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对策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速公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巨大,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更是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所以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从交通事故现象的另一面,同时必须看到,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事故,更何况很多交通事故是难以预防的。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体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它在带来高效、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交通拥挤、事故损害等诸多安全问题。因此开展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对策的研究日趋重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方法以及高速公路安全总体对策与措施等。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highway in peoples daily lives occup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However, due to traffic accidents caused casualties and huge economic losses, highway traffic safety is a growing concern by the people. So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accidents, this work is necessary also works well. But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phenomenon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must see that traffic accidents are random and unexpected, can prevent accidents, but can not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accident, not to mention a lot of traffic accidents is difficult to be prevented.At present, China has achieved sustained overall highway, rapid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a strong impetu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but it brings efficient, fast and convenient, but also inevitably bring traffic congestion, accident damage, and many other security issues. Therefore, to carry out highway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way traffic safety, highway traffic safety factors, highway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overall highway safety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关键词高速公路、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对策 、措施1.前言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和投入运营,如何管好、用好高速公路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于是高速公路管理研究就应运而生了,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由于缺乏经验,各地将普通公路的交通管理模式照搬到高速公路的管理上,但高速公路的交通模式大大不同于普通公路,速度高、交通量大等因素,使高速公路管理出现很多新问题。在公路管理上,不仅是依靠严格的交通法规,更重要的是依靠科学的交通安全管理。目前我国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紧急救援工作还是比较被动的,由于没有一套成熟的救援方法来指导,事故发生后就只能采取就事论事,事前并无法进行相关紧急救援策略。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紧急救援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论文通过对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系统所进行的分析研究,着重探讨我国目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方面的不足的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对策来解决。2.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2.1全国交通事故概况建国以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成长的,道路交通事故也相应逐步上升。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2000年死亡人数近9.2万人,2001年为10.4万人,2002年为10.9万人);自2003年起,交通事故有了减少的趋势(2003年有104372人死亡、4941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7亿元,2005年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2006年有89455人死亡、43113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亿元,2007年有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2009年有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其中2006年是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九万人以下的一年,其后几年也有所下降,但是我国整体的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1997年以后,我国进入了高速公路大发展时期。