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doc_第1页
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doc_第2页
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doc_第3页
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doc_第4页
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与管理系教师教案首页 讲授课程 财务会计 课程章节 5.1-2 授课教师 袁善祥 (签字)教研室主任 (签字) 课 题 5.1 对外投资概述 5.2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投资的意义和种类;掌握交易性投资的特点及其会计处理方法. 知识目标 1、明确广义投资和狭义投资的内涵;2、明确投资的分类3、理解交易性投资的含义、特征和核算账户设置;4、掌握交易性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 教学重点 1、交易性投资与其他对外投资的区别 2、交易性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 教学难点 交易性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 教学方法 理论讲述与应用举例及课后训练相结合 教材名称:财务会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财务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会计基础 基础会计学(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作业布置 试述交易性投资的特征;试述投资的分类。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形式授课地点授课时数教 学 主 题:5.1 对外投资的概述 5.2 交易性投资的核算教学目的要求: 1、明确广义投资和狭义投资的内涵 2、明确投资的分类 3、理解交易性投资的含义、特征和应设置的核算账户 4、掌握交易性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教学重点难点: 1、交易性投资与其他对外投资的区别 2、交易性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教 学 方 法; 理论讲述与应用举例及课后训练相结合教 学 时 间: 2 课 时教 学 引 入: 一个企业在所从事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会出现 部分资产暂时闲置,为了取得比自身经营更高的经济收益或为了达到控制某个企业,一般会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或实物资产投入其他企业。教 学 过 程:(从下页开始)l 5.1 对外投资的概述一、投资的概念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闲置资产获取利益,或为了获取对其他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广义投资包括期货投资、房地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有对外也有对内的投资; 狭义投资仅指对外投资。二、投资的分类 债权性投资(通过购入债券投资,有固定的回收期和利息收入,按投资内容分 与权益性投资比较风险较低) 权益性投资(通过购入普通股票及通过合同协议形成的投资) 混合性投资(通过购入优先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投资) 交易性投资(有活跃的交易市场,通过频繁的买卖行为,从价格或交易商保证金的短期波动中获利的投资,有债券、股票、基金、权证投资)按投资交易 持有至到期投资(有明确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到期日固定,回活跃程度分 收额固定的投资。主要有长期债券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货币投资按投资形式分 实物投资 无形资产投资l 5.2 交易性投资的核算一、交易性投资的含义是指以短期获利为目的,有信息公开、活跃的市场保证频繁交易的投资包括购入的债券、股票、基金、权证等二、交易性投资的取得(一)、交易性投资的确认 1、交易性投资的特点(1)、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2)、是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足够证据表明企业近期 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3)、有活跃市场保证频繁的交易。(活跃市场的特征:一是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二是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 和卖方;三是市场信息是公开的)(二)、交易性投资的计量 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价,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即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发生的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 要支出。但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等。三、交易性投资核算应设置的帐户1、“交易性金融资产”用以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该账户下应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分类帐;支付价款中包含的以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账户核算。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用以核算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则(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若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3、“投资收益”账户。用以核算投资中发生的损益,收益记贷方,损失记借方,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四、交易性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例题】A公司2005年7月10日以每股9元的价格购入甲公司股票500000股,发生购入手续费20000元,以上款项均从银行支付;甲公司本年7月5日已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每股派现金股利0.2元(已扣税);股利到帐日7月20日,7月31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9.5元,8月15日该股票以每股10元价格出售收到银行存款4980000元。(1)、7月10日购买股票时。 购买甲公司股票的成本 = 500000(9 0.2)= 4400000元 应收股利 = 5000000.2 = 100000元 发生购入手续费20000元计入“投资收益”账户借方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400000 应收股利 100000 投资收益 20000贷:银行存款 4520000(2)7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0000贷:应收股利 100000(3)7月31日确认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009.5 4400000 = 4750000 4400000 = 350000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0000(4)8月15日出售股票(应注销该股票原账面记录) 借:银行存款 4980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0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4400000 公允价值变动 350000 投资收益 540000l 教 学后 记:(复习思考与业务练习)l 复习思考题:1、试述交易性投资的特征; 2、试述投资的分类。l 业务练习题:将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堂讲解例题自己练习一遍经济与管理系教师教案首页 讲授课程 财务会计 课程章节 5.3 授课教师 袁善祥 (签字)教研室主任 (签字) 课 题 5.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知新准则下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内容和核算要求,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会计处理方法.