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理状态对口腔病患就诊的影响探析论文.doc_第1页
2020年心理状态对口腔病患就诊的影响探析论文.doc_第2页
2020年心理状态对口腔病患就诊的影响探析论文.doc_第3页
2020年心理状态对口腔病患就诊的影响探析论文.doc_第4页
2020年心理状态对口腔病患就诊的影响探析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状态对口腔病患就诊的影响探析论文 本文作者:成凡平、武玉海、冯金兰、高赐凤单位: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口腔治疗中心 口腔科门诊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和紧张心理,较为严重者会发展成为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ty,DA)或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如果能在就诊前即对这种恐惧心理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规避,可减少牙科焦虑症的机率,有效提高口腔诊疗效果。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就恐惧心理对口腔门诊成人病人就诊行为和服务舒适度需求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抽取xx年12月在广州市花都区胡忠医院口腔治疗中心各专科就诊的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系统抽样法,对每天口腔各专科门诊候诊号为奇数的831名病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16岁;广州市花都区常住人口,截至调查之月在当地居住1年;无认知障碍,能配合完成调查;知情同意。 12调查内容和方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由调查者独立设计完成调查问卷。初稿形成后,在广州市花都区口腔治疗中心各专科选取20名就诊病人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和相关专家意见予以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问卷。调查对象在完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由一名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陪同自主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就诊时是否感到恐惧,产生恐惧原因,就诊行为选择,对与服务舒适度相关因素(牙钻声、出血、气味、灯光、体位)的不安反应。与服务舒适度相关的5个因素的不安程度按得分均值来计算,无所谓记0分,有一点不安记1分,较不安记2分,非常不安记3分。得分均值高即认为对服务舒适度的潜在需求高。调查1周后,随机抽取10%的调查对象在复诊时进行重复调查,对复检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范围在073086,问卷信度良好。 13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群的恐惧心理情况、有无恐惧心理者的就诊行为差异及服务舒适度需求,检验水准=005。 2结果 统计有效问卷共831份,其中男性339人,女性492人;2039岁占592%。受教育程度分布均匀,职业以公务员、公司职员、学生为主。自述来口腔科就诊有恐惧心理的503人(605%),其中男性3440%,女性6710%。 21有无恐惧心理在不同人群中的比较 恐惧心理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2039岁年龄段、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职业公司职员的人群中有恐惧心理的比例较高(表1)。 22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恐惧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害怕疼痛,占调查人群的633%,曾有或听说过治牙痛苦者为226%(表2)。 23恐惧心理对就诊行为的影响 有无恐惧心理对“是否先了解医生情况”就诊行为无影响(P=0378),对“是否定期做口腔检查”及“是否按时复诊”有显著性影响(P005)(表3)。 24有无恐惧心理者对就诊服务舒适度的需求 自述在口腔科就诊有、无恐惧心理的两组人群对就诊过程中的牙钻声、灯光等与服务舒适度相关因素的不安程度得分均值最高为牙钻声,其次是血液,最低是体位。两组人群对每个因素的不安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45)。 3讨论 病人在口腔科就诊的恐惧心理是造成DA的主要原因,DA病人在口腔疾病的诊治以及行为上会表现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逃避治疗的现象1。如果医生能在病人就诊前和就诊早期干预这种恐惧心理,可避免和减少重型DA的发生。本研究共调查831名口腔门诊病人,其中有503人自述来口腔科就诊有恐惧心理,发生率在605%,低于Mellor2报道的7867%8460%的研究,说明恐惧心理在口腔科门诊病人中普遍存在。503人中女性占671%,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外有关DA发病女性较男性严重的报道一致34,这可能与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有关。女性较男性更易焦虑、恐惧和表达情绪,但也不排除因男性隐藏和拒绝表达恐惧心理的因素。本调查中不同年龄段人群有无恐惧心理的比例也明显不同(P005),2039岁年龄段比率高年龄段,与Udoye等5调查发现的DA在2434岁年龄段人群的发生率最高等结果相似。2039岁年龄段人群承受的工作、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应该更在意和担心可能的痛苦。 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中有无恐惧心理的比例也有显著性差异,大学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公司职员中有恐惧心理的比例较高,与辛伦忠6报道的DA发生与文化程度高低无关的结果不同。笔者认为受教育程度高者相对接受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更多,对自己的健康情况更加关注,更担心可能产生的疼痛等,所以恐惧心理发生也相对更高。而职业为公司职员者可能工作压力相对其他人员更大,对健康的担忧也更显著,对自身的心理控制能力可能会更弱。所以口腔科医生对于就诊病人中2039岁年龄段、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要更加重视解释和心理疏导,早期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大量研究证实DA除了与自身心理控制失调有关的内因外,外因主要是因害怕看牙疼痛造成7。本调查中恐惧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也为害怕疼痛,226%因曾有或听说过治牙的痛苦,99%因害怕医生操作粗暴,所以无痛治疗技术是减少恐惧心理的必要和关键的医疗手段,同时每次就诊的个人主观感受和对服务是否舒适的个人体验对减少恐惧心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病人的就诊行为方面,有无恐惧心理两组人群均有约50%左右会在就诊前了解医生个人情况,说明病人恐惧心理的与医生个人情况相关性并不大,更多的关注还是在治疗本身是否有痛苦上。两组人群在是否定期口腔检查和是否按时复诊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P0005),有恐惧心理的人群中仅有3260%表示会定期做口腔检查,明显低于无恐惧心理人群(6740%),说明恐惧心理对病人是否会定期做口腔检查有明显影响,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可有效提高人们定期做口腔检查的机率。但在按时复诊方面,有恐惧心理人群中60%表示会按时复诊,而无恐惧心理人群只有40%表示会按时复诊,说明对口腔科就诊有恐惧心理者更重视医嘱,更关注整体治疗的效果;但也不排除为了尽快结束治疗而遵从医嘱按时复诊的可能。目前虽然有报道认为牙科就诊频率和焦虑水平呈负相关8,但就恐惧心理对复诊是否有明确影响的相关报道很少。 自述有无恐惧心理的两组人群对就诊过程中与服务舒适度相关的因素(牙钻声、血液、灯光、体位、气味)的不安程度得分均值由高到低的排序相同,均为牙钻声、血液、气味、灯光、体位,有恐惧心理组的不安程度明显高过自诉无恐惧心理组,显然有恐惧心理者对就诊过程中与服务舒适度相关的因素敏感度更高。不同心理状态人群对感觉寻求的差异是不同的9,也就意味着有恐惧心理者对涉及感受的潜在服务需求更高。所以对自诉有恐惧心理的口腔科就诊病人,医生更要从听觉、视觉、嗅觉、体位等方面的感受入手,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牙科服务来满足病人的潜在服务需求。两组人群均对牙钻声感到最不安,笔者认为这一方面和噪声污染有关,另一方面可能和早年钻牙不能在无痛下进行而造成的心理阴影相关。说明虽然疼痛是引起口腔门诊就诊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但在达到无痛治疗前提下,医生还要重视病人的潜在服务需求,避免声音、血腥、气味、灯光等带来的不良刺激,尤其是牙钻声的噪音污染,可以通过在诊室播放舒缓音乐,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