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科学论坛2 0 0 7 1 0 下 内容摘要 道家思想是一个概念十分丰富的思想体系 对自然 社会和人本身都 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 其中 先秦时期道家心理保健思想就异常丰富 文章把 老 子 庄子 中的心理保健思想做一概括性的整理 以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自身三 个方面为中心展开 探讨其现代价值 关 键 词 道家 老子 庄子 心理保健 现代价值 作者简介 杨洋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应用心理学2 0 0 5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 方向 社会心理学 一 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适应 1 天 即自然 自然是有客观规律性 的自然 在道家著述中 所谓 天 即自然 知常 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 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老子 十六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 子 二十五章 老子的 天 是自然之 天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具有规律性 长 久性 客观性 庄子对老子的天人学说做了进一步的 发挥和发展 无为为之之谓天 庄子 天 地 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就是天 就合于 道 何谓天 何谓人 牛马四足 是谓天 落 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 庄子 秋水 牛 马四足 是谓天 是指 天 即本性如此 本 来如此 自然如此 一事一物的本性 本来 状态就是 天 从 天 与 人 即 自然 与 人为 的关系看 庄子的 天 的范畴的一 个极其重要的含义就是 自然 庄子在此 打了一个比方 认为 牛马四足 就是 天 显然 天 是指事物的本然 本性也就是事 物的自然状态 而 落马首 穿牛鼻 就是 人 这里的 人 是指破坏了事物本来状 态的人为 对于牛马而言 牛马四足 是牛 马内在的天性 是牛马的自然 而 落马首 穿牛鼻 则是外在于牛马而强加于牛马的 人为 这就是 天在内 人在外 庄子 秋 水 庄子倡导 无以人灭天 庄子 秋 水 明确反对以外在的人为强行破坏事 物内在的本来性质或客观规律的做法 人从自然中来 与自然界有着十分密 切 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 人必须服从自 然规律 也应当从情感上尊重自然 热爱 大自然 自然是生养我们的衣食父母 是 我们的栖居之所 是我们唯一的生存地 盘 自然的损伤或毁坏 也就意味着我们 人类自身的损伤毁坏 道家讲究阴阳和 先秦道家心理保健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杨洋 先 秦 道 家 心 理 保 健 思 想 及 其 现 代 价 值 哲学 人文 1 4 社会科学论坛2 0 0 7 1 0 下 谐 万物平衡 这对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 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顺物自然 因循 自然决不是要弱化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 主观能动性 而恰恰是为了人自身更好地 生存与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 天人合 一 的理想境界 才可能真正拓展人的生存 空间 延续人的生存时间 人要融入自然之 中 舒展自我的真正本性 这样才能保持心 理健康 发展健全的人格 2 人与自然的和谐适应 在道家那里 自然的范畴是天地或万物 人与自然的关 系就是天人关系 天人之间不是主宰与被 主宰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是同大的 天地 不大于人 人也不大于天地 这也就是庄子 所讲的 天与人不相胜 先秦道家在论述 人 与 天 的关系问题时 注重 人 的自 然特征方面 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 的客观性 追求 天地与我共生 万物于我 为一 庄子 天地 的 天人合一 的精神 境界 这正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节方 式 老子崇尚 无为 但并非是要人们什么 都不做 他所说的 无为 是相对于 妄为 而言的 是要人们在避免蛮干和盲动的条 件下有所作为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 力主 人 天 之间的和谐适应 既不主张以天 制人 也反对 以人灭天 以故灭命 时至 今日 我们重温道家的 天人合一 的自然 观 仍有助于纠正那种以人类为中心的片 面观点 使人们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 之于天地自然和谐 从而有助于解决日益 恶化的环境问题 二 柔弱不争 顾全大局的处世之道 1 上善若水 以柔克刚 当今社会 人 们无不认为要想有所作为 必须积极地参 与竞争 所以人人都争强好胜 