能熟练的进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 知识目标 1、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涵及确认标准及其计量;2、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账户及其结构;3、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三种方式及溢折价摊销;4、正确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及利息调整; 5、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 教学重点 1、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价值的确认计量;2、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的计算及摊销;3、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 教学难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的计算及摊销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应用举例和课后训练相结合 教材名称:财务会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财务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会计基础 基础会计学(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作业布置 教材第116页练习题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形式授课地点授课时数教 学 主 题: 5.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涵及确认标准及其计量; 2、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账户及其结构; 3、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三种方式及溢折价摊销; 4、正确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及利息调整; 5、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教学重点难点: 1、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价值的确认计量; 2、持有至到期投资溢折价的计算及摊销; 3、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帐务处理。教 学 方 法: 理论讲授与应用举例和课后训练相结合教 学 时 间: 4 课 时教 学 引 入: (提问引入)1.企业持有交易性投资的目的是什么?2.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有哪些?3.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交易费用和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和以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会计核算上怎样处理? 【问题1】企业持有交易性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短期利益;【例题2】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一是谋求高于自主经营的经济利益;二是为了获得对 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问题3】支付的交易费用列作当期投资损失; 支付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计入“应收利息”账户; 支付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计入“应收股利”账户。教 学 过 程: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含义有明确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到期日固定,回收额固定的投资。主要有长期债券投资和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出的款项。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 第一,企业有明确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第二,投资到期日固定、回收额固定; 第三,金融资产发行方经营外部环境和经营状况相对稳定。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入账价值的确定)1、按取得的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确定;2、支付该投资的价款划分为:投资成本和溢折价两部分;3、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投资到付息期应收取得利息,计入“应收利息”处理;4、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作“持有 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处理。三、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应设置的帐户1、“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下设“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分类帐;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3、“资产减值损失”账户。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5、“投资收益”账户。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三种方式 1、面值购入。 实际利率 = 票面利率; 2、溢价购入。 实际利率票面利率; 3、折价购入。 实际利率票面利率。(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收回本金的贴现值 + 收回利息的贴现值 +(应计利息 + 应收利息) 划线部分为:投资中所含利息其中:收回本金的贴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系数 收回利息的贴现值=利息年金现值系数(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即应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 应计利息 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例题1】A公司2006年1月1日从B公司购入C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限债权作为投资并决定持有到期,票面价值1000000元,票面利率6%,市场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每年1月1日宣告发放利息,当月8日利息到帐,以上投资用银行存款实际支付1103457元,其中包含交易费用8000元。 债券的公允价值 = 1000000(P/S,5%,4)+10000006%1(A/S,5%,4)+60000 = 10000000.8227 + 600003.54595 + 60000 =1095457元 该债券投资溢价 = 1095457 60000 1000000 = 35457元 该题债券为溢价购入 (票面利率6% 市场利率5%) 【例题2】上例市场利率改为5%,票面利率为6% ,购买实际支付价款1023346元,其他条件不变。 债券的公允价值 = 1000000(P/S,6%,4)+ 10000005%1(A/S,6%,4)+50000 = 10000000.79209 + 500003.46511 + 50000 = 1015346元 该债券投资折价 = 1015346 50000 1000000 = - 34654元 该债券为折价购入 (票面利率5% 市场利率6%)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摊销额 =每期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帐面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票面利率期初的投资的帐面余额=该投资的面值 + 未摊销的溢折价【例题3】上例2,溢价35457元,实际利率5%,票面利率6% ,各年溢价摊销额计算付息日期投资收益 =5% 应收利息=面值6% 溢价摊销额 =-面值与未摊销价值和=-06.1.1103545707.1.151773600008227102723008.1.151362600008638101859209.1.150930600009070100952210.1.1504786000095221000000六、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账务处理(按上例2、上例3)1、取得投资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8000 利息调整(溢价) 35457应收利息 60000贷:银行存款 11034572、利息到帐时。(06.1.8、07.1.8、08.1.8、09。1。8、10.1.8收利息分录相同)借:银行存款 60000贷:应收利息 600003、计算各期应收利息时,同时摊销溢价。应按(应计利息与摊销溢价的代数和)确认当期的投资收益07.1.1借:应收利息 60000 贷:投资收益 5177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22708.1.1借:应收利息 60000 贷:投资收益 5136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63809.1.1. 借:应收利息 60000 贷:投资收益 509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01011 收回本金和最后一年的利息并摊销最后一年的溢价。