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650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居世界第二位。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随之上升。自1988年我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死伤人数和直接损失持续上升,近年来,我国机动车数量大约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而交通事故数量也基本上同步上升,经济损失严重。2.2我国高速公路事故偏高的原因一切都从实际出发,根据国情,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得出我国高速公路事故频发、死亡率攀升的原因,如下所述:由于我国高速公路起步较晚,无论是高速公路的管理者,还是高速公路的使用者(司乘人员),对高速公路尚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驾驶员对高速行驶的特点认识不足,还没有掌握好高速公路行车操作要领和应急防范技能;不少司乘人员在相当程度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意识,违章严重。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人、路、环境和管理等在道路交通综合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对它产生重大的影响,研究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影响它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规律,为宏观和微观管理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达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3.1人的因素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尽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人的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且主要为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不当行为所致。引起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有:感知不准、反应不当、判断失误;间接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状况异常,违章行驶,缺乏高速行驶的经验等。(1)感知不准:驾驶员置身于交通环境中,面对交通条件极为复杂且时刻都在变化的情况,驾驶员需要及时收集各种交通信息,并且随时作出反应。现代汽车行驶速度快,驾驶员对交通信息的感知,有可能1/10s的误差,便酿成车毁人亡的惨剧。(2)反应不当: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地感知交通条件的变化,而且需要对交通信息作出及时、准确地反应,否则极易因大意或注意力不集中等造成反应迟缓甚至酿成交通事故。(3)判断失误:驾驶员行车时要正确感知交通信息,并且及时作出反应,如果判断不当也会造成交通事故。根据日本统计,由于驾驶员判断错误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35%。判断失误主要是对对方车速以及与对方车辆的距离判断失误,或凭自己的想象判断对方行动。(4)生理、心理状况异常:驾驶员带病服药后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情绪急剧波动时,非正常驾驶都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其中疲劳驾驶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明显多于普通公路,是因为高速公路上景观单调,弯道少,基本没有横向干扰,驾驶员极易疲劳,且在高速行驶状态下,驾驶员的精神长时间高度紧张,也容易疲劳。(5)违章驾驶:违章驾驶主要是指驾驶员的不良驾驶行为与习惯,道路交通法制观念淡薄,对交通标志、标线视而不见,放松车辆的日常检查与维护。这些都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诸多的驾驶员违章行为中,超速行驶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高速公路的主要特点是全封闭、全立交、横向干扰少,而且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流量相对较低,这些都给车辆高速行驶乃至超速行驶创造了条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超速车辆的驾驶员来不及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高速公路一般的时速限制为120km,而高速公路上行车时速超过此限速的情况屡见不鲜。超速行驶的另外一种情况是速度过快,虽然没有超过交通管理部门颁布的限制速度,但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超过了安全行车的速度要求,从而导致危险。(6)缺乏高速行驶经验:高速公路一般限速在110120km/h,很多驾驶员缺乏在这个速度下行车转向或紧急制动的经验,常因递接饮料、调整音响、急刹车等使汽车失去控制。此外,能见度较差的雨雾天气、易于结冰的临空桥面、路面偶存的雨后积水等都会给缺乏高速行车经验的驾驶员造成威胁。3.2路的因素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事故的生成,其表象与直接的诱因多为驾驶员的违章或过失,而潜在的因素则涉及到道路的线形设计、路面状况、道路交通量分布与交通组成以及道路的特殊路段等。路是车辆的载体与行驶的基础,道路的等级、质量、线形标准等对交通安全有重要影响。(1)线形方面:道路几何线形要素的构成是否合理,线形组合是否协调,对事故有较大的影响。平曲线:平曲线与交通事故关系很大,曲率愈大,事故愈高,尤其是曲率大于10度以上,事故率急剧增加。表3-1是英国的调查结果。英国公布的曲线与交通事故关系统计表 表3-1曲 率01.923.945.969.91014.915事故率(次/百万辆公里)1.621.862.172.368.459.26竖曲线:道路竖曲线半径过小时,易造成驾驶员视野变小,视距变短,从而易发生事故。表3-2为美国的调查结果,表明随着视距减小事故率增多。双车道公路上视距与交通事故率关系统计表 表3-2视距(m)240240450450750750交通事故率(次/百万辆公里)1.491.180.950.68坡度:据前苏联调查资料,平原、丘陵与山地三类道路交通事故率分别为7%、18%和25%,主要原因是下坡时来不及制动或制动失灵。表3-3是德国高速公路上调查的坡度与事故率关系的统计资料,表明当坡度大于4%时,事故率剧增。