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主要内容一、现代救护1、救护新观念 2、生命链二、徒手心肺复苏术2005年估计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三、突发事件 1、踩踏事件 2、地震自救互救 3、火灾逃生术 四、创伤现场救护 1、止血 2、包扎 3、固定 4、搬运五、意外伤害1、烧烫伤 2、气道梗塞3、溺水 4、犬咬伤5、蛇咬伤 6、氧化碳中毒7、酒精中毒 8、交通事故9、电击伤 六、常见急症现场救护1、晕厥 2、高热 3、中暑4、意识障碍 5、低血糖 6、高血压7、胸痛 8、高原病 9、抽搐 实 操1、按国际通用标准训练 1)徒手心肺复苏术 2)翻转体位2、止血 1)压迫止血 2)布带止血带止血3、包扎 三角巾:1)头部帽式包扎 2)风帽式包扎 3)眼部包扎(单眼、双眼) 4)胸部包扎 5)手部包扎 6)膝部包扎 7)下颌包扎 8)肋骨骨折 9)骨盆骨折 绷带: 1)环形包扎 2)螺旋包扎 3)螺旋反折包扎4)8字包扎4、固定1)大悬带 2)前臂骨折固定 3)健肢固定法 4)简易夹板固定 5)肋骨骨折固定及体位 6)骨盆骨折固定及体位 7)踝关节固定 5、搬运 1)衣服搬运 2)床单搬运(毛毯搬运)院前救护第一章 现代救护一、概述现代救护:现代救护是立足现场的抢救。是在事发现场对病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第一目击者”即“第一反应者”: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第一目击者”(“第一反应者”),包括现场伤病员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人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在院外现有的条件下,“第一目击者”对伤病人实施有效紧急的救护措施,然后在医疗救护下或运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病人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救治。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即医疗救援服务系统: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二、现场救护原则:1.首先要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科学地去判断病情。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人安全。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4.在可能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痛苦的措施。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救命的“黄金时刻”:在发病的现场,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病人最重要的时刻,我们将其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生命链:最近十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急救专用名词,它是针对现代社会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抢救序列称为生命链,有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序列“四个早期”,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将生命链扩展为“5环”,又增加了一个“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以提高恢复自主循环后收住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通过统一的方式实施综合、结构化、完整、多学科的心脏骤停后治疗。1、早期通路:即当发现了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立即对病人实施救护,并及时向专业急救机构或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部门报告,他们会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派合适的急救队伍迅速赶往现场。2、早期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者,我们主张首先对其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后,在抢救间隙快速打电话呼叫。由于心跳呼吸的突然停止,使得病人全身重要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一旦缺氧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因此最好在4分钟以内立即对病人行心肺复苏。3、早期心脏除颤:大量实践和研究资料表明,早期心脏除颤是保存生命的重要环节。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将以10%递减。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专业技术人员赶到后,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技术及急救药物等使得生命支持更可靠。三、现代救护步骤(一) 现场评估:1、评估情况:迅速控制情绪,尽快了解情况。现场安全(自身、伤病员及旁观者)、起因、受伤人数,及可以应用的资源、需何种支持、可采取的救护行动。2、保障安全:首先保护自身安全;勿兼顾过多工作,以免使病人及自身陷入险境,应有指挥意识;要清楚了解自身能力的极限。在不能消除伤病员和自身危险时,尽量保持伤病员和自身的距离安全救护。3、做好个人防护4先救命后治伤(二)判断危重病情 1、意识 2、气道 3、呼吸 4、循环体征、5、瞳孔反应以上完成后,进行紧急止血:救护人要注意检查病人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立即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场可利用的材料进行止血救护,避免因大出血造成病人休克而死亡。局部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骨盆脊柱四肢伤员救治的优先分类:灾害突然发生后,如果伤病员同时大量出现,而且危重病员居多,需要急救,而按常规医疗方法无法完成任务,这时可采用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分级救护的方法。一级优先:首先判断病人通气情况,通畅呼吸道后若有呼吸;若R30次/分;若R2秒钟或无颈动脉搏动;若R30次/分,毛细血管灌注2秒钟或有颈动脉搏动,则看伤员意识,若病人不能完成向导的指令,均分类为紧急救护组,为一级优先。二级优先:若病人能服从向导指令则分类为延迟救护组,为二级优先。三级优先:所有能走到分类区的伤员分类为轻微伤,为三级优先。四级优先:首先判断通气如何,若无,则畅通呼吸道,仍无呼吸则分类为濒死组,为四级优先。救护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救护员,我现在对你进行救护,请你配合”,以解除伤病员的疑虑。如果伤病员已丧失意识,则要向周围的人说明。同时注意给予心理安慰 在检查处理伤情的同时,还应该安慰伤病员对其实施心理支持,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和因过度惊恐造成的心理创伤。(二) 紧急呼救(现场呼救 电话呼救)中国120(红十字会999)外伤+匪警120+110交通伤120+122外伤+火警120+119 香港999 美国911 日本119 法国15电话报告内容: 确认是否急救机构,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伤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 伤病员所在的确切地点,运动场馆的哪一个看台或哪个方向; 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第二章 徒手心肺复苏术重点:n 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n 熟悉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关键点n 了解2010新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术CPR是“救命技术”,最重要、基本的急救措施,也是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CPR is a lifesaving technique useful in the whole world)。