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專題報告人類征服自然是否值得 6C 06 張永東6C 10 蔡家彥6C 24 潘嘉誠 引言數十萬年來 人類不斷地生火煮食 也不時地在河水中洗滌衣物 而大自然都很快地將其還原 回復本來的面貌 但是最近二 三十年來 情形卻有了很大的變化 大量污染物不斷地湧入空氣 河流 海洋和土壤中 甚至人類更製造出許多對生物有害 或細菌地無法分解的物質 使地球開始受到嚴重污染的危機 例如塑膠製品 大自然與歲月都無法使它腐壞或消失 所以拋棄之後 勢必保留原來的形態而有增無減地堆積下去 自然界中動植物就像上面所述般相輔相成地共同生存 但是 這種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卻在不知不覺中遭到人類不斷的破壞 人類所生存的地球 只不過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 就像宇宙中的一艘太空船 但對人類來說卻是唯一的生存地點 所以這次我們的主題報告特別去探討 究竟在過去的日子裡 人類盡他們所能去征服自然 帶來的結果是否就如他們所願 這又是否值得的呢 歷史上自然到底如何影響人類使人類要征服它 地震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 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 平均起來 真是震個不停 幸而 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只佔 左右 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 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 據統計 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 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有一次 從前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 7 8級 震源深度22公里 餘震的規模分別為 6 2級和7 1級 震源距地面6公里 強震產生的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 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 全市交通 通訊 供水 供電中斷 造成24 2萬人死亡 最近512四川地震建設方面瀕臨汶川縣的省內大型農田水利工程 都江堰在本次地震災害中都江堰受到了一定損壞 地震造成了都江堰水利樞紐魚嘴部位出現裂縫 外江閘管理房和備用發電機房坍塌 交通運輸受阻四川重災區幾個區縣公路毀壞嚴重 運輸受阻或將加劇農資供應緊張 震災也造成省內多條交通幹線中斷 運輸受阻或將加劇四川省種子 化肥 農藥價格的上漲 農資供應緊張或將影響今年糧食生產 由於區域內集中了多家肉製品加工企業 地震造成道路基礎設施受損嚴重 交通運輸短期內受限或將推高國內豬肉價格 農業四川是農業大省 主要農副產品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綿陽 德陽 廣元 雅安 成都等失去1000萬畝以上的農田 生產力可能大大降低 水災對農作物直接破壞 影響生產 可能導致短期糧食供不應求 影響民生 破壞運輸系統 令農產品無法運到銷售點或阻礙救援工作 破壞水利系統 令以後的灌溉受影響 糧食供應下降 通常會有疫情 令農產品輸出受阻 令人口減少 對農產品需求減少 影響農業 以前在1889年 出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約翰斯頓的水災 造成堤壩崩塌 死2209人在1931年 出現在中國長江的水災 死370萬人 1998年6月30日 長江水災 影響 江西 湖北 湖南以致於下游的江蘇省長江沿岸地區 很多地方的堤防潰決 蘆舍為墟 田園淹沒 公路 鐵路 橋樑被沖斷 造成4 150人死亡 5 600萬災民流離失所 6 400萬畝農田被淹 損失高達360億美元以上 最近南亞海嘯在2004年底發生的南亞海嘯 人命傷亡最嚴重的是斯里蘭卡東部 印度西南部及印尼北部蘇門答臘的阿齊省 根據國際樂施會2005年的報告分析 這些地區受災最嚴重 與當地貧窮有關 以阿齊省為例 海嘯發生前當地的貧窮問題已很嚴重 2002年有近半數人未能接觸到清潔水源 近四成人未能得到基本的醫療服務 約三成人口每日生活不足7 8港元 風災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在曼谷發佈 二零零八年世界經濟社會調查 中有關天災與氣候變遷引發的社會經濟不安評估報告 報告指出 公元兩千年至二零零六年期間 每年發生的天災次數比一九七零年代多出四倍 平均每年因天災損失八百三十億美元 以前丁丑風災丁丑風災是香港歷史上較為嚴重的一次風災 一個強烈颱風在1937年 歲次丁丑 9月2日凌晨正面吹襲香港 造成廣泛破壞 