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寿索米的历史文化故事 关于陈寿“索米”一说,是由晋书。陈寿传的记载而引起的。据晋书。陈寿传载:“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云:”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议者以此少之。“陈寿,晋人,三国志之作者也。而丁仪、丁廙的父亲丁冲,和曹操是好朋友。正当汉献帝被李傕、郭汜的内乱弄得走投无路之时,丁冲给曹操写信说:“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此其时也!”曹操得信后,当即带兵将献帝迎到许昌,从而造成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曹操以此想报答丁冲,不料丁冲却“醉烂肠,死”了。于是曹操便格外器重丁仪、丁廙两兄弟。可见丁家父子是有资格在魏书中书上一笔的。只因他们不肯给陈寿“千斛米”的赞助,陈寿才不为立传,只在建安七子传的末尾用“亦有文采”一笔带过。 唐宋以来的学者,对这一记载有相信的,有怀疑的,也有否定的。 唐代的刘允济、刘知几,宋代的陈振孙皆信其有。刘知几史通。曲笔云:“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立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三国志中说:“乞米作佳传,难乎免物议矣。”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发表的方侍铭先生的曹操与“白波贼”对东汉政权的争夺一文中,重新肯定了陈寿索米之说。该文说,王沈站在曹丕方面,他所编撰的魏书对丁仪、丁廙弟“当然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陈寿所说的为尊公作佳传,应该即是针对王沈魏书而发的”。按“佳传”的反面应是“丑传”。因此,陈寿向二丁之子索米的条件是将王沈魏书中丁仪、丁廙“丑传”改为“佳传”。“由于索米不遂,陈寿三国志的魏志不但不为丁氏兄弟作佳传,而且对其父丁冲的功绩也一笔抹杀。此论的证据有以下两条:(1)袁宏后汉纪卷二八载:“侍中杨琦、黄门侍郎丁冲、钟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与(李)傕杨奉、军吏杨帛谋杀傕,会傕以他事诛帛,奉将所领归记。”而陈寿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载:“(李)傕将杨奉与傕军吏宋果等谋杀傕,事泄,遂将兵叛傕。傕众叛,稍衰弱。”这两条史料述同一事件,但在董卓传中,陈寿“为了回避丁冲,将侍中丁冲等人与杨奉谋杀李傕的行动完全删除“。(2)袁宏后汉记卷二九载:”封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侍中丁冲、种辑、尚书仆射钟繇、尚书郭浦、御史中丞董芬、彭城相刘艾、左冯翊韩斌、东郡太守杨众、议郎罗邵、伏德、赵蕤为列侯,赏有功也。“这条材料”全不见于三国志,由于丁冲被封为列侯,是赏有功,即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建立的功绩,也同样被抹杀“。 王应麟困学纪闻、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对“陈寿索米”一说提出了怀疑的观点。 而清代学者朱彝尊首先提出了否定意见,他在曝书亭集卷五九陈寿论中说:“寿于魏文士,惟为王粲、卫凯五人等立传,粲取其兴造制度,凯取其多识典故,若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祯,仅于粲传附书,彼丁仪、丁廙,何独当立传乎?造此谤者,亦未明寿作史之大凡矣。”杭杨骏在道古堂文集卷二二,论丁仪丁廙文中认为,丁仪、丁廙是曹植的羽翼,极力助曹植争夺太子地位,“是夺嫡之罪仪、廙为大,与吴之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皆在不赦。而仪与廙又恃宠而害贤,毛玠、徐奕、何夔、桓阶之流,当世所谓鲠臣硕辅,耻为阿屈仪等,化青蝇而成锦贝,莫不交构其恶,疏斥之而后快。然则之二人者,盖巧言令色孔王之尤者也。史安得立传?”又说王沈、鱼豢、张骘皆无求于丁氏,而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张骘文士传皆揭二丁之短,陈寿却有为二丁讳短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