现主张心脑肺复苏CPCR 多项研究表明:n 做比不做强n 做标准比不标准强n 早做比晚做强CPcR主要组成部分:A 气道(assessment+airway) 判断意识、呼吸+打开气道(+呼救)B 呼吸(breathing) 建立人工通气口对口人工呼吸C 循环 (circulation) 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 目前操作步骤由A-B-C更改为C-A-B n 非医务人员徒手心肺复苏术步骤 判断环境安全(病人及自身安全,将病人置于安全处),做好自我保护。 1.判断意识:呼叫病人。俯下身、轻拍重唤,拍双肩、唤双耳(4音节)“你怎么了?”“你怎么了?”或“Are you OK?”“Are you OK?”同时迅速判断呼吸,判断病人无意识、无呼吸或终末喘息样呼吸。2.立即呼救:)“有人昏倒了!快来人哪!”)“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帮我拨打120电话回来告诉我”)“哪位会救护?请和我一起抢救”5)“有谁知道AED位置请帮我取来“(寻求帮助,寻求见证)3.救护体位:依现场实际情况将伤员置于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复员卧位(侧卧位),救护人采用救护人体位:“头侧膝部对病人颈部”,两腿自然分开,距病人一拳远(横拳)。n 解开衣扣: 颈:领口、领带 胸:衣扣 腰:腰带4. 胸外心脏按压: 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速率: 100次分 深度:至少5cm 按压/放松/(使胸壁充分回弹) 30次(18秒)婴儿、儿童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5、打开气道:必要时,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物,然后打开气道,方法有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颈外伤者除外)、双下颌上提法,而后钩出异物。6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时注意1)吹气时胸廓应有起伏,2)但不宜用力过大、过快。*避免胃涨气,膈肌上抬,影响通气.3)吹气时间1-2秒.4)吹气时捏住病人鼻子,吸气时松开。 按压吹气比30:2,为一个CPR周期6.判断心跳、脉搏:选择大动脉(颈A:喉结旁1.52CM),扪摸有无搏动,如判断病人已无脉搏搏动,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搏也摸不清,不宜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应在现场紧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0秒)7. 婴儿、儿童推荐使用15:2按压-通气比方案,因这一年龄段窒息性心脏骤停的几率很高。按压:呼吸30:2 即一个CPR周期(单双人均为30:2)心肺复苏2分钟左右更换救护者,(约5个CPR周期)高质量按压n 确切快速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n 按压深度:至少5CMn 确保胸壁回弹,按压、放松比例为11n 5个CPR周期(约2min)轮换按压者n 5个CPR周期(约2min)检查一次脉搏,呼吸检查时间10秒n 按压应有一定冲击力n 尽量缩短中断胸外按压时间第三章 创伤救护现代创伤救护的内容:现代创伤救护技术除了传统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外,还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现场电除颤等心肺复苏术。 一、创伤急救目的: 延长病人生命。创伤病人由于重要脏器损伤及大出血导致休克时,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故在循环骤停时,现场救护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维持生命,为医院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现场救护时要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止血,有效止血是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保护伤口。开放性伤口要妥善包扎,减少出血,避免伤口感染,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固定骨折部位,预防并发症。现场救护要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颈椎骨折如予妥善固定,能防止搬运过程中的脊髓损伤,避免截瘫。 快速转运: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二、现场创伤急救的原则: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病人的安全。先抢救生命,后治伤。有出血的包扎顺序一般为头部、胸部、腹部,然后包扎四肢。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三、创伤救护4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止血 1、做好自我保护,尽可能戴医用手套,操作后充分洗手 2、充分暴露伤口 3、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止血方法 4、不要对崁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接压迫止血5、出血量较大伤口,不要除去血液浸透的敷料,应在其上方另加敷料并保持压力6、肢体出血应将受伤区域抬高到超过心脏高度7、止血带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方可使用 (二)包扎 1、做好自我保护,尽可能戴医用手套,操作后充分洗手 2、充分暴露伤口 3、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包扎方法 4、动作轻巧迅速,部位准确,包扎牢固,松紧适度 5、先盖后包 6、勿冲洗伤口(烧烫伤、化学伤除外),勿在伤口上使用消毒剂或药物 7、有异物崁插或骨折断端外露伤口勿直接包扎 (三)固定固定原则: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2、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3、固定前应加衬垫4、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5、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送回伤口内,开放性骨折现场不冲洗、不涂药6、暴露肢端(手、脚趾),观察血液循环7、固定后,如有可能尽量将伤肢抬高8、预防休克(四)创伤搬运护送1、搬运伤员注意: 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病员试行站立(瘫痪、大出血)扶行或一人抬肩,一人抬(腿)脚。脊柱尽量保持轴位,以防脊髓损伤 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病员应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式,如无担架,可制作简易担架 平稳搬运、忌硬拽以防损伤加重 疑有肋骨骨折的伤病员不能采取背运的方法(气血胸)2、运送途中注意 大出血病人应适当饮水 昏迷、呕吐者不能饮水 密切观察意识、呼吸、脉搏及出血情况 长途运送随时调整止血带及固定带松紧,防止皮肤压伤或缺血坏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专家库时间:2008年10月10日科别姓 名性别挂号诊疗费(元)职 称专业特长出诊时间消化内科吴清明男9.50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院长,医学博士,湖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编委会特邀委员;郧阳医学院学报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主持开展了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检查、小儿胃镜、ERCP、EST、超声胃镜检查,内镜下治疗术,如止血术、息肉切除术、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内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不典型增生,取得了明显效果。