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学基础知识1.1地球及地质作用1、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购造和地壳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 质作用。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3、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4、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5、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6、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7、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8、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9、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 (造陆、沿半径) 水平运动 (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10、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11、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12、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1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14、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15、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70km)中源地震,范围(70300)深源地 震,范围(300700)。1.2岩浆作用和火成岩1、岩浆成份分类: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少量金属元素和稀有元素、挥发性物质。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到往上运移再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3、岩浆作用分为:喷出作用、侵入作用。4、火成岩分为:喷出岩、侵入岩。5、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6、程度分火山按喷发剧烈为:猛烈式、宁静式。7、喷发形式:中心式、裂隙式、熔透式。8、喷出物质:以固态、气态、液态的形式存在。1.3岩石1、喷出岩的产状分为:火山锥、岩钟、岩熔流。2、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第二部分 倾入作用与倾入岩1、倾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倾入周围岩石,而未达到地表。2、倾入体的产状:岩墙、岩床、岩盘与岩盖、岩株、岩基。3、火成岩的基本特征及分类4、火成岩的分类:根据二氧化硅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5、岩浆岩最主要造石矿物:石英、正常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前 四种为浅色矿物,后四种为暗色矿物。3.1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环境中形成的岩石。2.外力地质作用科分为:分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沉积岩等作用。(二)剥蚀作用:地下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面岩石进行破坏并将产 物搬运的过程。 剥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化剥蚀作用。(三)1. 风化和剥蚀的作用:风化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河流、海浪、风、冰川等运动介质转移离开 原地到它处的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可分为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2 . 1. 搬运过程中的物质由搬运介质能量减弱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脱离搬 运介质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可分为机械沉积和化学沉积、生物沉积。3. 固结成岩作用1. 松散的沉积物形成以后逐渐转变成硬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固结成岩作用。2. 沉积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4. 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2. 泥质结构、生物结构、豆状结构。5. 沉积岩的构造1. 层状结构及原理:块状层 1m 厚层 1m0.5m 中厚层0.5m0.1m 薄层 0.1m 。2. 按照层理结构分类: 水平和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3. 层面构造:(1).波痕 (2).泥裂4. 沉积岩分类:(1). 火山碎屑岩 (2). 陆源沉积岩 (3). 内源沉积岩。第四节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一、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作用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一种,它是地壳物质不断变化和相互转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是原岩改变其成分、结构、构造变成新岩石的作用。特点:是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发生的,并且物质的变化在固态下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一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这些因素在矿物和岩石的变质过程中经常是相互配合,共同期作用的。1. 温度温度在变质作用中主要起以下作用:(1) 在化学成分不变的条件下的重结晶作用(2) 促使矿物成分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新矿物。2. 