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龙洞题简答题(4分*6=24分)1.简述细胞信号转导涉及的重要信号分子类型及其特点?(信号转导途径涉及的信号转导分子类型及特点?)a、第二信使 非蛋白信号分子;多数涉及G蛋白偶连受体的信号转导;重要的有:Camp、cGMP 、IP3、DAG、Ca+、PIP3 和 NO.b、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化酶级联是最重要的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 包括蛋白苏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激酶; 对应的磷酸化酶c、G蛋白 三聚体G蛋白 属于膜结合蛋白 由三个亚基构成 alpha亚基结合GTP活化后,可激活膜上的腺苷 酸活化酶等 小分子G蛋白 其中ras/rap蛋白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答:信号转导途径涉及的信号转导分子组成主要包括受体和配体两种类型。他们特点如下:饱和性(受体数量有限)、特异性、可逆性(复合物形成和解离)、失敏现象(受体长期暴露于配体的环境中,反应性下降)和受体内化(受体长期暴露于配体中,受体-配体复合物进入胞质) 2. 为什么编码胰岛素的基因区域有40000碱基对,但最后胰岛素的两个亚基共有86个氨基酸(最后只翻译出90多个蛋白质?) 为什么编码胰岛素有40000碱基对,最后胰岛素有两个亚基,从基因转录,翻译及各自加工水平说明;答:从胰岛素基因到最后翻译出90多个蛋白质这个过程,经历了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胰岛素DNA作为模板直接指导RNA分子合成的过程就是转录,在转录过程中,基因数目不变,但转录后的m RNA链是前体m RNA,在成为成熟m RNA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外显子剪接,将内含子剪除,其中还有一些内含子能够自我剪除,这个过程之后就只剩下2-3%的成熟m RNA结构基因。成熟的m RNA由细胞核转移到核糖体进行表达,结构基因包括编码基因和非编码基因,编码基因在表达过程中还受一系列调控机制的作用,抑制蛋白质的表达。所以,。3.简述PCR过程所涉及的成分及其在反应中的作用?答:PCR反应的缓冲液: 由Tris-HCl构成缓冲液,其中KCl 促进引物的退火, 加入BSA或明胶有利于保护TaqDNA聚合酶活性,而必要时加入适量二甲基亚砜(DMSO)或甲酰胺利于破坏模板二级结构,可以提高PCR反应特异性。、镁离子:浓度一般用量1.5-2.0 mmol/L,Taq DNA聚合酶活性需要Mg 2+。Mg 2+浓度还会影响引物的退火、模板与PCR产物的解链温度,从而影响扩增片段的产率。 、底物:工作浓度20-200umol/L, 4种dNTP必须以等摩尔浓度配制,以减少PCR反应的错配误差并提高使用效率。、Taq DNA聚合酶: 75-80时具有最高的聚合酶活性,150个核苷酸/秒。、引物: 浓度为0.1-0.5umol/L。适当浓度的引物可以提高目的DNA片段产率。引物Tm值在55-80 范围,退火温度较为理想。4.简述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DNA重组的流程?)答:目的基因的获取、 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后需要进行筛选和鉴定。5.分子杂交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核酸杂交的形式?答:核酸杂交: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单链核酸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碱基互补配对结合,重新形成双链;在这一过程中,核酸分子经历了变性和复性的变化,以及在复性过程中个分子间键的形成和断裂。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和已知序列。杂交的方法包括:Southern 印迹法、Northern 印迹法、斑点印迹杂交、原位杂交、Western 印迹法和液相杂交。)问答题(7分*2=14分)1. 对一个已知序列资料的基因,要求在哺乳类细胞中表达其蛋白质。写出目的基因的获得到表达检测的全过程,并对过程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做出必要的解释。答:基因克隆的步骤: 目的基因的获取。 1化学合成法。 2基因组DNA文库。 3cDNA文库。 4PCR 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 外源基因和载体的连接。 1粘性末端连接。 2平端连接。 3同聚物加尾连接。 4人工街头连接。 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序列的筛选与鉴定:根据重组载体的标志作筛选 、b-半乳糖苷酶显色反应选择法 用核酸杂交法进行筛选 PCR法进行筛选 免疫学方法进行筛选 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 核苷酸序列测定 克隆基因的表达2.、试述RB基因在细胞周期进展中(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答:RB基因是细胞周期调控及细胞分化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它通过与细胞内的调控元件,细胞蛋白相互作用来控制细胞生长和分化,同时它又受到细胞内、外多种因子的调控,使RB 功能与细胞生长、分化状态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激活状态下编码RB 蛋白。通过RB蛋白与转录因子E2F-DP1的结合对细胞增长G1期进展的负反馈作用,这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位点。