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井观天案》案例反思.doc_第1页
二上语《井观天案》案例反思.doc_第2页
二上语《井观天案》案例反思.doc_第3页
二上语《井观天案》案例反思.doc_第4页
二上语《井观天案》案例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语,会写“答、还”。2、 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 教具准备:小鸟和青蛙的图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猜一猜:水边几张口(沿) 二只小耳朵(际) 2、比一比:指名认读生词卡片(抬头 回答 青蛙 弄错 无边无际 井沿)。3、贴一贴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请学生在黑板“井图”上,贴出小鸟和青蛙的位置。4、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由于它们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它们开始了一场争论,它们到底在争论些什么呢?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 1、学生看课文朗读录像。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 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 (1)指名回答。 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天( ) 小鸟认为天( )。 (2)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从课文中找一找,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三、 汇报成果并讲解 1、指名回答青蛙的看法,并出示课件(第四段):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大话”。 “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 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 (3)理解“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是多远啊?(用操场做参照物) (4)换一种说法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5)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课件: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理解 “无边无际”。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想想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它会看到了什么?(高山、大海、田野、沙漠、草原) 你觉得小鸟怎样:小鸟见多识广(板书:见多识广)(2)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 引读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 (1)学生自由读6、7自然段。 (2) 想一想,为什么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呢?(3)青蛙为什么笑着对小鸟说? 因为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那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 用“一就”说一句话。 用实验解释“坐井观天”。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你觉得青蛙怎么样?(自以为是) 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指名读) (4)小鸟为什么也笑着说? 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也笑了。它笑什么? 这时,小鸟的心情怎样啊?(着急)为什么着急?你能读出小鸟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愿意扮演小鸟的学生起立读,其余学生坐着读青蛙的话(2)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四、拓展总结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2、师总结五、指导书写 “际、还”1、观察字的结构。2、指导重点笔画。3、教师范写,生跟着书空。4、学生描红、临写、点评六、作业布置1、我是小小书法家,能把生字写漂亮。2、我是朗读小能手,能把课文读生动。七、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执教者:林小梅 2010.10.14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一开完课,热心肠的老师就帮我提出了我教学中的致命点:语速快,教师讲得太多。他们说一看就像一名新教师,风风火火的,感觉很仓促。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发现了教学中的不足如下:1、指导朗读不够细致,急于讲解内容,让学生明白寓意,却忽略了低年级的重点“朗读指导”。我应抓住时机进行范读让学生从模仿开始,在朗读方面我本身要多下功夫。我平常也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一到上课,我往往“口若悬河,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2、多媒体使用的把握。每样东西都有利与弊,要看我们怎么拿捏。在本节课中,我就大面积的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无法让学生沉下心读书,如在朗读时,我用视屏朗读,有精美的画面,其实我可以采取更好的方法,我范读,学生捧着书听,这样即让学生能够模仿,也让学生对书本熟悉。我现在让教材“搬家”,那今后学生拿起书看本篇课文时是多么陌生。3、提问题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我用了一些图片,如“小鸟飞过哪些地方”,让学生感受小鸟的视野广阔,可我在教学中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提出,而且比较琐碎,这样不免让学生生畏,同时也失去了兴趣,以后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怎样的问法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还有问题的针对性。4、在拓展方面,由于时间的原因,学生的潜能还没发挥出来,加之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