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探索_以_背影_的两篇译文为例.pdf_第1页
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探索_以_背影_的两篇译文为例.pdf_第2页
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探索_以_背影_的两篇译文为例.pdf_第3页
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探索_以_背影_的两篇译文为例.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3月 第1期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翻译研究 意境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09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英文演说类语篇的语言符号意义构建研究 项目编号 2009A025 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孟蓓 19802 女 河南洛阳人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非常适用于对语篇进 行各个层面的分析 包括语音 词汇 语义和语篇 黄国文 徐珺 张晓春等已开展诸多方面的语篇分 析 其中以中国古代诗歌为最 1 3 另外还有学 者针对科技语篇 小说 新闻语篇等继续探索系统 功能语言学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本文主要运用韩 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 分析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 文 背影 的两篇译文 以第五段为例 试图从语 法隐喻的角度对两篇译文作对比分析 探索不同 翻译策略的意境传递效果 一 概念隐喻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是一个分层级 的意义符号系统 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之间有 两种体现方式 一致式 congruent form 和非一致 式 incongruent for m 前者指为表达某种意义所 采取的普遍表达的方式 后者则是非常规的形式 即语法隐喻形式 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 隐喻 马丁还提出过语篇隐喻 4 10 11 概念隐喻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即及物性隐喻和名词化 人际 隐喻则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 本篇的探讨仅 涉及概念隐喻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 不涉及人际 隐喻和语篇隐喻 一 及物性隐喻 韩礼德将及物性系统分为六个过程 物质过 程 心理过程 关系过程 言语过程 行为过程和存 在过程 11 13 及物性隐喻就是指各个过程之间 彼此的转化 例如 The floods considerably eroded the land 5 此句是物质过程 但这句话还可以表达为 There was considerable erosion of the land from the floods 后一句表达了和上句基本相同的意义 但在 过程选择上却选择了存在过程 即运用了语法隐 喻 前者为一致式 后者为隐喻式 过程的转变引 起了其它成分的改变 前者中的动作者 floods 和 目标 land 在后句中转换为环境成分和修饰成分 二 名词化 除上述及物性隐喻外 概念隐喻还涉及到名 词化 名词化就是把某个过程或特征看作事物 体现在词汇语法层面 即词性的转换 5 换句话 说 原本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小句过程经过打 包 通过级转移将小句过程压缩成名词短语 名 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手段 12 P352 通过 名词化 大量的信息浓缩在名词或名词词组中 增 加了小句的信息量和词汇密度 使语篇更为简洁 正式 同时名词化在语篇衔接上也起着重要的作 72 用 例如 The publishers had praised his novel pretty highly His novel had won high praise from the pub2 lishers 动词 praised 和副词 highly 分别转换为名 词和形容词 打包成名词短语 作该句物质过程的 范围 从而弱化了此句动作者 publishers 的出现 显得更为客观 二 语料的选取 背影 是朱自清早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 文 全文1500字 分为六个自然段 前两段主要为 背影的出现做烘托和铺垫 交代背影出现的特定 场景 屡遭变故 家境惨淡 第三 四 五段主要是 送行的过程 其中第五段是细节描写 集中描述了 父亲送行时的背影 最后一段写儿子对父亲的思 念 引述父亲的来信 加深主题 文章无疑是表现 父子间深厚的感情 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思念和无限感慨 因此文字 之间处处流露着动人的情感 但是作者在文字描 述和使用上 并没有情感涌溢 奔放 将情感全然 宣泄在字里行间 而是凭借着质朴 平实的文字 似在诉说着一件家事 如实记录着每一个场景和 每一次情感的表露 读罢不免心生折服和感动 也充满疑惑 这样平白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是如 何通过文字和语境兼而有之的 这样的文笔在通 过另一种语码转换之后 能否达到相同的效果 如 实传达出丰富的情感 又兼有文字的质朴呢 笔者认为 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也应该在翻译 研究中仔细琢磨不同的译文 探讨翻译的方法和 效果 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 本文选取 背影 的 第五段 属细节描写 从父亲为儿子送行中表达父 亲对儿子的关怀 也从儿子看待父亲送行的背影 里 折射出对父亲的感动和爱 译文一为张培基 先生的译作 译文二选自 中国文学 现代散文 卷 6 P299 305 两篇都几乎如实地传达了原文的 意义和效果 但二者在每句话的处理上截然相反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本文从语法隐喻理论的角度 对这两篇译文进行语篇分析 探讨语法隐喻理论 在翻译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三 背影 及其译文分析 散文 背影 第五段是一个父亲送行的细节描 写 语句平实但感人至深 汉语重意合 凸显了动 词的地位和字里行间感情的流露 译文巧妙地传 递了父子之间的爱和关怀 所选词汇是简单 平实 的语言 但英语重形合 减少了动词出现的频率 却仍要达到流畅 自然的句式和与原句对等的效 果实属不易 经比较笔者发现 两篇译文处理策 略不同 主要在于对语法隐喻理论的应用不同 使 得翻译效果有所差异 一 及物性隐喻 在这篇散文中 译文对于原文的处理上 有不 少及物性隐喻 大都由物质过程转换为关系过程 或心理过程 这样能够减少动词的使用和小句的 