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完小三年级测试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1页
阿令完小三年级测试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2页
阿令完小三年级测试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3页
阿令完小三年级测试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4页
阿令完小三年级测试数学质量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小学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质量分析撰写人:阿令完小教师 李永群丹凤镇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及阅卷工作已结束。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找准教学得失,充分发挥试卷的激励、导向功能;为了使今后的命题工作和教学工作取到促进作用,现将本次三年级数学试卷进行综合抽样分析(本次抽样以我校三年级人数中的20名同学为样本),从样本中获取的情况如下:一、抽样中获取情况统计表1 样本成绩综合统计表样本数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全距通过率优秀率后进率2085.375100%96.567.529100%80%0%表2 样本分数段统计表分数段0/9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99100人数0000001397表3 样本中各大题得分率统计表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率81.75%63%71%92.21%84%86.5%表4 样本中各小题得分率统计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得分率97%88%95%90%95%95%100%40%55%0%30%5%35%90%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得分率90%95%55%75%80%90%55%96%86%95%93%86%97%91%题号29303132得分率91%81%68%92%二、检测内容基本计算:直接写出得数、计算下面各题、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以及用竖式计算。基础知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认识;质量单位(吨、千克和克)的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和秒)的认识;数位的排列(如:给出三个数要求写出三位数);分数的认识(分数单位);概率学(一定、可能、可能性的大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两个数的比较。实践操作:画一个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并计算它的周长。应用题:有余数的除法典型应用题,常见的加减混合三步计算应用题,行程问题,比多比少三步应用题,图文结合应用题。三、试题的主要特点特点(一):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能主动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试卷中多数题型都体现这一理念。特点(二):不断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试卷中部分体型体现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特点(三):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是否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各个知识点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解决问题时,需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总之,试题立足基础,考察面较广,贯穿数学思维这根主线,多数题型立足于教材。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情况,试题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逐步有所创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有适应自己展示能力的平台。 四、检测情况分析(一)、填空题本题的覆盖面较广,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主要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相当一部分题型中,学生需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相结合起来才能解决。从样本中可以看出,本题中第10题和11题得分率最低。10、一所房子有7层,每层高3米,这所房子高( )米,主要检测学生对房子的层数与层高的问题,也相当于植树问题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对这种题的掌握不够熟练。(得分率0%)1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4米,是宽的3倍,它的周长是( )厘米(得分率30%)。这主要检测学生对长方形的长和宽增加的情况做具体分析,然后再解答。从解答的情况看,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加强。(二)、判断题本题均考察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分数的基本认识,正方形的基本性质,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概率学里面的判断及一定和不一定的用法,等重量不同体积的两种物体的比较。得分最低的是第1小题(得分率5%)。2、把一根绳子剪成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八分之一。此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记忆不够准确,导致判断错误。这需要学生准确的记住分数的概念并能准确的应用。 (三)、选择题本题中共5个小题,其中第2、3、4小题学生完成得稍好一点,而第1、5两题完成得不理想。得分率分别为;55%。第1小题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生还没有实践的能力,没有进行必要的验证措施。第4小题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图形的错觉,以为面积的那部分周长也长,学生并没有进行思考。因此,从此题出现的错误引起我们老师要注意平时的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四)、计算下面各题此题在各大题中得分率比较高的,第1小题得分率为96.5%,第2小题得分率为86.25%,第3小题得分率为95%,第4小题得分率为93%第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出现不认真、不细心,运用运算顺序时很随意,分数除法的计算相对不够熟练,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不够强。 (五)、操作题此题主要检查学生对正方形的性质的掌握,并通过实际操作画图,在画图的基础上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画图的能力培养还不够,也有少数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还没有掌握的好。(六)、解决问题学生不认真审题,部分学生没有按要求作答,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时粗心大意,算式写对还把计算结果算错,有的学生尽然从题目中统数字都把数字统错了,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时应当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养成教育。 五、 今后教学建议(一)、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感受数的意义;重视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注意运算与运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注重过程性目标的培养。(二)、加强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合作交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消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