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是癌变的主要原因。RB/E2F细胞周期调控通路被打乱,p21waf/cifl转录被抑制有关,故任何导致RB基因突变或缺失的因素都可以导致其负反馈作用障碍,使细胞增殖失控向肿瘤性增生转化而致瘤。(2011)1、基因复制与PCR异同;2、基因克隆如何使含有单个基因的DNA片段得到纯化;4、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星活性?影响因素? (星号活性:限制性内切酶在非标准反应性条件下,对序列识别的特异性下降,从而能切割一些与特异序列类似的序列。影响因素:酶浓度、Ph、盐浓度、非Mg二价离子、甘油浓度、某些有机溶剂存在。)5、何谓分子克隆?简述分子克隆的四个步骤。(08亦考)6、试述B-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7、简述多莉羊的克隆流程。 (取一头普通白绵羊的乳腺细胞,将细胞核移植到一个剔除了细胞核的卵子中,使之融合、分裂、发育成胚胎,然后移植到第三头羊的体内。8、如何根据下面的应用设计探针?(08亦考)二、 问答题一、原核、病毒、真核基因组的特点?基因结构及基因组的特点:原核:1、为一条环状双链DNA,无染色体结构;2、只有一个复制起点;3、具有操纵子结构;4、基因组中很少有重复序列。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多为单拷贝,而编码rRNA的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5、可表达基因约50%,大于真核生物小于病毒;6:基因一般是连续性,无内含子;7、细菌基因组中存在有可移动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8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9在DNA分子中具有多种功能的识别区域,如复制的起始区、复制终止区、转录启动区转录终止区等。;真核:1、线状DNA,有染色体结构,储存于细胞核内,绝大多数为二倍体;2、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3、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多为多顺反子;4、基因组中非编码区较多,仅2-3%的DNA为编码序列;5、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有外显子和内含子;6、存在大量重复序列;7、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以及假基因;8、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病毒:1 种类单一;2 单倍体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在病毒中只出现一次;3 基因组大小变异大,连续或不连续基因组,核酸组成多变;4 有基因重叠现象;5 基因是否有内含子与宿主细胞保持一致;6基因编码区无间隔,编码序列大于90%,通过宿主或病毒本身酶切,一个基因产物翻译后可酶切出多个蛋白;7 具有不规则结构基因;8 无帽状结构;9 结构基因没有翻译起始序列;10基因组相关基因常丛集排列呈现转录单元。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原核:整个过程是偶联进行的基因表达过程,均在细胞质中进行,转录需要RNA聚合全酶a2BBao,tRNA和rRNA需转录后加工,mRNA不需要加工,其编码蛋白质数量差异较大,有单顺反子和多顺反子;mRNA合成过程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形成多个肽链。真核:真核生物转录后的mRNA需要从细胞核转运到细胞质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在不同的空间,mRNA为单顺反子,其需更多的因子参与,其蛋白质肽链在翻译结束后需要加工或修饰;庞大基因组、复杂染色体结构;对特定细胞只有极少数基因可表达。最后,真核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和时相性,这一特点原核生物不具有。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复制、转录、表达、调控及生物学效应;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构成的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对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调控的分析-基因的制备、改造、调控、应用所需的各种技术体系。核酸是以核苷酸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生物大分子。天然存在的核酸有:DNA与RN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彼此靠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不同的核苷酸组成不同的核酸。三、重组DNA技术一般包括四步:产生DNA片段(目的基因的获得);通过构建基因组DNA文库、构建cDNA文库、 PCR扩增、化学人工合成等方法,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聚合酶、修饰酶等催化获得目的基因序列; DNA片段与载体DNA分子相连接;分离的基因和核酸序列自身不能繁殖,需要载体携带它们到合适的细胞中复制和表现功能。目的基因或序列插入载体,主要靠DNA连接酶和双链DNA粘末端单链序列互补结合的配合使用。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病毒载体;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载体外源DNA或质粒DNA携带导入宿主细胞。 