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动物门.ppt_第1页
线形动物门.ppt_第2页
线形动物门.ppt_第3页
线形动物门.ppt_第4页
线形动物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 第五节线形动物 假体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比较复杂的一个较大的类群 又称原体腔动物 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具有原体腔 完全消化管 体表被角质膜 排泄器官属原肾管系统 雌雄异体等 包括线虫纲 轮虫纲 腹毛纲等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 5 1线形动物的形态与机能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 形态与机能 外部形态 身体呈圆柱状 体长一般不超过1mm 但长者也可达1m以上 一般寄生生活者较营自由生活者为大 除前端有刚毛外 体表常无其它突出物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 形态与机能 三胚层模式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5 体壁由角质膜 表皮层和肌肉层 纵肌层 构成 原体腔 假体腔 实质由囊胚腔延续而来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6 形态与机能 体壁 分为三层 角质层 外层 较厚 有弹性 由上皮细胞分泌而成 有蜕皮现象 线虫一生蜕皮四次 上皮层 表皮层 在寄生种类中 上皮细胞相互融合 形成合胞体 上皮细胞在身体左右两侧及背腹线处加厚形成背线 腹线和侧线 上皮细胞数量一般恒定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7 肌肉层 每个细胞可分为本体部和收缩部两部分 结构近似于腔肠动物的皮肌细胞 角质层 上皮层和肌肉层构成了原腔动物的皮肌囊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8 形态与机能 体腔 皮肌囊内为宽大的原始体腔 即指位于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 体壁有中胚层起源的肌肉参与 而消化道壁则无中胚层参与 这种体腔没有完整的体腔膜包裹 实质它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育而来 因而叫它为原体腔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9 腔内充满体腔液 由于皮肌囊的弹性作用 虫体紧绷 象打足气的轮胎 难以任意伸缩 只能游泳或做蛇形摆动 原始体腔又叫假体腔或初生体腔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0 形态与机能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可分为前肠 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有口和肛门 为完全消化管道 前肠 包括口 口腔和食道 也称咽 三部分 由外胚层内陷而成 中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分 由内胚层形成 后肠 包括直肠和肛门 由外胚层内陷而成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1 食物残渣由肛门排除 不再倒转回口 避免了食物残渣和已消化的营养或新摄入的食物混合在一起 是本门动物比扁形动物进化的特征之一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由肠壁吸收并储备其中 或进入体腔液 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因此 本门动物缺循环系统 也无呼吸器官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2 形态与机能 排泄系统 起源外胚层 两种类型 腺型 由1到2个原肾细胞构成 见于自由生活的种类 管型 一般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而成 由纵贯全身的两条纵管 排泄管 位于侧线内 及它们之间的横管构成 略成 H 形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3 形态与机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神经环 环抱咽周围 内无细胞核 由神经纤维组成 神经节 包括侧神经节 腹神经节等 与神经环相连 神经干 神经环向前后发出多条神经干 其中背腹两条最发达 纵走于背线和腹线中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4 形态与机能 生殖系统 绝大多数雌雄异体 异形 生殖系统非常发达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5 5 2代表动物 人蛔虫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6 1 外形20 30cm 雌雄辨别 雌虫 粗长雄虫 细短 尾呈钩状 具交合刺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7 口 在前端顶部 有3片唇 即背唇 1片 具有2双乳突 腹唇 2片 各具一双乳突和一侧乳突 排泄孔 口稍后腹中线上 生殖孔 雌性生殖孔 体前1 3处 腹中线上 雄性生殖孔 与肛门合并成泄殖孔 自孔中伸出一对交合刺 人蛔虫及其前端1背唇 2腹唇 3乳突 4头感器 5侧乳突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8 2 体壁也为皮肤肌肉囊 体壁 角质层 发达 由皮层 原纤维层 基质 纤维层和基膜构成 表皮层 一层 为合胞体 肌肉层 为纵肌 不发达 背线 1条 内有背神经管 体线 腹线 1条 内有腹神经管 侧线 2条 较发达 内部各有一纵排泄管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19 人蛔虫横切面1角质膜 2上皮 3纵肌层 4肌细胞核 5肌细胞原生质部分的突起 6背线 7腹线 8背神经 9腹神经 10侧线 11纵排泄管 12肠 13肠腔 14肠上皮的微绒毛 15原体腔 16子宫 17卵巢 18合胞体中轴 19输卵管 20卵 21精巢 22储精囊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0 3 消化系统 简单 为一直管 口 咽 肠 直肠 肛门 雄虫为泄殖孔 肠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 内缘有微绒毛 无消化腺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1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2 4 呼吸和排泄 为无氧呼吸 排泄器官是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的 H 型管 见图 伸向体后的2条纵排泄管 位于侧线内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3 