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教育案例之一: 1920年,有一位八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给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经典教育案例之二: 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让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数学才能,后来他果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经典教育案例之三: 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这个暑假非常充实,因为在忙着学驾车。看着师傅轻松地拨弄着方向盘,把那笨重的卡车玩的滴溜转。我们这帮徒弟在车外看着感觉蛮简单,结果一上车,那卡车却不由你控制,横着的、原地打转的、什么事情都有。特别是那进门的中竿,被我们压的遍体鳞伤。一天练下来,感觉没长进,进门后的该往哪方向转、该转多少,都心里没底。真担心师傅会嫌我们笨而对我们不耐烦。我们的师傅却深知现代的素质教育:始终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我们,还经常鼓励我们。让我们卸除心里压力。联想到我们平时的教育。对个别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相比较我们的师傅,我们缺少的是鼓励和多一点的耐心。每个学生都希望做个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但却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多一点鼓励和耐心,少一点指责,不要让学生在心里上讨厌你而讨厌上你的课。两个案例;1,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学生对父母说:我要去旅游,请给一笔钱.2,如果老师给出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 老师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拿出笔和纸,埋头列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而美国的学生反应则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手表的指针,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办法看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再次重合.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比较,折射出来的正式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先进的教育功能观;美国重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重视自我学习能力的获得,重视实践能力的掌握,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与之相比较反差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岂能用啊Q精神来搪塞 应试教育不进行彻底改革还有什么出路 正如周贝隆先生所言:面向我国的困境,没有危机感是真正的危机.我们再来看两份报告:1979年 6月中国曾派出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报告这样叙述了访问团的见闻:美国学生无论品质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 ,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摇来摇去.由此,访问团得出下面的结论美国的初等教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下了自己的见闻;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拒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结论中,美国考察团这样写到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历史给中美考察团开了一个玩笑,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综上所述感悟;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我们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为什么两个国家考察团的估计都是完全一致而又完全错误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哪里 无论从情感,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老外们当然无法理解中国父母们的苦心:中国一代又一代家长,是如何把自己一生没法实现的愿望全部倾注在子女身上,甚至把后半生的目标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龙的努力中去.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的父母不自觉地成为连小学生都熟知的拔苗助长的宋国人.即使到了今天,访问团在来参观我们的学校,幼儿园,还会令他们感到惊奇的是中国孩子表现出军人一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孩子们的背挺得很直地端坐着,老师提问的时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天真和童稚却很难发现.如今的外国人已经不同于25年前美国考察团的观点了他们甚至指责中国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是对孩子们的残酷和扼杀.谁来教育中国的教育,看来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无论对教育界,还是对家长来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孩子成材的观念,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责任,也许我们现在急需做的,不是帮孩子们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在100个案例中,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探究,思考.更感兴趣的是师生换位的感觉真奇妙 , 老师,你不必太完美 , 频繁的掌声 , 不说话的老师 ,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等.总之;品味每一个案例,都使我激情振奋,时常感到困惑的是理论如何联系实际 当教育理论必须返回实践指导时,人们总会不遗憾地发现教育,教学实践创新活动的经验已被掏空,甚至出现了理论在推动实践时的无力和无奈.当我耐心地读过本书后,也许已隐约已经明白:事实上,教育理论的真谛和教育变革的秘密正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之中.同时本书用教学实践不断地擦教育理论的火花,新课改的理念更多更快地照亮了我们的课堂.此时此刻我领悟到案例的作用,意义.如果每个人在大量的教学反思中,得出鲜明特色的教育理论.我想这就是我们的需要.永远都要坐在前排大多数普通人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走人生之路,所以只能成为普通人。