周二上午万远太男9.50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医学博士,从事内科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肝、胰、胃肠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及其疑难病症的诊治。主持开展的科研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周一上午王健刚男9.50主任医师门诊部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消化学会委员,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胃肠道、肝胆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胃镜、肠镜检查及内镜下的治疗经验丰富。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周六上午龙 辉女6.50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从事消化内科临床10余年,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擅长各种胃肠疾病、肝病的诊治及胃镜、肠镜的检查诊断。周二下午张金华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二十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消化系统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并熟练掌握了胃镜和肠镜的操作、诊断和相关治疗技术,发表论文十余篇。周四上午陈新胜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消化内科临床基础,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参与大型专著实用消化病学的编著。周三下午内分泌科戚 筠女6.50副主任医师副院长,武汉医师协会理事。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诊治,有2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对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独到见解。周三上午周咏明男6.50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对糖尿病急症如酮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的治疗造诣很深。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炎、库欣综合症、肥胖症等内分泌疑难杂症都颇有研究。周五上午杨 扬女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一直从事内科教学与临床工作,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深的研究和经验。周一上午周六上午谢 军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具有扎实的内分泌专业临床基础,尤其擅长糖尿病、肥胖、甲状腺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周二上午心血管内科韩红彦男9.50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从事医学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诊治,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的抢救,对冠脉造影、心脏起搏器植入和介入治疗冠心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二上午韩丹娅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学临床工作30多年,对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心血管病、老年医学。周一上午周五下午胡量子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熟练掌握心血管专业急危重症,如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心源性休克、高血压急症、恶性心律失常等病症的抢救,能熟练掌握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的操作及左心漂浮导管、心脏临时急救起搏器植入术、食道调博术等心脏介入手术,对治疗高血压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病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四上午刘效锋女6.50副主任医师干部病房主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有较丰富的内科临床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心血管内科疾病、门诊急救工作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周三下午周凤英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多年,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治疗。周三上午周四下午陈金斌男6.50副主任医师有16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内科急症的抢救,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血管意外、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诊治,发表酚妥拉明镁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等论文多篇。刘红源女6.50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等心脏功能检查,疑难心电图报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和与心脏有关的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监测。有4项主要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多篇。神经内科定正超男9.50主任医师担任临床医疗工作近40年,从事神经内科专业24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脑血管病等各类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的诊治与鉴别。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姜 丹女9.50主任医师医务科科长,神经内科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在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方面经验丰富,在神经科疑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有独到见解。周二全天彭 军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在脑血管病治疗和预防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周五上午饶汉武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进修神经内科和康复科专业。擅长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和中风的康复治疗。周三上午周日上午吴银侠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教学与临床工作近20年,有一项科研成果和多篇论文发表,对偏头痛的诊断及治疗有较深地研究。