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座的学问哲理故事.doc_第1页
排座的学问哲理故事.doc_第2页
排座的学问哲理故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座的学问哲理故事 南宋年间,一个大雪纷飞的隆冬,有一个人却要远行,出使金国。这人叫薛季益,是代理工部侍郎。南宋时能够出使金国的使者都是重量级人物,如范成大、杨万里,薛季益也是这样一个人。 他有学问,在士林中声誉很高;有品行,典型的强悍之人,总之是最合适的人选。这样的人远行,各部部长都给面子,纷纷赶来为他饯行。 六个部正副部长,总共十二人,刚好一桌。 当时,著名文人洪适也在座,是个副部长。 既然是饯行,薛季益就是客人,无论如何都应坐在客席上。安排座位的是一个叫陈应求的部长,他对着薛季益一拱手,微笑道:“薛兄远行为客,请坐客席。” 薛季益连连摇手:“下官叨陪末座,已是过分,万不敢坐客席。” 原来,南宋人坐席有个规则,和我们今天相同,坐席按官职大小依次而坐,官最大、品最高者坐在客位上。在座者,当时品级最高的恰是陈应求。 陈应求当然不能坐,心里说,过去可以,今天怎么行?如果自己一坐,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评论自己?因此又一次揖让,请薛季益千万别客气,务请上坐。 薛季益无论如何也不上坐,并道:“过去都有顺序,今天为啥不这样?”语言中有点不满了:过去不让我,今天也别让了。 陈应求脸红了,心想,咋的,对我过去坐客席不满,故意找茬?这样一想,态度更坚决,今天这客席无论如何也要让薛季益坐,就说:“今天,薛大人你一定要坐。” 薛季益道:“无论如何,下官不敢坐。” 两人在那儿互相谦让着,语言越来越僵,脸越来越红。在座客人见了都十分尴尬,劝说陈应求固然不好,劝薛季益也好像不妥。一桌欢宴还没开始就要冷场。 这时,一位同事眼睛一转,转头对洪适道:“洪兄才思敏捷,能不能出一典句给这二位大人开解一下?” 宋人喜好谈章论句,听了这话,一时都忘记了揖让,回过头望着洪适。 这是一道难题,仓促之间,用一句话既要切题,又要劝客,还要用典,实在不容易,连陈应求和薛季益也替洪适暗暗着急起来。 洪适一笑,喝一口茶,笑道:“孟子不云乎,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侍郎姑处斯须之敬可也,明日以往,不妨如常时。”这话意思是:孟子说,讲究礼节是看情况的,到哪个地方按哪个地方的风俗,听那儿的长者安排办,你为什么不按照这个说法做,姑且受大家一次尊敬,过了今天,以后再恢复过去的次序不行吗? 话说得很巧妙,首先是规劝,用圣人的话来说,对饱读诗书之人最有说服力。其次,是批评,什么都是灵活的,礼节也是这样,千万别不知变通。再则,暗暗劝说,大家尊敬你,来饯行,千万别扫朋友的兴。 薛季益一听,哈哈一笑,一拱手对陈应求道:“恭敬不如从命。”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