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 我不能 或 太难了 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她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 残酷教育 ,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 永远坐在前排 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示每个学生要用五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要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单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它活动方面出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 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贡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 铁娘子 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要坐在前排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在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 坐在前排 仅仅当成人生的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育我们的孩子永远都要坐在前排是当父母的责任。压力效应一位游客为了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只身来到一片陌生的山林,被山景所迷的他不一会儿就迷失了方向。 危难时刻 迎面走来一个挑山货的美少女。 少女嫣然一笑,问道: 先生是从景点那边走迷失的吧?请跟我来吧,我带你抄小路往山下赶,那里有旅游公司的汽车。 游客跟着美少女穿越丛林,令人陶醉的美景与美少女让他有点飘飘然。美少女说话了: 先生,前面不远处就是我们这儿的鬼谷,是这片山林最危险的路段,一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我们这儿的规矩是路过此地一定要挑点或者扛点什么东西。 被美少女一语惊醒的游客忙问道: 这么危险的地方,再负重痢行,那不是更危险吗? 美少女笑道: 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才会更加集中精力,那样反而会更安全。这儿发生过好几起坠谷事件,者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我们每天都挑东西来来去去,却从来没有人出事。 游客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没有办法,他只好接过少女递来的两根沉沉的木条,扛在肩上,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段 鬼谷.两条沉木条,在危险面前竟然成了一张 护身符 ,真有点令人不解。 与此类似的是香港启德机场,它就位于市中心,飞经九龙等闹市的时候,乘客能够清楚地看见住家阳台晒的衣服。就是这么一个被称作 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 ,几十年来一直到关闭都没有出现过大灾难。探究其中原因,有人说正是因为危险,所以全世界的飞行员都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出一点差错,香港的启德机场因此才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机场之一。 危险固然可怕,但比危险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源头。人生中的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该自觉地往自己肩上压两根 沉木条 ,有意识地给自己加一点压力呢?这正是我们学习 压力效应 的实际意义之所在。章鱼心态一只章鱼的体重右以达到32克,相当一个小学女学生的重量。但是,章鱼的身体却是非常柔软,它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因为它们没有脊椎,甚至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想做的事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破它们的头部,同时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然后美餐一顿。我们时常看到有关大章鱼将整艘船掀翻的事。 章鱼是海洋最可怕的生物之一,身体柔软是它的一个特点,却也是它的弱点。渔民们把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结果是在海洋里无往不胜的鱼,成了瓶子里的囚徒,成了人们桌上的美餐。 是什么囚禁了章鱼呢?是瓶子吗?不,是章鱼本身。它们向着最狭窄的路越走越远,不管那是一条多么黑暗的路,即使那条路是死胡同,它们还是固执地往里钻,而且不会吸取教训。我的家乡,位于东海之滨的松下镇,小时候我经常见到渔民们只用一块表面有点粗糙的乳白色的普通石头,就可以将章鱼捕获。因为章鱼会固执地利用自己强有力的吸盘紧紧地吸在石头上,直到被渔民们抓获为止。 如果我们的思想也像章鱼一样,钻牛角尖,那么固执的结果只有像章鱼那样死路一条;如果我们也像章鱼那样没有学会放弃,那么失败的厄运将不可避免,甚至会像章鱼一样,把自己强有呼的吸附或特长,变成走向死亡的致命缺陷。苍蝇与蜜蜂实验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著名的威克教授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他把一只瓶子平放在桌上,瓶的底部向着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蜜蜂在瓶子内部朝着有光亮的一方,瓶口敞开,然后放进几只蜜蜂。只见蜜蜂在瓶子内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去,结果当然只能撞在瓶壁上。经过几次飞行后,蜜蜂终于发现自己永远也无法从瓶底飞出来,它们只好奄奄一息地停要有光亮的瓶底处。接着威克教授把蜜蜂倒出,仍然将瓶子按原先的样子摆好,再放进几只苍蝇。没过多久,苍蝇一只不剩地全部林瓶口飞了出来,或向下,或背光,或向光,一旦碰壁发现此路不通,便立即改变方向,最后终于找到瓶口飞了出来。 在这个实验中,苍蝇与蜜蜂的命运截然不同。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苍蝇在碰壁后总结教训,靠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出路;而蜜蜂却一条道走到黑,即使面对无法逾越的瓶底也不回头,自然只能陷于困境。于是,威克教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横冲直撞,因为后者的做法比前者聪明且有用得多。 一个人在初生时,是柔韧的和流动的,一个人在死亡时,是坚硬的和僵化的;花草树木在成长的鼎盛时期是鲜嫩的和容易弯曲的,在长成或开始走向死亡又是坚硬和容易折断的。这是自然界万物的普遍规律。可见,任何柔韧的和流动的都将趋于成长状态,一切坚硬和僵化的都是萎缩与死亡的前奏。人的思维特征是 宁可坐以待毙,也不横冲撞.正如一位财经专家所言,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的数量,而是思维方式。无数事实说明,成功的经营者遭受的失败或者犯的错误并不见得少于一般人,只不过他们勇于尝试,善于改变,敢于成功,不轻言放弃。苍蝇与蜜蜂所处的环境相同,都是一样的瓶子,但它们的思维方式却让它们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哈德飞实验 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在他那本只有54页、非常了不起的小书力量心理学里指出,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和力量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他请了三个人,实验心理受心理的影响程度。