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张尚芳 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 与展望 二 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二 郑 张尚芳 二 复声母 虽然还有少数人怀疑 但古汉语存在复辅音声母也已成了共识 即使持否定态度而影响很 大的王力氏 在 同源字典 中也说 黑 的古音可能是叫习 故与 墨 阳 同源 页 问题 是要弄清复声母有哪些成分 结构规则及演变条例 高 提出取消三等韵 或 介音 认为那是短元音滋生软化来的 而保留 章组 照三 的构拟 并改巧为 巧为 这样 出现的条件就很明确 1 郑张只 古汉语研究 塑尧劲年第 期 总第 期 要写 0 63 3就行了 章组中旧说以 船 为塞 以 禅 常 为擦 这不合上古谐声 通 转表现及梵汉对音 邵荣芬 除在 切韵研究 中给以互换外 还有专文 试论上古音中的常船两声母 罗常培纪念论 文集 李方桂拟音并而不分 不合适 郑张改 禅 为 7 6 自 8 0 6 而将异读多为喻四的 船 拟 为更近喻四的弱 并可与非鼻音来源的 书 嘀 清浊相对 白一平也写 禅 为 7 6 自 而写 船 为 9 又用大写来与喻四 相区别 这样却与他的 书 0 6不大相配了 梅祖麟 跟见系谐声的照三系字 中国语言学报0 支持李氏 巧一型构拟而说它们 有 够 两种变化 实即郑张 0 6 及 6 0 幼两种变化 梅氏则以后者失 为解 潘悟云 章昌禅母 右读考 温师专学报 0 杨剑桥 论端知照三系声母的上古来源 2语言研究 0 都通 过 卜 的变化 论证章组大都来 自 幼等 说明章组内见系来源字比一般想象要多得多 后垫 基本声母后带流音 或0是最常见的复声母形式 人们最早讨论的也是这种 形式 但其出现条件一直定不下来 直到雅洪托夫 以 才论定这类0出现于二等 类韵 重纽三等 及庚蒸幽喉牙音 0 中古消失 一四等 三等重纽 类韵 重纽四等 及一般三等韵 前者与来母通谐如 角 读 解 后者与喻四通谐如 谷 读 峪 前者有 是必然的 这是 二等 重纽 形成的条件 后者却要有通流音来以母的表现时才拟 0 没有通流音现象时就是 单 即 垫音与零垫音出现条件相同 关于 在三等的分布 郑再发 上古 6两介音 的分布 史语所集刊 一 说李氏知 哟 庄 叼 章 叼等之巧与介音6 互补 作用相同 建议改李氏6 为介音巧 这使好些巧分布已 与上表规律相同 但因李氏6 不专用于重纽 三等 像 民 敝面 等重纽四等字也用 所以他的 建议就不能全符上表规则 年 月台湾师大举行的声韵学研讨会专题讨论重纽 丁邦 新 龚煌城等位都论证赞同重三带 介音而不涉重四 这一分布已达成共识 施 向东 上古介音 与来纽 一 音韵学研究 从他研究玄类译音中所得重纽三等 有 而赞 同重三上古带 说 但又将 用于轻唇音 这也曾是他引过的郑张 一 文的观 点 但这引起 笨弗 都拟 跳而相混的后果 从 笨冰丙谬 保持重 唇可见 一 卜有抗轻唇化作 用 因此郑张 一 已改定轻唇音与流音有关字应改为 禅一 或者说有过 与 0的交替 变化 从 肇 初文作 幸 可 见 这样 风 0 0 不同 品 才可解释 丁邦新 论上古音中带 的复声母 三式的分布 丁氏认为以来母字作其他声母字 声符的应用 式 0龚 0龙 用其他母作来母字声符的应用 式 以各 8 0 洛 这很有理致 郑张 一 则进一步指出在垫介音分 0后 高氏三式已不够用 应作 一等 各 0 貉8 0 二等 格 烙8 来母 