借:银行存款 1000000应收利息 6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8000 利息调整 9522 投资收益 42478上例3 1、取得投资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8000应收利息 50000贷:银行存款 102334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 346542、06.1.8、07.1.8、08.1.8、09.1.8、10.1.8收利息分录同上金额为50000元3、07.1.1、08.1.1、09.1.1计算应收利息、摊销折价、确认投资收益 见表第100页折价摊销计算表07.1.1借:应收利息 5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摊销) 7921 贷:投资收益 5792108.1.1借:应收利息 5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摊销) 8396 贷:投资收益 5839609.1.1借:应收利息 5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摊销) 8900 贷:投资收益 589004、10.1.1收回投资成本、计算最后一年利息,并摊销最后一年折价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应收利息 5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摊销) 943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8000 投资收益 51437折价购入每年实际利息收益=每年应计利息 + 每年折价摊销额溢价购入每年实际利息收益=每年应计利息 - 每年溢价摊销额教学后记:(复习思考与业务练习)复习思考题:1、溢折价条件下怎样计算各期利息收入? 2、怎样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和溢折价?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折价摊销的真实内涵。业务练习题:教材第116页练习题课堂练习题:甲公司2000年7月1日自证券市场从乙公司购入丙公司2000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80万元票面利率为8%、市场利率为10%、5年期的债券。债券每半年计息一次、到期还本付息,乙公司购入该债券时的购入价格为739424元,乙公司出售该债券时还未收到丙公司发放的利息,甲公司购入入该债券时以公平价格成交,此外还发生手续费12OOO元,以上支出均以银行存款支付。2003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该债券其售价为820000元存入银行。甲乙公司对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均采用实际利率法。要求:对甲公司有关债券业务进行处理。第一:甲公司购入时的价格应为公允价值775456元,另支付12000元手续费 该债券的公允价值=800000(P/F,5%,9)+ 32000(P/A,5%,9)+32000 =516000 + 227456 + 32000 = 775456元 购入该债券的折价=775456 32000 800000 = 56544元注意:每半年计息一次,期限为半年,而利率均为年利率,直接计算则计算口径不一致,应换算为计算口径一致才能计算。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812000 应计利息 32000 贷:银行存款 78745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6544第二:计提各期利息并摊销折价付息日期投资收益=5%应计利息=面值4%折价摊销额=-期初账面摊余价值=2000、12、317434562001、06、303717332000 51737486292001、12、3137432320005432 7540612002、06、30377033200057037597642002、12、31379883200059887657522003、06、30382883200062887720402003、12、31386023200066027786422004、06、30389323200069327855742004、12、31392793200072797928532005、06、3039643320007147800000注意:以上计算结果取整数。200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2000 利息调整 5173 贷:投资收益 371732001年6月30日确认利息收益: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2000 利息调整 5432 贷:投资收益 374322001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益: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2000 利息调整 5703 贷:投资收益 377032002年6月30日确认利息收益: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2000 利息调整 5988 贷:投资收益 379882002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益: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32000 利息调整 6288 贷:投资收益 382882003年1月1日出售该债券:实际收款为820000元;已摊销折价=5173+5432+5703+5988+6288=28584元未摊销折价=56544 28584 = 27960元借:银行存款 82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96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812000 投资收益 35960教材第116页练习题答案。第一,A公司购入债券的公平价格为800000(P/F,4,9)+ 800000102(P/A,4,9)+ 40000= 8000000.703 + 400007.435 + 40000= 562400 + 297400 + 40000= 899800元其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为40000元,公允价值应为859800元。A公司购入债券实际支付款项应为911800元(899800 + 12000)A公司购入债券溢价 = 899800 40000 800000 = 59800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812000 利息调整(溢价) 59800 应收利息 40000 贷:银行存款 911800第二,2003年7月2005年1月三个半年计提利息和摊销溢价2003.12.31计提前摊余价值 = 800000 + 59800 = 859800元应计提利息 = 800000 102 = 40000元实际投资收益 = 859800 4 = 34392元应摊销溢价 = 40000 34392 = 5608元借:应收利息 4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摊销) 5608 投资收益 343922004.06.30计提利息前摊余价值 = 859800 5608 = 854192元 实际投资收益 = 854192 4 = 34167.68元应摊销溢价 = 40000 34167.68 = 5832.32元借:应收利息 4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摊销) 5832.32 投资收益 34167.682004.12.31计提利息前摊余价值 = 854192 5832.32 = 848359.68元实际投资收益 = 848359.684 = 33934.39元应摊销溢价 = 40000 33934.39 = 6065.61元借:应收利息 4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摊销) 6065.61 投资收益 33934.39第三,2005年1月1日出售债券,应将未摊销的溢价一次摊销完,同时应注销该债券的账面记录。而未计提的债券利息不再计提。未摊销的债券溢价 = 59800 -(5608 + 5832.32 + 6065.61)= 42294.07元借:银行存款 850000投资收益 4294.07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812000 利息调整(溢价摊销) 42294.07 经济与管理系教师教案首页 讲授课程 财务会计 课程章节 5.4 授课教师 袁善祥 (签字)教研室主任 (签字) 课 题 5.4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一) 能力目标 能熟练的判断长期股权投资,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熟练的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知识目标 1、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及其性质的确认2、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3、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设置的账户4、掌握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2、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核算的帐务处理 教学难点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2、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核算的帐务处理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应用举例和课后训练相结合 