压力(1)压力一般可分为俩种压力:由重力引起的静压力和由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2)静压力:这是由于上覆岩层的重量所产生的压力,它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定向压力:主要是由构造运动或岩浆作用产生的。在地下深处的高温环境中岩石处于塑性状态。3. 化学性流体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岩浆。在岩浆倾入时,这些物质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能渗入到围岩中,与围岩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三)变质作用的类型1. 区域性变质作用广大地区内的岩石在地下深处受到构造运动长期和剧烈地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称为区域变质作用.2. 接触变质作用岩浆倾入时的高温和从岩浆中逸散出的大量挥发性物质使围岩发生变质,称为接触性变质作用.3. 动力变质作用岩石在构造应力(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碎裂变形及轻微重结晶的变质作用,称为动力变质作用。4. 混合岩化作用亦称超深变质作用,它是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转变的过渡性地质作用。当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温度很高时岩石受热而发生部分熔融并形成酸性成分的熔融体,同时由地下深部也能分泌出富含钾、钠、硅的热液这些熔融体和热液沿着已形成的区域变质岩的裂隙或片理渗透、扩散、贯入,甚至与变质岩发生化学反应,以形成新的岩石,这就是混合岩化作用。二变质岩的特征及主要类型(一)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1.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SiO2、AI2O3、Fe2O3、FeO、MnO、CaO、K2O、Na2O、H2O、CO2、等2.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一类是沉积岩和火成岩中常见的矿物,另一类是在变质过程中形成的新矿物。3变质岩的结构: 变晶结构 变余结构4. 变质岩的构造: 变成构造 变余构造(二)变质岩的主要类型1.角岩2.大理岩3.石英岩4.矽卡岩5.片麻岩6.片岩7.千枚岩8.板岩 第四章 地质年代及底层系统1.地质年代:是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相对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距今有多少年。一 相对年代的确定1.地层层序率:地层形成时是水平或近水平的,并且先形成的在下部,后形成的在上部。既正常产状的地层存在上新下老的关系,这称为地层层序率。2.化石层序率:生物的演化是有规律的生物总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含有高级生物化石的地层时代新,含有低级生物化石的地层时代老,含有相同种类化石的地层不论相聚多远,原则上划归同一时代,这一规律称为化石层序率。3.地层的接触关系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地壳运动在当地的地层中留下了物质记录。不同时代形成的地层彼此之间的接触关系也可分为三种:整合、假整合及不整合。1)整合新老俩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2)假整合(平行不整合)新老俩套地形虽然是平行一致的,但它们之间并不是连续沉积,而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因此地层有或多或少的损失。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新老俩套地层彼此不平行而有一交角,其间有明显的剥蚀面。3. 岩体的切割或穿插关系倾入岩与围岩的新老关系,可以根据其切割或穿插关系确定。倾入者年代新,被倾入者年代老,这一规律为切割率。二. 同位素年龄的确定人们利用矿物和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衰变产物的数量比来推算这些矿物和岩石在地壳中存在的时间,也就是它们的地质年龄。人们把利用这种方法所测到的岩石的年龄称为同位素年龄。其计算公式为:t =1/1n(1+D/N)式中:t岩石产生的地质年龄,Ma年;衰变常数,与放射性同位素有关;D产生的终极元素的原子数;N测得的放射性的原子数。第二节 地质年代及地层系统一.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一)岩石地层单位1.组: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为区测填图时常用的地层单位。2.群:群是比组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3.段:段是比组低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4层:层是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二、年代地层表和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表和地质年代表是俩个不同的概念,年代地层表是由岩石组成的物质单位,而地质年代表则是地质时间单位,但它们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第三节 地史简述1.地质年代表顺口溜:寒武奥陶志留纪,泥盆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白垩纪第三第四纪。新生代:第三第四纪,中生代:三叠侏罗白垩纪,古生代:1.晚古生代:泥盆石炭二叠纪,2.早古生代:寒武奥陶志留纪第五章 地质构造沉积岩形成时除局部倾斜外,基本上是水平产出的,而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分布的;岩浆岩则具有原生的整体性。第一节 岩层产状一、岩层产状及产状要素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称为岩层的产状,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这三个用来说明岩层产状的参数称为岩层产状要素。(一)走向:倾斜岩层面与任一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二)倾向:在岩石面上,垂直走向线,沿岩石面往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线。(三)倾角:岩石面与水平面的锐夹角。 第二节 褶皱构造一.褶皱构造的概念由于构造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连续弯曲的各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二.褶曲概念褶皱的形态多种多样,规模大小悬殊,大的可达数十公里,小的在手标本中可见。