洛 产卿 三等 龚 0 二等 庞 拢 来母 龙 原始 张杨二氏文提 出复声母有四种演变 分裂为双音节 依等分化 户 不 0 郑张尚芳 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二 同方言留 留 方向不一 这 是有意义的 竺家宁 上古汉语带舌尖流音的复声母 0 中正大学学报 0 一 0 分2类 其中7一类 亲属语多为后起 郑张以 塞化表示 喻世长陈新雄都不同意李氏知三 巧 的构拟 郑张认为 知三大都直接为 与端母洪细互补相配 可不带 后垫塞化 0 张杨文 项所说现象区别于一般 9 9 变 或 9的现象 未说 原因 包拟古 写成 一 一 0 但未解释其实质 看来是意图 强调 0为声干 一 户 郑张 一 因提出 陆 0有前重 后 重之分 后重 的 9是一种塞化流音 特别写作 或作 0 参上 文 一 0 节 这样可以较简单地解释 庚 3习 唐 8 0 叫 合 0 答 0 的通谐关系 也有利于说明 唐 8 0 3叼 庙 廷之路 与 行 8 0 3叼 大路 之间的拿生关系 前加式从亲属语看 前加的冠音有哩冠 喉冠 鼻冠 塞冠四 类 它们在演变中或零化喉 化 或取代改变声干 或分裂 自成音节 从近年复辅及音声母研究所见 这些种类前冠音及演变 模式在上古汉语也存在 可参看潘悟云 一 汉藏语历史比较中的几个声母问题 藏文泰文中的复声母今语有分裂为两个音节的 即前冠音带上短促模糊元音演替而成 邢公 碗 原始汉台语复辅音声母的演替系列 一 语言论集 中以瓦凡 凡 公式表示台 语中这类变化 与张杨文 项所说同 赵秉玻 汉语瑶语复辅音同源例证 一 第 届汉 藏语言学会论文 晋中教育学院学报 一 比较晋语 一 0一 幼 一 0 一 式的所谓嵌 0词与瑶语相 应复辅音词 陈洁雯 上古复声母 粤方言一个半音节的字所提供的佐证 方言 则提出粤 语 胳 沮砍 笔 问跳 等九例 说明复辅音痕迹存在今方言中 只是有些人闭眼不承认它们 潘 悟云则认为前加音本质上就是一种次要音节 带前加音的字其实都是一个半音节 后加式响度由 边缘小向中心音节峰 主元音 增大是顺的 前加式前大后小则不合音节结构响度规则 这些达到 一定响度峰值的前置辅音是半个音节 汉藏语中的次要音节 这种说法就把汉语与所谓 多音节的南岛语拉得更近了 重音音节前的一二个半音节都属前加音 而国外学者 如白保罗 更强调前加 一 等还要分辨哪些是词根声母本有的 哪些是前缀 前加音 与声干何者在中古会消失 中古塞 擦 清浊由何者决定 这些规律必须讲清楚 这 是能否由中古声母推出上古声母的关键 如 卜 妇 7 清浊是有序的 一 清浊 在塞音声干是否被同部位冠音取代上是关键性的 喻世长氏 一 复声母构拟中 一 卜 7 6 6都变 就未重视这方面 郑张则提出演变中前冠音会吞没后面的次浊以致全 浊声干 如 卜 锡 习 许 飞 习岸 塔 袂 后面的声干也能给它的发音以影响 如 一 晦 戌 户笋史 这对两个辅音采取哪一拟音序列是很要紧的 下面分类来说 0 前冠 一 是一种常见冠音 好多先生用它作解决变化异常的工具 如李氏曾将照 三的部分字拟为 6 支 0巧赤 匆肾 又把审母拟为 6 结果歌部一个 施 字二读 审 喻四 竟拟成 6 3 3 两不相 干的样子 白保罗 杨 福绵则给予它舌化 一 齿化 一 喉化 一 一 等不同作用 参 语 言研究 一 0总 期杨氏文 梅祖麟 上古汉语 前缀的构词功用 中研院第二届 国际 汉学会议论文集 则使它有塞音擦化作用 一 墟 虚 0 0 0 0一试听 圣 其中齿化作用最合音理 包拟古 又给了不少汉藏比较例 如 7 7对 卒 7 7 对 