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复习题 植科.doc_第1页
遗传复习题 植科.doc_第2页
遗传复习题 植科.doc_第3页
遗传复习题 植科.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 1遗传学:研究各种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及遗传信息如何决定各种生物学性状发育的科学2连锁遗传: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子二代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3交换值:即为交换率,是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数4、上位作用: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起遮盖作用。5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个座位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从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也称点突变。6.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引起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细胞质遗传。7.干扰:相互连锁的基因间由于一个单交换的产生减少第二个单交换再次发生的机会,这种现象称干扰。8.遗传漂变:由于在有限群体内的取样误差而产生的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遗传漂变。9.群体:占有一个共同基因库的许多个体构成的生物集团。10. 共显性: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的显性。11、双受精: 一个精核与一个卵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将来发育成二倍体的胚,另一个精核与2个极核受精结合为三 倍体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1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座位相同,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13、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次序。14、数量性状:在一个种群内的各个体间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15、遗传力: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值16、近亲繁殖: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对某一性状而言,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17、染色体组:一个物种最小染色体组成基数18、剂量效应:某基因的拷贝数越多,表型效应越强19、植物雄性不育:雌性性器官正常产生可育配子,而雄性性器官不正常,不能产生或只产生不育的雄配子遗传现象20、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拥有的全部基因。21、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22、测交:被测基因型个体与相应的隐性个体进行杂交的过程。23、性连锁: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24、质量性状:在一个种群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25.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和自交系简称不育系。26、假显性:一个显性基因的缺失致使原来不应显现出来的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效应显现了出来,这种现象叫假显性。27、位置效应:由于基因位置改变而引起个体表型改变的效应叫做位置效应。29、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占该位点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即该等位基因在群体内出现的概率。30孟德尔群体由占有一个共同基因库,并且个体相互间可以随机交配而繁殖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31.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32.狭义遗传率: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33.人工选择:34.母性影响: 35.基因互作:36.遗传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值37.杂种优势:杂种一代的性状与其亲本相比较,在数量性状方面(如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品质、产量等)表 现出的优越的现象。38.不完全显性: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的显性。39.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其亲本之一再次杂交的过程。40.基因工程:采取类似于工程建设的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 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后者定向获得新遗传性状的操作。41.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在形态特征上的相异性。42.易位:指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某个区段转移和畸变。43.单倍体:指体细胞内具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44.母性遗传:指除染色体以外的其他任何细胞成分引起的遗传现象。45.从性遗传: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判断题1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交换和细胞生物学中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先交叉后交换。 2重组率是指亲本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3基因加性方差是指等位基因间和非等位基因间累加作用引起的变异量。 4表型为右旋,基因型为杂合的椎实螺,自交后代的表型全为右旋。 5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6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 12:3:1,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3:3 ) )7 用白颖与黑颖两种燕麦杂交,F1为黑颖,F2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可见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在基因表达上属显 性上位作用。 8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9 马铃薯的2n=48,是个四倍体,曾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发现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可知马铃 是个同源四倍体。 10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果。 11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12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13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14两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越紧密,交换率则越大;连锁的越松弛,交换率则越小。 15数量性状所以呈连续的变异是由多基因作用的结果。 16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17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的时期,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同源染色体逐渐成对靠拢配对,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二价体四分体,二价体中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换,所以交换与重组也发生在此期。 18含有一个营养核和两个雄核的花粉粒称为雄配子体或三核成熟花粉粒。 19复等位基因的存在是由于基因突变的重演性引起的。 20同源多倍体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泛的多倍体类型。 21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22蜜蜂发育为雌雄,决定于受精与否,雌蜂是否可育,决定于营养条件 23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4用白颖与黑颖两种燕麦杂交,F1为黑颖,F2黑颖418,灰颖106,白颖36,可见颖色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控制,在基因表达上属显性上位作用。 25伴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指的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26、紫茉莉绿白斑的遗传实验中,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给绿色枝条上的花授粉时,杂种植物的表现分别为绿色、白色、花斑。 27显性方差.