教材名称:财务会计(第二版,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财务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会计基础 基础会计学(21世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规划教材) 作业布置 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形式授课地点授课时数教 学 主 题: 5.4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一)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及其性质的确认 2、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3、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4、掌握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账务处理教学重点难点: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2、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核算的帐务处理教 学 方 法: 理论讲授与应用举例和课后训练相结合教 学 时 间: 2 课 时教 学 引 入: (提问引入)1、购入有价证券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得现金股利和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在会计上应怎样核算?答案:会计核算上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计入“应收利息”账户核算;已宣告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计入“应收利息”账户核算。2、债券购入的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在什么条件下购入?答案:有三种即面值购入,溢价购入,折价购入。面值购入: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溢价购入: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折价购入:票面利率市场利率;l 教学过程:(从下页开始)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及其确认(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 是指通过企业合并或投出各种资产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权的投资,其形成的形式有 1、企业合并方式形成; 2、支付货币资金方式形成; 3、发行权益性证券形成; 4、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形成; 5、债务重组取得形成。(二)、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标准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即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获益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即有权参与决策,但并不能控制)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的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若公允价值能可靠的计量,则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的对价;应当在合并日按取得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帐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支付合并的对价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成收益。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帐面价值的份 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发行股份的总额作为股本,二者之间的差额 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成收益。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二),其他方式取得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1,支付现金取得。按实际支付价款确定;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按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确定; 3,投资者投入形成。按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但合同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成。按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 5,债务重组形成。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确定。 注意:无论哪种方式取得的,实际支付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 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核算,不能列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1,“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下,此账户下应设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明细帐 “损益调整”即随被投资企业留成收益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 “其他权益变动”即投资企业投资以后随被投资企业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如 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而享有份额的调整数; 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资产减值损失” 4,“投资收益”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内容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的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的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其后续计量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一)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取得对方所有者权益帐面价值的份额 投资收益 (投资费用)贷:银行存款(或固定资产等)资本公积(取得投资份额合并的对价)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资本公积(取得投资份额合并的对价)盈余公积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均不足冲减)投资收益 (投资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固定资产等)例题5-8P106. A公司2006年10月10日通过支付现金、转让固定资产及承担B公司债务方式作为对B公司实施合并的对价并取得B公司50%的控制权,B公司在合并日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0000000元,银行短期借款2000000元。A公司合并日“资本公积”账户贷方余额200000元,“盈余公积”账户贷方余额300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1000000元。A公司合并时以银行存款5000000元,固定资产原价4800000元(已提折旧1000000元)承担B公司的短期借款2000000元,为B公司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律师费用等20000元,上述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1、 初始投资成本= 20000000 50= 10000000元2、 合并对价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5000000 + 3800000 + 2000000)- 10000000元= 80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0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0 资本公积 200000 盈余公积 300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 固定资产 2000000 短期借款 2000000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取得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