坐 李方桂 2 声明放弃将 一 用 于 照三组 宣布 从 词头来的字 只有切韵的齿音字 并将照三改拟 巧等 书母改 6 这才使 施 巧一 卜二读拟音合理化 了 这说明将 一 限于精庄组是合理的 郑张 上古汉语的 一 头 温州师院学报 以 例 一 一 头字例说明这样拟构较好 可以从中古是否属精庄组推断有无 一 冠 是否晓母 古汉语研究 望列 年第 期 沪 第 期 字推断有无 一 冠 如此 遇塞音变 0 0 7 遇鼻流音 喉擦音变 即可推出中古声母 前冠喉音 一 见于藏文 一 见于缅文泰文 见于泰文 藏文 一 在浊塞音前 今变同部位鼻冠音 这启发人设想汉语鼻冠音是否也有 同样来历 但还无人如此构拟 一 广 泛见于缅文清鼻流音 泰文 阴调鼻流音 在安多藏语则是多种前加音的今值 也作 们 包括 及其他多种来源 雅洪托夫设想的 0 一 明等是符合音理的 但实际阻碍了其它对比 如 货 0 0 一 来于藏文 7 犷物品 李方桂改 为0 习等改得好 但上文已经指出透母字应 另作 0 等 一 冠鼻流音应 只限 晓母字 白保罗杨福绵系统设 一 冠引起塞音变鼻母 虽然 这在 台语中有先喉 塞音变鼻音 的常见变化先例 但那只限 于 浊 7 前 并不包括清的 严学窘氏 也拟了 一 一 一 冠音 除鼻流音前的以外 多属拼凑式 因此郑张 一 提出将喉冠音 一 一 一 先限在鼻流音前 那么严氏的很多例都可采用了 看 濒一入 悔亮 雳一你 语音演化规则非常一致 可见这一构想比较合理 前冠鼻音 从藏文看 应分 一 及同部位鼻冠5 来 自 一 二种 后者限同部位 前 者可 出现于一切塞类音前 严学窘 尉迟治平 汉语 鼻 一 塞 复辅音声母的模式及其流变 一 2 音韵学研究 专说同部位鼻冠音 郑张则将 袂 貉 貂 等拟为 8 一 如貉在 下 各切 为 8 0 一 而 莫白切 为 8 一 因冠音吞没浊塞 8 而 变 母 竺家宁 的博士论文 古汉语 复声母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 曾拟之为 5 5类的 如果这样 照 悔荒 那样的 变 貉 要 读合口才合 前冠塞音 藏文有 7 8 三 种 严氏也设 7 8 三组 很怪的 7只 在齿音前 跟 藏文全异 拼凑性较显 户 户 也与藏文逢这样的前冠演变 中应消失大异 如在藏文应 作 才是 因此从演变看 郑张 2 7 7 指出以 一 冠最为可信 如阜阳汉简诗经写 永 为 柄 一 哟 而 烹 是 一 2 2明 一 亨 蔽 一 4 一 花 也是清楚的 9 复声母研究是上古声母研究中的难点 也是热点 最要紧的是如何从中古声类凭演化规 律及谐声材料等有规则地推出其结构来 目前这已能基本上做到了 许多分歧也逐渐取得统 一 像章系中 来源字 河野六郎在2 7 藤 堂 明保在 7 汉字语源词典 即提出过 古代有 过第一次愕化说 李方桂为它设置 巧 以 1 为条件 但 1 是抗愕化的 郑张 2 78 6 一 9 改为 龚 煌城 277 9 在第二届国际汉语言学会议专文讨论这 3 第一次牙音鳄 化 也独立得出以 表示 的主张 而在郑张 主张 不作三等介音 专表章系垫音后 就可以用与 两种形式来表这类音 白一平 郑张 并可兼采河野 藤堂有用 的旧说 冯蒸 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 兼论运用谐声系统研究上古声母特别 是复声母的几个问题 27 7 8 汉字文化6 综述了复声母研究九种材料 指出以谐声为主 及复声 母的互谐条例 提出重视这种条例研究者为审音派 否则为考古派 并简评了近年复声母审音成 就 