周六上午风湿病科尚桂莲女6.50副主任医师急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风湿病学会委员。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是利用关节腔穿刺术治疗关节炎、体疗操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周一下午周四下午呼吸内科王以炳男6.50副教授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呼吸、结核分会理事。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气胸、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一上午周四上午王如飞男6.50副主任医师湖北省第三届防痨协会理事、湖北省呼吸学会委员。从事医疗工作20余年,对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的诊治和抢救、疑难复杂病症的鉴别诊断经验丰富。周二全天周六上午肖 莉女6.50副主任医师干部二病区主任,武汉医师协会理事,从事呼吸内科、老年病内科专业临床工作20余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尤其专长诊疗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癌、肺结核等,对老年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研究。主持和参与科研工作2项,发表论文多篇。周三上午高永友男6.50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纤支镜检委员。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0余年,尤其擅长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纤支镜检查与治疗操作。肿瘤科段家华女9.50主任医师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各种肿瘤的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并发症的治疗。周一全天周五上午马玉芳女6.50副主任医师肿瘤血液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主持和参与新业务、科研项目多项,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擅长各类肿瘤放射治疗。血液科胡东霞女6.50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湖北血液病学会会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主攻专业是临床血液病,擅长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周四上午感染性疾病科刘 黎女9.50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中国防痨协会武汉分会理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在纤支镜的诊断及治疗、肺部感染及淋巴结核等肺外结核的治疗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文启明女6.50副教授有20多年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经验,对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特别是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颇有研究。 老年病科鲁广肃女6.50副主任医师干部一病区主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与康复。周四上午吴秋枫女6.50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从医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疾病。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部级科技成果四等奖。周二上午泌尿外科宫 敬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泌尿外科工作20余年,擅长肾移植、腔镜泌尿外科、小儿泌尿外科。近年来运用前列腺电切镜微创治疗前列腺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周五上午杨 勇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治疗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 、前列腺疾病、男性生殖器疾病、同种异体肾移植及腔道泌尿外科。周一上午银曾芳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在肾移植、肾囊肿、肾上腺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六上午何立峰男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泌尿外科教学和临床25年,擅长泌尿系结石、炎症、肿瘤、损伤以及腹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的诊治。参与编辑专业论著一部,发表论文数篇。胸心外科李彦树男6.50副主任医师副院长,长期从事医学教学和临床工作,擅长胸部疾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有科研成果1项。周二下午陈 越男6.50副主任医师泌尿胸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心胸外科学会委员。擅长胸外科、消化外科,尤其在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周二上午普外科沈新明男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普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后,对肝胆和胃肠外科疾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肝胆、胃肠疑难疾病的外科治疗,以及腹部疾病的腹腔镜治疗。周五上午吴瑞乔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普外科常见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尤其是胃肠道肿瘤、门脉高压、乳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周三上午张泽平男6.50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擅长肝胆、胰腺、乳腺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半肝血流阻断下肝癌切除术、复杂胆道手术及胆道手术的修复及重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周二上午王 益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年,较早在武汉市开展腹腔镜手术,完成手术1000多例。擅长普外疾病,尤其是肝胆疾病、门脉高压、胃肠等疾病的治疗。周一上午刘良培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普科临床和教学工作20多年,擅长食管癌、肺部肿块、胸部损伤、乳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周四上午杨朋平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对普外科常见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有一定实践经验,尤其擅长肝胆腹腔镜手术。周日全天汪谢丹男6.50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普外科临床和教学工作20年,擅长肝胆外科肿瘤的免疫治疗,成功申报乳腺癌自体瘤菌免疫治疗等省、校级课题3项。周六上午神经外科周 游男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留德学者,擅长脑肿瘤、脑血管病、癫痫、三叉神经痛等诊断与治疗。