褶皱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一)褶曲要素:为了研究和描述褶曲的空间形态特征,必须弄清褶曲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通常把褶曲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褶曲要素。(二)褶曲要素主要分为:核部,翼部,枢纽,轴面,轴。三.褶曲的基本类型(一)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俩种:背斜和向斜。1.背斜:背斜的形态是岩层向上拱的弯曲,其俩翼岩层一般相背倾斜,经剥蚀后出露于地表时,其核部相对为老地层,俩翼依次相对变新的对称重复排练的新地层。2.向斜: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形态,其俩翼岩层一般相像倾斜。四.褶曲分类(二)根据褶曲的横剖面分类1.直立褶曲 2.斜歪褶曲 3.倒转褶曲 4.平卧褶曲(三)根据褶曲的纵剖面分类1.水平褶曲 2.倾伏褶曲(四)根据褶曲的平面形态分类1.线形褶曲 2.短轴褶曲 3.近等轴褶曲第三节 断裂构造一.断裂构造定义自然界岩石受力后,当作用力超过其强度时,就会产生断裂,使其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这种岩石脆性变形的产物称为断裂构造。(一)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和断层二.节理(一)节理定义:节理是指断裂面俩侧岩石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1.根据节理形成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俩类。、(1)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2)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三.断层断层是指断裂面俩侧的岩石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一)断层要素1.断层面:断层面是指岩层断裂后发生位移的破裂面。2.断层线:断层线是指断层面与地表面的交线,也就是断层面在地表上的出露线,它大致反应了断层的延伸方向和延展规模。3.断盘:断盘是指断层面俩侧相对位移的岩块(岩体)4.交面线:交面线是指断层面与岩层面(一般为岩层底面)的交线。5.断层位移:断层俩盘岩石沿断裂面的相对错动叫断层位移。(二)断层分类1.根据断层俩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分类(1)正断层:指上盘相对下降,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2)逆断层:指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3)平移断层:指断层俩盘沿断层面作水平方向相对位移的断层.2.根据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1)走向断层:指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石层走向基本一致的断层.(2)倾向断层:指走向与所切割岩层倾向基本一致(既与岩层走向垂直)的断层。(3)斜交断层:指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层走向明显斜交的断层。3.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的关系分类(1)纵断层:指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的断层。(2)横断层:指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垂直的断层。(3)斜断层: 指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明显斜交的断层。(三)断层的组合类型1.地堑 :指有俩条或俩条以上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组合,致使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俩侧岩块相对上升的组合类型。2. 地垒:指有俩条或俩条以上倾向相背的正断层组合,致使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俩侧岩块相对下降的组合类型。3. 阶梯状构造:指由俩条或俩条以上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致使上盘在剖面上呈阶梯状向同一方向依次下降的组合类型。4.叠瓦状构造:指由俩条或俩条以上产状基本一致的逆断层组成,致使上盘在剖面上呈叠瓦状向同一方向依次上推的组合类型。 第六章煤与含煤岩系 第一节 成煤作用一成煤物质植物是成煤的原始物质,植物分为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低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泥煤,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称为腐植煤在自然界腐植煤占绝大多数,目前开采的也主要是腐植煤。二 成煤作用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极为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成煤作用(一) 泥炭化阶段1 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湖沼、泻湖和海湾等还原环境中转变成腐泥的生物化学作用。腐泥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褐色2 泥炭化作用:高等植物遗体在泥炭沼泽中,经受复杂的生物化学转变泥炭的过程。泥岩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地质疏松。(二) 煤化阶段泥炭或腐泥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的物理化学变化称为煤化作用。煤化作用又分为煤成岩作用和煤变质作用两个阶段1 煤成岩作用泥炭被掩埋后,在地温、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压实、脱水、固结、腐植酸向腐植质转变而成褐煤的过程称为煤成岩作用2. 煤变质作用褐煤在地下受相对较高的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等的地球化学作用称为煤变质作用。最为突出的是煤中的腐植酸全部消失,出现了粘结性,光泽增强,碳含量增加。这时褐煤逐渐变质转化为烟煤。三 成煤的必要条件。(一) 植物条件;植物是成煤的原始物质。(二) 气候条件: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是成煤最有利的条件。(三)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成煤的场所。(四) 地壳运动条件:成煤作用与地壳下沉息息相关。 第二节 煤的物质组成、性质及分类一、 煤岩成分和宏观煤岩类型(一) 煤岩成分腐植煤是由丝炭、镜煤、暗煤、亮煤四种成分组成,称为煤岩成分(二) 宏观煤岩类型1. 光亮型煤 2.半亮型煤 3.