注意上古声母后 垫音 4 0 现在大家也称之为 介音 郑张指出上古只有这类辅音性垫 介音 而设有元音性介音 三 韵母系统与 声调 韵母系统包括元音 韵尾的种类及它们的组合结构方式 配合关系 包括与前边垫介音 的 配合关系 但韵母系统跟上古韵部绝非一回事 一 韵部问题由于古音研究开始是从 诗经 韵脚人手的 清儒各家着重在分部的讨 论 取得的成就主要也在这方面 但韵部实际是韵辙 做诗的人押韵或宽或严 各家也 郑张尚芳 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二 有重分重合观点不同 韵部数目就难以定下 最后王力主张 阴阳人三分 定为 一 部 李方 桂阴人合韵 则分 部 据郭锡良 也谈上古韵尾的构拟问题 一 语言学论丛 统计 诗经 阴人通押实占百分之二点六 最多的宵韵通押 也不过百分之九 说明阴阳人三分更 合理 韵部是韵母系统在诗歌韵脚上的粗略反映 对研究韵母轮廓有好处 但不能以此代替韵 母研究 前儒没有元音分析概念与条件 今天应将韵部作为韵母大类看 而不要斤斤计较 高 本汉前后所分即差 部 汉文典 分 2部是阴人合部的 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 则分 部 用了王氏阴阳人三分 但脂微不分 又将去声的 祭 队 至 暮 裕 独立成部 从歌部另分出带 的瑞部 高氏未定部各 参用旧部名及王 氏 汉语音韵学 给定名 故成 部 李新魁 汉语音 韵学 2 北京出版社 分 2部 主张独立去声韵立为带 的 祭 废至队 四 部 麦耘 诗经韵 系 音韵与方言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 同 歌月元三部分为 类 歌易寒 类 戈月 桓 六部 比王氏 部共增 部 故为 2部 蒲立本等都已论定祭至队是 一 尾而非 一 尾 但 可以考虑高李二氏让 祭队至 独 立成部的主张 至于 类的 戈月废桓 据近年研究因 歌月 祭元 四部不但包含 类 又包含 类 用韵辙观点来要求 可不必再细分 因此可在王 氏 部基础上加 祭 至 队 而为 部 高氏为阴人合韵把阴声韵部都加上浊塞韵尾 除了侯鱼歌的部分字 陆志韦 李方桂则全 部加浊塞尾 蒲立本曾以 己 0 周 法高以 余酒永以 0 取代浊塞尾 尾实与元音开 尾无多大区别都属收喉 收7的祭 至 队部新 说已以收 一 7 取代 缅文 朝文 尾都可与 尾交替 相叶无问题 所以可不必多此一举 丁邦新 年曾著文为阴声辅音尾作补证 作 者曾与讨论 提出李的 一 8 尾能广泛分布平上去声字 一 7 尾为何只有去声而无平上 这是浊尾 说解释 不了只 一 尾说可解的 高本汉每部 元音太多 是其大疵 王力 李方桂一 反其道改 为每部只许一 个元音 俞敏 评两者都走了极端 指出不能说 一块儿押韵的元音准一样 民间艺人押十三辙 不可 能一辙是一个元音 拿十三辙当北方话韵母系统拟元音 跟拿诗经韵部当上古韵母系统拟元音 同样的荒唐 郑张则提出不应一刀切 每部一元音在收喉各部是正确的 收唇收舌各则每部含 二个最多三个元音 为一类 3 为一类 二 元音 高氏拟了 个主元音 不包括只作介音的 董同解更增至 个主元音 更 过于繁复 王力 汉语史稿 一下减为 主音加 介音的系统 印年代初作者函请王先生注 意 3 只在 鱼歌 二部对立 建议 改歌为 3 鱼为 3 合为一个音位 王氏采纳了此见 成为四主 元音系统 李氏将王 氏的 全并人 所以也得到四元音系统 但另立三个复元音 实质上 是七元音 王力 汉语语音史 改复元音 3 为单元音 改原来表侯部的 为 