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课曹刿论战(五课时)一、曹刿论战记载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剪裁极为得体,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而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长勺之战历史背景: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二、 1.正音:刿( )间( ) 弗( ) 徧( ) 帛( )孚( ) 辙 ( ) 轼( ) 竭( )靡( )2、古今异义:(1)十年春,齐师伐我 ( )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 ) (3)衣 食所安,弗敢专也 (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三、(一)重点词语: 以:凭借,依靠。如:“何以战?”把:“必以分人”按照:“必以情。” 凭借:“可以一战。” 之: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的。“小大之狱”助词,无义。“公将鼓之”(二)重点句式: 判断句:忠之属也。夫战,勇气也。夫大国,难测也。 倒装句:何以战?即:以何战?省略句:(曹刿)乃入见。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四、1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 (2)又何间焉 (3)衣食所安 (4)弗敢专也(5)弗敢加也 (6)必以信(7)忠之属也 (8)再而衰(9)望其旗靡 (10)难测也 (11)一鼓作气 (12)小大之狱 (13)公将驰之 (14)既克(15)遂逐齐师 (16)彼竭我盈(17)小信未孚 (18)神弗福也 (19)虽不能察 (20)必以情 3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5分)、又何间(参与)焉、肉食者鄙(地位低)、战则请从(跟随)、便要(通“邀”,邀请)还家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肉食者谋之 、长跪而谢之曰、辍耕之垄上、小大之狱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8、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9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 10、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题。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 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 邪(y):同“耶”。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神弗福也_ (2)彼竭我盈 _(3)明帝问何以致泣_ (4)元帝异之 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具以东渡意告之。 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 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甲乙两文都主要以( )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 )。11、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下列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注释:(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 (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 (2)忠之属也。 属 :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翻译下列句子。(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 (3)既克,公问其故。 故: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斥逐之 (追赶) B.富人病且死 (将要)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多么)D.不复有故态 (原来的)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全品中考网D.以塞忠谏之路3.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二)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 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注释】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 虞(y),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虢(gu),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 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德,恩德。取,攻占。1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假道于虞而伐虢 晋已取虢,还反灭虞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踵:到,走到。缪:“谬”,错误,荒谬。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友人来过( )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 逾年而事暴()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2.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逐与之绝。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4.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四)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 使者曰:“ 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 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秦赵为一,天下服矣。 ( )(2)秦王以为然而遣之。 ( )(3)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 )(4)臣切为王患之。 ( )2.将文中句子翻译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3、 选文中的燕使和足迹讽齐王纳谏有何不同? (五)祖逖北伐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俱: 及渡江 及: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诚: 睿素无北伐之志 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3“同寝,中夜闻鸡鸣”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 (六)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b搏):跌倒。应侯: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2、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 陈晋之读书法 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 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注释】陈晋之:人名。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癖:毛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遂无书不读 ( )然旋读旋忘( )2翻译下面句子。 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3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八)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注: 舣船,船靠岸边。 面,侧面以对。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持短兵接战。 兵: (2)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C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全品中考网D不忍杀之,以赐公 屠惧,投以骨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4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全品中考网(九)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 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 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而去。【注释】田:打猎。后写作“畋(tin)”。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檀(tn)子:人名。下文“朌(b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泗上:泗水之滨。特:仅,只。怿(y):高兴、快乐。(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若寡人国小也 若毒之乎 B使守南城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C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则道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魏惠王惭,不怿而去。(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吾 臣 有 朌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4)选文中威王和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曹刿论战【答案】四 1 略 2、略3、B 4 B 5 D 6略 7、(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政治上要取信于民(意思对即可)9、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10、(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对感到惊奇。 (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 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语言 ; 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 11、(1)目光短浅 (2)本分内的事 (3)满一年 、(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完全耗尽。(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3)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略 略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能联系选文通顺表达自己的感悟即可;若从鲁庄公知人善任的角度来论述亦可。(一) 1A 2.C 3. A(二)1晋献公从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晋国攻下虢国之后,军队在返回途中灭掉了虞国。 2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与下列示例意思接近亦可。示例一 唇亡齿寒。即任何事物都是密切相关、利害相关的。示例二 贪图小利,牺牲对方,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25-2025家用轮椅床
- 2025年数据安全培训题集解析
- 2025年无人机操作员应急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安全员安全培训考试重点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食品管理员面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全生产禁令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级工业互联网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企业管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公开招考村级后备干部8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公司领导财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子痫患者护理查房
- 2024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althy Mind and Body(知识梳理与考点训练)解析版
- 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出货标签管理办法
- 中石化计划管理办法
- 我国军兵种介绍课件
- 小学劳动技术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