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RWCD -RW盘片由于采用了相变技术 ,它的激光反射率比一般的 CD盘片要低很多 。因此在CD- RW刚刚推出的时候 ,CD -RW盘片是无法在在普通的 CD-ROM 光驱中读出的 。但是随着MultiRead技术的出现 ,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如今采用MultiRead 技术已经成为CD -ROM光驱的必备手段。凡是采用了 MultiRead 技术的光驱都可以读出CD-RW盘片 。1997 年年底之后推出的 CD-ROM 光驱都采用了 MultiRead 技术 。由于技术发展得比较早 ,现在CD -R/CD -RW驱动器都具有 CD- ROM驱动器的各种成熟先进的功能 ,都能很好地兼容各种 CD-ROM盘片和 CD-R/CD-RW的盘片。这些盘片在CD-R/CD -RW驱动器中读取都没问题。1996年初,Ricoh(理光)、Philips(飞利普)、Sony(索尼)、Yamaha(雅马哈)、Hewlett-Packard以及Mitsubishi化学公司建立了一个工业论坛,发布了CD-RW格式标准。该标准由Ricoh大力发展,并于1996年推出了业界第一款CD-RW驱动器,型号为MP6200S,是一种刻录速度2倍速,2倍速复写,6倍速读取的产品。同时桔皮书的第三部分也正式出台,从此CD-RW标准才被正式定义。从那时开始CD-RW驱动器就取代了CD-R驱动器,CD-RW驱动器完全兼容CD-R驱动器,完全支持CD-R盘片。CD-RW光盘刻录的方式与CD-R光盘相同,区别就在于其可以擦除并多次重写。这样CD-RW盘可以视做软盘,可以进行文件的复制、删除等操作,方便灵活。CD-RW光盘与CD-R光盘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同:可重写 价格更高 写入速度慢 反射率更低CD-RW盘片的写入速度要低于CD-R光盘,这是因为在写入数据时,激光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光盘进行操作。与CD-R有机染料层不同,CD-RW盘片的刻录层由银、铟、锑、碲合金构成。合金的刻录层具有一个约20发射率的多晶结构。CD-RW驱动器的激光头有两种波长设置,分别为写(P-Write)和擦除(P-Eraze),刻录时激光把刻录层的物质加热到500700摄氏度之间,使其熔化。在液态状态下,该物质的分子自由运动,多晶结构被改变,呈现一种非晶状(随即)状态。而在此状态下凝固的刻录层物质,反射率只有5,而这些反射率低的地方就相当于CD-ROM盘片上的“凹陷”。上述方法是写入数据时CD-RW的过程,而要擦除数据就必须让刻录层物质恢复到多晶结构。此时激光头采用低能量的擦除状态,它会把刻录层物质加热到200摄氏度,不会使其熔化,但会使其软化。刻录层物质在软化并慢慢冷却时,其分子结构就会从5反射率的非晶状结构转化为20反射率的多晶结构。就恢复到了CD-RW光盘初始状态。在实际工作中,CD-RW驱动器并不是把所有数据内容擦除之后再进行数据刻录的,而是采用直接重写的方法,把要写入数据的地方直接重写就是了。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刻录数据时,激光头随时在写和擦除状态转换,适时根据需要调整。CD-RAMCD-RAM的全称为CD- Random Access Memory(CD随机存储器),是由在CD标准争夺战中处于优势的三家公司联合开发的,它们是松下、日立与东芝(简称MHT)。业界对其定义为Re-Writable CD(可重写式CD)。 CD-RAM所使用的技术源于松下自己的PD(Phase-change Dual,双相变)光盘技术。并结合了硬盘、MO(Magneto-Optical,磁光盘)的部分存储技术,针对于数据存储应用而开发。在那个时候(CD刚正式推出),对于刻录与CD-ROM相兼容的视频光盘的需求并不迫切,所以可录式CD更多的是被看作为数据存储媒体,并以MO为潜在的替代目标。而在当时,对于大容量光存储也的确有不小的需求。这样,CD-RAM在设计当初就没有过多地考虑与那时已经出现的CD-ROM驱动器或CD播放机进行兼容,即使修改它的BookType也没有用,因为它的记录方式与CD-ROM完全不一样。 