坡度与交通事故率统计表 表3-3坡度(%)01.9923.9945.9958.00交通事故(次/亿辆公里)46.567.2170.0210.5线形组合:交通安全的可靠性不仅与平面线形、纵坡有关,而且与线形组合是否协调也有密切的关系。虽然线形标准都符合规范,但组合不好仍然会导致事故的增加(见表3-4)。弯道与坡度重合产生的交通事故率(次/亿公里) 表3-4曲线半径(m)坡度(%)01.9923.9945.9968.0040002820105132300140004225130155200130004020150170100120005070185200400100073100192233根据调查以下线形组合易发生事故:线形突变,长直线的末端接小半径的过急弯道,长下坡道突然急拐弯处易产生事故;坡道上连续反弯,形成驾驶员视觉的负荷过重,易产生事故;坡顶急弯处,视线不连续,常引起驾驶员的疑惑,易造成翻车;短直线介于两同向曲线之间,形成断背曲线,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把路线看成反向曲线,发生操作失误,易造成事故;凹曲线过短亦会产生视觉差错,引起驾驶员对上坡估计过陡,易造成碰车、翻车;凹曲线底部插入小弯道,迫使驾驶员拐弯,也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半径为150m以下弯道路段因路滑而发生的交通事故率是直线区间事故率的48倍。(2)路面方面:路面方面和行车安全的相关性是以路面和车轮之间的附着系数来表现的。附着系数与道路路面材料、路面表面的粗糙程度、干湿程度以及路面的完好程度相关。附着系数越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低,交通事故的恶性程度越低(表3-5)。 附着系数与交通事故率系数的关系 表3-5附着系数0.30.40.50.60.70.8事故率系数8321.510.5(3)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一般来说,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同交通事故率有关,交通量增加,事故数增加,但还应考虑道路的服务水平、道路宽度与平行线形等。表3-6为交通流中载货车混合率与交通事故率的统计资料,表明当混合率达20%时,交通事故即迅速增加。 交通事故率与载货汽车不同混合率事故统计表 3-6 小汽车与摩托车(辆数)7318389045372065703366023404415载货汽车(辆数)11176301144600225145011053420载货汽车混合率(辆数)13.213.920.122.524.228.532.143.8交通事故率(次/亿车公里)4347721421581841952603.3公路环境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在雨、雪、雾、风等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存在危险性较大,驾驶员的视线受影响,车辆难以控制。在异常气候条件下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因此,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的驾驶员应掌握特殊气候条件下的驾驶特性,适应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的道路环境。(1)降水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雨天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存在危险因素较大。高速公路发展较早的一些国家事故统计表明,雨天的高速公路事故危险要比干燥路面时增大23倍。在雨大的高速公路上行驶,会产生“水滑”现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因轮胎与路面间的积水不能排除,水的压力使车轮上浮,形成汽车在积水路面上滑行的现象,称为“水滑”现象。在这种状态下,轮胎和路面间没有附着力,制动、转向将失效;雨天路面变滑,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明显下降,因此,使制动距离大大延长,一般增加两倍左右。车速越高,附着系数越低,在车辆制动时,车轮很容易抱死,发生侧滑和甩尾的可能性增加,使车辆失去控制,最终导致严重事故发生;在雨天行车,驾驶员的视线障碍较大,能见度大幅度下降,可视距离大大缩短;遇大暴雨天气,要注意高速公路的边坡有滑坡危险,山区高填挖路段有落石危险。(2)浓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途经的地域不同,气候变化差异较大,在高丘山岭地区行驶时,随时会遇到大雾,因此,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及驾驶员都应采取安全措施。雾天能见度下降,妨碍驾驶员的视觉。特别是浓雾天气,驾驶员的视力下降更多,影响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力,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天除使视距变短外,还有因空气湿度大而引起的玻璃透视率下降和后视效果变差,从而造成交通事故。(3)冰雪路面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冬天下雪时的雪花及雪后经碾压形成的冰雪路面,严重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下雪时飞舞的雪花阻碍了驾驶员的视线。当雪后晴天时,由于积雪对阳光的强烈反射作用,又十分耀眼,产生眩目,即雪盲现象,使驾驶员的视力下降,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冰雪路面是北方冬季的自然气候形成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冬季雪天形成的积雪路面;秋冬季转换时,雨水突然遇冷形成的冰雪路面;冬季早晨因寒冷形成的有霜花的路面。冰雪路面比雨天的路面更滑,车辆制动、转向所受影响更大,操纵性难以保证,因此危险性也更大。冬季白天与夜晚温差较大,降雪在白天经气温回升而消融,入夜后又会被冻结,路面的附着系数下降到0.10.2,冰面的附着系数仅为0.070.1。在这样滑的路面上行驶,车轮上作用力的突然变化很容易破坏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状态,使轮胎失去抵抗侧向力的能力,导致汽车侧滑、甩尾,失去控制,甚至发生事故。4.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4.1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在当今经济建设进一步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更是快速增加。交通状况不容乐观,改善交通状况更是刻不容缓。提高广大群众和交通参与者的高速公路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是搞好交通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途径。