他要求三个人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尽全力抓紧握力计。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他们平均的握力是45千克;每二次实验则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他们非常虚弱。实验结果,他们的握力只有13千克,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1/3.然后哈德飞再让这些人做第三次实验:在催眠之后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强壮,结果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50。哈德飞实验告诉我们,心理的力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曼博士所做的实验,更加让人相信心理力量的可怕。他花了二十多年,找了一万多人做一些心理方面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显示,悲观的人往往会自怨自艾生出病来,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塞利曼博士举了下面这个实例来说明: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度人员尼克,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尽职尽责,不过他有一个弱点,就是他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竟被关在一辆冰柜里。尼克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根本没有听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有人理睬,最后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 他愈想愈可怕,心想,冰柜里的温度一般都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如果再出不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纸笔,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发现尼克倒在里面。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但他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车出有足够的氧气,而尼克竟然给 冻 死了! 其实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因为他根本不敢相信一向不能轻易停冻的这辆冰柜车,这一天恰巧因要维修而未启动制冷系统。他的不敢相信使他连度一度的念头都没有产生。冰柜之外我们,旭果有一天,变得什么都不相信了,我们同样会死于无法预料的各种各样的心中冰点。 爱默生说: 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怎可能不别种的样子呢?如果我们想的是快乐的,我们就能快乐,如果我们想的全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 打翻牛奶瓶的启示 在美国纽约一所中学任教的保罗博士,看到多数学生常为过去的成绩感到不安,充满担心,于是给学生上了一堂难忘的课。他在实验室中先把一瓶牛奶置于水边,沉默不语。学生们也不明白牛奶和所学课程间的关系,只静静地坐着,眼巴巴地望着老师。正在这时,他忽然站起来,一掌将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并大喊: 不要为批翻的牛奶哭泣! 然后叫同学们到水槽前仔细观看, 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 牛奶已被自来水渐渐地冲光了,不管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奶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 佛雷德。福勒。夏德是一位报社的编辑,在一次大学毕业班讲演的时候,他问道: 有多少人锯过木头?请举手。 相当部分的学生都举起了手。然后他又问: 有多少人曾经锯过木屑, 夏德先生说道, 因为那些都是已锯下来的。过去的事情也是一样,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做完的和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不过是在锯一些木屑。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要去锯木屑! 这是多么普通的老生常谈呀,就像 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 一样,不过,它却是人类经验的高度浓缩,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利用。既然打翻的牛奶无法收回,锯过的木屑不能再锯,那么,过去的事情就让它成为过去吧。何心整天沉浸在痛苦的深渊之中呢?学会遗忘,忘掉过去的失败,记住失败的教训,这才是现代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敢喝马桶水的女人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国际酒店当服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很激动。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上司竟然在新人受训期间,安排她负责厕所的清洁工作,每天都把马桶抹得光亮如新才算合格。 她出自贵族名门,细皮嫩肉,喜爱洁净,自打娘胎出生,她从未做过苦活、脏活、累活,所以每天一接触马桶,她就想呕吐,更难完成上司提出的让马桶光亮如新 的要求。她因此陷入困惑与苦恼之中。但是有一天,她看到一位和她一起工作的前辈,在抹完马桶后居然伸手在马桶内劢了一杯水,并且当场喝了下去,向她证明清洁过的马桶,干净得连水都可以喝。 这件事对她有很大的启示,她痛下决心: 就算一辈子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厕工。 结果要结训那天,她抹完马桶后也盛了一杯水,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 她就是日本最年轻的内阁成员,也是惟一的女性阁员,三十七岁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 当我们做着不太理想的工作时,可以看作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做准备。而为明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迎接未来的惟一办法。我偿许多人都想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但却常常对工作一丝不苟,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拥有更多的财富。忠于小事才能成就大事,当你爱上你的工作并在其中自得其乐时,还怕不成为最出色的人吗?如果工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 哈佛学子的不同命运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 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3 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和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社会,抱怨这个 不肯给他们机会 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一些人知道什么叫做生活,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很不清楚。 