半暗型煤 4暗型煤二、 煤的性质(一) 煤的化学性质组成1.碳(C)2.氢(H)3.氧(O)4.氮N)5硫(S).6.磷(P)7.其他元素(二)煤的物理性质1.煤的颜色与条痕 2.煤的光泽 3.煤的密度 4.煤的硬度和脆度 5.煤的导电性(三)煤的工艺性质1.煤的工业分析 (1),水分(m)煤的水分分为化合水和游离水。化合水是与煤中矿成分呈化和状态的水;游离水是煤的内部毛细管吸附煤表面附着的水(2)灰分(a)煤的灰分是指煤中所以可燃物完全燃烧,煤中矿物质发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后剩下的残留物,所以称灰分率更为确切些。(3).挥发分(v)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将煤在(900+-10)摄氏度的温度下加热7分钟时,煤中的有机物和一部分矿物质就会分解成气体和液体(蒸汽状态)用逸出物减去煤中的水分即分挥发分。(4)固定碳(fc)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质称为焦渣,焦渣减去灰分即为固定碳。 2煤的粘结性:炼煤时,要求煤具有粘结性和结焦性。煤的结焦性是指煤粒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不能粘结其本身或惰性物质成交的性质3.煤的发热量(q)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三 煤的分类(1) 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的煤。颜色为钢灰色,条痕为深黑灰黑色,似金属光泽,硬度和密度在煤中最大。(2) 瘦煤:颜色、条痕均为黑色。(3) 焦煤:颜色为深黑色,条痕为黑带棕色,强玻璃光泽。(4) 肥煤:颜色为深黑色,条痕为黑带棕色,玻璃光泽。(5) 气煤:颜色为黑色,条痕为棕黑色,弱玻璃强沥青光泽。(6) 长焰煤:煤化程度最低的煤,颜色为褐黑色,条痕为深棕色,沥青光泽。(7) 褐煤:颜色为褐色,也有的为褐黑或黑色,但条痕均为褐色。 第三节 含煤岩系及煤田一 含煤岩系的概念及类型(一) 含煤岩系的概念:含煤系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简称为煤系,含煤岩系的最大的特点是含有煤层。(二) 含煤岩系的类型1、 近海型含煤岩系;亦称海陆交替相含煤岩系。煤系厚度不大,煤层厚度也不大,但煤层数目较多。2、 内陆型含煤岩系:亦称陆相含煤岩系。煤层数目不多,但单层厚度较大。二含煤岩系的组成(一).煤层1.煤层结构:煤层中有无稳定的岩石夹层、夹矸的情况称为煤层结构。1)简单煤层结构:煤层中不含稳定的呈层状分布的岩石层,但有时也含有呈透镜体或结核状分布的矿物质。2)复杂煤层结构:煤层中长夹有稳定的呈层状分布的岩石夹层,少者一两层,多者十几层。2.煤层厚度:煤层的顶板与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煤层厚度。3.煤层厚度:1)按煤层倾角分类型近水平煤层 小于八度 缓倾斜煤层 八度至二五度 中斜煤层二十五至四十五度 急斜煤层 大于四十五度2)按煤层厚度分类薄煤层 3.5m3)按煤层稳定性分类(1)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2)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的变化,但规律较明显。(3)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结构复杂至极复杂(4)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为不连续分布,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无法进行分层对比,且层组对比也有困难的复煤层。(二)煤层的顶板、底板1顶板:是指位于煤层上方一定距离的岩层。(1)伪顶: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煤岩层。(2)直接顶:位于伪顶之上或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3)基本顶:又称“老顶”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2.底板:是指位于煤层下方一定距离的岩层,底板一般分为直接底和老底。(1)直接底:指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岩层。(2)老底:位于直接底的岩层。岩层多为粉砂或砂岩,厚度较大。三煤田、聚煤期和聚煤区(一)煤田、煤产地的概念煤田是指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煤产地是指受后期大地构造变动和剥蚀作用而分割的一些单独的含煤岩系分布区。(二)中国的主要聚煤期:石炭二叠纪 三叠侏罗纪 第三纪。(三)中国的聚煤区:1.东北聚煤区 2.西北聚煤区 3.华北聚煤区 4.滇藏聚煤区 5.华南聚煤区。第八章水文地质第一节:地下水的基本知识1、水的循环分为:大循环(外循环) 小循环(内循环)2、地下水的存在形式: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3、含水层和隔水层:岩石能含水的基本前提是岩石具有空隙。透水性能差对地下水渗透起着阻隔作用的岩层称为隔水层。4、地下水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觉味、密度、导电性、放射性。地下水的化学性质:水的总矿化度、氢离子溶度、水硬度(总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侵蚀性(主要取决于二氧化碳)。5、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按地下水埋藏条件分类:上层滞水:指埋藏在离地表不深的饱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且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6、按含水层性质分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第二节:影响矿坑充水的因素1、矿坑充水水源分析:地下水、地表水、采空区积水、(称为直接水源)大气降水(间接水源)。2、矿坑充水通道分析:岩石的孔隙(透水性能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和连通情况)。岩石的裂隙(风化裂隙、成沿裂隙、构造裂隙等都能成为矿井充水的通路)。岩层的溶隙(可溶性的碳酸盐类岩石被溶蚀而形成的空隙)。人工通道(勘探钻孔、采矿活动)3、影响矿坑涌水量的因素:覆盖层的透水性及煤层围岩的出露条件的影响、地形条件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影响。4、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按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空间特征分类。按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及补给条件划型。第三节:矿坑水害的防治1、 矿坑水防治一般分为:地表防水、井下防治水。2、 地表防治水主要措施:慎重选择井筒位置、河流改道、铺设不透水人工 河床、修筑排水沟、地表堵漏。