也 成七元音 余酒永改 为 为 得到五元音 周法高改 为 得三元音 蒲立本 一 上古汉语韵母系统 则更只留 3 二元音 详丁邦新 汉语上古音的元音问题 由 于减少主元音是以加繁介音和韵尾为代价 实际整个系统反而复杂化了 喻世长 汉语上古韵母的剖析和拟音 语言研究 总2 还像高氏那样每部依等分 元音 故设 元音 包括很怪的以不规则元音 表四等 侯部东部包括 这样两元音 音不免差得太远 其系统实际 近于表示较晚的前中古音 又其上古外转以 为主导 内 转以 为主导 外多表一等字 隐隐表示 3 六元音是主体 新起诸家都认为应保持元音三角 3 为主元音 增加 及一个央元音 包拟古 白一 平 郑张 斯塔罗斯金 都如此 只是央元音包白作 主 郑张作 斯氏仍作 俞敏 氏归纳汉代 古汉语研究 望刃 年第 0期 总第 期 梵译结果相 同 是 3 加一个 郑张用 同黄典诚 关于上古汉语高元音的探讨 厦门大学学报 认为此元音汉语方言较习见 而且壮 黎 独龙 橙等语 皆六元音系统 其偏央元音都是 壮侗 的长音变式正是二 跟俞敏推测的 城近似 郑张与斯氏都为长短六对元音系统而非六个 他们从不向语言方言对比中独立得出相 同 结论 一二四等来自长元音 三等来 自短元音 斗卜 0 介长元音 0 介长元音 非 0 介短元音 0 介短元音 钝 一等 锐 四等 二等 钝 三等 锐 重纽四 锐 重纽三 钝 庚蒸幽冰组 3 他们都认为上古三等字没有 介音 斯氏说任何汉藏语带 的字从来不 占多数 汉语中三 等字却超过押韵字半数 这的确不正常 白一平在 27 7 第6 8届汉藏会 已汀 专文修正自 己体系 宣布放弃上古三等 介音 改从郑 斯之说 郑张认为随着长元音复化 为均衡音节 短元音也前增过渡音而拉长 这初增的过渡音开 始是 后变 汁 因此中古二等有 0 变来的 介音 三等则出现 介音而非 介音 汉语介音 的来源分析 语言研究 277 增刊 下面说元音分布 主要说新起各家 白郑斯 的新说安排 单元音韵母 新说各家一致拟鱼部为 认为高氏所拟 是汉后音 藏缅泰文鱼部字大多 为 鱼部 不变 其他各部音就有了相对基准 这对汉藏比较很重要 上古鼻尾韵变化最慢 故 阳 谈寒 等 元音至今未变 6 新说各家一致认为元音三角的 应作主元音 而且都定 在脂部 在幽部 收 喉尾韵的四 7对冬觉 匀 由 一 己改 一 薛斯勒 2 7 据汉藏比较建议改 为 一 尾 不但对汉语对有些汉藏变 尾的词也更好说明 俞敏 27料 于梵汉对音中得到同样 结论 后来潘悟云 郑张都采用俞说 认为 一 尾是从更早的 一 变的 郑张27 7 6 脂部高氏 并微部故也部分拟 一0 白 斯改 更早应有从 来的 6 元月祭 新说都一分为三 1 试习 司 是从雅洪托夫说 也与李新魁设想 同 董同新也指出过 以 山仙 先 与 删仙 元 相对 郑张指 出一四等互补 凡旧说同 一部中含 一等 四等 两韵的 都应分一等为 四等为 谈部宵部也该这样三分 9 文物 新说都一分为二 1 如 文 分二 拍 二 与 两类 与真部 相配 斯氏还分 郑张尚芳 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二 出部分与微部通谐的文部字另作 一 尾是其特色 先斤等字 又元部单端等 又李氏认为舌 齿音后加变合口 若变四等用复元音 这与四等韵 介音后起说相违 郑张则提 出一新 说 舌齿 锐 音 后长二直接变四等 同样音变也见于侵缉 幽觉 0 七届音韵学研究会论文 切韵四等韵的米源与方言变化模式 侵缉 幽觉 尾类 新说 幽觉 含单音 与 两类 白氏一分为三 主 郑斯 并入 斯氏缺 郑张定舌齿音 山 