其实,按照MHT的想法,现在即使不兼容,只要让后期推出的CD-ROM与播放机去兼容CD-RAM也完全可以,而且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事实上以MHT的在业界的实力和影响力,做到这点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在那时,MHT的理念得到了CD论坛大部分会员的赞同,1996年松下公司开发出第一个CD-RAM样品,并最终在1997年7月公布了CD-RAM Ver1.0规范,成为了CD刻录世界的开路先锋。到了1999年公布了CD-RAM Ver2.0规范,在2000年又对第二版进行了少量改进(主体规格没有变化)并推出了CD-RAM Ver2.1规范。在CD-RAM的开发中,MHT还得到了欧洲电子计算机工业会(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帮助,并以ECMA标准的形式发布了相关版本的CD-RAM盘片规范。CD-RAM在诞生之初就没想到兼容,也没想以视频刻录为其主要目的,而是一开始就打出了数据存储的旗号。由于CD-RAM在数据存储方式上与硬盘极为相似(透明式操作),并且可重写次数远高于CD-RW和CD+RW,所以,只要不考虑与传统驱动和播放机的兼容问题,它是非常理想的数据存储与备份手段。事实也是如此,现在的专业光存储市场几乎被CD-RAM所独占(这也符合当初MHT的设想)。要知道这一市场的空间同样巨大,利润也是民用市场无法比拟的。在这个市场上引领风骚的厂商大多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所以对民用级用户来说,CD-RAM就好像灭亡一样,可事实上就厂商所得到的利润来说,没准它们正私下偷着乐呢。 盘片结构CD-RAM的盘片与现有的其他光盘很不一样,浮雕式首标(EH,Embossed Header)信息与MO如出一辙,CD-RAM Ver1.0的光盘表面,可以清晰地看出由EH组成的图案,与MO很类似。CD-RAM使用了ZCLV(Zoned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区域恒定线速度)旋转模式,在光盘的盘片上划分出多个数据区,每个数据区含有基本等量的存储轨道,每个转道扇区数量一致,在这一区域内光盘的转速是恒定的(因为是CLV方式,所以越外圈转速越低),而处于内圈的数据区的转速要高于处于外圈的数据区转速,这一点与硬盘的ZDR(Zoned Data Recording,区域数据记录)方式有几分相似,不过CD-RAM是从最内圈开始写入的。在盘片结构方面,CD-RAM也是目前所有CD刻录盘中最复杂的,在0.6mm的厚度里一共有8层材料。CD-RAM从Ver1.0开始就制定的双面盘片的规范,像CD-10一样背靠背将两张0.6mm的盘片压合(俗称Bonding),如果要使用另一面进行存储,就必须将光盘取出翻个面才行。由于EH是CD-RAM得以工作的重要保证(它是存储着扇区的ID),所以为了保护光盘不被无谓的磨损,CD-RAM从Ver1.0开始就规定了光盘匣(Cartridge)的设计规范。共有三大系列9种类型(Type),在平时它就像是光盘盒一样保护着盘片,在使用时直接放入驱动器中即可。密封式光盘匣连同光盘一块出售,盘片被封死在盘匣内,不能拆卸。可移除式光盘匣虽也连同CD-RAM一块出售,但可以拆卸,单独使用里面的光盘,比如放到其他可以读取CD-RAM的驱动器中进行数据共享(CD-RAM驱动器也支持不带光盘匣使用CD-RAM)。空光盘匣则有点像光盘盒,如果购买散装的CD-RAM盘片或原有的盘匣损坏,可以购买它来保护光盘。 盘片与驱动器的规格CD-RAM Ver2.0与Ver1.0在盘片的规格上有着很大不同,首先就是容量的变化,并且有了8CM盘片的规范。而由于容量的不同也必然造成相关的设计产生了变化,如存储区数量、轨道间距、记录点的长度等等,其次是刻录速度的提高。不过CD-RAM规范是向下兼容的,支持最新Ver2.1的CD-RAM驱动器仍可以使用Ver1.0的盘片。 CD-RAM的存储方式在CD-R与CD-RW光盘上都有已经设置好的存储轨道,这个轨道是特意制作的沟槽(Groove),CD刻录在这一点上与之大同小异,但CD-RAM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种设计。在数据区中,CD-RAM不仅在沟槽处记录数据,也在岸台(Land)记录数据,因此CD-RAM的基本存储方式被称为“岸/沟”式存储(Land/ Groove)。还有一个地址区是CD-RAM之所以能实现随机存储的重要保证,它为每一个存储扇区都设立了一个唯一的标识(ID),4个ID信息就组成了前文讲到的首标(Header),之所以称它为浮雕式,是因为它是以凹坑的形式压制(类似于CD-ROM的制作方法)在非激光刻录的介质上。