老子却有截 然不同的看法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刚 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 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老子 七十六章 老子认识到 在天地万物的发 展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内在因素 坚 硬刚强的事物将逐渐失去生机 往往容易 被毁坏 而柔弱的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 充 满了生机和希望 老子所说的 柔弱 并不 是软弱 衰弱 懦弱 而是一种富有顽强生 命力的状态 柔弱胜刚强 老子 三十六 章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刚 老 子 四十三章 这里老子认为柔弱的反而 能胜过刚强的 表面上的坚强刚硬往往并 不是真正的强者 柔弱才是真正的强者 如果仅仅把道家这种守柔处弱的思想 看作是封建专制制度对民众的精神统治和 民众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适应和屈从 那就 未免显得太狭隘了 守柔处弱反映的是一 种非常深刻的大智慧 树苗由弱而强 长大 成材后 反而会被砍伐 逞强好斗之人凶残 暴虐 容易激化矛盾 引人怨恨 被人伤害 所谓 木秀与林 风必摧之 而小草看似柔 弱 却能在大风袭来时安然无恙 它不怕水 淹 不怕火烧 即便压上一块大石头 它还 能从坚硬沉重的石块旁顽强地伸展出它的 身躯来 道家主张 不为人先 要以退为 进 养精蓄锐 厚积薄发 后发制胜 启发人 们退而结网 不要临渊羡鱼 所以说 道家 的柔弱不争思想是一种独特的生存之道和 取胜之道 老子认为 最能体现这种柔弱不 争精神的莫过于水 水性至柔 而力至坚 哲学 人文 先 秦 道 家 心 理 保 健 思 想 及 其 现 代 价 值 1 5 社会科学论坛2 0 0 7 1 0 下 利剑不能断其身 但它却能滴水穿石 无坚 不摧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 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 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 不争 故无尤 老子 八章 利万物 即 滋养万物 滋养万物却不与他物争高下 而 是甘处人们所厌恶的卑下之地 道家主张 立身处事应如水居卑下之地那样谦下 心 应如水渊那样清澈沉静 兼容百流 与人交 往应如水滋养万物那样慈爱无私 不求回 报 说话应如水那样汛期而至 不言而信 做事应如水那样涤污去秽 平定高下 不逞 能而能 行动应如水那样 善于顺应时势 2 为公而让 顾全大局 先秦道家对个 人与社会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 辨证认识 老子曾明确地认识到个人利益 和群体利益 利己与利他并非是水火不相 容的冲突对立关系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 以予人己愈多 老子 八十一章 为 人 予人 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自我牺牲 相反 没有 为人 予人 个体就不会 愈 有 愈多 而是损人不利己 造成人际关 系的不和谐 为人 予人 的人把自己放 在集体之中 把 我 放在 我 他 关系中 不局限于自我 则人我两利 最终实现自己 的目的 而且他在精神上肯定也是愉快的 充实的人 同时 他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和 谐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自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 七 章 老子认为人性根本是不自私的 是 外其身 的 主张以利他的 无私 来成就 其私心 为人 而 己愈有 予人 而 己 愈多 庄子以 丧我 而 存吾 等正是看到 了个人与集体 自我与他人的密切关系 在 这里 后其身 外其身 是行为动机 而 身先 自存 是客观效果 道家似乎为我 们展示了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中的某种规 律 应该认识到 老庄并非教人们以 后其 身 外其身 为手段去玩弄阴谋 明让暗 争 而是提倡 为而不争 老子 八十一 章 功成而不居 老子 二章 要人 们不争私利 主动地化解个人与他人 个体 与群体的利益冲突 由狭隘的一己之私走 向 利万物而不争 的广阔天地 教育人们 消除逞强自大 自以为是的狭隘思想 告诫 人们不要居功自傲 不要为区区小事而争 斗不已 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 的价值 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三 抱朴守真 追求个体生命价值 的自我完善 1 重视生命 热爱生命 自夏商以来 人们信奉天帝 服天命 先秦道家诸子 尤 其是老子和庄子提出 天 就是 自然之 天 就是非人为的自然 对 天命 天神 天帝 等观念予以批判地否定 同时提出 人贵论 表达了对现世生命的珍惜和无限 热爱 并在这个基础上注重提高人的精神 境界 培养理想人格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 一般有这样 的共识 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以自我为中 