颱風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過20英呎 6米 高的風暴潮 大埔一帶傷亡慘重 據當時的不完全統計 共造成約11 000人在這次風災中喪生 最近緬甸風災由2008年5月2日截至2008年5月19日 緬甸連日受到風災威脅 截至2008年5月15日官方公布77 738人死亡 55 917失蹤 19 359受傷 災後疫情的爆發和擴散同樣對區域公共衛生帶來隱憂 緬甸收緊大米出口 將拉高新一輪的糧價高企 造成世界糧食市場的新一輪恐慌 火山爆發火山是自然界最美的作品之一 但是 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火山毀滅性的危害 他們葬送文明 吞沒城鎮甚至影響全球氣候以前坦博拉火山發生於爪哇島東部1815年的一次大噴發從4月5日持續到7月中旬 其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8000萬倍 塔姆波拉火山的高度驟然之間下降4100英尺 約1250米 厚厚的火山灰殺死附近島嶼的農作物 大約有9 2萬人因缺少食物而被餓死 火山爆發的巨響在2500千米之外都能聽到 厚重的火山灰在以後3天內將附近480千米範圍內的天空完全遮黑 火山爆發時伴隨的地震使海底地殼沉陷 引起了海嘯 巨浪將位於火山旁的坦博拉鎮吞沒了 火山灰和濃厚的充滿了塵埃的積雲影響了整個北半球 造成了1816年異常的寒冷氣候 農作物也嚴重歉收 所以有人說 那年沒有夏季 最近聖海倫火山發生於1980年5月18日上午8 32的爆發是美國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和對經濟破壞最嚴重的一次火山爆發 造成57人死亡 導致250座住宅 47座橋梁 24公里鐵路和300公里高速公路被摧毀 火山爆發引發的大規模山崩使山的海拔高度從爆發前2950米下降到了2550米 並形成了1 5公里寬 125米深的馬蹄形火山口 噴發出的火山灰和碎屑的體積達到了2 3立方公里 夷平了附近600平方公里的植被和建築物 聖海倫火山爆發的能量總共相當於三億五千萬噸三硝基甲苯 或者27000枚廣島原子彈 人類如何征服自然在絕大部份人類歷史中 所謂環境 也就是水 空氣 土壤 和各種食物 向來被視為大自然的豐饒賜予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 人類耗用自然資源 破壞區域生態系統 有時還對地區性的營養 健康 和社會生存造成負面影響 過去地方性文明以溫和方式利用資源 讓資源得以補充 維持生息 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二十世紀的人類耗用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補充的速度 一個世紀之內全球經濟活動就增加了一百倍 使我們今天的環境資產快速損耗 各領域的專家也都認為我們活在赤字當中 在人類發展的不同階段裡對待自然各有不同的方法 在古老的石器時代 由於人類的大規模狩獵和燃燒荒地 使部份物種瀕於絕跡 毀滅了一些具有馴化和引種條件的物種資源 農業文明的前期 奴隸社會創造了古代的大河文明 但是這種文明是很脆弱的 例如 人類在荒漠中利用灌溉技術 創造了兩河流域文明 但是一場戰爭便可以使得水利設備毀壞失修 使沙漠重新入侵 而傳染疾病流行如瘟疫 瘧疾 也能使得偉大神聖的羅馬帝國毀於一旦 農業文明的後期 封建社會能夠維持比較穩定的農業社會和一定的工商業城市 這時的環境問題主要源於不合理的開墾農田 採伐森林等所導致的水土流失 河流氾濫 風沙危害和土壤鹽鹼化等 大型聚落已經發生家庭垃圾污染 導致 肥水 的形成 亦即因家庭廢棄物污染所形成的含氮 磷等物質的淺層地下水 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 特別是現代工業的發展 人們除了延續之前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外 也開始出現了大量的高密度人口區 都市 工業區 和機械化 化學化的大型農業 伴隨著廢料排放 引起大規模的環境污染 此時 環境的影響已不限於一般地影響人類的生產與生活 而是超出人類生理所能承受的影響範圍 危及人體健康 導致 公害病 出現 因此現代環境問題已引起了人們高度的關注 公害病即是由產業活動所排出的有害物質而引起的疾病 被列舉出的有因大氣污染所造成的哮喘和因水污染導致的有機水銀中毒 鎘中毒等 這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經由水 地下水與河水 空氣中的浮游物 煤氣 食物等所引起 工業革命18世紀時 歐洲本土的貿易發展蓬勃 使商人累積了大量財富 為了獲得更豐厚的利潤 他們便致力投資開設工廠 購置原料和發明新機器 加上隨著各類型機器的發明及應用 舊有以人力為主的生產工序逐漸被由蒸汽推動的機器取代 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 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生產工序的機械化 提高了工農業的產量 結合以上的種種原因 就成就了工業革命的展開 阿道夫 馮 門采爾所畫工業革命初期的工廠油畫 