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_第1页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_第2页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_第3页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_第4页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国家清洁生产中心特聘教师 浙江大学清洁生产中心 内 容 1.什么是清洁生产 2.为什么要 推行 清洁生产 3.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4.如何 实施 清洁生产 是什么? 有什么好处? 怎么做? 1、什么是清洁生产? 不是工厂、车间的打扫卫生! 国家角度: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战略! 企业的角度: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的全新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落实。 清洁生产 的 定义 (联合国 ,1996) : 清洁生产是一种 创新思想 ,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 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 淘汰有毒原材料 ,减少和降低所有 废弃物数量及毒性 ; 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 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 对服务而言,要求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结合到服务的设计和所提供服务的活动之中。 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的定义: 第二条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 , 是指不断采取 改进设计 、 使用 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 采用 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 改善管理 、 综合利用 等措施 , 从源头削减污染 ,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 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 清洁生产的内容 “三清洁一控制” 清洁的能源和原辅材料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 全过程污染控制 清洁的能源及原辅材料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 各种节能技术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热、余压的利用 无毒、无害原辅材料的利用 低毒、低害原辅材料的利用 纯度高、产污少的原辅材料的利用 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 利用废弃物的再生资源作原料 清洁的生产过程 生产工艺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有毒有害原料 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 使用高效的设备和工艺 采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 消除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 减少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 (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 加强物料的再循环 (厂内、厂外) 进行废弃物、废能的再利用 再利用 综合利用 ,包括: 废渣综合利用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 能量梯级利用 水循环利用 水梯级利用 中水回用 废气回收利用 清洁的产品 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含危害健康和生态环境因素; 产品使用后不出现危害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 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 (包括具有节能、节水、降噪等功能) 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 产品应具有合理的包装; 产品应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产品报废后易于处理和降解 全过程污染控制 包括三个层次 1. 基本层面控制: 指产品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制,包括原材料、能源、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管理等全过程的污染控制。 企业层面 2. 中层次控制: 指工业再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行业规划建设、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工业生产及供销活动中的污染控制。 行业、产业链层面 3. 高层次控制: 指经济再生产的污染全过程控制,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领域的污染物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控制。 社会层面 2、为什么要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必然选择! 传统工业发展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日益短缺! 末端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本身实质上是一种资源能源的浪费形式、并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传统工业系统运作模式示意图 环境 能源 资源 工业系统 产品 废品 废物 环境 处理装置 理想的工业系统运作模式示意图 环境 能源 资源 工业系统 产品 废品 废物 环境 资源化 清洁生产的由来背景: 60-70年代, 美国化工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 起源 1976年, 欧共体“无废工艺与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 巴黎、理念 1979年, 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 1984-87年间, 欧共体环境事务理事会三次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1989年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清洁生产计划 、推行 CP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 21世纪议程 1996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更新 “清洁生产” 89年的定义 1998年, 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出台 国际清洁生产宣言 (汉城 CP 5) 1998年后, 扩展到产业链、园区与社会层面, 成为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 和 基石。 清洁生产的演进: 起源于污染预防的问题 目标针对污染物、 有毒有害物的环境问题 演进为资源能源环境问题 目标针对资源、 能源的有效和高效利用 对企业的意义定位 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唯一途径 (尤其是我国!) 据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 :( 2006) 我国 GDP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5%,位居世界第四经济大国。 但耗石油占全球的 7% 耗电占世界总量的 13% 耗煤占世界总量的 30% 耗钢材占世界总量的 28% 耗铝材占世界总量的 25% 耗水泥占世界总量的 40% 耗粮食占世界总量的 25% 耗棉花占世界总量的 28% 2005年: 全国 COD排放量达到 1414.2万吨 全国 NH3-N排放量达到 149.8万吨 全国 SO2排放量达到 2549.3万吨 全国烟尘排放量达到 1182.5万吨 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达到 911.2万吨 2006年 SO2、 COD又分别比 2005年上升 1.8%和 1.2% 2005年水环境 COD容量与实际排放量比较 ( 1.8倍) ( “十五”曾提出过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 2000年减少 10的指标) ( 2005年实际只降低 2%) 141 4.2 万吨800 万吨环境容量 实际排放量 2005年 SO2环境容量与实际排放量比较( 2.12倍) ( “十五”曾提出过 2005年“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 2000年减少 20的指标要求; 2005年 实际 增长 21.7%) 1 2 0 0 万吨2 5 4 9 . 3 万吨环境容量 实际排放量 据专家估算,我国社会需求的最终产品仅占原材料用量的 20%-30%,而 70%-80%的资源转变成了环境中的废物。 我国的产业类型特点: “三高一低” 高投入 高消耗 高污染 低产出 燃烧! 清洁生产在中国 : 1992年: 推出“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 1993年: 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确定 工业污染防治要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及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清洁生产 1994年: 国务院 中国 21世纪议程 设立“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方案领域,清洁生产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 国家经贸委与环保局利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贷款,进行“推行中国清洁生产”项目研究,选定 25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示范( B-4项目) 1996年: 国务院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议 明确规定所有新、扩、改项目采用能物耗小、污物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7年: 国家环保局 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 1998年: 国务院( 253 )号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明确规定工业项目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1999年: 国家经贸委 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通知 选择北京、上海等 10个试点城市, 5个试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试点 2002年: 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 2004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 16)号令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2005年: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5) 151号文关于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 2006年: 发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7年: 修改后的 节约能源法 颁布, 08年 4月 1日实施 2007年: 制定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节能减排三大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文件 2008年: 国家环保部环发( 2008) 60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2009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 循环经济促进法 09年 1月 1日实施 我国清洁生产的成果: 企业示范 1994年以来, 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或启动了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涉及化学、轻工、建材、冶金、石化、电力、飞机制造、医药等 47个行业、上万家企业, 不仅获得环境效益,同时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取得效益: 初步统计:从 1994年试点以来,企业 已累计削减 COD407万吨、 BOD450万吨、氨氮 508万吨,削减烟尘排放量 1.