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中国历史故事.doc_第1页
儿童节中国历史故事.doc_第2页
儿童节中国历史故事.doc_第3页
儿童节中国历史故事.doc_第4页
儿童节中国历史故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节中国历史故事 六一”是孩子们的天堂,“六一将令你心花怒放,那么中国的儿童节历史故事有哪些?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拜师学艺,与张仪一起在鬼谷子那里学习纵横之术。他曾经去见周天子,可是没有人在周天子面前推荐他。于是,他改变主意,到秦国去求见秦惠公,向他献计如何兼并六国。 可秦惠公刚刚杀了商鞅,对游说之士非常反感,他对苏秦说:“翅膀还没长硬的鸟,是不能够高飞的,你的意见很好,可惜我现在还无法做到。” 苏秦碰了软钉子,可他并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写信给秦惠公,秦惠公却依旧不理睬他。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身上的钱花光了,衣服也破旧不堪,苏秦只好打道回府。 回到家后,父母、兄弟、嫂子、姐妹,包括他的妻子都嘲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每天靠卖嘴皮子混饭吃,竟不知羞耻,怎么好意思回来呢? 家人的话让苏秦十分伤心。 从此,苏秦埋头苦读兵书,仔细研究各诸侯国的政治情况,察看他们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十分用功。夜里读书困倦了,就用锥子在自己的大腿上扎一下,把血都扎出来了,疼痛让他重新精神起来,他便又聚精会神地看书了。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准备,他觉得自己能够说服诸侯,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了。 公元前334年,苏秦来到燕国,见到了燕国的国君燕文公。 苏秦对燕文公说:“燕国有土地二千里,壮士几十万,战车六百乘,战马六千匹,粮食充足,百姓安乐,国家太平。可是,大王知道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吗?因为燕国的南面有赵国这个大屏障!大王为什么不亲善近邻赵国,反而要把土地送给遥远的秦国呢?大王如果依我的计策,跟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共抗强秦,这样,才会永保燕国安全。” 燕文公非常赞同苏秦的主张,他说:“先生说得有理,我愿意听从您的建议。” 于是,他为苏秦提供了大量的礼物,让他去游说赵国。 苏秦前往赵国,赵肃侯听说他来了,亲自到郊外迎接。 苏秦对赵肃侯说:“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来打赵国,原因在于他害怕韩国和魏国从背后袭击它。如果秦国一旦消灭了韩国和魏国,您想一想,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您了。我曾仔细研究过地图,中原列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比秦国多十倍,如果各国诸侯联合起来,发誓结盟,一起对付秦国,那秦国就孤立了,怎么还敢来欺负六国呢?” 赵肃侯说:“我年轻,做国君的时间短,您的合纵计策我听了,感觉受益匪浅。如今,您有心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愿意跟随。” 赵肃侯送给苏秦一百辆马车,一千斤金子、一百双玉璧、一千匹锦绣,请他去联络其他各国诸侯。 苏秦奉赵肃侯之命,先后向韩、魏、齐、楚四国诸侯,详细说明了割地求和的弊端和联合抗秦的好处,各国诸侯都觉得他说的有理,一起赶到赵国去签订盟约。 苏秦凭借他的如簧之舌,终于使六国合纵的局面形成了。所谓合纵,是指弱国联合进攻强国,具体点说,是指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 南北为纵,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谓之“合纵”。 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在赵国的洹水,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北部,正式订立了合纵的盟约,大家公推苏秦为“纵约长”,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他,让他专门管联盟的事。 苏秦“合纵”计划实施之后,秦国十五年未敢派兵出函谷关。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了,他的儿子渠梁被立为新国君,叫做秦孝公。秦孝公和秦穆公一样,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为了改变秦国内外交困的局面,他下决心发愤图强,招收贤能,向中原国家学习,进行变法革新。 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其他诸侯国来的客人,谁能使秦国富强起来,就重用他。” 秦孝公如此重视人才,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华的人。 有一个叫卫鞅的人,本是卫国国君姬妾所生,姓公孙,他在魏国做过官,但没有受到魏惠王的重用。于是,他来到秦国,托人引见,得到了秦孝公的接见。 秦孝公问他,如何才能让秦国富强起来。 卫鞅似乎早就考虑成熟了,胸有成竹地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必须发展农业,奖励耕织;要整顿军队,赏罚分明;另外,还要取信于民,说到做到。” 秦孝公非常同意卫鞅的意见,当即就拜他为大夫,让他着手准备变法的事。 许多贵族大臣害怕变法损害自己的利益,极力反对。于是秦孝公就把卫鞅、甘龙、杜执等人召进宫里,商议变法的事。 秦孝公说:“实行变法,就需要破除旧法,改变古礼,这恐怕会遭到天下人的批评,你们说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卫鞅说:“干一番事业,遭到别人的反对,是常有的事。如果大王患得患失,这件事永远不会成功。” 甘龙和杜执是保守派,当然极力反对卫鞅的主张。 甘龙说:“圣人的礼、义怎么能随便违背呢?先王的制度又怎么能任意更改呢?” 杜执也说:“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改变旧制,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变更法度。” 卫鞅反驳说:“古代礼制不同,你们说应该效法哪一种礼?帝王不相因袭,我们又应该遵守哪位帝王的法度?二位大夫的话,完全是庸人之见。” 秦孝公听了卫鞅的话,坚定了变法改革的决心。 卫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拿新法当儿戏,于是,就在新法公布之前,在南门立起一根大木头。 他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 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 有的说:“扛木头就给那么多金子,我才不信呢!” 有的说:“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呢?一定是说着玩的。” 就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卫鞅又提高了赏额,他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给他五十两金子。” 人群里走出一个小伙子,扛起木头就走,一直把木头送到了北门。 卫鞅马上取出五十两黄金,当着众人的面,赏给了这个小伙子。 这件事立即传了出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卫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新法令公布了出去。 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没有盗贼,百姓“路不拾遗”,家家富裕,人人丰衣足食,秦国的国力大大加强了。 到公元前350年的时候,卫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将都城由原来的雍城迁到了咸阳,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依照鲁国和魏国的规模修建了宫殿,把城镇和乡村合并为县,全国设立四十一个县;统一度量衡;实行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 这一次改革,秦国迅速富强起来。 公元前340年,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一举夺回了被魏国侵占的黄河两岸的土地。为了表彰卫鞅的功劳,秦孝公把商邑,也就是今天陕西省商县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