人口增長由於工業化和糧食生產技術進步 促使全球多數地方的出生率上升 加上醫學科技的發達導致死亡率大為下降 世界人口在20世紀的短短百年間 出現快速且大量的增長 此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幅增加的現象即為人口爆炸 儘管經過數十年來的努力 世界人口增長已趨放緩 但因從前的高生育率 全球人口每年仍繼續增加八千萬以上 這個增加趨勢將會持續十年 資源過度開發與利用雖然現時太陽能取之不盡而不竭 以致依賴太陽能而製造食物的植物生生不息 然而 當消費者多過生產者時 因消費過度 令再生性的資源就呈衰退 過去人類只求溫飽 現今的人類就講求物質生活 人類過度重視物質享受 只會造成物質的浪費 根據專家的統計 美國人每日所浪費的食物就足以供應印度人數月的糧食 Kromondy 1976 物質生活的講究 造成資源的浪費 再加上人口的激增 更使有限的資源耗盡 污染在最近二 三十年間 大量污染物不斷地湧入空氣 河流 海洋和土壤中 甚至人類更製造出許多對生物有害 或細菌地無法分解的物質 使地球開始受到嚴重污染的危機 例如塑膠製品 大自然與歲月都無法使它腐壞或消失 所以拋棄之後 勢必保留原來的形態而有增無減地堆積下去 地球的污染以人口眾多的都巿和其四周最為嚴重 但是最近有逐漸向偏遠地區蔓延的趨勢 人們砍伐自然林 在山岳地帶修築觀光道路 將丘陵地剷平以建造住宅等行為 可說巳將自然景觀破壞殆盡 另外 噴射機所排放的廢氣 或氫彈試爆所產生的輻射塵等有害物質 使得大氣層的高處也受到污染 因此很多學者擔心這種情形可能影響地球的氣候 隨著城市工業化程度的提高 黃河流域污染已形成點源及面源污染共存 生活污染和工業排放疊加 各種新舊污染與二次污染相互複合的嚴峻形勢 黃河污染程度已遠甚于淮河 污染的黃河使西北和華北約1 6億城鄉人民深受其害 而受害最深的是農業 農村和農民 據2004年 中國環境統計年報 黃河流域廢水排放量達39 5億噸比2000年增加了13 8億噸 主要污染物COD年排放量已占到全國排放總量的13 3 延時效應當中可分成二類 第一類為同一地區的延時效應 例如工業有毒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往往會進入食物鏈 最後集中到人體 造成傷害 第二類則是不同地區的延時效應 例如人們為保護海岸地區而築堤 結果會使未築堤的海岸加重侵蝕效應 而在河流中上游地區所排放的污水 更會造成下游地區污染加重問題 戰爭自人類出現以來 戰爭一直無休止地出現 人類為了征服領土或爭奪資源而發動戰爭 自工業革命過後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逐漸使用大殺傷力的武器 然而除了造成嚴重的傷亡外 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極甚 巴爾幹半島戰爭 北約組織採取密集轟炸煉油廠 化學工廠 汽油儲存槽的方式來摧毀南斯拉夫的軍事力量 戰斧巡弋飛彈的破壞力及含有輻射的炸藥更對土地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患 以每一枚一千磅的飛彈爆炸產生高達華氏五千四百度的高溫計算 可使任何動 植物滅絕 對土壤底層也造成莫大的破壞 專家指出 該區地力完全恢復得花上1500年至1700年的時間 而含有衰減鈾成份的飛彈爆炸後 所釋放出放射線半衰期相當長 停留在地表的時間相對增加 大量的有毒化學物質 遭到轟炸後被釋放進空氣 水及土壤中 根據世界自然野生生物基金 WWF 的資料顯示 此戰爭中 至少有重金屬汞 戴奧辛 多氯聯苯 乙烯基氯化物單體等劇毒物質侵入東歐的河川 嚴重影響當地生態 波灣戰爭對伊拉克轟炸數天後 伊拉克以環境為代價 打開科威特的油槽閘門洩放大量原油汙染紅海 美國為了避免原油繼續流入海域而摧毀科威特海岸的輸油管路 但還是無法阻止原油繼續外流 又造成科威特境內儲油設施油料外洩 美國國會資料顯示 戰爭原油外洩至紅海的數量約在四百萬桶至六百萬桶之譜 並已流至沙烏地阿拉伯北部海岸 破壞當地脆弱的潮間帶及紅樹林生態 能源的利用人類為了改善生活 不斷開發和利用蘊藏在地球的資源 而當中能源就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能源類別再生能源 太陽能 風力 水力 地熱能 核能 理論上長用長有 不會枯竭耗盡 因為此類物質可以快速循環或補充 非再生能源 煤 石油 天然氣 這類物質的循環時間極長 所以難以在短期內補充 因此會有耗盡的可能 能源消耗的速度 雖然能源能夠為人類提供極大的動力 改善生活 但是另一方亦帶來污染及能源事故 切爾諾貝爾核災厚蘇聯烏克蘭共和國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在1986年發生爆炸 洩漏輻射 有毐的輻射物料隨空氣四散到烏克蘭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上空 釀成全球最嚴重的核災難 現代化問題現代化的結果往往會減弱人類對自然災害的關注 城市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人工調節的系統 但生活在城市的人往往會以為自身可以不需要與 生態 環境協調而自足 這就是城市提供的 方便 