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针、灸、按摩_第1页
保健针、灸、按摩_第2页
保健针、灸、按摩_第3页
保健针、灸、按摩_第4页
保健针、灸、按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保健针 灸 按摩的意义与异同三者的相同点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 以调整经络 刺激腧穴为基本手段 以激发营卫气血的运行 从而起到和阴阳 养五脏的作用 三者的不同 针法 用不同针具刺激人体的经络腧穴 实施不同手法 以激发经气 调整人体机能 古代曾有 九针之法 九针 即镵针 圆针 鍉针 铍针 锋针 圆利针 毫针 长针 大针镵针 1 6寸长 头大 末端尖锐 用于浅刺圆针 1 6寸长 末端卵圆 用于揩摩鍉针 3 5寸长 末端钝圆如黍粟 用于按压圆利针 1 6寸长 圆而锐 用于急性痹证 铍针 4寸长 阔二分半 两面有锋如剑 用于脓肿外症 毫针 1 6寸长 细小 最常用 锋针 1 6寸长 末端锋利 用于刺络 长针 7寸长 细长 用于深刺 大针 4寸长 粗大 原用于关节水肿 后人作火针用 灸法 采用艾绒等药物 借助于药物烧灼 熏熨等温热刺激 以温通气血 新鲜艾叶 艾绒 按摩 用手指 掌或辅助按摩器械 对人体经络 腧穴 肢体 关节等处 施以按 点 揉 搓 推 拿 抓 打 压等手法 以舒经活络 和调表里 三法各有特长 针刺有补有泻 灸法长于温补 温通 按摩侧重于筋骨 关节 中医养生中 灸法和按摩运用较为普遍 第二节针刺保健通经络作用调虚实和阴阳配穴 可单独选穴 也可配穴刺法原则施针 刺激强度适中禁忌 忌过饥 过饱 大怒 大惊 劳累过度等 常用针灸保健穴位1 中府 宣肺理气 平喘止咳2 少商 清热 利咽 开窍 是急救穴之一3 合谷 醒脑开窍 疏风清热 镇痛通络4 曲池 对上肢不遂 高血压 咽喉肿痛有较好疗效5 迎香 清热散风 通鼻窍 6 足三里 全身性强壮要穴 可健脾胃 助消化 益气增力 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 7 地仓 疏风通络 防治口眼 斜 流涎 眼睑瞤动 8 三阴交 对增强腹腔诸脏器 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健康 有重要作用 9 血海 调和气血 袪风除湿 可防治月经不调 崩漏 经闭 湿疹 膝关节痛 10 神门 养心安神 防治心痛 心烦 健忘 失眠 惊悸怔忡 癫狂11 通里 安神宁心 通窍活络12 涌泉 宁神 开窍 清热13 内关 宽胸安神 和胃止痛 降逆止呕14 十宣 清神志 利咽喉 第三节保健灸法温通经脉 行气活血培补元气 预防疾病作用健脾益胃 培补后天升举阳气 密固肤表艾炷灸艾灸形式艾条灸温针灸 直接灸 艾灸方法间接灸 如隔盐灸 隔姜灸等悬灸 保健灸常用穴位1 足三里2 神厥3 膏肓4 中脘5 涌泉 益寿延年穴位 关元 脐下三寸处气海 脐下一寸半处三阴交 内踝上三寸处足三里 膝眼下三寸 胫骨外侧处肾俞 背面脊椎二边 第二腰椎旁开一寸半处 气海 关元二穴保健方法用食指 中指 无名指三指按压 或双手叠加按压 顺时针 逆时针均可 一般每次3 5分钟 或者一至二百次 最好每晚睡觉前 早上起床前做一次低血糖 出虚汗昏倒 在气海 关元二穴 用二 三根艾条集中施灸 可使阳气恢复 第四节保健推拿按摩按摩 古称 按蹻 是我国传统摄生保健方法之一保健按摩 用手和手指的技巧 按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 达到预防 保健的养生目的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保健按摩的作用调和营卫 平衡阴阳 保健按摩方法1 熨目 养睛明目 使双眼有神2 摩耳 增强听力 清脑醒神3 按双眉 明目 醒神4 摩腹 饭后摩腹 有利消化 临睡摩腹 安眠5 捶背 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