选出含有所需要的重组体DNA分子的宿主细胞并进行扩增和表达;DNA重组筛选、鉴定(表型筛选、酶切电泳鉴定、菌落原位杂交)。重组DNA筛选方法:遗传学方法可筛选特定的重组DNA,免疫学方法是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表达产物,核酸杂交法,PCR,酶切鉴定。四、基因重组所必需的元素 1 目的基因; 2 载体(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病毒载体); 3 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4 宿主细胞 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由一条肽链构成,切割DNA特异性最强,在识别位点范围内切断DNA。通常在重组DNA技术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中型酶,由于其核酸内切酶活性和甲基化作用活性是分开的,并且核酸内切作用具有序列特异性,故在基因克隆中有特别广泛的用途。型酶的特点 识别序列 4-6碱基对,识别序列往往是旋转对称,迴文结构的双链DNA 切割方式 平末端和粘末端同裂酶 识别位点相同,切割位点不同或相同 同尾酶 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产生的粘性末端相同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由3种不同亚基构成,兼有修饰酶活性,随机切割在识别位点1000bp以外的DNA序列。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由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兼有内切酶活性和修饰酶活性,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周围25-30bp范围内。五、筛查的方法:根据重组载体的标志作筛选;用核酸杂交法进行筛选;PCR法进行筛选;免疫学方法进行筛选;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核苷酸序列测定六、真核生物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机制?答:(1)、5,端加帽和3,端多聚腺苷酸化的调控意义:5,端加帽和3,端多聚腺苷酸化是保持mRNA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至少保证mRNA在转录过程中不被降解;(2)、mRNA选择性剪接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3)、mRNA运输的控制;七、受体的特点?答:1、高度专一性;2、高度亲和性;3、可逆性;4、可饱和性;5、特定的作用模式八、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从DNA到DNA的复制(replication),从DNA到RNA的转录(transcription),从RNA到蛋白质的翻译(translation),以及某些生物体的从RNA到DNA的逆转录(revrese transcription)。九、分子克隆中常用的工具酶及其功能? 重组DNA技术中常有的工具酶及其功能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DNA连接酶:连接DNA片段,使切口封合DNA聚合酶:合成DNA,填补3末端逆转录酶:合成cDNA多聚核苷酸激酶:使多聚核苷酸5末端磷酸化末端转移酶:使3羟基加尾碱性磷酸酶:切除末端磷酸基十、良好载体的条件1、必须有自身的复制子;2、载体分子上必须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即多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3、载体应具有可供选择的遗传标志,以区别阳性重组子和阴性重组子;4、载体分子必须有足够的容量;5、可通过特定的方法导入细胞;6、对于表达载体还应具备与宿主细胞相适应的启动子、前导顺序、增强子、加尾信号等DNA调控元件。十一、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答:分子杂交是使单链DNA或RNA分子与具有互补碱基的另一DNA或RNA片段结合成双链的技术。相互杂交的两种核酸分子间有时并非完全一致,但必有一定相关性。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单链核酸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碱基互补配对结合,重新形成双链;在这一过程中,核酸分子经历了变性和复性的变化,以及在复性过程中个分子间键的形成和断裂。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和已知序列。十二、影响杂交的因素?答:1、核酸分子的浓度和长度:核酸浓度越大,复性速度越快。探针长度应控制在50-300个碱基对为好。2、温度:温度过高不利于复性,而温度过低,少数碱基配对形成的局部双链不易解离,适宜的温度是较TM值低25度。3、离子强度:在低离子强度下,核酸杂交非常缓慢,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杂交反应率增加。高浓度的盐使碱基错配的杂交体更稳定,所以进行序列不完全同源的核酸分子杂交时必须维持杂交反应液中的盐浓度和洗膜液中的盐浓度。4、杂交液中的甲酰胺:甲酰胺能降低核酸杂交的TM值。它有以下优点:在低温下探针更稳定;能更好地保留非共价结合的核酸。5、核酸分子的复杂性:是指存在于反应体系中的不同顺序的总长度。两个不同基因组DNA变性后的相对杂交速率取决于样品浓度绝对一致时的相对复杂性(即DNA中的碱基数)。6、非特异性杂交反应:在杂交前应对非特异性杂交反应位点进行封闭,以减少其对探针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十三、探针的种类和优缺点?