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燃烧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认识燃烧的本质,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2)、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从实验现象区别入手,探究本质区别的学习方法。(3)、通过燃烧现象的实验,初步建立起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观点。2、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燃烧的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2)、研究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认识节约能源,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用化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方案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我们都认识火,它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温暖同时火的使用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也明白火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失去控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何有效地控制利用火,即掌握有关火的知识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先了解火是怎样引起的。燃烧,什么是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内容。展示燃烧图片 不同燃烧的现象展示板书 第一节 燃烧 观看图片,联想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入新课利用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图片一 氧气的性质提问 请同学们对比图片,回忆氧气的性质,指出这些反应中有什么相同点? 回答问题:(1)放出热量(2)与氧气反应(3)都是氧化反应(4)发光、反应剧烈。通过复习,注意知识的衔接。总结 我们把能够燃烧的物质统称为可燃物。板书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与老师一起归纳总结,并记录燃烧概念。通过总结使学生理解燃烧的含义。思考 我们了解了燃烧的概念,那么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一:(1)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加热。(2) 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3)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有蘸水的小棉花团,在酒精灯上点燃。(4) 讨论交流。(5) 活动小结:燃烧的条件与温度、氧气、可燃物的性质有关。通过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实验探究二:教师演示:(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50ml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放一小勺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2)、用火柴将红磷点燃。(3)、将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提示 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板书 燃烧的条件1、 可燃物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提示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三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讨论不同的实验现象的原因:(1) 在刚才的实验中,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 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 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氧气后燃烧?(4) 结合两次的实验,分析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由不同的实验事实再次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思考 一块蜂窝煤,一块与其大小接近的煤1、 一根火柴能将这块蜂窝点燃吗?为什么?这两块煤在燃烧时,哪一种燃烧得旺?为 什么?回答问题:一根火柴不能将蜂窝煤点燃,因为一根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达到煤的着火点。蜂窝煤燃烧的旺,因为蜂窝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燃烧的条件。展示图片 氧气的性质实验:燃烧的现象有哪些?板书 燃烧的现象1、 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燃烧的现象不同。2、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3、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烈。与老师共同归纳总结。通过燃烧现象的分析,再次反复燃烧的条件的知识。经过适当的反复,以突破本节的重点。板书三、燃烧与爆炸展示视频1、面粉爆炸实验2、爆炸的条件提问如何理解爆炸现象?爆炸与安静燃烧相比有什么特殊性?思考 我们知道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什么冬季取暖烧煤时大烟囱中冒出的是黑烟?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板书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演示实验蜡烛的燃烧: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盖上一白瓷片,逐渐接近火焰讲解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燃烧时,根据氧气是否充足,可燃物会出现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主要研究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讨论并总结:2、引起爆炸的燃烧的特点:(1)燃烧在有限空间内进行(2)反应剧烈、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3)产生大量气体(4)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实验探究三:蜡烛的燃烧: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盖上一白瓷片,逐渐接近火烟。现象:白瓷片上出现黑色物质。这是没有燃烧的碳粒。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己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思考 1、煤气中毒是由什么气体造成的?2、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3、冬季生炉火取暖时,为什么容易出现煤气中毒?4、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板书 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条件:1、 要有足够的空气。2、 可燃物和空气充分接触。(1)、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将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的不够充分即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可燃物中的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这是因为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人体就缺少氧气,人如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就会感到头痛,吸入较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人死亡。由于一氧化碳没有颜色和气味,不易融于水,不易被人察觉,所以对它要特别小心,冬天用煤火取暖,一定要保证烟囱的通风良好 帮助学生建立节约能源的观念,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了解可燃物完全燃烧的重要性。认识燃料的完全燃烧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和意义。练习p69练习题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共同讨论了什么是燃烧、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等问题。完成课堂练习。观看部分图片,回忆内容。随堂检测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设计第一节 燃烧一、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二、 燃烧的条件:(1) 燃烧的条件 (2)、燃烧的现象1、 可燃物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理三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安丘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阿勒泰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2025 年小升初石家庄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沧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北京2025年会计证《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试题
- 社区网格实体化建设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清华附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农村腌菜销售合同范本
- 瓷砖商品购销合同范本
- 幼儿发展评价手册使用培训
- 口腔门诊客服工作计划
- 出租可行性报告
- 电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数字化牙科扫描技术-洞察及研究
- JG/T 269-2010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
- 医院晋升晋级管理制度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 2025年4月自考00023高等数学(工本)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北海蓝莓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