條地方標準范圍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適用於本轄區全部范圍或者轄區內特定流域、區域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之外的任何機構不得批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第十五條用語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一)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包括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水環境質量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包括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二)嚴於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是指對於同類行業污染源或者同類產品污染源,采用相同監測方法,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污染物項目限值、控制要求,在其有效期內嚴於相應時期的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第十六條生效日期本辦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11日原國傢環境保護總局發佈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備案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為加強對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備案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本辦法。本辦法適用於環境保護部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備案管理。地方機動車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管理,依照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傢環境保護總局發佈的地方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審批辦法執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發佈之日起45日內,向環境保護部備案。向環境保護部報送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一)報送備案的函;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文件,以及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發佈文件;(三)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文本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四)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說明的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環境保護部在收到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備案材料之日起45日內完成備案審查,並根據審查情況作如下處理:(一)對符合本辦法第七、八、九條規定的,予以備案,並在環境保護部網站公佈備案信息。(二)對不符合本辦法第七、八、九條規定的,不予備案,並函復報送備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說明理由。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無法與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項目限值、控制要求比較寬嚴關系的,環境保護部暫緩備案。對暫緩備案的,環境保護部應當在收到備案材料之日起45日內書面說明理由,通知報送備案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受其委托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重新備案;重新備案的標準符合規定的,予以備案。報送備案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二)對國傢環境質量標準中未規定的污染物項目,補充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報送備案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已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應當參照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體系結構制定,可以是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綜合型污染物排放標準。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於特定行業污染源或者特定產品污染源;綜合型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於所有行業型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范圍以外的其他各行業的污染源;(三)對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規定的污染物項目,補充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四)對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規定的污染物項目,制定嚴於國傢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污染物監測方法,應當采用國傢環境保護標準。國傢環境保護標準中尚無適用於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某種污染物的監測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