答:1、cDNA探针:通过逆转录获得cDNA后,将其克隆于适当的克隆载体,通过扩增重组质粒而使cDNA得到大量的扩增。提取质粒后分离纯化作为探针使用。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探针。2、基因组探针:从基因组文库里筛选得到一个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克隆后,大量扩增、纯化,切取插入片段,分离纯化为探针。3、寡核苷酸探针:根据已知的核酸顺序,采用DNA合成仪合成一定长度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4、RNA探针:采用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的方法可以得到RNA或反义RNA作为探针。十四、PCR原理步骤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高温变性(denaturation,94),通过加热使模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解链成单链DNA;低温退火(anealing55),反应混合物降温,引物与单链DNA模板的互补序列结合,形成模板-引物复合物; 中温延伸(extension 70左右),将反应混合物升温,在Taq DNA聚合酶作用下,以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一条新的DNA单链. 这三个步骤要重复30-40次。 PCR反应体系: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引物(为DNA片段)、细胞内DNA为RNA链)、dNTPs、Mg2+、反应缓冲液;PCR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十五、逆转录-PCR (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原理: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RT-PCR使RNA检测的灵敏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因此让一些极微量RNA样;3)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4)PCR扩增作用:分析基因的转录产物、获取目的基因、合成cDNA探针等。RT-PCR实验应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防止RNA的降解,避免mRNA的断裂以保持RNA的完整性。2为了防止非特异性扩增,必须设阴性对照。3内参的设定:主要为了用于靶RNA的定量。常用的内参有 GAPDH、-Actin等。十六、PCR的基本原理?答: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基本原理是依据细胞内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以及体外DNA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以互相转变的性质,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DNA变成单链,单链DNA与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使引物沿着单链模板延伸为双链DNA。PCR全过程每一步的转换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控制的。需要重复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与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3个步骤 。构成PCR反应的一个循环,此循环的反复进行,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DNA模板变性:模板双链DNA®单链DNA,94。退火:引物单链DNA®杂交链,引物的Tm值。引物的延伸:温度至70 左右, Taq DNA聚合酶以4种dNTP为原料,以目的DNA为模板,催化以引物3末端为起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生DNA链。新合成的引物延伸链经过变性后又可作为下一轮循环反应的模板PCR,就是如此反复循环,使目的DNA得到高效快速扩增。十七、PCR引物设计的基本要求?答:1、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核苷酸。过短影响PCR的特异性,过长会提高相应退火温度,使延伸温度超过TaqDNA聚合酶最适温度74,影响产物的生成。2、引物的碱基尽可能随机,避免出现嘌呤、嘧啶碱基堆积现象。3端不应有连续3个G和C。否则会使引物和模板错误配对。G+C含量一般占45 -55。3端和5端引物具有相似的Tm值,Tm值计算公式:Tm4(G+C)+ 2(A+T)3、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以避免折叠成发夹结构。引物的连续互补序列,一般不超过3bp。4、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尤其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5、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区的序列的同源性不超过70,引物3末端连续8个碱基在待扩增区以外不能有完全互补序列,否则易导致非特异性扩增。6、引物3端碱基是引发延伸的起点,因此一定要与模板DNA配对。引物3端最佳碱基选择是G和C,形成的碱基配对比较稳定。7、引物与模板结合时,引物的5端最多可以游离十几个碱基而不影响PCR反应的进行。8、引物的5端可以修饰,如附加限制酶位点,引入突变位点,用生物素、荧光物质、地高辛标记,加入其它短序列包括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等。