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第3章-水环境保护-2010.ppt_第1页
《环境保护概论》-第3章-水环境保护-2010.ppt_第2页
《环境保护概论》-第3章-水环境保护-2010.ppt_第3页
《环境保护概论》-第3章-水环境保护-2010.ppt_第4页
《环境保护概论》-第3章-水环境保护-201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水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概论 第一节概述一 天然水体 一 水体的含义水体是河流 湖泊 沼泽 水库 地下水 冰川和海洋等 贮水体 的总称 环境科学领域 水体不仅包括水 而且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 底泥及水中生物等 溶解气体 溶解物质 胶体物质 悬浮物质 主要气体 N2 O2 CO2微量气体 H2 CH4 H2S 主要离子 Cl SO42 HCO3 CO32 Na Ca2 Mg2 Fe2 Fe3 生物生成物 NH4 NO3 NO2 HPO42 H2PO4 PO43 微量元素 Br I F Ni Ti Au Ba 无机胶体 SiO2 Fe OH 3 Al OH 3有机胶体 腐殖质胶体 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泥土 粘土其它不溶物质 天然水中的物质 二 天然水体的水质 二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一 水资源 全球可利用水资源与人口分布对比图 2006年联合国公布 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 指出 目前约11亿人口仍无法享用安全饮水 另有24亿人缺乏厕所等基本卫生设施 到2025年 生活在缺水或面临缺水地区的人口将达到35亿左右 到2050年 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可能会使可用水资源减少一半 在各国境外水资源融资中 世界银行贷款占50 每年约为33亿美元 世行水行业贷款总额已近70亿美元 到2030年 城镇人口比例会增加到近三分之二 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 世界许多地方因管道和渠沟泄漏及非法连接 有多达30 到40 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费掉了 预计到本世纪中叶 即使是最理想的情景 也会有48个国家的20亿人面临缺水窘境 如果做最坏的打算 60个国家的70亿人将无水可用 90 的自然灾害与水有关 许多自然灾害都是土地使用不当造成的恶果 二 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1 调节气候2 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态3 水具有物质运输功能4 水是一切生物必不可少的物质5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三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世界耗水量 单位10亿m3 a 78 2 61 5 22 7 34 6 一 世界水资源利用概况 1 自然条件影响2 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3 水体污染4 用水浪费5 盲目开发地下水 二 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1 自然条件的影响地球上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 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致使许多国家可用水量少 2 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目前世界上城市居民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41 6 而城市占地面积只占地球上总面积的0 3 3 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 使其可利用性降低或丧失 4 用水浪费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存在大量浪费由于管理不善 工程配套差和工艺技术落后 城市管网和卫生设施的漏水很普遍 5 盲目开发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 海水入侵等后果 三 我国水资源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 特点 1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但人均和地均拥有量少 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为世界人均的1 4 耕地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为世界亩均的3 4 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水土资源配置不平衡 水资源南多北少 相差悬殊 长江 珠江 闽浙 西南四个流域 500mm 黄河 海河 辽河 黑龙江四个流域 100mm 内陆诸河 32mm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 土地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长江 珠江 闽浙 西南四个流域 黄河 海河 辽河 黑龙江四个流域 耕地占全国的 人口占 水资源量占 36 54 4 81 45 2 38 4 9 6 3 水资源年际 年内变化大 水旱灾害频繁 最大年降水量 最小年降水量 最大年径流量 最小年径流量 南方 北方 比值2 4倍 比值3 6倍 比值2 4倍 比值3 8倍 汛期水量占年水量 60 70 80 以上 我国水资源量的年际差别悬殊和年内变化剧烈 是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 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 4 雨热同期是我国水资源的优点 雨热同期 水资源和热量的年内变化具有同步性 每年3 5月后 气温持续上升 雨季也大体上在这个时候来临 水分 热量条件的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我国以占世界7 2 的耕地和6 4 的淡水资源 养活着约占世界22 人口 5 水土流失严重 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6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地很不平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地区条件不同制约水资源的均衡发展 2 生活与工业用水增长迅速 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供水工程未能充分发挥效益 3 缺水地区仍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4 供水量增长缓慢 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5 水污染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节水体污染和自净 一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 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 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 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 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体污染的概念 污染的分类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酸碱污染 重金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毒物污染 