3、 井下防治水分为:井下探放水、煤矿酸性水的防治、井下防水煤柱的留设、井下截水建筑物的设置、含水层水的疏排。 地下水按ph值分类表酸碱性强酸性弱酸性中性弱碱性强碱性Ph值9地质学基础试题1、 印支运动发生于_纪。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白垩纪2、 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A、 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 B、区域变质作用 C、埋藏变质作用 D、动力变质作用3、 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A、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早古生代 D、新生代4、 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5、 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称为_。 A、 飞来峰 B、构造窗 C、逆掩断层 D、冲断层6、 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A、 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 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7、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8、 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 A、复理石沉积 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11.C 12.A 13.A 14.C 15.C 16.D 17.B 18.C 19.C 20.B13、界、系、统、阶是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A、片岩 B、片麻岩 C、糜棱岩 D、大理岩 17、细晶岩脉属于_。A、深成岩 B、浅成岩 C、沉积岩 D、次火山岩18、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有矿物组是_。 A、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B、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 C、绢云母、红柱石、硅灰石、石榴子石 D、辉石、蓝晶石、石墨 20、玄武岩属于_。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9、 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_。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 B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 C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 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10、 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平卧褶皱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弱_。A、 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 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11、 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类矿床_。A、内生矿床 B、变质矿床 C、接触交代型矿床 D、淋积型矿床13、纯属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有矿物组是_。 A、绢云母、红柱石、硅灰石、石榴子石 B、红柱石、角闪石、高岭石、磁铁矿 C、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D、辉石、蓝晶石、石墨、石榴子石 15、下列哪一类岩石不属于动力变质岩_。A、片岩 B、断层角砾岩 C、糜棱岩 D、碎裂岩17、界、系、统、阶是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 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 一、答案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1新构造运动:一般是指晚第三纪及其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变动(2分),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1分)和水平运动两种表现形式(1分)。2风化壳:不整合的标志(2分),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2分)。4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1分),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3分)的化石。5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6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1分)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1分),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2分)。7向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2分),两翼地层较老(2分)的褶皱。1角度不整合:不整合的一种类型,(1分)由于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的上、下两部分地层的地层产状不平行(1分),二者之间有一个交角的地层接触关系(2分)。2断层: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错动(3分)的断裂(1分)。4背斜:是一种褶皱构造,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核部地层较老(2分),两翼地层较年轻(2分)的褶皱。5、沉积相:根据沉积地层的颜色、沉积物的矿物成分、颗粒粗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种类等进行岩相分析,从而恢复古环境(2分),根据沉积环境可以把地层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三大类(2分)。7、倒转褶皱:是指褶皱的一翼地层倒转(2分),而另外一翼地层正常的褶皱(2分)。