数量 例如 1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 的等着顾客 译文一 I caught sightof several vendorswait2 ing for customers outside the railings beyond a plat2 for m 译文二 Just outside the station were some vendors 在此句中 译文一将原句的存在过程 有 隐 喻为心理过程 caught sight of 的宾语形式 而译文 二保留为关系过程 2 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 译文一 I wanted to do that myself but he stopped me so I could do nothing but let hi m go 译文二 But when I volunteered to go instead he would not hear of it 译文一保留了原句的物质过程 意义虽然清 楚 但结构复杂 不够自然 译文二将物质过程隐 喻为行为过程 hear of 效果突出 将父亲径直而 走的情形表现出来 3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 看见 译文一 I quietly wiped them away lest he or others should catch me crying 译文二 but I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2 ther he nor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 此例的译文一将原句的行为过程 看见 隐喻 为物质过程 catch me 而译文二并未进行任何转 换 译文一不仅体现了别人看见的动作 还将别 人撞见 我的泪水 的意外情况和我的担心都表现 了出来 因此非常生动 足以传达作者此时的心 情 4 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 82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总第29期 回走了 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 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译文一 The nextmomentwhen I looked outof the window again father was already on the way back holding bright red tangerines in both hands In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 he firstput the tange2 rines on the ground cli mbed down slowly and then picked them up again 译文二 When next I looked out he was on his way back with some ruddy tangerines He put these on the platform before cli mbing slowly down to cross the lines which he did after picking the fruit up 两则译文都将原句中的物质过程 往回走 隐 喻为关系过程 fatherwas already on theway back 这样的处理弱化了动作 却准确表达了父亲所在 的位置 以及在作者眼中的状态 5 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 译文一 When he came near the train I hur2 ried out to help him by the hand 译文二 When he reached my side Iwas there to help him up 此句译文二将原句中的物质过程 赶紧去 隐 喻为关系过程 Iwas there 弱化动作的出现 只 强调了结果 这样同样达到了动词表现的结果 主 要由于英语中动词使用较少 而译文一仍然翻译 为物质过程 hurried out 与后句的 help 相连 动 词使用过于拥挤 翻译效果不如译文二 6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 回过头 看见我 说 进去吧 里边没人 译文一 Igazed after his back retreating outof the carriage After a few steps he looked back at me and said Go back to your seat Don t leave your things alone 译文二 Iwatched him walk away After a few steps he turned back to look at me Go on in he called There s no one in the compart ment 原句中 进去吧 里边没人 是一个物质过程 和一个存在过程 译文二仍然保留原来过程不变 但译文一却将存在过程隐喻为物质过程 Don t leave your things alone 该句的翻译巧妙 传达出 了作者文字之外的含义 父亲并非告诉我里面没 人的信息 而是嘱咐我东西没有人看管 需要多留 心 一下子就把父亲这种担心儿子旅途安全的深 深爱意表现出来 7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也 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译文一 I however did not go back to my seat until his figurewas lost among crowdsof people hurrying to and fro and no longer visible My eyes were again wetwith tears 译文二 When his back disappeared among the bustling crowd Iwent in and sat down and my eyeswere wet again 最后一句中 我的眼泪又来了 是一个物质过 程 但两句的翻译都处理为关系过程 My eyes were again wet with tears 只是表述顺序稍有调 整 如果直接用 flow 或 come 都不能表现出眼 角湿润的效果 而隐喻于 wet 给读者直观的感 受 好像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 脸上湿湿的感觉 这种处理很生动 给读者印象深刻 8 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 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 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 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 译文一 After boarding the train with me he laid all the tangerines on my overcoat and patting the dirt off his clothes he looked somewhat re2 lieved