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第七章.docx_第1页
植物地理第七章.docx_第2页
植物地理第七章.docx_第3页
植物地理第七章.docx_第4页
植物地理第七章.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地带性植被:地带性植被(zonal vegetation)又称显域植被,是指能充分反映气候类型特征的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在地球表面常呈带状分布,与气候带(型)的界线大致相符。非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azonal vegetation)又称隐域植被,是指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类型。显域植被:见地带性植被隐域植被:见非地带性植被纬度地带性:气候、土壤、植被的分布沿纬度方向(南北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气候、土壤、植被的分布沿经度方向(东西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随着山体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植被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垂直带谱: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替顺序形成的植被体系,称为植被垂直带谱。老茎生花:植物直接在无叶的木质茎上开花、结实。红树植物:组成红树林的植物称为红树植物(Mangrove plants),是指生在热带浅水海滩潮间带,或是生在周期性海潮能够到达的入海河流中的木本植物。胎生:红树林植物的果实成熟后,并不从树上脱落,包藏在果实体内部的种子开始生长成绿色棒状胚轴,渐渐地变为带有胚茎笔状胎生苗,长约1030厘米,从母株吸收营养,并利用胚茎上的皮孔呼吸,继续成长到成熟可脱离母树,坠落入滩泥,或乘着潮水,飘流他方,重新落地生根。泰加林:狭义的泰加林是指由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松一起生长并在西伯利亚低地上形成大片的,稍微沼泽化的森林,当地称为泰加群落(taiga)。它的基本特点是阴暗、沼泽化和缺乏阔叶成分。广义的泰加林指整个北方针叶林。阴暗针叶林:云杉和冷杉是较耐阴的树种,所以云杉林和冷杉林比较郁闭,林内比较阴暗,有时候称它们为“阴暗针叶林”。明亮针叶林:松树和落叶松比较喜阳,组成的针叶林也较稀疏,林内较明亮,因此把这类森林称为“明亮针叶林”。1.(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带性)2.(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经度地带性)3.(植被区域)、(植被地带)、(植被区)、(植被小区)4.(赤道)、(全年温度高温差小)、(雨量充沛而分配均匀)、(砖红壤)。5.(树干高大、树冠小)、(茎花现象)、(板状根)、(具有气生根与支柱根)6.(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绞杀植物)、(寄生植物)7.(亚洲雨林)、(美洲雨林)、(非洲雨林)8.(砖红壤)。9.(亚热带森林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荒漠气候)10.(南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地中海气候)、(温暖多雨)、(干热)、(叶变刺)12.(百岁兰)13.(中生植物)14.(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和中欧海洋性气候的温暖地区)、(亚洲东部)15.(松柏类)16.(阴暗)、(沼泽化)、(缺乏阔叶成分)17.(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18.(河漫滩草甸)、(大陆草甸)(低地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19.(隐域)二、填空题1.( )( )( )合称为三向地带性。2.中国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更替着( )( )( )三个植被带,整体上变现为( )地带性。3.我国植被区划的单位,从高级到低级依次为( )( )( )( ),在各级单位内均可划分出“亚级”。4.热带雨林的气候是( )气候,具体表现为( )和( );雨林下的土壤类型为( )。5.热带雨林的乔木具有独特的特征,如( )( )( )( )等。6.在热带雨林中层间植物十分丰富,( )( )( )( )等层片构成了雨林独特的景观。7.在世界范围内,热带雨林包括( )( )( )三大群系。8.稀树草原的土壤类型为( )。9.亚热带地区由于大气环流与海陆分布的影响,明显分为三个气候型,由此产生了三个主要的植被类型,大陆东岸为( ),西岸为( ),内陆为( )。10.我国亚热带地区是广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群落类型十分复杂,通常将常绿阔叶林划分为( )( )( )3个类型。11.常绿硬叶林的气候为( ),表现为冬季( ),夏季( )。群落中( )是其典型特征。12.在纳米布荒漠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可以见到一种特殊的裸子植物( )。13.在夏绿林的生长季节里,水热条件十分有利,因此( )在这里繁茂生长。14.在世界范围内,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 )( )( )。15.针叶林主要由( )类植物组成。16.泰加林的特点为( )( )( )。17.中国植被将中国的草原划分为( )( )( )( )四个植被亚型。18.草甸分为( )( )( )( )( )等类型。19.沼泽、草甸等植被属于( )植被。三、问答题1.阐明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学说。 陆地表面地带性植被类型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热量和水分是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配合状况反映了气候的根本特征。在地球表面,热量随纬度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水分随距离海洋的远近而发生变化。水热组合,一方面导致气候、土壤、植被的分布沿纬度方向(南北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又导致气候、土壤、植被的分布沿经度方向(东西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两者统称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此外,随着山体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植被发生有规律的更替,这是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2.结合中国实际,阐明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规律性。