8、地层倾向:沿着地层斜面与地层走向垂直(2分)所引的线叫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2分)。2整和接触: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岩性变化及古生物演化渐变而连续,新老地层时代连续,其间没有地层缺失。地层形成的过程中基本保持稳定的沉积环境,构造运动主要是地壳缓缓下降,即使有上升,也未使沉积表面上升到水面之上遭受到剥蚀。8岩层走向:走向线指岩层面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岩层层面上的任意一条水平线)。 走向指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以方位角来表示。表明岩层的水平延伸方向。1岩石: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3.古登堡面:在2900km 深处。在这里纵波速度由13.32km/s 突然降为8.1km/s,而横波至此则完全消失。这个面称古登堡不连续面。4.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或化石群,称指相化石或指相化石群。5.类质同像:所谓类质同像是指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6.地层层序律:地层的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下部的地层时代老,上部的地层时代新,叫做正常层位。地层层序律。8. 气孔构造:熔浆喷出地表,压力骤减,大量气体从中迅速逸出而形成的圆形、椭圆形或管状孔洞,称气孔构造。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1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3莫霍面:是一级的不连续的界面,在地下33公里处(1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3分)。8片麻构造: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和不均匀分布,形成断续条带状构造。1、 火山喷发类型有_和_两类。2、 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_ 、 _、 _ 、 _ 、 _。3、 中生代从早到晚有 ,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4、 变质作用包括_、_和_三类。2、裂隙式、中心式3、橄榄岩等、辉长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伟晶岩4、 三叠、侏罗、白垩、T、J、K5、 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2、按照板块活动的力学性质,板块边界接触类型可以划分为_、_和_三种。3、 1968年勒皮雄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_六大板块。4、风化作用包括_、_和_三类。6、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中的脆性岩石发生 时产生的,地震能量是以 的方式传播的。度量地震释放能量的强度常用 表示。 2、拉张型、汇聚型、剪切型3、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4、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6、断裂、地震波、震级五、试述如何识别沉积岩和火成岩及其主要岩石类型?1.可以根据其地质产状进行识别,也就是根据其成因区别,一般认为火成岩是由于岩浆作用形成的,包括侵入作用形成的侵入岩和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火山岩以及界于两者之间的次火山岩。而沉积岩是由于先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最后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4分)2.可以从其结构、构造上进行区分:火成岩可以有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等,而沉积岩一般可以看到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等。火成岩构造可以看到有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等,而沉积岩有层状构造、示顶构造(如波痕、泥裂等)、生物遗迹构造等。(5分)3.火成岩主要岩石类型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脉岩等,而沉积岩的岩石类型有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碎屑岩类,主要包括沉积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两个亚类。按颗粒大小沉积碎屑岩进一步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包括铝、铁、锰质岩类,硅、磷质盐类,碳酸盐岩类,蒸发盐岩类和可燃有机岩类。特殊沉积岩类有风暴岩和浊积岩等类型。(6分)五、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思想理论。板块构造说认为,1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2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3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样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拉张型边界、挤压型边界和剪切型边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从开始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5)2. 简述沉积岩的分类及其主要岩石类型(10分)答:沉积岩按成因及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碎屑岩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类。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3)1 碎屑岩类,主要包括沉积碎屑岩类和火山碎屑两个亚类。按颗粒大小沉积碎屑岩进一步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据火山碎屑粒度,火山碎屑岩大体可以分为: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3)2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主要包括铝、铁、锰质岩类,硅、磷质盐类,碳酸盐岩类,蒸发盐岩类和可燃有机岩类。(2)3 特殊沉积岩类有风暴岩和浊积岩等类型。(2)3简述鲍温反应系列及共生组合规律?