变四等 故一等覃沃韵舌齿字自要推为 一 俞敏 斜 发现汉 魏多用人声译梵文 一 8 一 一 一 7 一 7 一 一 认为当时应收浊塞音 同藏文一样是 一 7 一 8 郑张 一 外 又专文 上古入声韵尾的清浊问题 圣 哭 语言研究 论证上古 应为浊塞尾 并有今方言证据 这样对说明以后 一 7一 一 唐西北方言 一 0 朝鲜译音 也更方 便 由于新论排除了阴声韵收浊塞音说 这不会引起冲突 此外 一 6尾由流音 一 0尾转化 一 尾 除原生的外 蒲立本还设想由 二 转化 觉 药部李 方桂设想唇化舌根音尾 这原是日本赖惟勤 上 古中国语的喉音韵尾 人文科学纪要 中的提法 这种韵尾今达斡尔语也有 汉方言常表 示为 一 所以白氏改 一 郑张改 一 8 只斯氏未改 其音值实际差不多 新说一致采用奥德里古 蒲 立本上声来自 一 去声来 自 一 一 的仄声来 自韵尾的说法 所以又增 一 一 两尾 只是郑张指出更早 一 来自 一 而 稍后变 一 而斯氏直接写 一 因 一 一 罗变 时 7户 故 一 与 一 曾经同时存在 这即高氏 暮瞥 两部与 祭队 至 并列 的 解释 他并且指出 一 去声化时同侃 南岛语一样 要变 一 因此祭队诸部都要增生 一 尾 郑 张更指出 诗经 押韵常见同声调相押 其实首先与同韵尾有关 也与伴随声调有关 当时 因 一 尚存 伴随声调 还无音位意义 丁邦新 文曾引郑张 此表说明声 调与韵尾的 关系 并指出这与白氏 很接近 平平平声声 上 声声去声声 人 声声 后后置尾尾 一 一 一 鼻鼻尾尾 一 一 一 一 从而把他设想的次人韵的尾列为 一 的后阶段 这说法可 以有藏文 户 相佐证 四 韵母系统元音与韵尾配合成韵母 汉藏各语一般比较对称 组合上无限制 有空档 古汉语研究 望为 年第 0期 总第 期 即需解释其原因 郑张 又 一 对李 列表指出王氏韵母系统有 2个空档 李氏有 个空档 陈新雄 李方桂先生 上古音研究 的几点质疑 中国语文四十周 年纪念刊文集 将阴人分列 更得 个空档 说明有待解释处不少 新说各家则空档减少很多 现将 斯 白 郑三家韵母系统列下 可以比较以见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 郑张表中括弧内是该韵类 的代表字例 表空档 表不能拼 斯 塔罗斯金韵母系统 分 至 真 月旨 月旨 沃 幽 叶 谈 月 元 锡耕支支祭 脂 药 宵 缉 人 侵 质 文 文 4 4 4 职蒸之之 月旨 月旨 3 3 3 3 3 叶 谈 月 元 元 铎 阳 鱼鱼祭 歌 药 宵 质 文 文 沃 中幽 人人 脂 脂 4 4 4 月 元 元 屋东侯侯祭 歌 白一平韵母系统 分 韵类 厅厅厅 一 6 一 叮 一 一 一 一 习习 一 一 一 一 3 3 3 3 3 歌 月 祭 元元鱼铎 阳阳 宵药谈蛊蛊 歌 月 祭 元元支锡耕耕宵药谈 蛊蛊 歌 月 祭 元元侯屋车车 谈益益 微物文文 幽 觉冬冬 侵缉缉 脂质真真 职 质蒸一真真 幽 觉侵缉缉 口口口 微物文文之职蒸蒸 侵缉缉 郑 张尚芳韵母系统 分 2 韵类 口口口 一 一 8 一习 习 一 一 8一 一 一 一 一 7 一 一 0 0 0 0 0 脂 琴 质节真 甩甩 幽 觉 邢 缉揖侵添 添 脂 齐 质 至 真真 之职蒸蒸 幽萧 觉肃缉 侵音 音 微 尾 物迄 队 气 文欣 欣 幽组觉睦终终缉纳侵忱 忱 微 灰 物术 队 文谆 谆 侯屋东东宵夭药 沃 益乏 谈谈歌戈 月脱 祭 兑 元算 算 3 3 3 3 3 鱼铎 阳阳 宵药益 谈谈歌月易 祭 泰 元寒 寒 支锡耕耕宵 尧 药 的 益火谈 兼兼 歌地 月 灭 祭 元 