(1)交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交通安全教育主要针对维护交通安全的需要和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主要有以下内容:进行交通法规和制度的宣传教育;组织驾驶员学习,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安全政策;有针对性地组织交通安全、汽车新技术和特点的培训,如驾驶员、修理工、安全员等的培训。驾驶员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包括政府、单位、家庭、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手册),同时宣传教育方式要得当,因人而异。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重视交通安全,包括事前教育,事后总结,不急功近利,奖罚分明;交通事故现场知识培训,包括如何保护现场、照片取证、现场测量尺寸、寻求证人等;进行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制定事故对策。要认真统计交通事故的地点、时间、季节以及线路;驾驶员年龄、性别、驾龄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对事故重点人群和单位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进行事故原因统计包括疾病、机械故障及其名称和分布、违规违章;制作交通事故分布图。例如,利用市区地图,在上面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事故种类和事故严重程度,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和事故多发地段的情况,制订相应政策、法规,探索相关方法,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2)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根据个交通参与者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教育对象分为普通群众、公路沿线居民,驾驶员及交通管理人员。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类:普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公路沿线公路居民的安全教育,杜绝行人交通事故;严格把好培训关,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建设高素质的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队伍。4.2加强驾驶员管理机动车辆是有人来掌握的能否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同时注意交通安全,驾驶员是决定性的因素。(1)驾驶员安全管理的内容 驾驶员管理是一项内容较广泛的综合性工作,不但包括对驾驶员的培训考核、档案整理、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等许多具体的内容,还包括对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和训练等。驾驶员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发动机车驾驶证;检查并办理驾驶员的换证、增驾及异动手续;对驾驶员进行考核和教育;对驾驶员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研究驾驶员在道路交通中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做好驾驶员的档案,随时提供各种统计数据。(2)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交通事故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件,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一切事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经过大量的、多年的种种类型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属于驾驶员方面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性别、年龄、技能、气质、心理生理状况、情绪、疲劳、酗酒、受外界干扰等因素。对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是可以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实践证明,开展对驾驶员、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安全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是改善交通安全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安全知识教育:对驾驶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应定期进行,应着眼于驾驶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车辆结构与性能知识,包括车辆一般结构知识、性能特点,重点是车辆制动、转向性能与安全行车的关系,驾驶员应掌握所驾车型在任何情况下如何制动车辆;车辆安全行驶常识,包括超车、会车、通过交叉路口、复杂道路条件下行车、装载、停车、防火等安全知识;车辆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和行车前、运行中、收车后的维护检查,特别是对涉及到安全机件的检查知识;交通事故的基础知识和自救措施。驾驶技术素质教育:驾驶技术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运输对象的服务要求,保障运输安全,不断提高驾驶员对运输对象的服务能力。驾驶技术素质教育包括以下方面:驾驶技术知识,包括潮湿、污脏、雨或雪路面的驾驶、制动等安全操作要领,增强驾驶员处理不同路况问题的能力;货物运输知识,包括普通货物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以及危险品货物运输知识;旅客运输知识,包括旅客运输的特点和要求等。(3)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驾驶员良好的驾驶作风和职业习惯,教育的内容包括对职业的认识、职业感情、职业理想等,教育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坚持文明行车,礼貌让车,关心客货安全和爱护车辆等方面。(4)针对性教育针对性教育是指对驾驶员普遍教育之外,对部分驾驶员的教育,主要针对“多事故”或处于“多事故时期”的驾驶员进行教育。统计表明,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的驾车年限有一定的关系。驾车经历在3年以下的驾驶员,其事故率相对高于3年以上者。这里有技术经验方面的原因,但也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称这一时期为驾驶员的“多事故期”。