and said after a while I must be going now Don t forget to write me from Beijing 译文二 We boarded the train together and he plumped the tangerines down on my coat Then he brushed the dust from his clothes as if that was a weight off hismind I ll be going now son he said presently W rite to me once you get there 原句中有一处心理过程 心里很轻松似的 译文一翻译为 relieved 直接表现心理的状态 而 译文二隐喻为关系过程 as if that was a weight off hismind 生动地表达了作者轻松的心情 较译文 一更加生动和形象 二 名词化 9 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 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 些事 译文一 But to reach that platform would re2 quire crossing the railway track and doing some climbing up and down That would be a strenuous job for fatherwho was fat 译文二 To reach them he had to cross the lines which involved jumping down from the plat2 for m and clambering up again As my father is a stoutman thiswas naturally not easy for him 此例中原句的物质过程较多 但译文一将动 词 穿过 跳下去 爬上去 名词化为 cross2 92 2010年第1期 概念隐喻理论在汉英翻译中的探索 以 背影 的两篇译文为例 ing doing climbing 使得意义清晰 逻辑关系鲜 明 另外还将物质过程 费事 隐喻为关系过程 Thatwould be a strenuous job 将难以翻译的汉语 费事 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译文二保留了动词的 特点 没有名词化 略显冗繁 呆板 10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译文一 His hands held on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for m his legs huddled up and his corpulent body tipped slightly towards the left obviously making an enormous exertion 译文二 He clutched the platform with both hands and tried to heave his legs up straining to the left 原文中的 努力 一词译文一隐喻为名词化 exertion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那费力的举动 整个形象好似出现在读者眼前一般 译文二虽然 仍采用动词 straining 却将原来的动作隐喻为状 语成分 弱化了动作 凸显了形象和状态 如映入 眼帘一般 11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眼泪很快 地流下来了 译文一 While I was watching him from be2 hind tears gushed from my eyes 译文二 At the sight of his burly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这里原句中的动作 看见 在译文二中名词化 为 sight 巧用介词结构模糊了动作发出者 我 的出现 突出了眼泪的存在 强调了主题 使人印 象深刻 而译文一还是采用动作 watching 表现 效果就没有译文二传神 生动 但是另有一处隐 喻 译文一却译得更生动 即原句中 背影 作为 看 的宾语出现 译文一将参与者 背影 隐喻为 环境成分 from behind 呼应了前面主语 I 的出 现 强调了当时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经过比较两篇译文 笔者发现译文一使用概 念隐喻形式11次 译文二使用3次 译文二注重 功能对等的原则 大多数小句都译成与原文相一 致的功能 一篇好的译文 应该建立在两种语言 的语 篇 在 同 一 语 境 下 的 相 同 意 义 和 相 同 功 能 7 P188 可以说译文二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 和功能 但在传递语境上有所欠缺 尤其是作者的 内心情感表达还不够充分 此外物质过程较多 汉 语中的动词基本如实翻译 从而导致小句类型单 一 缺乏变化 读起来过于单调 中心不够突出 翻译中要实现意义和语境同时达到对等不是 一件易事 尤其像 背影 这样的散文 它之所以脍 炙人口 主要以其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打动了读 者 翻译者如何传神地表达出这种父子间的深爱 而又不失英语的简练和平实 是语码转换的关键 也为译者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因此单纯运 用对等原则是很难译出好作品的 相比起来 译 文一不拘泥于原文形式 根据原文的意境进行功 能转换 灵活运用及物性隐喻和名词化的形式 对 每个小句 都恰当地进行功能上的转换 这印证了 黄国文先生的观点 作为译者所选择的形式必须 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的语义和意境 8 语法隐喻 这种特殊形式不但传递了原文的意义 而且再现 了原文的意境 由于 汉语注重意合 英语注重形 合 9 P143 因此在汉 英语码转换的过程中 概念 隐喻恰好弥补了意合和形合之间的距离 因此笔 者认为译文一更能传神地再现原文的意境和作者 内心的情感 较译文二略胜一筹 可见 在汉语向 英语转换的过程中 借助概念隐喻的形式 可以更 加生动地再现原文的意境 四 结 语 本文以韩礼德的概念隐喻为理论依据 主要 从及物性结构和名物化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对散 文 背影 的两篇英译文的分析 检测了概念隐喻 理论在翻译中的可操作性和强大的解释力 笔者 认为 概念隐喻形式的恰当运用能够有效地传达 原文的意境和感情 达到语义和情景语境的完美 结合 发挥汉英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桥梁作用 但 由于散文 背影 中突出的感情传递和平实的语言 结构相结合 只能算作一个特殊的语篇 不具备检 测概念隐喻在翻译中的代表作用 因此还需要对 更多的语篇进行分析 验证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 功能语言学分析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清明 英译 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 4 9 14 2 徐珺 上下文语境研究 儒林外史 汉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