仙仙 比较三表 同样为六元音系统 有许多共同处 也各有千秋 总的说郑表中空档已被补足 除收喉部外 其他各 部应含不止一个元音 有上些新拟体系 的支持 麦耘 诗经 韵 系 音韵与方言研究 部中一般拟二元音 幽觉部因含单复两种元音 也含四元音 只是 拟音不同 并在鱼铎阳也拟了 3 几两元音 四 音节类型 关于上古音节类型问题的讨论 涉及两个方面 一 汉语上古是否所有音节全以辅音收尾 属 于 语言 二 单音节词是否有的原是由多音节缩减 汉语上古是多音节语言 现分说如下 一 高本汉认为古汉语绝大多数音节属 陆志韦李方桂进一步改为全部 王力 俞 敏都说全用闭音节的语言没 见过 很难相信汉语偏是这样的语言 在 北大为李方桂来校召 郑张尚芳 上古音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 二 开的上古音讨论会上 王氏的发言 和郭锡 良 何 九盈 唐作藩 郑 张尚芳的书面发言 皆见语言学 论丛 全都就此发表反对意见 郭文指出高氏等用阴声韵带 7 8 尾解释阴入通押 但阴人通 押在诗经里不到 1 不值得为此一种 不完全韵 那包括其他不 同尾的韵部通押 拟出两套相 近的塞尾 何文用两读加上古归调不同解释通韵的字 丁邦新以 上古汉语的音节结构 卯 史语集刊功 上古 阴声字具辅音韵尾说补证 师大国文学报 2 皆见 卯 丁邦新语言 学论文集 以汉藏 同源词 台语借词论证 支持李氏 说 不过例子大多数是上去声字 现新 说各家已拟上声古收 一 可 一 去声古收 一以一 则上去声本是 尾与 尾合韵 尾与 尾合韵不奇怪 缅文朝文 尾可与 尾 自由变读 只阴声平声字古为开尾字 据平山 0卯0 平 入相押在 诗经 只 次 与去人相押 义次比 可说偶然 语言研究 总 加 而且多属收喉尾与 开尾相押 收音部位相同可以理解 马重奇 试论上古音歌部的辅音韵尾问题 指出歌与支古多 通谐 依高李氏支部收 一8 恐怕得把歌部分出一部分收 一 8 另一部分与微相通的收 一 7 卿古 汉语研究 这就是 说惹的麻烦 依新说 歌微上古早期收 而后期都收 支部为 并无 8 尾 歌 是常见现象 就好解释了 因为平声字较上去人声字多 平声的阴声韵不带辅音 尾 汉语也就是 仄声 与 平声 两类音节并存的语言了 二 潘悟云 对华澳语系假说的若干支持材料 汉语的源流 9 单刊 华澳 语系 是郑张对邢公碗先生 汉藏澳泰语系 的改名 提出复辅音有的是由双音节多音节词缩减的想 法 施向东 也谈前上古汉语的音节类型和构词类型同题 语言研究 一增刊 针对潘 说提 出复辅音扩展为联绵词的想法 以藏文连绵词是由词根 前迭加一 4 3 4 音节为例 郑张 原 始汉藏语音节结构拟构通则 0 1南开大学 汉 藏语系研究理论和方法问题研讨会 据邢公 碗 红河上游的傣雅语 一书中以扩 开头的复声母为例指出它们即有声干 前缀 前音节等 不同来源 如 0 3 3 来 自泰文 记 滑 是声干下 3 3 来 自泰文 拉 止 一 斑记 蔬菜 一 大菜 是 类名 大 名减缩 03 来 自泰文 口一 7 梯 来 自泰文 时一 门 是前缀缩减 而同样 滑 在老挝说 3 03 3 则是 03 37中复辅音扩展 可见复辅音在汉藏语中可以具有缩减和扩 展两种变化 也就是说从跟汉语音节类型更像的台语看 汉语早期大概也含有同样的音节类 型 潘 施二氏说的两种都该有才是 五小结 经过海内外同行的努力 近年来上古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尤其在拟音方面 构拟意见 逐步趋同 许多问题已取得共识 如对复辅音声母 