但絕大多數大城市都遇到 垃圾爆炸 的問題 其他由交通引起的空氣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問題更不在話下 例子現代化在東南中國漫延得最快 按新的珠江三角洲城鎮的發展計劃 總面積將超過一萬平方公里 另外全區非農業建設地將達1 5萬多平方公里 這樣即本區70 以上的平地將成為建設用地 如此巨大的不透水層的出現 將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九十年代初 歐洲的洪澇就和過度的城市化不透水層有關 以歐洲的發展水平 尚未有能力應付突然出現的洪水力量 二 三十年便完成的城市化過程又有否關注發展而引起的生態問題 全球化問題1 全球暖化2 臭氧層被破壞3 污染問題嚴重4 森林面積大量消失5 貧富懸6 資源物質浪費 征服大自然過後帶來的卻不是好的結果1 地區性問題人類自征服大自然以後 低窪地區淹沒 冰川溶解使海水增加 海水受熱膨脹令海平面上升 北半球1000年以來溫度的變化 1000年 1950年每50年上升一刻度 1950 2000年每10年上升一刻度 由於海洋溫度增加 南極和北極的冰川會加速融化 導致海平面上升並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 全世界有3 4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不足500公里的地方 陸地面積縮小會對人類居住環境產生極大的底脅 Eg 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 暴雨增加 水災會更加頻繁 水土流失嚴重 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 溫度上升有助傳染病向高緯擴散 海平面上升指數由測潮器 藍色 及衛星 紅色 數據顯示的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變化 變化是相對於1961 1990年的平均值 平滑曲線代表十年際平均數值 圓點代表每年數值 陰影部份為不確定間距 來源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 據上圖所示全球海平面在1961至2003年間每年上升了1 8亳米 上升速率在1993至2003年間加快 約每年3 1毫米 預期到21世紀末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會介乎0 18米至0 59米之間 2 氣候改變人類自征服大自然以後 溫室氣體濃度上升 減少紅外線輻射放射到太空外 颱風加劇溫室氣體含量直線上升在過去10 000年 大圖 及自1750年 小圖 的二氧化碳 甲烷及一氧化二氮大氣濃度 圖中顯示由冰蕊量度 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研究 及大氣樣本量度 紅線 的結果 大圖的右軸顯示對應的輻射強迫力 來源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 全球氣溫上升指數上圖是有關全球平均表面氣溫的變化 變化是相對於1961 1990年的平均值 平滑曲線代表十年際平均數值 圓點代表每年數值 陰影部份為不確定間距 全球平均表面氣溫在20世紀上升了0 6 過去50年的暖化趨勢 每10年0 13 是過去100年的兩倍 來源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07 風災加劇海面溫度大約攝氏26度時 是非常有利於颱風的形成 而攝氏26度是比起地球平均溫度要高 那很自然 全球暖化會令海面溫度上升 因此更加有利於颱風的形成 發生於1906年9月18日香港的丙午風災 釀成約15 000人罹難 1 349人失蹤 220人受傷 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天災及香港有記錄至今最多人死亡的風災 3 生態系統人類自征服大自然以後 全球人口急速上升 城市化發展急速 酸雨出現 砍伐林木等破壞自然環境活動以發展土地利用 香港 生物鳥類 國際鳥盟就全球暖化等問題亦列出189種極度瀕危鳥類 部分於太平洋島嶼棲息及繁殖 活動範圍有限 令鳥類生境受威脅 數目大幅下降 部分動植物會加快繁殖 亦有物種會加速滅絕的步伐 改變候鳥的遷徙習慣 北方棲息的雀鳥不再飛到南方越冬 影響存活率 香港觀鳥會主席張浩輝面對發展及全球暖化等問題 部分雀鳥數目減少 甚至加速絕種 水質污染對雀鳥構成威脅 早年被列為 極度瀕危 的黑臉琵鷺 近年幸好因為本港及南韓等地的生態環境有改善 數量得以回升 在2000年脫離 極度瀕危 行列 變但仍然是位 瀕危 鳥類 估計目前全球亦只是有1700隻 4 商界風險i 規管風險 政策風險 如新的廢氣排放標準 本地 區域和國際的法例對業務或產品產生碳排放的公司將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 這些公司將被要求透過投資排放控制 購買碳排放配額 carboncredit 以減少排放量 否則須支付清理費用和罰款 可能受規例和減少排放量相關成本影響的行業包括 航空 航運 