(10分)答:从高温到低温岩浆结晶过程包括两个并行的演化系列:一方面为属于浅色矿物(硅铝矿物)的斜长石的连续固溶体反应系列,即从富钙斜长石向富钠斜长石演化(也就是从基性斜长石向酸性斜长演化);(2)在这个系列的演变过程中,矿物晶体格架没有很大改变,只是矿物成分发生连续的变化,实际上是连续的类质同像过程。另一方面为暗色矿物(铁镁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即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顺序结晶;(2)在这个系列演变过程中,前后相邻矿物之间不是成分上的连续过渡,而是岩浆同早期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新矿物,相邻矿物的结晶格架也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温度下降,在岩浆晚期此二系列合成单一的不连续反应系列,依次结晶出钾长石、白云母,最后析出石英。(2)鲍温反应系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和共生组合规律,提供了简易掌握火成岩分类的方法。纵行表示从高温到低温矿物结晶的顺序;横行表示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的矿物大体是同时结晶,按共生规律组成一定类型的岩石。例如辉石和富钙的斜长石组成基性岩,不可能与石英共生;(2)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组成酸性岩,不可能与橄榄石共生。在纵行方向矿物相距越远,共生的机会越少。(2)2. 根据沉积岩和火成岩矿物成分比较表,试分析其矿物成分的不同点?(6分)答:上表反映了沉积岩在矿物成分上不同于火成岩的主要特征:在火成岩中最常见的暗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以及钙长石等,因极易化学分解,所以在沉积岩中极少见(2);还有些是在沉积岩和火成岩中都出现的矿物(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白云母、磁铁矿等),但石英和白云母等在沉积岩中明显增多,因为这两种矿物最不易化学分解,所以在沉积岩中便相对富集(2);另有些矿物(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有机质等)是一般只有在沉积岩中才有的矿物,这样的矿物都是些在地表条件下形成的稳定矿物(2)。2. 根据沉积岩和火成岩平均化学成分对比表()试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异同点?(6分)答:沉积岩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先成岩石的碎屑、溶解物质及再生矿物,归根结底来源于原生的火成岩,因此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火成岩基本相似,即皆以SiO2、Al2O3 等为主。但也有其不同之处:如沉积岩中Fe2O3 的含量多于FeO,而火成岩却与此相反,这是因为沉积岩主要是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又如沉积岩中富含H2O、CO2 等,而火成岩中则很少,因为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形成的;还有,沉积岩中常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成分,而在火成岩中则缺少这样的成分。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30个)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广、数量很多、保存完好河容易鉴定的特点,称为标准化石。26、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27、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28、同沉积褶皱:指在岩层形成过程中即产生沉积的同时逐渐变形而形成的褶皱。29、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30、含油气盆地:指已经发现工业性油气流的沉积盆地。二、选择题(30个)1、地球的形状为()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3、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4、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5、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6、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7、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8、分布于洋中脊的地震特点是()A、震源浅而震级大;B、震源深而震级大;C、震源浅而震级小;D、震源深而震级小。9、下列不属于地下水沉积作用的现象是()A、溶洞滴石;B、石化木;C、泉华;D、示底构造。10、下列不是矿物的是()A、冰;B、石英;C、煤;D、自然金。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黄玉;B、萤石;C、正长石;D、方解石。12、花岗岩属于()A、酸性深成侵入岩;B、中性浅成侵入岩;C、基性深成侵入岩;D、基性浅成侵入岩。13、某碎屑岩含中砾石8,细砾石10,粗砂17,中砂16,细砂18,粗粉砂14,细粉砂17,则应命名为()A、含砾的粉砂质砂岩;B、含粉砂的砾质砂岩;C、砾质粉砂岩;D、粉砂质砾岩。14、无障壁海岸带的波浪带中能量最高的是()A、升浪带;B、破浪带;C、碎浪带;D、冲浪带。15、障壁海岸潮坪亚相中砂坪属于()A、高潮坪;B、中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风力发电机组检修及保养专业劳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新型材料研发与应用保密协议
- 达州公务员乡镇面试题库及答案
- 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合同协议
- 涉黄警示课件
- 培训的课件收费吗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加密算法在智能工业设计中的效能研究报告
- 2025年快消品市场包装绿色认证体系构建报告
- 野生蘑菇中毒培训课件
- 2025年线上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在法律咨询行业法律服务生态构建报告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行为金融学案例
- 万科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手册207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隐形眼镜经营管理制度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