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液固吸附色谱法 LSCl 分离原理:按被分离组分的分子(溶质分子)与流动相分子(溶剂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分离。l 硅胶为吸附色谱法最常用的固定相。四、液液分配色谱法 LLC(一)正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主要用于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物质。(二)LLC的固定相 最常用的固定相是化学健合相。(1)非极性健合相: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ODS,C18)、辛基硅烷健合硅胶(C8),在反相HPLC中最为常用。(2)极性健合相:常用氨基和氰基硅烷键合相,即可用于正相色谱法,也可用于反相色谱法。多用于正相HPLC。五、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目的:检查色谱系统在实验条件影响下是否符合要求在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下,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成、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色谱柱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成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的色谱系统并达到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踏板数、分离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指标。(1)色谱柱的理论踏板数(n) n=5.54 (tR /Wh/2)2 tR, Wh/2统一单位如测得n低于规定,应改变柱长或载体性能、重填色谱柱等以求达到。(2)分离度 (R) R=2(tR2-tR1)/(W1+W2) 定量分析时R 1.5记录纸速:转换分子、分母单位相同的参数。考题 A型题:测得两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R1=6.5min,tR2=8.3min,峰宽W1=1.0min,W2=1.4min,则两峰分离度R为A、0.22B、1.2C、2.5D、0.75E、1.5(3)重复性: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其峰面积测量值的 RSD 2.0%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至少进样2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RSD 2.0%(4)拖尾因子(T): T = W0.05h/2d1 T应在0.95 1.05之间六、应用 (一)鉴别 供试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液一致(二)杂质检查 中国药典用HPLC杂质检查方法有5种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校正因子( f ) =(As /Cs) / (AR/CR) 含量 (Cx) = f Ax / (AS /CS )2)外标法 含量 (Cx) = CR (Ax / AR)3)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照溶液为供试品溶液的稀释溶液4)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无杂质对照品5)面积归一化法(三)含量测定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法、外标法4.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一、基本原理采用气体流动相;不适于难挥发和热稳定性差的物质的分析;各组分按K大小顺序依次被载气带出色谱柱产生分离二、气相色谱仪(一)载气源 FID多用氮气或氦气为载气,氢气为燃气,空气为助燃气。TCD多用氦气或氢气为载气;ECD多用氮气或氩气为载气。(二)进样方式 可分为溶液直接进样、顶空进样(三)色谱柱 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四)柱温箱 控温精度在1(五)检测器:1.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氢气为燃气,空气为助燃气。检测器温度应高于柱温,并不低于150防水气凝结,(否则倒流),通常为 250 - 350 2. 氮磷检测器NPD 适于含氮、磷元素的药物3.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适于含氮、硫元素的药物4.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主要用于含卤素药物5. 质谱检测器MS 能给出相应的结构信息6. 热导检测器 TCD 检测组分的浓度变化浓度型: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六)数据处理系统三、常用固定液与载体1. 常用的固定液:常用的鲨鱼烷是标准非极性固定液硅氧烷类 :SE-30、SE-54、OV-17、OV-25等醇类:聚乙二醇(PEG)是最常用的固定液之一2. 载体(担体) 作用:承载固定液为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常用硅藻土型载体: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3. 毛细管色谱柱:开管型毛细管柱和填充型毛细管柱四、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在各品种项下规定色谱条件下,除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及特殊指定的色谱材料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载体牌号、粒度、固定液涂布浓度、载气流速、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1)色谱柱的理论踏板数(n) n=5.54(tR/ Wh/2)2(2) 分离度 (R) R=2(tR2-tR1)/(W1+W2) R 1.5(3)重复性: RSD 2.0%(4)拖尾因子(T): 0.95 1.05六、应用(一)鉴别 供试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一致(二)杂质检查: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外标法、面积归一化法和标准溶液加入法(三)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溶液加入法5. 电泳法 (electrophoresis)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颗粒向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 根据各组分淌度的不同而得到分离的方法。(一)基本原理v=mE双电层与电渗:电泳所用的支持物(如滤纸)在溶液中带负电,而使接近其表面的缓冲液带正电,且形成双电层。在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缓冲液整体向负极移动,形成电渗。影响电泳分离的条件:(1)缓冲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 (2)电场强度 (3)样品浓度(二)各类电泳法(1) 纸电泳法(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3)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三)应用 鉴别、分子量测定、纯度测定二、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1.毛细管区带电泳(CZE)2.毛细管凝胶电泳(CGE)3.毛细管等速电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