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方案.doc_第1页
许昌市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方案.doc_第2页
许昌市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方案.doc_第3页
许昌市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昌市建设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方案(2011年8月2日)为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贡献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实施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为把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科技的引领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创业区,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粮食主产乡镇为基地,以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重点,以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粮田建设为依托,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中打造百万亩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高产示范区,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二、建设原则1、集中连片。选择生产条件较好,生产设施完善,土地平坦,灌溉条件好,连片种植面积大的乡镇,进行整乡整建制推进。2、标准化生产。集成组装先进的实用技术,采用先进的物质装备,培训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设施化栽培、集约化经营。3、创新机制。在基地各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专业合作社、灌溉专业合作社等,实行公司化运作,提升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三、创建目标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生态条件、生产基础等因素,在全市选择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24个乡镇,开展整乡整建制推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实现小麦单产达到60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达到700公斤以上。主要区域分布如下:东北片:许昌县五女店镇、陈曹乡,长葛市南席镇、石象乡、古桥乡,共30万亩。东南片:许昌县张潘镇、将官池镇,鄢陵县只乐乡、张桥乡、望田镇、南坞乡、陶城乡,共30万亩。西北片:长葛市后河镇、坡胡镇、石固镇,禹州市山货回族乡、古城镇、郭连乡,共30万亩。西南片:许昌县榆林乡、蒋李集镇,襄城县范湖乡、姜庄乡、麦岭镇、丁营乡,共30万亩。四、主要措施(一)集成技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生态条件,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广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技术,机械化率达到100%;搞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统防统治率达到100%;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配方肥达到100%。(二)开展部分协作。发挥行政推动的主导作用,协调财政、发展改革、综合开发、国土、水利等部门支持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科研、推广等单位全力参与,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方面参与的大协作格局。规划区所在县(市)、乡镇,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协调,狠抓落实,统筹整合各类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合力推进。(三)推进标准化。重点实施田间设施标准化,管理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方式集约化,提升粮食生产水平,通过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完善示范区田网、路网建设,实现成方连片,土地平整,井电配套。积极扶持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促进技术全面入户到田。提升农机作业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力争小麦玉米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四)创新管理机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行政与技术相结合,发挥政府部门、科研推广、基层干部在组织发动、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构建政技结合的组织领导体系和技术指导体系。二是科研与推广相结合,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发挥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的优势,推动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应用、推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标兵”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相组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引导耕地向农业公司、种粮大户集中,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乡(镇)政府要积极扶持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每个行政村组建2-3个专业化服务组织。五、保障措施(一)强化行政推动。百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涉及的部门要加强协调,强化指导,推进工作落实。基地建设所在县(市)、乡(镇)都要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搞好统筹协调,配套项目资金,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乡(镇)都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实施。(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基地建设所在县(市)、乡(镇)的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都要向基地乡(镇)倾斜。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等项目,都要集中投向基地所在乡(镇)。(三)强化技术指导。基地建设所在县(市)、乡(镇)都要成立专家指导组,聘请一名专家任组长,牵头组建包括种子、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优势互补的专家团队,每个村都要固定一名技术承包人。实行专家和技术员承包责任制,量化任务指标,开展全程技术服务,对农民开展面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