在神经外科专业内较早开展癫痫病外科治疗工作,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周一上午周三上午金胜昔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5年,对急性颅、脑损伤以及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开展颅内肿瘤切除术及脑血管病等各项手术。周二上午魏方良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脑外科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脑肿瘤、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周四上午骨科胡 冰男6.50副教授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武汉市骨科学会委员,主要从事骨关节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擅长骨关节损伤的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老年骨关节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周二上午邓松柏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骨科医疗工作2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擅长骨创伤治疗。主编老年骨病学一书。周三上午周六上午妇产科刘凤勤女6.50副主任医师妇产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市妇产科学会委员,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5年,擅长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和妇科微创技术。主治妇科肿瘤、月经不调、不孕症。熟练使用宫腔镜及腹腔镜,开展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剔除术和宫外孕的诊治,利用宫腔镜诊治各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内异物取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尹 伶女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年,研究方向: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擅长于妇产科各类疾病的诊治,主治外阴疾病、宫颈病变、妇科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妇科肿瘤及妇科内分泌疾病。主持卫生部、湖北省和武科大多项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眼 科袁 铸男6.50副主任医师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眼科学会委员。从事医疗工作近20年,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的治疗。参与完成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研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张贻转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4年,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眼表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周四上午姚军平男6.50副教授医学博士,对眼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较深的理论研究和一定的经验,在治疗小孩斜视方面更有专长。周六上午周 宇女6.50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青光眼、眼底病、外眼疾病的诊断治疗。耳鼻喉科何 坚女6.50副主任医师耳鼻喉科主任,从事耳鼻喉科医疗工作20多年,对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纤维鼻咽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完成科研成果1项。周一上午周六上午薛秋红女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华武汉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从事耳鼻咽喉科专业教学、临床、科研20年,对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各类微创手术、鼻内窥镜、纤维喉镜手术及其它耳鼻咽喉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周五上午李 跃男6.50副主任医师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耳鼻喉科急、重及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熟练开展耳鼻喉科常规手术以及耳鼻喉科肿瘤切除术、鼻窦内窥镜手术、低温等离子鼻部、咽部手术治疗等。发表医学论文7篇,任副主编编著了新编小儿耳鼻喉科学。周二上午周日上午陈 佳男6.50副主任医师擅长慢性鼻窦炎、鼻咽癌、声带息肉、喉部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完成全喉切除加改良式I期发音管植入术等科研课题2项。周四上午口腔科张 艽男6.50副主任医师口腔科主任,湖北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委员,从事医疗专业工作20余年。擅长牙体、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与治疗,牙槽外科及正畸治疗等。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周一全天周六上午朱习华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口腔临床工作18年,主要专业特长口腔内科,包括牙体、牙髓病的根管治疗及相关的新技术;牙周病的系统治疗及口腔粘膜病的诊治;口腔修复技术,包括各种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的设计;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周四全天皮肤科康小平男6.50副主任医师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皮肤病、性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参与完成科研项目1项。周三上午周五上午过敏反应科尹玉敏女6.50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变态反应分会常委。从事变态反应工作24年。擅长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荨麻疹、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诊断。周六全天介入放射科谭 伟男6.50副主任医师介入放射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全国肿瘤介入放射学分会委员、湖北省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介入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胰腺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先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子宫肌瘤、宫外孕的介入治疗,在湖北省内率先开展了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业务技术水平得到国内及省内同行的认可,年介入手术量已位居协和、同济之后,列全省第三位,并受邀成为江西中医学院附院、武汉市第五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客聘教授”。先后受邀到各地医院指导各种介入手术1000余例。周四上午柯要军男6.50副主任医师介入放射科副主任,武汉市放射学会委员。