上位性方差都是基因型方差的一部分,都是可固定遗传的。 28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29 由于抽样留种所造成的误差,改变了原群体的基因领率,这是遗传漂移。 30回交和自交在基因纯合内容和进度上是相同的。 3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间的互补,而超显性假说认为是由于双亲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所致。 32植物雄性不育主要应用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杂交母本获得了雄性不育,就可以免去大面积制种时的去雄劳动,但不能保证杂交种子的纯度。 33根据哈德魏伯格定律,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内,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常保持一定,各代不变。 34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35 当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时,则这两对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的百分数,是重组型配子百分数的二十倍。 36 性细胞发生隐性突变。自然授粉情况下,自花授粉作物较易表现,异花授粉作物则难以表现。 37 复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中同时存在,也可以在同一个体内同时存在。 38 显性基因突变比隐性基因突变表现早,纯合快。 39.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因有共同的遗传物质基础,因而其遗传动态是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 40具有三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杂合体AaBbCc自交,F2基因型为AaBBcc的频率4/64,而表现型为ABcc的频率是9/64。 41任何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中,不论它的基因成员有多少,在任何个二倍体生物中只能是其中的两个成员。 42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3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44 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正好反映出被测个体所形成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45 重组率是指亲本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 46 在育种实践中。遗传力小的性状比遗传力大的性状的早代选择效果好。 47 易位是指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到非同源的另一染色体上。 48 基因突变一般是可逆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一般是不可逆的。 49 在质核型不育系中,不育系的遗传基础是Srr,保持系的遗传基础是NRR,恢复系的遗传基础是NRR或SRR。 50. 在一个大群体中,只要进行随机交配,那么该群体就可以达到平衡。 51某生物染色体2n=24,理论上有24个连锁群。 52同源四倍体AAaa自交后,产生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表型比为5:1。 53二倍体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数目是一致的。54、普通小麦染色体是2n=42,二粒小麦2n=28,一粒小麦2n=14,所以一粒小麦就是单倍体。 55玉米从雌雄同株转变为雌雄异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简答题:1.多基因假说的内容?2.试解释为什么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会出现9:3:4的分离比例,举例说明。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4.以豌豆圆粒、黄色和皱粒、绿色两对相对性状为例说明独立分配规律的机理5.自交的遗传效应?6细胞质遗传所决定的现象与细胞核所决定的一些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7. 用雄性不育系一般需要“三系配套”,如何进行三系配套? 8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表现有何不同?并图示说明。9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比较10为什么说连锁遗传F2分离的比例亲本型多重组型少,而且重组型配子数要远远小于50%?11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12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1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2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3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试问这些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13现今生产上,在水稻和高粱上利用杂种优势时,常利用雄性不育系。利用雄性不育系需要“三系配套”。14单倍体在遗传育种中有何利用价值?15上位作用与抑制作用和显性作用的区别?16现今玉米生产中,年年都需要购买新种子,请说出为什么?17在水稻的高秆品种群体中,出现几株矮秆种植株,你如何鉴定其是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18正反交在F1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这可以是伴性遗传 细胞质遗传 母性影响。如果得到这样的19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比较?20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1杂种优势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影响杂种优势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杂种优势产生后在F2代为何衰退?22创造雄性不育系的方法?计算题:1. 假设有A、B、C三基因的杂合体,A、B、C三显性基因依次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B之间交换值为0.05,B-C之间的交换值为0.1,问: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该杂种产生的配子中,aBc和Abc基因型的频率是多少? 2. 已知玉米的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已知A对W、C独立,W与C连锁,交换值为20%。如果用高杆、非糯性、有色的纯合个体与矮杆、糯性、无色的纯合个体杂交,写出F1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和F2表现型比例。3. 已知玉米黄苗植株是由隐性基因y控制,正常植株是由显性基因Y控制。现有一个10000株的玉米群体中出现了400株黄苗植株,请计算:(1)y基因在该群体中的频率?(2)经过20代淘汰后黄苗基因的频率是多少?还有多少黄苗出现?(3)要把黄苗的基因频率降到0.01,需要淘汰多少代?4在一个城市内,调查120000人的血型,其中M型的15000人,MN型的60000人,N型的45000人,并以知,M N的突变率为310-5,N M的突变率为510-5。计算原有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以及这个群体达到平衡时的基因频率。(表现型与基因型一致)5某一生物的某一染色体上有三个连锁基因,关系如下: 10 20 ,当符合系数为50时,预期/杂交,1000个后代中各种表型出现的频数为多少?6有一个三个基因A、B、C全杂合的植株与一隐性纯合的植株杂交,得下列结果:AbC 325 aBc 305ABC 128 abc 142aBC 36 Abc 34ABc 17 abC 13问:A:三基因是否连锁?B:基因的排列顺序如何?C:基因间的距离是多少?7设有三对独立遗传、彼此没有互作、并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Aa、Bb、Cc,在杂合基因型个体AaBbCc(F1)自交所得的F2群体中,试求具有5显性基因和1隐性基因的个体的频率,以及具有2显性性状和1隐性性状个体的频率。8玉米种子的有色(C)与无色(c),非蜡质(Wx)和蜡质(wx)胚乳,饱满(Sh)与皱粒(sh)是三对等位基因,用三隐性个体与这三个基因均杂合的植株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数量如下:无色非蜡质皱粒 84 无色非蜡质饱满 974无色蜡质饱满 2349 无色蜡质皱粒 20有色蜡质皱粒 951 有色蜡质饱满 99有色非蜡质皱粒 2216 有色非蜡质饱满 15总数 6708(1) 确定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 (2) 假定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3) 如果存在连锁,绘制出连锁遗传图。 9.根据下表求出小麦抽穗期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小麦抽穗期及其表现型方差世代平均抽穗日期表现型方差P113.011.04P227.610.32F1 18.55.24F221.240.35B115.617.35B223.434.2910已知豌豆红花(R)为白花(r)的显性,长花粉(L)为圆花粉(l)的显性,现将 红花,长花粉(RRLL)与白花.圆花粉(rrll)豌豆杂交,得到的F1(RrLl)自 交,在F2群体中有16/10000的植株是白花,圆花粉(rrll),问 (1)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为什么? (2)F1产生哪几种配子类型?比例如何?11某一群体中AA Aa aa三种基因型频率各为0.78.0.04.0.18;群体内随机交配, 试问: (1)下一代群体中的基因型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