心 往往会产生烦恼 焦虑 孤独等心理障 碍 道家的人贵论并非个人主义 相反 老庄 都对人自身有着客观正确的认识 如 老子 十三章 云 吾之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也就是说 要正确看 待自己以及物质世界 减少私心 降低过高 先 秦 道 家 心 理 保 健 思 想 及 其 现 代 价 值 哲学 人文 1 6 社会科学论坛2 0 0 7 1 0 下 的物质欲望和对名誉地位的追求 才能 无 患 庄子 秋水 中也有论述 吾在于天 地之间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此其 比万物也 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人在 天地之间就像大山中的小石小草 就像马 身上的一根毫毛 庄子将人类视为自然界 中的一员 只有从日常生活的空间超脱出 来 以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胸怀来审视自 己 做到高瞻远瞩 超然物外 从而顺应人 的本性 发挥出人的无限潜力 2 道家的理想人格境界 圣人 人 要生存 要发展 总是有欲望的 但老庄认 为欲海难填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 骄 自遗其咎 老子 九章 祸莫大于 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 四十六 章 可见老子对物欲膨胀而导致严重恶 果的认识 道家认为素朴是人的本性 见 素抱朴 少私寡欲 老子 十九章 老子 主张人要外表单纯 内心朴实 保持素朴的 自然本性 减少私心 降低欲望 庄子认为 原始人的素朴无知是人的本性 同乎无 欲 是谓素朴 素朴而民性得矣 庄子 马 蹄 老庄都认为当时社会环境物欲横流 人的素朴本性受到扭曲 因此提出要复归 还人性的本来面目 复归于婴儿 复归于 无极 复归于朴 老子 二十八章 老 子主张人应该复归到婴儿状态中去 复归 到真理状态中去 复归到纯朴状态中去 庄 子则赞赏 同与禽兽居 的原始社会 认为 这是 至尊之世 在这种社会里人的本性 才能得以体现 应该看到 老庄提出要 少 私寡欲 甚至要 无知 无欲 是针对诡 诈 贪欲横行的社会现实 为复归素朴人性 而提出的 不能据此认为道家就是主张无 知 无欲 甚至要灭绝人欲 而只是要求人 们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 老子说 生而 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老子 二 章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老 子 八 章 这里 生 为 功成 善利万物 都 不是 无欲 的表现 道家主张的是不把自 己所做的据为己有 不居功 这是素朴人性 的特点和内涵 既然人性素朴 又积极入 世 人就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潜力 老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 圣人是得 道之人 圣人是天下人的榜样和楷模 老子 倡导人们要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 俗 老子 八十章 不要有过分的欲求 即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老子 四十四 章 只有知足 才会常乐 只有知止 才能 避免危险 而后庄子又进一步对 圣人 做 了更加具体的阐释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 非 而休乎天钧 是之谓两行 庄子 齐物 论 圣人不从事于物 不就利 不违害 不喜求 不缘道 无谓有谓 有谓无谓 有而 游乎尘垢之外 同上 可以看出 庄子认 为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是和以是非 休 乎天钧 不累于俗 不饰于物 不苟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考核标准试卷及答案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试卷及答案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查漏补缺试卷及答案
- 临床护理专科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5年版)
- 2025年外科无菌操作试题及答案
- 液压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年辽宁省营口市公需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公共营养师(五级)《理论知识》试卷真题题后附答案
- 2025年放射诊疗培训试题及答案
- (零模)苏州市2026届高三年级期初阳光调研试卷 历史试卷(含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卷)(原卷版)
- 码头生产调度管理办法
- 重症胰腺炎课件教学
- 智能巡查机器人系统设计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年标准)学生癫痫免责协议书
- 电商企业客服流失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 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