从事医学放射影像及介入放射治疗工作20年。在放射介入诊疗上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于妇科肿瘤和异位妊娠的介入治疗,同时也精于对其它脏器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支气管咯血、血管内外支架植入术等疾病的介入治疗。20年间完成介入手术近两千台次,先后荣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多项课题。近两年,作为主要完成者完成“肾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及内支架植入再狭窄的预防研究”,“老年性不能手术前列腺增生的介入治疗”的课题研究。周二上午整形美容科李 芸女9.50主任医师整形美容科主任,湖北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常委,武汉市整形外科学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从事整形美容外科工作23年,参编专著一部,在全国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擅长:眼、鼻、耳整形,面型整改、面部除皱,乳房、躯干、四肢及外生殖器整形,口腔美容等。周一至周四上午钟文慧女9.50主任医师整形美容科副主任,湖北省整形外科学会委员,武汉市医学美学美容学会委员。1982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注重人体美学个性化设计与整形,擅长头面部整形美容、年轻化综合整形、美容,乳房整形美容、形体塑形、女性特色整形、美容整形失败手术的修复与矫正。周一至周四上午勾庆芬女6.50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医疗系,系湖北省激光医学会委员。曾获局级十大杰出青年科教工作者称号和局级科教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拔尖人才特殊津贴。从事整形美容科工作20多年,在中华系列及全国学术杂志发表论文8篇,获国家专利3项;一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科委鉴定,科技创新项目4项。擅长眼部、鼻部整形美容,隆胸及乳房缩小、吸脂、除皱、面廓改型、皮肤激光美容等。周一至周五上午儿 科易文龙男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儿科主任,医学博士,从事儿科教学与临床工作18年,硕士研究生专业为新生儿,博士研究生专业为感染性疾病,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有深刻的研究,胜任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贫血、腹痛等多发疾病的诊治,参编一本全国教材儿科护理学。周五上午吴燕永女6.50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武汉儿科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儿科、新生儿科疾病的诊治。周一上午杨 燕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医疗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专业特长是新生儿疾病、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周三上午中医科古 青女6.50副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武汉市中医风湿学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中医内科、中医妇科等多种疾病,尤其对糖尿病并发症、更年期综合症、痛经、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临床学院中医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周一全天周三全天刘保成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学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中医内、妇科疾病,针灸科常见病及骨关节病诊疗等。公开发表科研论文8篇(核心期刊3篇)。周五全天强世平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学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中医藏象理论的西医学机制研究、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尤其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3余篇(核心期刊1篇)。参与编写论著1部周日全天张晓平男6.50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湖北分会会员,从事中医学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提出“慢性病多湿”的观点,应用祛湿、利湿、化湿、燥湿等法,防治湿热证(如病毒性肝炎)、水湿证(如肝硬化腹水、水肿)、痰湿病(如哮喘、结核性胸膜炎)、风寒湿证(如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病多收良效。主持省部级科研4项,校级、院级科研6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10余篇)。周六全天中医痔瘘蒋 敏女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30年。主要从事中医外科及肛肠专科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肛肠疾病及慢性肠炎便秘等肠道疾病。对各种常见痔瘘手术及直结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二全天周四上午精神卫生科范德义男6.50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30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和各类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完成科研成果鉴定1项,为国内领先水平。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被美国SCI杂志收录1篇。周三全天麻醉科雷 志男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医疗质量控制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案(3篇)
- 修整墙面施工方案(3篇)
- 国风文化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宁波工程拆除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题及答案
- 忻州联考题目及答案解析
- 心理气质类型题目及答案
- 心理门诊测试题目及答案
- 归来三峡人:诗意理解与语言赏析教案
- 《焊工培训课件》课件
- 2024年新版(外研版新交际)二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DB11∕T 1350-2016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验收规范
- 杭州本级公共租赁住房资格续审申请表Ⅴ
- 公路工程监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图表丰富)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浪淘沙(其一)》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7张课件)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
- 3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医疗收费及费用管理制度
- 2024检车员青工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下(判断题)
- 2024工勤晋级计算机信息处理员高级技师操作技能考核模拟题库含答案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