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东部和南部面临太平洋,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腹地,南端到了热带区域(约40N),北端则是亚寒带(几乎达到540N)。西部青藏高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空西风环流,以及受该环流影响的气候系统。温度由南到北依次降低,大陆地势由东向西渐增。我国的雨量主要来自夏季风,因此,雨量和湿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对中国植被的水平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中国植被水平分布具有独特的特点。生物群落的分布,不是沿着纬度而变化,而是从东南西北斜行。1)纬度地带性 沿着大兴安岭-吕梁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将中国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1)东部湿润森林区 自南向北,热量逐渐递降,其植被自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2)西部内陆腹地受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的影响,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从北至南出现的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打破了原有的纬度地带性,因此自北向南的变化如下: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2)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在我国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自东向西和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 落叶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3.比较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见教材p286-291,p299-3004.阐明红树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 红树林生境十分特殊性,故而红树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适应。 支柱根与板状根:支柱根多自树干基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一个弓状的可抗风浪的稳固支架,它们纵横交错,高度过人,往往难以通行。支柱根和板状根都是抵抗海岸风浪作用的一种生态适应。 呼吸根:在土壤通气状况不良的条件下,许多红树植物都发育着各种突出于地面的呼吸根,有指状、蛇状、匍匐状等等,这些呼吸根的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可贮藏空气。呼吸根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胎生:胎生是哺乳动物以母体怀胎的方式孕育胚胎,是作为高等动物特有的现象,然而在红树属的植物中有许多具有这种独特的繁殖方式。在极度缺氧与盐度高的红树林沼泽软泥上,既不适合种子 发芽,也不利於幼苗的生长,因此红树科的植物就发展出这种先发芽、后落地生根的繁殖方式,以克服沼泽地的恶劣环境。 具有盐生结构:红树植物均为盐生植物。它们具有各种不同的盐生适应,如具有肉质叶和低渗透势、发育可排出盐分的腺体等。 富含丹宁:红树类植物全体都含有很多的丹宁,特别是茎皮中含有较多的优良丹宁,含量因种类、年龄、产地等而异。5.阐明落叶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种类组成:在夏绿阔叶林的生长季节里,水热条件有利,因而中生植物能茂盛生长。夏绿林德种类组成相当丰富,构成森林的乔木乔木一般具有宽阔的叶片,为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的阳性树种。这些乔木大部分为风媒植物,种子与果实具翅,常常有一个种组成纯林,在不同地区、不同生境中形成单优群落。林下的灌木也为落叶种类。草本植物到了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或以种子越冬。林下的灌木与草本植物靠动物来传粉和传播果实。 外貌: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高位芽植物占一定比例,植物具有鳞芽;以落叶的小叶为主,质地薄,无革质叶,也无绒毛,呈鲜绿色;有极显著的季相变化,是夏绿林的显著特征。 结构:森林的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层间植物在群落中不起显著作用。6.阐明荒漠的环境特点,以及植物的适应性。 荒漠的生态条件十分严酷,气候极为干旱,年水量少于250mm,如我国若羌年降水量仅19mm,有的地方好几年不下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数倍或数十倍,干燥度在4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的平均温度可达40,在撒哈拉沙漠可连续几天出现69.374.4,日温差大,有时可达80。多大风与尘暴。物理风化强烈,植物常受风蚀和沙埋。土层薄,质地粗,或为砾石,或为细砂,缺乏有机质,却富含盐分,尤其是碳酸钙和石膏。 在上述严酷的生态条件下,荒漠植被以稀疏性、有大面积裸露的地面为其显著外貌特征。长期以来荒漠严酷生境的自然选择进程中,植物以各种不同的生理机制和形态结构,来适应干旱。旱生植物 叶面积缩小或退化,以减少蒸腾;或为肉质茎或肉质叶,用于储藏水分;有的叶被白色绒毛,或茎具有光亮白色的皮部,以抵抗灼热;具有发达的根系以便在深而广的土层范围吸收水分。短命植物 在春雨或夏秋季降雨来临期间迅速生长,在旱季或冬季来临之前,迅速完成生活周期,以种子或地下器官度过不利的干旱季节。 盐生植物 变水植物7.草甸与草原有何区别?比较特征草原草甸组成旱生植物一年生植物多年生短生长季植物中生植物地面芽植物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显域植被)非地带性植被(隐域植被)8.阐明苔原的环境特征,并说明苔原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特点。 苔原植被处于极不利的生态条件下,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年降水量200-3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降落,但由于蒸发较小,气候不干旱;夏季白昼很长,黑夜较短,在靠近北极的纬度地区,则完全没有黑夜;苔原地区风很大,风速可达10-40m/s;土壤在一定深处具有永冻层。永冻层的存在有碍地表水的渗透,易引起土壤的沼泽化。 苔原植物的生活型复杂多样,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 多年生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占优势,没有一年生植物。因为生长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