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故事要存质疑之心的文章.doc_第1页
对历史故事要存质疑之心的文章.doc_第2页
对历史故事要存质疑之心的文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历史故事要存质疑之心的文章 犝舛有一个史料记载的故事:杨震是东汉时人,为官清廉。一次,有一县官深夜给他送来黄金十斤。杨震拒收,县官神秘地说:“夜深了,没人知道这事的。”杨震哈哈大笑,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县官只好拿回黄金走了。 此乃“四知”故事。杨震的字眼儿抠得可谓妙哉妙哉!天知,天不会说话;地知,地不会言语;你知我知,当然更无甚大碍。本人疑问在此:此事既然仅此两人知道,那又是谁将它记载下来才得以使其流传至今的? 倘是小县官,他肯出卖自己的虚荣而将此公布于世以提升杨震的名誉?莫非是源于对“清廉”的感动?不懂。 倘是杨震自己,既然他清廉又怎能不会自谦?这倒仿佛有些许的不可能。也许“清廉”与“自谦”不可得兼,而舍“谦”取“廉”?这样看来两个字就空皆带一“兼”字了。也许品质本就不应集中于一身,而分散也许更具“魅力”,总有一方为了另一方的“出众”而牺牲自己但也许这些都是歪想,也许根本不是杨震自己记载的,但上述的种种也还是存在的吧。 这些是我不能明白的,除非是传说,否则我不承认它的存在。搞不懂那么多仅有一人最多两人参与的故事是何人给记录的。无非是牺牲一方或“出卖”自己,或者,根本就是捏造。 悲观与乐观 想必列为看官都读过以下诸如此类的文字: 同样面对半杯水,悲观者说:唉!只剩下半杯水了!乐观者说:还好,我还有半杯水! 人们往往会折服于“乐观者”的豁达,而投“悲观者”以白眼,是的,人们总乐于提倡“乐观”。然而真到生活中时,他又习惯使然,成了自己白自己的对象了,而自己倒毫无察觉。 其实,“乐观”与“悲观”仅仅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无所谓是非好坏,无所谓值不值得提倡,一切皆在顺其自然中。 可以乐观一时,换得暂时心情舒畅,但不能永远面对失去毫不介意,虽则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可驳:难道“新的来”不用付出一定的代价吗?毕竟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不具有阿Q式自欺欺人却心中甜蜜无比的愚蠢。 其实,悲观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像文中的“悲观者”,意识到仅有半杯水了,他便可能倍加珍惜这仅存的半杯水,节省地饮,一如“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乐观者”倒完全可能陶醉于“还有半杯水”的事实,兴奋过度,将其一饮而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他再度乐观,完全可以学学达观的狐狸:留下了甘甜供以后回味。可惜 拥有的仅仅是回忆,水已不再来。“狐狸”事后也不妨翻唱一下邓丽君的歌曲何日君再来 悲观还是乐观,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