十八、PCR的反应条件?答:1、PCR反应的缓冲液: Tris-HCl缓冲液。KCl 促进引物的退火,浓度太高时会抑制Taq DNA聚合酶活性。加入BSA或明胶有利于保护TaqDNA聚合酶活性。必要时加入适量二甲基亚砜(DMSO)或甲酰胺利于破坏模板二级结构,提高PCR反应特异性。2、镁离子浓度 一般用量1.5-2.0 mmol/L,Taq DNA聚合酶活性需要Mg 2+。Mg 2+浓度过低,会显著降低酶活性。Mg 2+浓度过高又使酶催化非特异性扩增增强。Mg 2+浓度还会影响引物的退火、模板与PCR产物的解链温度,从而影响扩增片段的产率。 3、底物浓度 工作浓度20-200umol/L, dNTPs浓度过高可加快反应速度,也增加碱基的错配率和实验成本。降低浓度会导致反应速度下降,可提高反应的特异性。在PCR反应中,4种dNTP必须以等摩尔浓度配制,以减少PCR反应的错配误差并提高使用效率。4、Taq DNA聚合酶 75-80时具有最高的聚合酶活性,150个核苷酸/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95仍有活性,应用浓度一般为1-2.5u/100ul反应体积。5、引物 0.1-0.5umol/L。引物浓度偏高会引起错配或非特异性扩增、生成引物二聚体,使目的DNA片段产率下降。退火温度与引物Tm值有关,引物Tm值在55-80 范围较为理想。6、反应温度和循环次数十九、真核细胞表达外源基因的条件?答:1、首先必须具备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功能元件。要求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带有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的真核转录调控元件;2、注意选择转染的受体细胞,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特性;3、注意选择适当的选择标记。二十、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原理及应用?答:1、概念: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或整合到基因组内,并能稳定传代的一类动物。它的特点是“分子及细胞水平操作,组织及动物整体水平表达”。2、基本原理:将目的基因或基因组片段用显微注射等方法注入实验动物的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中,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然后将此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再植入受体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使其发育成携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转基因和动物表型的关系,揭示外源基因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转入外源基因培育优良的动物品种。3、应用:建立用于研究外源基因表达调控体系;建立医学中常用的疾病模型;培育动物新品种;药理学和药用蛋白的生产研究。二一、按适当的顺序列出将一种RNA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所用到的酶?1转录酶,以mRNA为模板复制出单链cDNA;2 DNA聚合酶,以单链cD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3 S1核酸酶。切割双链DNA形成5末端;4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载体;5 DNA连接酶,cDNA插入载体中;二二、两种地贫基因组合四种表型:(正常:aA/aA)静止型地贫: +地贫杂合子( + /A )四个基因只有一个缺失或功能障碍标准型地贫: 0地贫杂合子( 0 /A )或( +/+),+纯 合子引起链轻度合成减少 HbH +地贫和0地贫双重杂合子,只能合成少量链,多余的链聚合形成HBH ( 4)( 0 /+) Hb BartS 0地贫纯合子( 0 /0 )完全不能合成链, 链形成4 个亚单位( 4)二三、RB 基因RB 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并被克隆的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与一种罕见的儿童肿瘤,眼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RB蛋白与转录因子E2FDP1结合对G1期进展产生负调节作用;G1早期低磷酸化的RB与E2FDP1复合物结合,抑制其转录因子功能;在G1中晚期,周期蛋白D-Cdk4/6和E/Cdk2先后磷酸化RB,磷酸化的RB失活释放出E2FDP1,游离的E2FDP1活化靶基因转录。RB 基因产物的功能: 1.调节细胞周期进展的功能控制细胞周期进展的各种因子在肿瘤的发生中起中枢的作用. pRB蛋白在细胞周期从G1到S期的进展中起调节作用。G1到S期的过渡是一个主要的调控点,而且这种过渡伴随一些与细胞周期进展有关的基因的激活。二四、p53 基因的作用: 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全长1620kb,含有11个外显子,转录2.8kb的mRNA,编码的蛋白质为P53,有一种核内磷酸化蛋白。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起癌基因作用的是突变p53,而野生型p53为抑癌基因。机制:野生型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恶性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细胞DNA遭到损害,P53蛋白与基因DNA相应部位结合,起特殊转录因子作用,活化p21基因转录,使细胞停滞于G1期;抑制解链酶活性,并与复制因子A相互作用于DNA的复制与修复;若失败,P53蛋白即启动程序性死亡过程诱导细胞自杀,阻止癌变倾向突变细胞的生成,从而防止细胞恶变。