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汀一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试题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个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2“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突出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A农民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B土地高度集中C农民在土地上艰辛劳动 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4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A丝 B毛 C棉 D麻5右图瓷瓶为宋朝的钧瓷。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 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掩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宋朝钧瓷 D民间手工业 6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不同行业的生产工具,其中属于冶金技术的是A牛耕 B花楼机(花机) C翻车 D水排7某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A东京梦华录 B宋朝“交子”等实物 C宋朝诗词作品 D电视剧赵匡胤8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势力最强大的两大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9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商品经济发达,富商增多10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B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C以农为本 D重农抑商11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12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13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这表明中国棉纺织品质量下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手工业难以与外国机器生产竞争A B C D14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1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6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17、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示意图中,起积极作用的因素F2可能是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扶持 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封建政府真心实意地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A B C D18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将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却迟滞不前,其重要原因是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缺乏资金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重工业发展C重工业建设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D西方列强凭借实力和特权,与中国企业不公平竞争19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专题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20,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发动了“大跃进” D实施了“一五”计划21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22“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国民经济恢复 B“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23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 A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改变不合理的劳动产品分配制度 D将单一所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24邓小平同志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这一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A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B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够发展经济就是改革的目标C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就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2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段出自农民的顺口溜反映的是A发展乡镇企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企业股份制改造2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92年10月召开B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D就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的论断 中共十四大会场 27歌曲春天的故事里有一段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一个圈”是指A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特别行政区28法国总统希拉克说“长城、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篇章,浦东开发也将成为新的历史篇章”,这句话的主要依据是A浦东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B浦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C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D浦东原来的经济基础差29 继农村改革春风后,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在当时主要针对城市体制改革中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允许建立非公有制企业 D.公有制企业改为私营企业30阅读下列某一时期时人的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文中所说“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指A清朝统治时期 B民国成立后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31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32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B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C“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D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3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种现象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34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取代,“大人”、“老爷”等被“先生”、“君”取代,造成这种礼仪变化的历史背景包括 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教育制度的改革 五四运动的洗礼 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A B C D35.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时期所送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20世纪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影碟机、彩电、冰箱、摩托车保留了传统特色 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改革开放后,人们收入增加 种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A B C D36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37. 观察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以下说法错误的 A图反映了土耳其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B图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C图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D图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38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 D、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39.假如你当年跟随哥伦布船队远航,返航时能带回的物品是A非洲的黄金和象牙 B美洲的玉米、烟草 C亚洲的瓷器、香料 D澳洲的工艺品40.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东方的借鉴学习 B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其中41题13分,42题14分,43题13分,共40分。)4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二 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猛增54.8%,而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后来核实只比上年增长2.4%。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困难。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 图二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图一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图三 中共十四大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2分)(2)据材料二,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消极影响?(2分)(3)材料三的图一说明农村改革实行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2分)(4)依据材料三的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3分) (5) 材料三的图三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42、(13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日益连成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材料二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三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材料四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五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崛起请回答:(1) 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1分)(2) 据材料二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2分)(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4) 材料四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2分)(5) 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3、(14分)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2分)材料二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材料三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3)根据材料三,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变化的因素。(4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2分) 长汀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40个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5 BBBDA 6-10 DBCBA 11-15 CBBCA 16-20 BCDBD 21-25 CBACB 26-30 DBCBB 31-35 ABAAB 36-40 DBAB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其中41题13分,42题13分,43题14分,共40分。)41.(13分)(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指出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分)(2)挫伤了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对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分)(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分)(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3分)(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42.(13分)(1)获取黄金(1分)(2)西欧国家商品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