介音部分后起等相信的已比怀疑者多 一些难点已取得突破或提出解释 如二等和重纽三等带 三等韵为何比一二四等多 平声字 为何比上去人声多 上 古声韵类的拟音及其推知规律已经比较清楚 发 现更多的汉藏兄 弟语同源词 新的上古汉语拟音形式已与汉藏语连系更 紧 并已利用新说解开一些民族古文 献如 越人歌 白狼歌 之谜 郑张 0 越人歌的解读 9 一 译文见 语言研究译丛 上古缅歌 一 白狼歌的全文解读 民族语文 一 0 6 好些先生已在上古拟音 新进展的基础上研究语音屈折及前加音后加音的语法功能 将语音语法研究结合起来 更深的 揭露上古汉语的面貌 这最后一点特别重要 在王力氏 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配对 2 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 之后 喻世长有 邪喻相通和动名对转 一 2 音韵学研究 严学窘有 论汉语 同族词内部屈折的变换模式 中国语文 一 俞敏 汉藏虚字比较研 究 古汉语派生新词的模式 中国语文学论文选 东京 光生馆 分别说到上古前缀后 缀及由声母或介音交替的构词音变 潘悟云 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 温州师院学 古汉语研究 外心年第 期 总第 期 报 亦其例 最热门的 头 尾研究中梅祖麟成绩突出 四声别义的时间层次 中国 语文2已成名篇外 还有 上古汉语 一 前缀的构词功用 严学窘 原始汉语韵尾后缀 试探 华中师院学报 舒志武 上古汉语 前缀功能试探 中南民院学报2 郑张 上古汉语的 一 头 0 温州师院学报 都属 缀研究 郑张 汉语声调平仄之分与上声 去声的起源 语言研究 年增刊 及 汉语与亲属语同源根词及附缀成分比较上的择对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前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及生活支持协议书
- 立医院东院区建设项目经理部施工文明施工管理合同
- 双方自愿离婚协议及子女抚养权争议起诉合同
- 生态农业科技园空地租赁与农业科技研发合同
- 离婚协议中共同债权债务处理补充协议范本正规范本
- 稀有地段私有房屋产权买卖及配套商业运营协议
- 班组管理课件培训
- 大班课件月亮船
- 小班彩色气球课件
- 2025年生殖健康科生殖健康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智能硬件简介
- 医院培训课件:《ICU获得性衰弱症及其干预》
- 市政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 DB21-T 3464-2021 辽西北地区食叶草栽培技术规程
- 机加工设备管理制度
- 厦门凯库勒新材有限公司导电浆料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艺术管理概论课件
- 综合性医院疼痛科建设课件
-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 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供应商履约评价表
- WES溢流堰堰面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