悬浮物污染 热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体污染 致病细菌 病毒污染 二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 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本质 由于水体中氮 磷营养物质的富集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下降 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 水质恶化的现象 一 水体富营养化类型 天然富营养化 人为富营养化 湖泊营养物质由于天然富集而使得湖水营养物质浓度逐渐增高发生水质变化的过程 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贫营养湖泊与富营养湖泊特征比较 水华 湖泊富营养化图片 云南滇池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 红领巾公园 什刹海 什刹海 来水水质较差污染源输入温度升高光照时数延长城区环境补水量的锐减 水华爆发 赤潮 海洋富营养化图片 海水赤潮 赤潮又称红潮 是海洋因浮游生物的兴盛 海水呈现一片铁锈红色而得名 赤潮的海水都有臭味 它主要会使水体变粘稠 附着在鱼虾表皮和鳃上 导致鱼虾呼吸困难而死亡 许多赤潮生物还有较大毒性 因此它对海洋捕捞业 养殖业的危害极大 夜光藻赤潮 2001年4月东海赤潮 东海赤潮7 东海赤潮8 东海赤潮5 东海赤潮6 东海赤潮9 米氏裸甲藻赤潮 养殖水域赤潮 2000年5月东海赤潮 1 造成感官污染2 引起水质恶化3 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4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5 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二 富营养化的危害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三 富营养化的防治 一 水体自净作用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 通过一系列物理 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 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 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三 水体自净 物理净化 化学净化 生物净化 水体自净作用 稀释扩散沉淀挥发 氧化还原分解凝聚中和 生物活动 二 水体自净作用的发生 水中的自净作用 水与大气间的自净作用 水与底质间的自净作用 底质中的自净作用 在水中发生物理 化学 生物作用 气体的挥发 释放和氧气溶入 沉淀和吸附 微生物氧化分解 三 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 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物理性水质指标 化学性水质指标 生物学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 感官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 一般化学性指标各种离子总含盐量有毒化学性指标化学需氧量 COD 生化需氧量 BOD 总需氧量 TOD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 四 水质指标 浑浊度 色度 温度 嗅 感官指标 碱度 pH值 硬度 各种阳离子 一般化学性指标 各种阴离子 总含盐量 多环芳烃 重金属 各种农药 有毒化学指标 污染源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 设备和装置 水体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点源 非点源 第三节水环境污染及危害 一 点源1 工业废水 1 悬浮物质含量高 2 需氧量高 3 pH值变化幅度大 4 温度较高 5 易燃 6 多种多样的有害成分 1 悬浮物质较低 2 属于低浓度有机废水 3 呈弱碱性 4 含氮 磷等营养物质较多 5 含有多种微生物 2 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废水 二 非点源以较大范围形式排放污染物而造成水体污染的发生源 面源污染主要指农田径流排水 具有面广 分散 难于收集 难于治理的特点 农业灌溉用水量约占全球总用水量的70 左右 农田径流排水已成为天然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三 水环境污染的危害1 严重影响人的健康2 造成水生态系统破坏3 加剧了缺水状况4 对农作物产生危害5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内蒙古自治区默特左旗塔布赛乡黑河村的村民长期饮用含砷严重超标的地下水 致使不少村民患有严重的皮肤病 某造纸厂造纸废水直接排入辽河 再经辽河入海 新屋伴浊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源头水 国家自然保护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贵鱼类保护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一般鱼类保护区 一般工业用水区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第四节水环境污染防治 一 水体污染控制基本途径 一 减少废水其污染物的产生量1 改革生产工艺 实行清洁生产2 改进设备 健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 减少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量1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2 回收有用物质3 加强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的综合治理 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防 是指对污染源的控制 治 是水污染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管 是指对污染源 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 二 水污染综合防治 一 城市污水处理的分级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去除沉淀性物质及油脂等 SS 40 BOD5 30 去除有机物 SS 90 BOD5 90 去除氮和磷及其他溶解性物质 杀菌消毒 三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二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通过物理作用 来分离 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 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 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向污水中投加化学试剂 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 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或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 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使污水得以净化 物理法 重力分离法 沉淀 上浮 过滤 气浮 离心分离 反渗透 筛滤 化学法 化学沉淀 中和 氧化还原 吸附 电渗析 混凝 离子交换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 使它与污水中溶解性物质发生互换反应 生成难溶于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