它就相当于硬盘上的伺服信息,不会在写入时被破坏。这种通过首标进行寻址的方式就是互补定位信息凹坑地址(CAPA,Complementary Allocated Pit Address)。首标中的4个ID信息,两两一组(ID1/ID2、ID3/ID4),每个ID中包含有同步信息、物理扇区地址、地址错误检测信息等,分别对应位于其身后的处在岸台和沟槽的扇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CD-RAM与CD-R一样,使用的也是一条螺旋形轨道,因此在每一圈中都要进行岸/沟之间的转换,ID1/2与ID3/4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而所有的这一切(首标的信息,各ID的位置,岸/沟转换)在CD-RAM盘片生产过程中就预制好了,无需用户操心。CD-RAM盘片上首标的组成,ID1/2对应后面的岸台扇区,ID3/4对应后面的沟槽扇区,在经过岸/沟转换后,ID1/2与ID3/4的位置也会改变,保持相应扇区的对应位置轨道是呈波浪形抖动的。在CD-R与CD-RW光盘上的轨道也是“抖动”的,业界称之为Wobble。这个设计在于更好的对轨道进行跟踪,保持应有方向,配合上文讲到的岸/沟式存储技术,可以得到很高的跟踪精度。CD-RAM将这种技术定义为的抖动岸/沟式轨道(Wobbled Land and Groove Tracks)当光学传感器识别经过首标时,一个推挽式(PP,Push-Pull)式轨道跟踪探测器将开始工作,此时带通滤波器(Band Pass Filter)与判别电路(Discrimination Circuit)来获得并识别首标与轨道的信号,同时借助于PLL(Phase-Locked-Loop,锁相回路)生成与抖动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从而保证轨道的跟踪精度。轨道抖动的频率是固定的(在Ver2.0版中,抖动的频率为141KHz),能给驱动器提供一个恒定的时间信息。因此,这个固定的抖动频率可以帮助读取头在连续读取扇区但读取下一个首标失败时,仍可以通过计算抖动周期找到下一个扇区的位置。松下公司声称这个技术可以将寻址的错误率降低到10-20以下。不过,大家不要误会激光头的刻录也是在抖动中进行,抖动只是为了更好地跟踪轨道(之所以轨道不是正规的圆形,是因为有规律的变动更容易识别并跟踪,如果是平直的一条线反而不容易判断),数据的记录仍是沿轨道的中线进行,在读取时,驱动器是不理会抖动信息的,这也是其他光刻录技术所惯用的手段,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差异。 CD-RAM的扇区格式与文件系统CD-RAM的扇区数据容量为2048字节(2KB,不含纠错码),在数据纠错方面与CD-ROM一样,使用了著名的理德-所罗门纠错编码技术,但纠错的单位并不是一个扇区,而是一个纠错块(ECCB,ECC Block),一个纠错块包含16个物理扇区中的数据区,共32KB,这个纠错块中的每个扇区的纠错码分布存储在其他15个扇区中。这也是CD和所有CD刻录技术的通用设计。CD-RAM的标准文件系统与CD一样,使用统一磁盘文件系统(UDF,Universal Disc Format),这也是CD其他CD刻录技术所使用的标准文件系统。UDF是光学存储技术协会(OSTA,Optical Storage Technology Association,官方网址:)开发的文件系统,目的在于解决ISO9600文件系统给光存储发展带来的限制,让光存储系统有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文件管理平台。其文件扇区的容量为2048字节,是硬盘所规定扇区的4倍,这也是CD所使用的规格。而UDF通过完整的封包写入(PW,Packet Writing,封包是UDF中一个写入单位,它允许在一个轨道上进行多个文件的集中写入操作,有助于提高写入效率,一般是以64KB为一单位)功能与虚拟分配表(VAT,Virtual Allocation Table)给予了CD强有力的支持。不过,为了向下实现更好兼容性,CD-ROM使用的是ISO9660与UDF相结合的文件系统,也称UDF Bridge。目前UDF的最高版本是2.01,由于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在此不再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参阅相关文档。