有一个年轻人由于职业发展问题跑来找拿破仑。希尔(美国著名成功学家),这位年轻人举止大方,聪明,未婚,大学毕业已经四年。拿破仑。希尔问年轻人说: 你找我帮助你换工作,你喜欢哪一种工作? 喔! 年轻人说, 那就是我找你目的,我真不知道想做什么? 那么10年以后你准备干什么工作?破仑。希尔又问。 年轻人沉思后说: 好!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别人一样,待遇很优厚,并且买了一栋房子。当然,我还没有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 破仑。希尔微笑地说:你现在的情形仿佛是跑到航空公司里说: 能给我一张机票 一样。除非你说出去的目的地,否则人家无法卖给你。 他接着说, 除非我知道你的目标,否则无法帮你找工作。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目的地。 经过两个小时的长谈,年轻人获得了八个字:出发前,要有目标。 道格拉斯。勒顿说过: 你决定人生追求什么之后,你就做出了人生最重大的选择。要能如愿,首先要弄清你的愿望是什么。 哈佛毕业生的不同命运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因素除了才能、机遇之外,还有多种因素:一是要有明确而又长远的人生目标,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这好比登山运动员确定了要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后,能否登顶成功还取决于运动员所选择的登山道路。当你有清晰远大的目标时,你才有可能取得伟大的成就。福楼拜的摇头1880年,一位30岁的青年,带了他的新作品,来到一位老作家家里。他在那里等着,等老作家看完之后发表意见。他虽然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但是仍量心老作家又要摇头。因为,这位老作家已经摇了7 年头了。这位青年从23岁开始,就不断地带作品来,可是,老作家却从来没有点头认可过。 是这位青年没有才华吗?不是,他的名字叫募泊桑;是这位老人冷酷无情吗?也不是。老人就是募泊桑母亲的挚友福楼拜,当时法国著名文学家。老人对募泊桑的爱是无可怀疑的,连募泊桑的名字都是福楼拜给起的呢。 福楼拜的摇头并非简单的否定,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向莫泊桑讲述创作的基本法则。福楼拜对莫泊桑说: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这一次,福楼拜终于点头了。他向莫泊桑祝贺说: 照样再写出一打来! 他肯定的这篇作品就是后来成为世界名著的羊脂球。 7 年,而且是持续 摇头 的7 年,这个长时间的失败感受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太难以忍受了,更何况只活了43岁的莫泊桑。可是如果没有福楼拜的摇头,就不会有名著羊脂球的诞生,也不会让只有13年创作时间的莫泊桑,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中。莫泊桑的成名正是福楼拜严格要求、真心帮助的结果。他对他的老师福楼拜始终充满感激之情。 如果没有老师福楼拜的严格要求,就没有莫泊桑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如果没有莫泊桑坚忍不拔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出不会有羊脂球等名著的诞生。它不仅告诉我们严师出高徒的道理,还告诉我们 高徒 需要超人的忍耐与毅力,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还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 失败1855次的史泰龙这是发生在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昌的史泰龙是个无名小卒,非常穷困潦倒,睡在他的破旧的小车里面,身上只有100 美元。他当时有一个梦想,就是当演员。于是,他到纽约去找电影公司。 由于史泰龙英语说的不很标准,长相又不怎么样,全纽约500 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他。但是他想,过去不等于未来,也许我再去时有人会要。结果又被拒绝了500 次。加起来一共1000次了。不甘心失败的他不久后又跑了一趟,一共失败了1500次。他想,自己应该改变一下策略,采取一些不同行劝,于是,他写了一个剧本,拿着崦本去向电影公司推荐。到了第1800次时,终于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花7500美元买他的剧本。但是有个条件不让史泰龙在电影里出现。 史泰龙已经有三个月没吃饱饭了,但是7500美元一点也没有让他动心。他拒绝了这家电影公司的要求。一直到1885次,史泰龙终于出现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洛奇中,也就是他自己写的那个剧本。他一炮走红,如今已成为全世界片酬最高的男演员之一,基本片酬为2000万美元。 被北京大学免试入学的我国女体操运动员桑兰说: 跌倒了再爬起来,这对体操运动员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也是我的人生信念。 是啊,挫折不一定是坏事,一路顺风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年轻人要以得住挫折的考验,100 次的摔倒并不可怕,怕的只是摔倒一次就不想站起来的人。真诚地送你一句顺口溜:当你遇到挫折重重,请你想想史泰龙。记得许多文章都介绍过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到某校做报告,听完报告后一位教师想让教育家看看班里有几个可造之材。教育家来到教室指了几个学生说,这几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三十年过去了,这些人果然成为大家。 有人问教育家,你当初凭什么就认为那几个孩子有出息呢?教育家说,那几个孩子是我随便指的。后来的人们分析说,教师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黏性土界限含水率的测定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建筑类-土木建筑大类
- 2025物业管理服务版合同书
- 202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2025设备终止合同协议书
- 黄石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A(1a-1d)(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品牌专卖店合作伙伴合同书
- 塑料厂压延机操作规章
- 四川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第6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思想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第4版)北师大版
-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规模灵活资源广域接入的新型配电系统分层分群架构与规划技术研究
- 音乐心理学理论-洞察分析
- 法院报名登记表
- 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5年恒丰银行烟台分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外建筑史课件
- 2024年度商业保理合同:保理公司与出口商之间的商业保理协议3篇
- 宣传网络安全文明上网
- 应急管理部14号令《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 修改前后对照表及解读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