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岭南的少数民族在岭南文化形成中的影响摘要: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从中原传来的汉文化共同融合,产生了极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本文主要论述了岭南文化的概述、岭南少数民族在岭南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影响、以及岭南文化中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关键词:岭南 少数民族 岭南文化岭南,指骑田岭、大庾岭、都庞岭、萌渚岭及越城岭以南的地区。岭南又称岭外、岭表及岭峤,广义上其地域相当今广东、海南及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区。岭南地区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之一。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和建设岭南地区,共创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岭南人,我为岭南拥有博大精深的岭南文化而自豪。下面我主要论述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到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岭南文化形成中的影响。一、概述先秦时期,岭南境内原住南越、西瓯、骆越、闽越等族群居民,史称“百越”,又称“百粤”,内中“各有种姓”。秦统一全国后,经略岭南,中原人陆续南迁,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西汉初,真定人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守卫岭南。由于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之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仪。”(见后汉书南蛮传)说明中原文化自秦汉肇始,全面浸润五岭地区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以双向交融并经历自身发展与嬗变过程,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如俚、僚等。南方壮侗语族,含壮、布依、傣、侗、黎等各民族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都与古代百越族群有历史渊源关系。由北方迁入的中原人与岭南越人相互交融,逐渐形成广东地区的广府、潮汕、客家和3个民系的雏型。至南北朝后期,史称“莫徭”的部分先民由湘入粤,于粤北生息,成为瑶族先民主体。另一支与莫徭有渊源关系的族群由湘入粤后,往东方向传播繁衍,与畲族先民主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岭南地区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少数民族共同融合、共同创造独特的岭南文化的过程。岭南文化是多元化的组合,即除汉族外,还有壮族、瑶族、黎族等等,他们具有独自文化结构,但同时已汇入于岭南文化体系之中,还有古代百越民族古文化的积淀融入这个系统之中。具有多元的、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是岭南文化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这是由岭南文化的人文历史发展历程,即“众流所宗”所决定的。 二、岭南少数民族与岭南文化的形成在秦代以前,岭南的少数民族多以古越、蛮、苗、瑶、黎等族人为主,族群组成非常复杂。商周时期,岭南尚属于荒无人烟的蛮荒瘴疠之地,少数民族都刀耕火种,生产力非常落后。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并不多。这时的岭南文化,尚处于萌芽阶段。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的楚、吴、越国日益强大,互相攻战,又北进中原,加强了黄河流域与长江、珠江流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迁徙与融合,也日益频繁。这一时期,中原文化越过五岭,传播到岭南地区,与古越人的文化相融合,开始产生了受中原文化影响、却又带有鲜明特色的岭南文化。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后,遂着手平定南越。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即派尉屠睢率军征岭南。“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戎以备之。”据史记淮南列传记载:在秦以“五十万人守五岭”地之后,秦末,南海尉任嚣、龙川(今广东龙川县)县令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可其万五千人。”秦代的这些移民(50万士兵和1.5万女子及其后裔),不仅成为使岭南越族跨越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力量,而且增加了岭南地区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他们和越族人民一起,成了开发岭南地区的主力。南海、桂林象郡守及县吏等推行秦制,保卫岭南,发展经济和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一起,推动了岭南社会的发展。公元前203年至公元前111年,岭南出现了南越国割据政权,国都位于番禺(今广州市内),疆域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国是岭南地区的第一个封建制国家,它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来源于秦朝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使岭南地区落后的政治、经济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越国时期,岭南文化可以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以赵佗为代表的南越国统治者推行的“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汉文化的先进代表汉字也被南越国的上层大力推广,逐渐进入当地原住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中。汉文化和汉字的传入,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文化交流,改变了岭南落后的文化状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来的汉人进一步融合,岭南文化进一步形成。说到这一时期,就不得不提到岭南高凉郡俚族的杰出领袖冼夫人。冼夫人是广东高州人,善于结识英雄豪杰。51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冼夫人生活在一个中国国家趋于统一,国内各民族趋于大融合的时代,她顺应历史潮流,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俚人社会发展,卓越的功勋成就了她千古不朽的英名。冼夫人弘扬儒学,推崇仁政。她“每劝亲族为善”,“信义结于本乡”,“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提出了以“善”为旨归的“仁爱”施政主张,在俚族社会里推行汉民之礼,即儒家之礼,亦即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的封建礼教。在冼夫人等一大批人的努力下,中原文化深入到岭南各地。到了隋唐,岭南少数民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多年的民族融合,他们对于汉族、对于中原地区已经有了很深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好的保留了本民族的许多特色,形成了许多带有岭南特色的文化现象。如:掺杂了古汉语、古越语、壮语等而形成的粤方言、雷州话、平话,与中原地区差异甚大的节日风俗,散布两广、海南各地的壮语、畲语地名等等。可以说,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岭南文化在这一时期已经初步成型了,为以后宋元、明清时期岭南文化的进一步成熟、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岭南文化中的少数民族特色 直到今天,岭南文化中仍保留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特色。本人从小生活在岭南,对此感受深刻。这里仅举语言和地名这两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例如,现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一带人所使用的粤方言,就是当年从中原地区传入的古汉语在受到岭南当地的古越语影响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方言。据学者欧阳觉亚进行的比较,在现代粤语的日常词汇中,有许多词汇的发音更接近现在的壮语、黎语,而非普通话。而在岭南地区同样通用的潮汕话、客家话等方言中,也有大量的语汇发音夹杂着少数民族语汇。如粤语以及客家话中的“这”字发音均为“ni”,与壮语发音“nei”相象,而与普通话相去较远。又如,粤语、客家话中“烫(动词)”发音均为“luk”,与壮语中的“lu:k”也几乎一样。这是少数民族在岭南文化中影响深刻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是地名。在岭南两广一带,有许多的地名都带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征。如壮语地名有通名在前、专名在后所谓齐头式命名方式,在文化内涵上也异于汉语地名。这种命名方式在今天的两广地区处处可见。如粤西地区普遍分布着以“那”字为起首的地名。在壮语那字的汉语意义为水田。电白有那霍,阳江有那峒,阳春有那阳,恩平有那都,清远有那落,新兴有那康,高要也有那落。又如,壮语地名“榃”在西江地区也很常见,其意为水塘,如今封开一带即有榃狗、榃田、榃吉、榃弄、榃武等,罗定有榃滨,等等。这些地名通名在前、专名在后,都是典型的受到了少数民族语音、语汇、语法影响的地名。四、结论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得出结论:岭南文化,是自先秦以来,岭南原住的古越、壮、苗、瑶、黎等少数民族,在中原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影响下,在各少数民族之间和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相互融合下,所创造与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在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世代居于岭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是主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部岭南文化的形成史,就是一部民族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历史。少数民族对岭南文化的影响广泛、深刻而又持久,直到今天,岭南文化依然保存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科无尿护理
- 语言送给蛤蟆的礼物
- 硬式内镜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 自我时间管理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模版
- 汽车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综述: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业绩增长行业盈利能力复苏191mb
- 宝宝感冒护理指南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地理(B)
- 资料员工作总结模版
- 委托寻找房源协议书
- 景观毕业设计
- 法洛四联症的护理课件
- 2025年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卤味学员合同协议书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 【课件】清朝的边疆治理+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外贸业务培训课件教学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100题)含答案
- 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
- 2025年企业管理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