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1页
校本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2页
校本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3页
校本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4页
校本教学设计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名称快乐阅读品美文,悟亲情科目校本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董春旭工作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桥东里小学一、课程简介我校六年级校本课程为快乐阅读。阅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生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此,我们开设快乐阅读课,实现儿童快乐阅读课程化,阅读课程快乐化。让学生真正能在教材之外多读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真正能成为愿望强烈的读者和终生的学习者。二、教学内容分析母亲节即将来临,针对现在的孩子大多娇惯不懂得感恩这样的特点,特在校本课上安排学生赏析肖复兴的荔枝和莫怀戚的散步。 荔枝是一篇反映浓浓亲情的文章。文章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母子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渗透着殷殷亲情。散步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两篇文章文质兼美,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文学色彩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又能使心灵得到净化,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三、学生分析这两篇文章,文不甚深,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作者要传达的意图也不难体会。六年级学生已经懂得预习,在字词方面已能够做到基本掌握,不理解的会做出标记,在技能方面则是做到初步阅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则会习惯于以往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预习;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也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平日生活中感悟着母爱的点滴,这些日常的积累对本课的学习十分有利。四、教学目标1、通过一定形式,特别是结合特定的交际环境对学生的倾听、表达、交流、应对等语言能力进行专门培养和系统训练,增强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与他人进行文明交往和语言沟通。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五、教学重难点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前准备活动老师拿出一根筷子,问“谁能将它折断?”(预计:学生争先尝试,一生轻松地把它折断了。)再拿出一捆(10根)筷子,问该生:“你能把它们折断吗?”(不能)面对全体学生问:“你们呢?”(预计:“不能。”学生纷纷摇头。)“为什么一根筷子我们能很轻易地把它折断,而把十根这样的筷子合起来,我们就很难折断呢?”学生发表见解。课前活动的设计看似无意而为,实则有意为之,目的清晰,指向明确,为课堂教学活动“投石问路”,做好铺垫,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准备,达到“言在此,意在彼”的活动效果。二、巧设情境,导入话题师:通过刚才的谈话,我发现同学们的口才非同一般,个个伶牙俐齿,而且听别人说话时也很安静,听得很仔细,特别是同学,真是一位优秀的小听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道难题,同学们那么厉害,肯定可以帮助老师解决的,愿意帮忙吗?(愿意)但是你们需要仔细观察,用你们的观察力征服我;大胆发言,用你们的口才说服我,有信心吗?以热身活动为引子关注学生的表现,以赏识的眼光充分肯定学生的优异表现,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树立了主动参与交际的信心,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能够无拘无束,大胆的进行口语交际。同时,从听与说两方面的充分肯定,也暗示了对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对学生身边熟知的伙伴的赞赏,正面引导,激发学生良好的表现欲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母爱的名言、诗歌、文章。母爱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歌颂的主题,你还记得哪一些有关描写母爱的文章、诗歌或者名言、歌曲吗,说出来大家听听。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美文荔枝。请你谈一谈,课文可能会写什么内容?你对课文的作者有哪些了解呢?二、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1、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工作:文章以荔枝为题目,是不是主要在写荔枝?你认为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文章主要不是写荔枝,但处处又围绕荔枝在写,荔枝成了文章的写作线索。那么文章围绕荔枝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三、自主阅读,品赏感悟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悟母亲的伟大,儿子的孝顺,在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母亲伟大的地方作上记号或旁注,还可以把自己的读书体会用三言两语写在书上。划出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句子。四、全班交流,品赏感悟。1、师:文章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如果说以荔枝为线索是一条明线,那么文章的一条暗线是什么呢? 2、说说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感情朗读。3、教师随机用课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谈体会:(1)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2)(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3)进行写法的指导。(4)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出示荔枝挂图)五、深化理解,升华感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读后的感受。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读完课文想到了谁?(老师讲述自己在母亲的关爱和呵护下成长的故事以及自己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学生畅谈母亲关爱自己的事例。)2、你准备怎样孝敬你的父母呢?(学生哪怕谈出为母亲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事,也要给予肯定。)六、下面我们看看莫怀戚在生活中是怎样孝敬自己的母亲的。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兴地散步(背景画面)。 教师朗诵:诗歌散步(多媒体显示)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现在,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七、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2、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教师指导。八、捕捉细节,深入探究课文1.分析人物: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提醒:请关注细节,让细节说话。圈点勾画。)2、讨论(1).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3).归纳“幸福家庭秘诀”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相似点,也正在于此。九、拓展延伸(一)创作诗句,表达感悟1.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渡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2.同学们,学过这一课之后,你想用怎样的语言表述“家”呢?请你也试着说说吧。(二)归结所得,深刻领悟亲情不单单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里的零花钱,桌上可口的饭菜,它也应该是孩子和爸爸妈妈说的贴心话,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亲情不单有甜美的宽容和宠爱,还包含着也许令人厌烦的唠叨和可能产生的误解。亲情。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光来领悟。今天的作业是在母亲节那一天在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她做个简单的按摩。照照镜子,感受一下她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学生介绍预习时查找的作者的有关资料。(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3、生回答:第一件,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第三件,喜爱荔枝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儿子吃。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4、小组交流,生生互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生生互评。5、(学生可讨论)母子之间的感情。 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从这段话体会到母亲的勤劳、节俭、爱儿子即可。7、学生反复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表演,体会母亲对荔枝的喜爱,然后指名表演有真情实感的学生上台表演。引导学生联系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和“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了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感悟母亲对儿孙的深深的爱。8、学生边看图边说说作者没说完的话,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之情。9、学生谈感受,谈想为母亲做些什么10、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23名学生回答)11、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12、学生读13、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母亲”温和慈爱;“儿子”伶俐聪明,善于观察,懂事;“我”稳重,孝顺,温和。14、学生小组合作解决。15、学生说出“尊老爱幼”“对家人的爱”“体谅”“尊重”“信任”“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学着勉强自己”等众多答案。16、屏幕显示一组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背景音乐柔和优美。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在聆听中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