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 1.6万吨。 实施清洁生产 对推动节能减排发挥了关键作用 仅 2006年,通过清洁生产全国就节电 804万千瓦时、节煤 122万吨、节油近 7万吨。 截至 2006年,因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减排污染物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达 44亿元。 截至 2006年,因节能降耗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55亿元 。 清洁生产在浙江: 2003年以来,浙江省共安排了 2000余家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其中 2003年 2004年,安排了 151家; 2005年分二批安排了 328家,其中 127家企业是根据 清洁生产促进法 要求,首次公布的需强制性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2006年分二批安排了 520家。 2007年安排第一批共 262家,第二批 266家。 2008年 安排 第一批共 331家,第二批 248家。 2009年安排第一批共 514家。 (共计 2620家!) 对 2006年 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的 467家 企业统计:这些企业共实施无 /低费清洁生产 方案 9760个 ,实施中 /高费方案 1609个 ,清洁生产资金实际投入12.54亿元 ,已经产生的经济效益 12.64亿元 /年,一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这些企业可 节电 3.6681亿千瓦时 /年, 节水 4000万立方米 /年, 节煤 30.3056万吨 /年, 节蒸汽 44.6850万吨 /年;可分别削减COD1.4554万吨 /年,削减 氨氮 722.4吨 /年,削减SO28474吨 /年,削减 废水 排放量 1972万吨 /年,削减 固废 42.7273万吨 /年。 企业:面临的问题: 资源和能源的价格越来越高 排放三废要求达到的标准越来越严 国家节能减排指标的约束考核 产品的物耗、能耗较高 产生的废弃物还要花钱处理 产品的生产成本高 面临全球性经济危机 背上沉重的包袱! 企业自身的风险 来自政府管理部门的压力: 对企业浓度达标、总量控制、节能减排的压力 对有毒有害物事故性排放的风险压力 来自市场的压力: 来自价格的压力 来自贸易壁垒的压力 ( RoHS WEEE REACH) 来自消费者的压力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好处 减少风险 节能 1. 对企业自身的风险 2. 对环境的风险 降耗 3. 对人类的风险 提高效益 减污 1.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益 2. 降低末端治理费用 增效 3. 改善企业环境形象 ! 3. 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约束性 指标 节能降耗 污染减排 生态工业 循环经济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 约束性 指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降低 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减少 10%;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降低 30%; 森林覆盖率 增加 1.8%; “十一五”的 节能降耗 和 污染减排 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 ( 2007年)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 节能降耗 和 污染减排 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节能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十一五 ” 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 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 。国务院以后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并在 “ 十一五 ” 期末报告五年这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 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促进经济 又好又快 发展。 (原来的提法 快中求好 ) 严格限制对 高耗能 、 高污染 企业 和 产能过剩 行业 的落后企业贷款 。 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在节能环保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 完善并严格执行 能耗 和 环保 标准。 现有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 。 二是 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三是 突出抓好 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 。加强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五是 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 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 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加强 资源综合利用和 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六是 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淘汰一批 升级一批 发展一批 政府工作报告 ( 2008年) 08年是完成 “ 十一五 ” 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 关键一年 ,务必 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 ,力求取得 更大成效 。 十项节能减排措施的第六条强调: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动员 全体人民 更加积极投身于 资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 。 政府工作报告 ( 2009年) 着力解决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重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毫不松懈地 加强节能减排 和生态环保工作。 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落实电机、锅炉、汽车、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 坚持 节能节水节地。 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国家标准,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 ,建设 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 的 国民经济体系 和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 。” (坚持两国策、建成一体系、两社会) 节能 (减排)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能源 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 和 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 ,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但从全球看,能源的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飞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能源方面的两大挑战: 一是能源供应的短缺,二是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在 20世纪最后的 2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翻了一番。 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为 14亿吨 标准煤。 2005年能源消费量已高达 22.33亿吨 标准煤 ,能源消费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 13以上,成为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 2001-2005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能源消费增量超过了改革开放头 20年 (1981年 2000年 )的总和。 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至少比国际和国内能源机构的预测结果 提前到来了10年, 能源呈现紧张的来势之迅猛出乎各方意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民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 2020年 GDP总量在 2000年的基础上 翻两番 ,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能源消费目标: 计划用 “ 能源翻一番支持经济翻两番 ” , 即 2020年力争将社会能源需求目标 锁定在 28亿吨 29亿吨 标准煤( 24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最理想,但已不可能,因为 2007年已到了 26.5亿吨 标准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控制在 0.5; 实现这一目标,能源问题同过去 20年相比将会更加突出、更加严峻,面临 巨大挑战! 挑战一: 我国工业化进程开始加快 。从目前工业化进程及近几年工业发展情况看,我国进入了 重化工阶段, 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工业化阶段 (特别是 快速工业化阶段 )是一个国家矿产资源消费增长的 飞跃时期 。 近年来我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工业部门主要是石油石化、钢铁、建材等资源消耗比较高的行业,我国 2002年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为 60.9%, 05年进一步增加至 69.0% 。 高耗能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近年来我国电力和能源消费的高增长。 挑战二: 城市化进程开始提速。 2005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 43%,比 2000年增加了 6.8个百分点,相当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