另外研究发现,一段时间的事故往往集中在少数驾驶员身上,这些少数驾驶员称为“多事故”驾驶员。对这些驾驶员的教育应本着分别情况分别对待的原则,弄清是技术、心理或其他方面原因后分别施教。针对违章受处分的驾驶员进行教育。驾驶员严重违章除给予适当处分外,还应及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通过违章操作案例参观、分析等形式组织违章驾驶员学习有关的交通法规,增强他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4.3改善道路条件道路交通系统是由道路、车辆和道路使用者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道路的因素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道路的因素主要是高速公路的线性设计、道路结构、行车环境等与交通安全有直接关系。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与交通事故关系较大,设计上有缺陷的高速公路对高速行驶的车辆会产生不稳定的感觉,驾驶员容易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这些都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道路结构和行车环境不良,会造成行驶危险、行驶不便和疲劳等不安全情况。(1)改善现有的交通条件鉴于交通条件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在无法迅速提高交通设施和迅速修建新的道路的情况下,必须改善现有的交通条件,尽量维护交通安全。改善现有交通条件主要有以下措施:拓宽道路: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的道路进行适当的拓宽,改善道路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科学合理地对各种交通流实行物理分隔:对现有车道进行科学的划分,使车辆各行其道。如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快车道、慢车道;机动车道、公共交通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平缓路肩:路肩是路幅的一部分,它由右侧路缘带、硬路肩和土路肩三部分组成,具有保护路面、临时停车、增加行车安全及舒适性等性能。适当地平缓路肩可以起到进一步强化路肩功能的作用,提高交通安全性。平缓交叉口曲率:平缓交叉口曲率可以减少行车危险性,尤其是制动时产生的事故。绿化低矮化:绿化低矮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拓宽视野,提高驾驶员行车舒适感。加强道路施工管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容易给行车带来不便。在拥挤的状态下,行车道上易发生交通事故。加强道路施工管理可以提高高速公路品质,杜绝质量低劣的不合格的道路运行通车。制定和完善现行交通法规:交通法规是保证交通安全的准则。制定和完善交通法规是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必要条件。不断完善现有的交通法规是改善交通条件的方法之一。增加交通信号装备率:交通信号是维持交通秩序的手段。增加道路的交通信号装备率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维持交通秩序。我国现有条件下,只有城市的部分道路装备了交通信号装置。增加交通标志、标线、标牌、斑马线、过街天桥或通道:交通标志是引导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安全的必要设施。合理增加交通设施,是改善交通条件的内容之一。交通事故快速响应:包括利用事故勘察车、救护车、清障车、直升飞机,在出现交通事故时能快速响应使事故得到有效且迅速的处理。交通教育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是改善交通条件的人的因素,交通管理的合理化是交通条件的环境因素之一。交通参与者身处交通环境之中,管理和教育要行之有效,要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其他问题的发生。(2)合理分配交通量实现高速公路安全运输是交通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还要实现高速公路运输的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对高速公路交通量进行实时控制和调节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从国外经验分析看,主要有两种方式来合理分配高速公路的交通量:一是高速公路进、出口匝道的控制;二是高速公路主线的交通控制。高速公路进、出口匝道的控制: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控制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它以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为控制对象,以匝道入口流量为系统的输入控制量,通过计算匝道上游交通需求与下游道路容量差额来寻求最佳入口匝道流量控制,从而使高速公路本身的交通需求与不超过期望使用高速公路的车辆,在允许它们进入高速公路之前将要求它们在匝道上等待。可以预料:入口匝道控制的结果是通过把高速公路上延误因素转移到入口匝道,从而在高速公路上维持一个既不间断也不拥挤的交通流,也就是把超量的车辆转移到其他可替换的道路上,或转移到需求较低的其他时间,或采用其他方式。入口匝道控制的作用:消除或减少车辆的行程时间;检索通道内全部行驶车辆的行程时间;消除或减少车辆混合中的冲突和事故;减少车辆运行的不舒适感和对环境的干扰。入口匝道控制包括匝道调节和匝道关闭两种形式。匝道调节是在匝道上使用信号灯对进入车辆实行计量控制,也可通过收费站的收费车道开放数来调节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数。匝道关闭可通过自动路拦、交通标志、人工设置隔离墩把某些入口匝道关闭。入口匝道的调节方法可分为:入口匝道的定时调节;入口匝道的感应调节;入口匝道混合控制;入口匝道整体定时控制;高速公路入口全局最优控制。在高速公路交通流的调节中,很少对出口匝道进行控制。理论上,出口匝道的控制可用两种方法,即调节离开高速公路的交通量的方式和安全关闭出口匝道的方式来实现。出口匝道调节控制不是一种有力的方法,惟一有利之处是解除了接近高速公路干线交叉口和某些街道的交通拥挤。其主要缺点是:可能大大增加每个驾驶员的行车时间和距离;如果使用人工控制的栅栏或某种型式的自动门,那么在高峰期间关闭匝道的费用相当高,如果出口匝道没有收费站,关闭匝道的费用则是很小的;由于限制了出口,可能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对。所以出口匝道很少作为高速公路的一种交通控制手段。高速公路主线的交通控制:主线控制是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的基本控制要素,是对高速公路主线的交通进行调节、诱导和警告。它的基本目标是改善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和效率,缓解主线上的交通拥挤都是有效的。