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论文(选修).doc_第1页
能源与环境论文(选修).doc_第2页
能源与环境论文(选修).doc_第3页
能源与环境论文(选修).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能源危机摘要:本文通过描述了当前世界能源使用状况,指出了当前人类在能源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此外本文介绍了当前为缓解能源危机,世界新型能源的一些应用情况。关键词:能源危机,人类,新型能源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energy use all over the wor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ondition on energy use faced the grim situation. Besid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applications of new energies to relieve the energy crisis.Key word:Energy crisis, Human, New energy能源与人类息息相关,那什么是能源呢?能源其本意是指能量的来源。现在,我们用这个词不是指它的本意,而是指产生能量的各种物质。所谓能量,就是物质能够做功的能力。它的基本类型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矿物能、原子能、生物能等等。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柴油、电、沼气等,都属于能源。目前,能源这个词已经变成了燃料和热、电等的简称。人类从一诞生就与能源密不可分,能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能源推动了机器转动,机器与人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与能源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无论是人们的基本活动,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文化、娱乐、发展等方方面面均与能源密不可分。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人类社会离不开能源就像离不开空气、水、粮食一样重要。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急剧增加。据资料介绍,如果将世界石油、天然气、煤、核燃料等能源年消耗量全部换算成石油的话,全世界能源的消耗量是796亿吨(每人平均144吨),而生产量,煤343亿吨,原油33 4亿吨,天然气212兆亿立方米,核燃料23万吨,折合成石油与消耗量基本持平。依此推算,世界原油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76年,天然气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96年,煤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220年,核燃料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86年。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按照上述数据推算,2070左右石油资源将会开采殆尽,到时如果新的能源体系尚未建立,能源危机将席卷全球,尤以欧美极大依赖于石油资源的发达国家受害为重。最严重的状态,莫过于工业大幅度萎缩,或甚至因为抢占剩余的石油资源而引发战争。为了避免上述窘境,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都在积极开发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包括潮汐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或者将注意力转向海底可燃冰(水合天然气)等新的化石能源,同时,氢气、甲醇等燃料作为汽油、柴油的替代品,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两次世界大战中,能源跃升为影响战争结局、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曾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可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时便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能源安全的内涵得到极大拓展,特别是1974年成立的国际能源署正式提出了以稳定石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西方国家也据此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比上个世纪末期增加了2倍多,而能源消费据统计却增加了16倍多。无论多少人谈论“节约”和“利用太阳能”或“打更多的油井或气井”或者“发现更多更大的煤田”,能源的供应却始终跟不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能源储备与需求之间已趋失衡,难以长期满足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而其他形式能源近期尚难替代现有常规能源,从而引发能源危机。“能源危机”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能源资源和资源生产、供应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问题。能源危机与能源问题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其关注点和应对策略也不尽相同,不过寻找替代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岿然趋势。总的来说,新型能源有如下几个方面:(1)水能在常规水力发电让位于火力、原子能发电的今天,水力发电仍是电的主要来源。比如我们国家建成三峡水电站并网发电,对我国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水力资源丰富,而且可以长期循环利用,具有不消耗能源,无污染等特点,应进一步开发利用。(2)地热利用地球内部热量发电,具有广阔的前景。地热发电包括利用地下2000米深处存储的高温蒸汽和热水的浅层地热发电、利用地下深度4000米温度400度处蒸汽和热水的深层地热发电和利用往高温岩石上注水后获得的蒸汽和热水的高温岩石发电。比较实用的是浅层地热发电,现在世界大约有660万千的电是浅层地热发电生产的。(3)自然能所谓自然能,就是利用太阳和地球运行机理所产生的能量,目前已实现和正在研发的有:太阳能、太阳热、风、潮汐、波浪、海流、海洋温差等能量。这些能源存储量相当大。例如太阳送到地球上的能量是60亿人耗能的一万倍,如全部开发利用,数万年内不会发生能源问题,因此,应下大力进行研发。日本能源厅为普及太阳能发电,从1994年开始即采取政府支持一半经费的办法,这种办法,我们应效仿。对风力的利用也是这样。我国的风力发电目前只限于草原和山区,还有相当大的风力资源没有得到利用。(4)热能所谓热能,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热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工业生产、运输和生活中,随处可见。利用的方式是发电。现在已有的热发电方式是热电发电、热电子发电和碱金属热电转换发电。(5)化学能化学能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进行燃料的氧化反应,实现与发电规模无关的高效的发电,化学反应一般是在低温条件进行的,产生的氮氧化物很少,没有机械运动,所以没有噪声。因此,人们对它给予了厚望,目前以欧美和日本为中心,正在推进这种技术的研发。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缓解世界当前能源紧张的局面。而且能够节约一些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减轻有害污染物对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彻底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成本。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各个国家应本着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逐步实施,近期计划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层层推进。能源无小事,一旦触动能源底线,社会将会发生动乱,人类文明将会停滞,为了我们人类更好的发展,各个国家应当携手一致,调整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努力寻求清洁的替代能源,化解能源危机,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护能源与气候安全,在国际交往中争取主动,以此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 能源危机与缓解能源危机的探析,期刊论文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年3期-白慧仁,焦有梅 【2】 能源危机神话与现实,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 PKU CSSCI -2007年9期-赵宏图,Zhao Hongtu 【3】 浅谈世界能源危机及中国的战略抉择,期刊论文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年z1期-白少成,BAI Shao-cheng 【4】 浅谈第四次能源危机,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15期-冯冰,王茜,王冰川 【5】 新能源发展的形势及风能发展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