5 神经系统 筒状 咽部有一围咽神经环 由此向前向后各伸出6条神经 其中在背线1条 腹线1条 侧线2对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4 6 生殖系统 发达 为管状 雌性生殖系统 一对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阴道 生殖孔 雄性生殖系统 1个 精巢 输精管 储精囊 射精管 泄殖孔 交合刺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5 蛔虫生殖系统1口 2咽 3侧线 4排泄管 5肠 6肛门 7卵巢 8输卵管 9子宫 10阴道 11雌性生殖孔 12精巢 13输精管 14储精囊 15交合刺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6 7 生活史 为直接发育 寄主 人受精卵感染性卵被人食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幼虫小肠生活史60 75天 寿命一年食道咽气管肺泡心脏穿出肠壁入血液 淋巴 循环系统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7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8 危害 人肠内有蛔虫寄生 除吸收养分外 危害并不严重 数量多时 根据报道曾有一人肠内有蛔虫1448条 可造成肠道阻塞 成虫有迁移习性 可侵入胆管 胆囊 肝 胃等 引起不同症状 造成危害 国内有人发现 胆结石核心部分51 8 有蛔虫皮或虫卵 幼虫可损伤肺 气管等 并可在脑 脊髓 眼球 肾等器官中停留 造成严重病状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29 5 3原腔动物的分类 原腔动物分为三门 线虫纲 腹毛纲 轮虫纲 此外 部分动物学家将亲缘关系不明的一些类群也暂归属在本类内 轮虫纲 腹毛纲 线虫纲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0 线虫纲 体表无纤毛 上皮层增厚形成背线 腹线和侧线 约15000种 不少是人体寄生虫 估计全世界约有30亿人感染线虫病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1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2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3 三 其它常见线虫 1 人蛲虫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4 世界性分布 儿童感染率特别高 成虫体细小 乳白色 像白线头 雌虫长9mm 12mm 雄虫2mm 5mm 雄虫末端弯曲 有交合刺 生活史 寄生于人的盲肠 结肠 直肠等部 虫体前端钻入肠黏膜吸取营养 雌雄交配后 雄性死亡 雌虫夜间爬出肛门排卵 之后 大多雌性死亡 通过自体传染 逆行传染 传播 卵又入人体 危害 烦躁不安 失眠 消瘦 磨牙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5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6 2 十二指肠钩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 大多生活一年 雌虫长10mm 13mm 雄虫8mm 11mm 口囊发达 腹侧有2对钩齿 背侧有一对三角形齿板 危害时 口囊吸附在肠壁上 以钩齿咬破肠黏膜 并分泌抗凝血剂 使伤口不易凝血 有利于钩虫不断迁移咬附部位 造成新老伤口不断流血 其代谢快 吸入的血液约经10秒或几分钟很快从体内排出 根据测量 每条钩虫每日可导致失血量0 14 0 40毫升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7 3丝虫 虫体乳白色 细长 人体五大寄生虫之一 在我国有两种 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一般有两个寄主 人和按蚊危害 淋巴管炎 橡皮肿 乳糜尿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8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39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0 轮虫纲 身体微小 形态多样 一般在水环境中营自由生活 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 约2000种 雌雄异体 雄体小而退化 生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 两性生殖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进行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1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2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3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4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5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6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7 腹毛纲 A 鼬虫B 楯鳞鼬虫C 鼬虫的内部构造D 尾趾虫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8 约400种 被认为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 生活于海洋或淡水底部沉积物周围 体长65 500微米 得名于腹面生有纤毛 如 鼬虫 鼬虫 腹毛纲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49 约100种 生活于海底部泥沙中 潮间带 6000m深海 一般 1m 13个节带 无纤毛 我国在东海大陆架及沿海发现有10余种 如烟台 大连 青岛沿海产的棘皮虫 动吻虫 动吻虫 动吻纲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50 内肛纲 约150种 体长 5mm 主要生活在海洋中 只有几种为淡水生活 一般固着在浅海底部岩石或动物外壳上 很小的单体或群体 内肛动物体分萼部 calyces 柄部 handle 和基部 萼部前方有触手冠 又称总担 肛门开口于触手冠之内 故名 我国记录 巴伦支海虫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51 5 4原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大多数轮虫能净化水体 同时又是渔业生产的良好饵料 多数线虫对人类有害 寄生给人类带来很大损失 如 蛲虫 丝虫 小麦线虫等 2020 1 14 动物的类群3 动物生物学 52 线形动物门小结 体制两恻对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