公用事業 提煉石油和天然氣 礦產和金屬 保險 藥品 樓宇及建造 及房地產業 ii 產品和技術例如需要開發和推廣有益氣候的產品和服務 iii 供應鏈例如較高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 iv 自然風險例如增加出現颱風和洪水的頻率和強度 v 競爭 商譽風險預期高能源消耗產品的成本會增加 消費者將轉向購買低能源消耗產品 舉例 汽車產品 零部件價格將上升 消費者將轉向購買低污染車輛 綜合石油和天然氣 由於能源價格高企 生產成本將會增加 採礦 一些材料需求將趨於緊張 例如鋁和白金 由於儲存量較少 將供不應求 科技 在這方面卻有積極影響 原因是資訊科技提供網絡連線 商務旅行得以減少 vi 訴訟風險對主力從事零售市場的行業影響將較大 公司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負面 有可能受到消者或股東的反彈 超級市場 超級市場一直試圖以 綠色產品 與對手競爭 並展示他們減少碳排放的努力綜合石油公司 在工業行業中擁有自己品牌的銷售點 幾乎是獨一無二訴訟風險 高溫室氣體排放的公司可能會面臨訴訟風險例子 美國八個州及紐約市已向美國五大電力公司提出訴訟 要求他們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是首次有該類訴訟 征服過後人類反應利用發達的技術克服征服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才是明智之舉 1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科技 工業發展大量砍伐樹木 燃燒煤及石油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上升 車輛排出的二氧化碳更加速空氣污染 在過去五十年 全球地面平均溫度上升了攝氏一點一至六點四度 假若人類不儘快改善空氣質素 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香港科學館由零八年開始已推出展覽有關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科技 的概念 車輛排放的污染物 包括懸浮粒子 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是街道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其中以柴油車輛最為嚴重 如果可以減少車輛廢氣排放 將可大大改善空氣質素 而最新研製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便是朝著這方向 力求有效地減少空氣污染 傳統汽車使用汽油引擎為主要的動力來源 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則融合了電動馬達 發電機和汽車引擎 兩者各取其長 以達至科技與大自然和諧結合 此類汽車最大的特點是當駕駛者將車速減慢的時候 能源再生制動系統會透過發電機把車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並儲存於電池內 因此不需使用外來電源為汽車充電 此外 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利用電池輸出電力驅動馬達 故當汽車啟動 慢駛及靜止時 都可以達至零粍油及零廢氣排放 同時油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协议书 书
- 2025版结肠炎常见症状及肠道护理指导训练
- 幼儿园班级介绍
- 消防健康教育课件
- 省电小妙招课件
- 遥感图像判读方法
- 聚光灯制作方法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
- 急诊科外伤性休克抢救规范
- 食物的营养特性
- 光伏空调系统设计-洞察及研究
- 课本剧《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剧本【3篇】
- 中医素食理论与实践课件
- 2025农业机械租赁合同协议书模板
- 违法建筑处置法律解读培训
- 浙江花园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750吨饲料级VD3油剂项目环评报告
- 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
- 电力工程咨询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CNAS-CC180:20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高中生知识产权培训课件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课件-课程教案4-第四章 机翼空气动力特性 11-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