另外, CD-RAM还可以使用FAT16/32文件系统(使用FAT16时,容量则只有2GB),在WindowsXP系统上,更可以直接对其进行FAT32格式化,并可在Windows 98和2000中读取(后者需要SP3),在三个刻录标准中,这是它独一无二的功能,非常实用。 CD-RAM的缺陷管理系统我们知道在硬盘上,都有缺陷管理功能(Defect Management),在出厂时对磁盘进行扫描,将有缺陷的扇区(Bad Sector)的地址重定向到磁盘上备用的扇区(磁盘上除了标准的可正常寻址的数据区外,还有备用存储区以便替换有缺陷的扇区),并生成主缺陷列表(PDL,Primary Defect List,又称P-List),这个列表记录着缺陷扇区的地址和所重定向扇区的地址,在出厂后,也可以通过自身或专用的软件检查新产生的缺陷扇区并写入成长缺陷列表(GDL,Grown Defect List,又称G-List)。它们被存放在硬盘的上专用存储器中(可能是存储Firmware用的Flash ROM,也可能是主控制器中的EPROM),供寻址时进行即时查询和转换。虽然UDF从1.5版之后也提供了缺陷管理的功能,但出于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的考虑,CD-RAM采用了与硬盘类似的方式硬件实现缺陷管理。但由于光盘的可更换性,所以PDL与次级缺陷列表(SDL,Secondary Defect List)都存放在光盘而不是驱动器上。SDL并不是GDL,而是对PDL的一个补充,PDL用满后自动使用SDL。为了保存这两个缺陷列表,在CD-RAM的导入区(Lead-In Area)和导出区(Lead-Out Area)分别设立了4个缺陷管理区(DMA,Defect Management Area),每一个DMA包含32个扇区(两个ECCB),第一个ECCB存放着PDL,第二个ECCB存放着SDL。既然要替换有缺陷的扇区,那么就肯定要有备用的存储区。为此,CD-RAM在盘片最内圈的数据区(Zone 0)固定划分出了12800个备用扇区,容量为25MB。我们称之为主备用区(PSA、Primary Spare Area),而在盘片的最外圈数据区(Zone 34)则动态划分出辅助备用区(SSA,Supplementary Spare Area)。只有在PSA用满后才开始用SSA。SSA的扇区数最少为0,最多为97792个,容量191MB。也就是说可以用来替换的扇区总数为110592个,容量216MB,基本可以保证其100000次擦写操作的扇区的实际数量。CD-RAM光盘在出厂时就已经做过了检测(Certification)并生成缺陷列表,在使用后期,用户也可以再进行检测操作,此时驱动会自动进行缺陷检查并更新缺陷列表。在每次CD-RAM工作时,驱动器会读取PDL和SDL并暂时保留在相应的存储器中以供寻址时使用。缺陷管理是CD-RAM驱动器本身的功能,无需第三方软件参与,也是其得以自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生产计划考试题
- 2025农业发展银行保安服务承包合同
- 玻璃厂退火工艺安全培训考试题
- 锅炉操作工初级考试试题
- 钢琴等级考试理论知识试题
- 纺织工人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赛事合同(标准版)
- 危险化学品储存环境要求考试题
- 康养法律顾问咨询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专利转让受让合同(标准版)
- 幼儿园红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 如何理解欧盟MDR临床评价要求
- 监理业务手册(范本)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 名师成长的路径与修炼(教师版)课件
-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课件
- T-CSCS 015-2021 钢结构深化设计制图标准-(高清版)
- 西方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基础教育精品课”PPT课件模板
- 第8部分消防设施标识可视化
- 简约医院医疗工作汇报工作总结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