P53发生突变后发生空间构象改变,影响转录活化功能,突变P53蛋白与野生型P53蛋白相结合,形成寡聚蛋白不能结合DNA,使癌变基因转录失控导致肿瘤。二五、原癌基因的活化方式:原癌基因通过以下几种机制转变为癌基因: 1. 基因突变导致基因产物特性的改变,基因产物不再具有其正常的功能. 2. 基因调控序列附近的突变能够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导致产生过量基因表达产物. 3. 染色体的重排将会导致某些特定DNA序列从较远的位点易位到原癌基因附近. 二六、癌基因在细胞生长控制中的作用.外源性配体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 细胞周期的进展;二七、探针的标记法:缺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PCR标记法、末端标记法;二八、病毒感染宿主的步骤:病毒粒子是成熟和完整的病毒感染单位,结构包括衣壳粒、衣壳、核衣壳、囊膜。吸附、进入、脱壳、复制和病毒蛋白的产生,装配和释放。二九、什么是干扰现象?原因。概念: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即干扰现象。(1)第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使细胞表面受体或代谢途径发生变化;(2)病毒感染细胞后可诱导细胞产生抑制病毒复制的一组蛋白三十、缺陷病毒,缺陷病毒颗粒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当缺陷病毒不能复制但却能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时称DIP;具有两面性,一则干扰野毒株复制,二则在野毒株完整基因的辅助下可增殖出完整病毒。三一、为什么RNA和逆转录病毒的变异最大。为什么人和细菌变化不及病毒?RNA病毒的基因组rna是节段性的,不同病毒感染同一细胞后基因组rna会发生重组而产生新的血清型病毒,逆转录病毒的rna基因是随机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插入的位点有随机性。而且病毒没有3-5端的外切酶活性,无校正功能。第二个问题,因为人和细菌有3-5端的外切酶活性。三二、为什么不同分化的细胞表达不同,为什么不同一细胞同一基因(同一细胞不同基因)表达有差异,外界因子对细胞表达的影响。不同分化的细胞在进行甲基化和乙酰化修饰组蛋白时,改变染色体结构或转录因子活性不同,影响基因开关基因表达的不同。不同一细胞同一基因,不同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顺式元件不同,况且转录因子也有分化和数量的差异,尤其是反式作用因子的组合性表达。同一细胞不同基因,面临不同的转录因子则表达不同。外界因子刺激转录因子的活化和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开启基因开关的表达。三三、基因复制与体外扩增的异同。相同点:以亲代D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以半保留方式合成具有相同序列的新的子代DNA,实现模板包涵的遗传信息的复制.不同点:1.DNA复制以自身为模板,解旋、复制、延伸、折叠、变构,PCR是一个个核苷酸或脱氧核酸用酶接上去,再洗脱再接下一个,形成的是单链,且无包裹的蛋白,是人工控制的指数扩增循环,外力作用使循环得以进行;2.DNA复制在细胞内进行,产物为双链DNA;PCR是一个体外过程,产物可单可双;体内基因复制前导链为5端到3端的连续延伸,滞后链为半不连续延伸;体外扩增两条链均为5端到3端的连续延伸;3.酶、反应条件不同:原核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拓补异构酶、连接酶、引物酶及辅助蛋白因子;PCR需要4种dNTP混合物、引物、模板DNA、耐热TaqDNA聚合酶、Mg2+。生物复制需要适宜的细胞环境温度,PCR需高温解链(90-96摄氏度)、低温退火(25-65摄氏度)、延伸(70-75摄氏度)三个过程,复制3040次;4.原核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租赁给宾馆合同范本
- 木材与钢材销售合同范本
- 批量合同如何签补充协议
- 2025版涂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执行流程图
- 2025年度热水器产品安全认证与风险评估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房屋抵押贷款金融科技合同范本
- 2025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材料供应商合同协议
- 2025年汽车租赁与事故责任保险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职工住房借款合同贷款逾期处理与罚息计算
- 2025年房屋担保抵押贷款合同解除合同范本
- 预防出生缺陷健康讲座
- 2025吐鲁番辅警考试真题
- 船舶建造全流程解析
- 幼儿园膳食儿童过敏防护会议记录范文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客运销售代理行业市场运行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不等齿宽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力波特性与振动抑制策略研究
- 首诊负责制试题及答案
- 2024浙江遂昌农商银行新员工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学校篮球共建协议书
- 文件销毁保密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