主线控制主要用于下述目的:当交通需求接近道路通行能力时,使主线上的交通流保持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增加驾驶员的舒适程度,提高高速公路的利用率并预防拥挤发生;改善交通流运行状态,使其在主线上的瓶颈路段上能达到最大通行能力;如果发生拥挤,或因车速、车流密度发生变化而在车流中产生冲击波时,需要改进交通运行使其从拥挤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并防止尾端冲撞事故;当出现交通事故或因维修而使主线通行能力下降时,需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在雨、雪、雾等特殊气候条件下,保证高速公路的允许安全;当高速公路交通需求在方向上有很大差别时,需改变高速公路不同方向上的通行能力;减少驾驶员的不满,将驾驶员诱导到交通状况较好的道路上。高速公路主线控制的概念涉及到以下几方面:车道控制:通过对车辆在使用车道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来达到对交通流进行控制的目的,包括车道关闭、交通调节等;警告和诱导:通过给出交通运行变量限制值的方法来控制交通流称为警告,诱导是为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来诱导驾驶员选择合理的运行状态和行车路线,包括对行车速度、车辆间距、旅行时间和行驶路线方面的警告、诱导;优选控制:对一定种类的车辆在使用交通设施上分配优先通行权或特别使用权。主线控制实现的基本方法是:从过去的统计资料中或采用交通感应方法获得当前高速公路上交通流参数;在当前高速公路交通流参数的基础上,判定该值在由通行能力、交通构成以及气候条件所决定的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流基本特性曲线上处于那一部分,即依据交通流模型判断交通流运行状态;确定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控制的目标状态值及相应的控制方法,使交通流趋于目标状态。通常用的几种主线控制方法有:可变速控制、车道关闭、可逆车道控制、主线调节、公共汽车及合用车优先控制和驾驶员信息系统。4.4加强交通秩序管理高速公路及其各种设施对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证,而高速公路行车规定,则是为高速公路安全提供了“软件”上的支持。因此,提高高速公路行驶安全性,除高速公路设施本身提供保证外,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技术把关,也是行车安全、通畅、高速的重要保证。(1)加强行车秩序管理高速公路行车有着和普通公路行车不同的要求。行车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行驶中要严格遵守高速公路行车规范。行车秩序的管理是保证车辆按照高速公路行车要求行驶,加强高速公路安全的必要措施。行车前的准备:行车前,驾驶人员应做好以下相应的准备工作,以消除可以杜绝的安全隐患。确定行车路线;熟悉沿途交通状况;正确掌握道路信息;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包括检查制动器、转向器、喇叭、后视镜、灯光装置等,必须保持齐全有效。严格遵守高速公路安全驾驶要求:保持正确的架势姿势和行驶方法,当车辆增多时,由于受到前后、左右行驶车辆的约束,最好采用顺应车流的速度行驶;保持一定的车距,主要涉及停车视距、跟车视距等;严格按照高速公路规定的车速驾驶。保持车速在限制的范围内,不超速行驶;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掌握一定的技术特点进入高速公路的瞬间,首先要在加速车道的入口处看清高速公路的车流动向,然后决定跟在哪辆车的后面进入高速公路。打开左转向灯,在加速车道上行驶一半以上的路程,车速接近高速公路的车流速度后,轻轻操纵转向盘,汇入车流;高速公路上不能紧急制动,因为车轮抱死拖滑时,其横向摩擦系数接近零,必然产生制动侧滑,引起汽车撞横转、翻车;进入隧道前应减速,在距隧道入口100m处应开启前照灯;雨天要减速,雨天制动距离是晴天的两倍;雾天能见度低,摩擦系数小,行车时应将雾灯、前照灯打开,不超车,控制行驶速度,当视距降为50m左右时,应将车停在路肩或紧急停车带上,并打开车上警告灯。(2)加强超车秩序管理高速公路行车过程中,常常由于车速不同等情况需要超车。超车时如不注意秩序,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威胁交通安全。加强超车秩序管理是保证超车安全的重要保证。超车时首先观察前方100m以内的车辆行驶状况,同时观察确认后方超车道与主车道上有无欲超本车的车辆。确认没有危险时,打算超车,应比普通高速公路提前开转向灯,距离前车50m处开始小幅度慢慢转动转向盘,提前平缓驶入超车道以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关闭左转向灯。超车后不可马上驶入主车道,应打开右转向灯,比普通公路以更平缓的操作驶入主车道。违反规定超车的、长时间占据超车道行驶的、长时间压线行驶的,一经发现,应严格按照法规予以处理。(3)加强紧急停车秩序管理发生紧急事故或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紧急停车处理。但紧急停车必须遵守停车秩序,防止妨碍高速公路正常交通和出现新的交通事故。因故障或其他情况不能行车时,必须把车辆停在路肩或紧急停车带上,开启警告灯,并在车后100m处合理放置警告标志。发生事故的,要通过报警电话向指挥中心报警、求助。需要加油或休息的停车,必须到服务区停车处理,或驶出高速公路。不得在高速公路上占用车道停车。5.高速公路安全总体对策道路交通系统是有道路使用者(包括驾驶员和行人)、车辆、道路(包括环境)三者共同组成的,它们是交通安全的三要素。因此提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必须从人、车、路者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总体对策:(1)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是整个社会系统管理的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库存转让合同协议书
- 大容量电瓶租借合同范本
- 土地承包合同转让协议书
- 铁路信号施工文明施工的措施
- 委托买东西合同范本模板
- 小型活动室出租合同范本
- 地产交房物业交房协议书
- 幼儿园教师合同补充协议
- 孩子升学委托协议书模板
- 小店合股合同协议书模板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数控折弯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注塑车间15个岗位职责说明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消防设施维护培训课件
- 肾内科护理病历
- 谵妄的观察及护理
- 旅游业应急事故处理及游客服务手册
- Unit 1 Teenage Life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江西美术出版社(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制度
- 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